A. 幹部任免公示期限是多少天
幹部任免公示期為7—15天。幹部任免的做法是:
1、黨委(黨組)研究確定擬任人選後以一定方式發布公告。
2、由組織(人事)部門受理群眾意見。
3、調查核實群眾反映的問題,並向署名或當面反映問題的群眾反饋調查核實結果。四是根據調查核實情況提出處理意見,決定是否實施對幹部的任用,並予以公布。公示期一般為7—15天。
(1)幹部公示期限擴展閱讀:
幹部上任的資格有:
1、提任縣處級領導職務的,應當具有五年以上工齡和兩年以上基層工作經歷。
2、提任縣處級以上領導職務的,一般應當具有在下一級兩個以上職位任職的經歷。
3、提任縣處級以上領導職務,由副職提任正職的,應當在副職崗位工作兩年以上;由下級正職提任上級副職的,應當在下級正職崗位工作三年以上。
4、一般應當具有大學專科以上文化程度,其中廳局級以上領導幹部一般應當具有大學本科以上文化程度。
5、應當經過黨校(行政學院)、幹部學院或者組織(人事)部門認可的其他培訓機構的培訓,培訓時間應當達到幹部教育培訓的有關規定要求。確因特殊情況在提任前未達到培訓要求的,應當在提任後一年內完成培訓。
6、具有正常履行職責的身體條件。
7、符合有關法律規定的資格要求。提任黨的領導職務的,還應當符合《中國共產黨章程》等規定的黨齡要求。
B. 新任副處幹部公示一般幾天
《幹部任用條例》規定:實行黨政領導幹部任職前公示制度。做好任職前公示,要把握好以下操作規范:
(1)明確公示對象。凡提拔擔任地(廳)、司(局)級以下領導職務擬任人選,除特殊崗位和在換屆時已進行過公示的人選外,都應列為公示對象。
(2)明確公示範圍。黨政領導班子及黨政工作部門領導成員的提拔任用應向社會公示;部門內設機構領導幹部的提拔任用,原則上在其所在的工作部門、單位或系統內進行公示,也可根據崗位特點在更大范圍內公示;易地交流提拔任職的幹部,在原工作所在地或單位公示;領導班子換屆時,對擬新進黨政領導班子的人選考察對象,在參加民主推薦的人員范圍內進行公示。
(3)明確公示內容。一般包括公示對象的姓名、性別、出生年月、籍貫、學歷學位、政治面貌、現任職務等自然情況和工作簡歷。
(4)明確公示方式。需向社會公示的,一般通過報紙、電視、廣播等新聞媒體發布公告;在部門、單位或系統內公示的,可採取發公示通知或會議公布、張榜公告等形式進行。無論採取哪種方式,都要讓群眾及時了解公示內容,並為群眾廣泛參與創造條件。
(5)明確公示時間。在黨委(黨組)討論決定後、下發任職通知前進行公示,公示期一般七至十五天。公示結果不影響任職的,辦理任職手續。
C. 一般國家幹部公示期結束後到任命中間會有多長時間
國家公示由於涉及大多數人利益且信息量大,因而公示時間較長,一般大於10天。
公示專期屬是對公示的時間限定,是近代民主的產物。它的存在無疑最大限度地聽取了不同意見,滿足了人們的要求,維護了大多數人的權益,有利於社會的穩定和和諧。同時,一定的時間限定又不至於使問題因無限期拖延而遲遲得不到解決,提高了效率。
公示期由相關單位以各種方式向社會公眾或相關人員公布相關情況以聽取不同意見的時間段。在這期間,若有人對公示內容有異議,可以向公示單位提出。公示期過後單位將作出關於該對象的最終決定。
(3)幹部公示期限擴展閱讀:
公示範圍:黨政領導班子及黨政工作部門領導成員的選拔任用應向社會公示;內設機構領導幹部的選拔任用,原則上在其所在單位或系統內進行公示,也可根據崗位特點在更大范圍內公示。
公示方式:需要向社會公示的,一般通過報紙、電視、廣播等新聞媒體發布公告;在部門、單位或系統內公示的,可採取發公示通知或召開會議公布、張榜公布等形式。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公示期
