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專利知識 > 養老保險繳費年限計算到年

養老保險繳費年限計算到年

發布時間:2021-02-07 06:00:00

Ⅰ 養老保險繳費年限是多少

養老保險制度是我國公民享有的一項基本的保障制度,其在公民的日常生活中起到了極為重要的作用。但是,對於很多人來說,養老保險繳費年限的具體計算方法以及其當下的發展情況並不太了解。

「樂康無憂」返還型住院醫療保障計劃,兼具保險保障和保費返還雙重功能

養老保險繳費年限是多少?返還型保險到底劃算嗎?我剛好整理了相關內容,希望對你有幫助:消費型和儲蓄型、返還型保險有什麼區別?哪個好?

對於公民來說,養老保險一般都是由單位為其代繳的,所以關於養老保險繳費年限的具體計算方法並不太了解。下面我就帶您去明明白白地算清楚。

養老保險繳費年限是指用人單位和職工按照規定繳納養老保險費的累計年限,是計發養老保險待遇的依據之一。其不同於連續工齡,但是兩者在時間上有一定的承襲關系。

職工辦理退休手續後,根據不同的年限具體分為三種情況:一是,1997年12月31日前已辦理退休手續的職工,月基本養老保險金仍按原方法計算,並享受正常調整待遇;二是,1998年1月1日後參加工作的職工,月基本養老保險金=甚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三是,1997年12月31日前參加工作,1998年1月1日後退休職工,月基本養老金=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過渡性養老金+過渡性調節金。

如此養老保險繳費年限,您滿意嗎?

繳費年限是指用人單位和職工按照規定繳納養老、醫療、失業等有關社會保險費的累計年限,是計發社會保險待遇的依據之一。它不同於連續工齡,但二者在時間上有一定的承襲關系。

而關於養老保險繳費年限的問題早在2009年就有來自全國人大以及公眾產生異議的聲音。來自各方的意見紛紛認為養老保險繳費年限最低為15年的規定在很多方面以及很大程度上都不盡合理,而且門檻偏高。在現實生活中,長期以來無論是專家學者,還是普通百姓都沒有停止在養老保險15年繳費問題上的爭論。

歸根結底,養老保險繳費年限為15年的問題主要有,第一,違背了社會保障「低標准,廣覆蓋」的基本宗旨。第二,在一定程度上會給繳費人造成經濟損失。因為制度的很多方面都有可能造成讓個人無端地丟掉一筆可觀的養老錢。第三,也會加劇弱勢群體貧困程度。倘若國家嚴格執行最低繳費15年的規定,利益受損最嚴重的是像下崗失業人員一樣的困難群體。

「悠享康健」重大疾病保險計劃,涵蓋原位癌和30種大病重疾保障

Ⅱ 關於養老保險視同繳費年限和實際交費年的退休費如何計算

1、影響養老金高低的因素主要有:退休上年度當地社會平均工資、繳費基數的高低、繳費年限的長短等,繳費基數越高、年限越長,退休時領取養老金也越多。

2、計算參考公式為:(退休時當地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2×繳費年限×1%+個人賬戶儲存余額/計發月數。如果屬於過渡時期的計算方法按當地規定。

基本養老保險費由企業和職工個人共同負擔:企業按本企業職工上年度月平均工資總額的一定比例繳納(北京是19%,其他城市可能不同),職工個人按本人上年度月平均工資收入的一定比例繳納(一般為8%)。

城鎮個體工商戶、靈活就業人員和國有企業下崗職工以個人身份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以所在省上年度社會平均工資為繳費基數,按20%的比例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全部由自己負擔。

(2)養老保險繳費年限計算到年擴展閱讀:

與實際繳費年限的區別

實際繳費年限是指職工參加基本養老保險後,按規定按時足額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的年限。理解實際繳費年限應注意以下兩點:

一是實際繳費年限是職工個人的繳費年限,不應與職工所在企業的繳費情況聯系在一起。實際工作中一些地方把實際繳費年限與企業的繳費情況掛鉤,規定若企業不按時足額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則不計算該企業職工的實際繳費年限,這種做法侵害了職工個人的利益。

二是職工個人必須足額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若是非足額繳納,欠繳年限暫時不能計算為實際繳費年限,待職工補齊欠繳本金和利息後方能計算。

根據原勞動部辦公廳《關於印發<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個人賬戶管理暫行辦法>的通知》(勞辦發〔1997〕116號)文件規定,視同繳費年限,指參保職工實際繳費年限之前的按國家規定計算的連續工作年限。

Ⅲ 養老保險繳費時間是按月還是按年計算的你好

養老保險繳費時間是按月計算的,到退休年齡可辦理手續,領取退休金。

Ⅳ 養老保險的繳費年限怎麼計算

據介紹,《城鎮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關系轉移接續暫行辦法》在實施中,出現了一些新情況和新問題,導致部分參保人員養老保險關系轉移接續存在困難。

人社部這次明確,由於各地政策或建立個人賬戶時間不一致等原因,參保人員在跨省轉移接續養老保險關系時,轉出地無法按月提供1998年1月