D. 幹部任免公示期為幾天
黨政領導幹部任職前的公示期一般為七至十五天。
法律依據:《黨政領導幹部選拔專任用工作條例》
第四十二條屬實行黨政領導幹部任職前公示制度。
提拔擔任廳局級以下領導職務的,除特殊崗位和在換屆考察時已進行過公示的人選外,在黨委(黨組)討論決定後、下發任職通知前,應當在一定范圍內公示。
公示內容應當真實准確,便於監督,涉及破格提拔的還應當說明破格的具體情形和理由。公示期不少於五個工作日。公示結果不影響任職的,辦理任職手續。
(4)幹部公示期限擴展閱讀
選拔任用黨政領導幹部堅持的原則:
法律依據:《黨政領導幹部選拔任用工作條例》
第二條選拔任用黨政領導幹部,必須堅持下列原則:
(一)黨管幹部;
(二)德才兼備、以德為先,五湖四海、任人唯賢;
(三)事業為上、人崗相適、人事相宜;
(四)公道正派、注重實績、群眾公認;
(五)民主集中制;
(六)依法依規辦事。
E. 幹部公示期一般是幾天
共7天
F. 領導幹部任職前公示制度是如何規定的
黨政領導幹部任職前公示制度,是指擬提拔擔任地(廳)、司(局)版級以下領導職權務的幹部人選,在黨委(黨組)討論決定後、下發任職通知前,通過一定的方式,在一定范圍和期限內進行公布,廣泛聽取群眾意見的一種幹部管理制度。 公示內容:一般包括公示對象的姓名、性別、政治面貌、出生年月、籍貫、學歷學位、現任職務等自然情況和工作簡歷。 公示範圍:黨政領導班子及黨政工作部門領導成員的選拔任用應向社會公示;內設機構領導幹部的選拔任用,原則上在其所在單位或系統內進行公示,也可根據崗位特點在更大范圍內公示;易地交流提拔任職的幹部,在原工作所在地或單位公示。 公示方式:需要向社會公示的,一般通過報紙、電視、廣播等新聞媒體發布公告;在部門、單位或系統內公示的,可採取發公示通知或召開會議公布、張榜公布等形式。 公示時間:在黨委(黨組)討論決定後、下發任職通知前進行公示,公示期一般為七至十五天。
G. 幹部選撥考察公示期從什麼時候算起
根據《幹部任用工作條例》的要求:提拔擔任廳局級以下領導職務的,除特殊崗位和在換屆考察時已進行過公示的人選外,在黨委(黨組)討論決定後、下發任職通知前,應當在一定范圍內進行公示。公示內容應當真實准確,便於監督,涉及破格提拔的,還應當說明破格的具體情形和理由。公示期不少於五個工作日。公示結果不影響任職的,辦理任職手續。
黨政領導職務的任職時間,按照下列時間計算:
由黨委(黨組)決定任職的,自黨委(黨組)決定之日起計算。
由黨的代表大會、黨的委員會全體會議、黨的紀律檢查委員會全體會議、人民代表大會、政協全體會議選舉、決定任命的,自當選、決定任命之日起計算。
由人大常委會或者政協常委會任命或者決定任命的,自人大常委會、政協常委會任命或者決定任命之日起計算。
由黨委向政府提名由政府任命的,自政府任命之日起計算。
(7)幹部公示期限擴展閱讀:
實行黨政領導幹部任職試用期制度。
提拔擔任下列非選舉產生的廳局級以下領導職務的,試用期為一年:
黨委、人大常委會、政府、政協工作部門副職和內設機構領導職務。
紀委內設機構領導職務。
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內設機構的非國家權力機關依法任命的領導職務。
試用期滿後,經考核勝任現職的,正式任職;不勝任的,免去試任職務,一般按試任前職級安排工作。
參考資料:網路-黨政領導幹部選拔任用工作條例
H. 省管幹部任前公示期到以後多久才正式任命
《幹部任用條例》規定:實行黨政領導幹部任職前公示制度。做好任職前公示,要把握好以下操作規范:
(1)明確公示對象。凡提拔擔任地(廳)、司(局)級以下領導職務擬任人選,除特殊崗位和在換屆時已進行過公示的人選外,都應列為公示對象。
(2)明確公示範圍。黨政領導班子及黨政工作部門領導成員的提拔任用應向社會公示;部門內設機構領導幹部的提拔任用,原則上在其所在的工作部門、單位或系統內進行公示,也可根據崗位特點在更大范圍內公示;易地交流提拔任職的幹部,在原工作所在地或單位公示;領導班子換屆時,對擬新進黨政領導班子的人選考察對象,在參加民主推薦的人員范圍內進行公示。
(3)明確公示內容。一般包括公示對象的姓名、性別、出生年月、籍貫、學歷學位、政治面貌、現任職務等自然情況和工作簡歷。
(4)明確公示方式。需向社會公示的,一般通過報紙、電視、廣播等新聞媒體發布公告;在部門、單位或系統內公示的,可採取發公示通知或會議公布、張榜公告等形式進行。無論採取哪種方式,都要讓群眾及時了解公示內容,並為群眾廣泛參與創造條件。
(5)明確公示時間。在黨委(黨組)討論決定後、下發任職通知前進行公示,公示期一般七至十五天。公示結果不影響任職的,辦理任職手續。
祝你順利,如果對回答滿意,請採納,這年頭助人為樂也不a容易,鼓勵鼓勵熱心人~~~~~~~
I. 公示期一般幾天
公示期一般的天數與實際情況有關系,主要有以下集中情況:
國家公示。 國家公示是指國家(政府)通過相關決議、項目和政策之前,把相關草案向社會大眾公示,徵求意見,以便聽取不同意見,對草案做最後修改。國家公示由於涉及大多數人利益且信息量大,因而公示時間較長,一般大於10天。
黨政領導幹部任職前的公示期一般為七至十五天。
企事業單位的公示期一般在一周7天左右。
招標人應當自收到評標報告之日起3日內公示中標候選人,公示期不得少於3日。
公示期是指某一對象在被最終確認之前,由相關單位以各種方式向社會公眾或相關人員公布相關情況以聽取不同意見的時間段。在這期間,若有人對公示內容有異議,可以向公示單位提出。公示期過後單位將作出關於該對象的最終決定。
J. 領導幹部任職前公示的對象、范圍、內容、方式、時間有什麼規定
主要是提拔擔任廳局級以下領導職務的,除特殊崗位和在換屆考察時已進行過公示的人選外都應進行公示,具體包括:
(1)擬提拔擔任廳局級以下領導職務的人選;
(2)提拔擔任處級以上非領導職務的人選;
(3)非領導職務改任同級領導職務的人選、平級轉任重要職務的人選。選任制幹部的推薦提名人選,根據實際情況也可以進行公示。
黨政領導班子及黨政工作部門領導成員的提拔任用應向社會公示;部門內設機構領導幹部的提拔任用,原則上在其所在的工作部門、單位或系統內進行公示,也可根據崗位特點在更大范圍內公示;易地交流提拔任職的幹部,在原工作所在地或單位公示;領導班子換屆時,對擬新進黨政領導班子的人選考察對象,在參加民主推薦的人員范圍內進行公示。
一般包括公示對象的姓名、性別、政治面貌、出生年月、現任職務、工作簡歷等情況,一些地方還把工作實績、家庭財產等列入公示內容。對擬任職務是否公示,由各地、各部門掌握。涉及破格提拔的,還應當說明破格的具體情形和理由。對於擬公示的內容,組織(人事)部門應當加強把關,確保真實准確。
需要向社會公示的,一般通過報紙、電視、廣播等媒體發布通告;在部門、單位或系統內公示的,可採取發布公示通知或召開會議公布、張榜公告、在單位區域網公示等形式。擔任非領導職位的人選可以在本人所在單位公示。公示範圍和方式,各地各部門可以根據實際情況確定。
在黨委(黨組)討論決定後、下發任職通知前進行公示,公示期一般七至十五天。公示結果不影響任職的,辦理任職手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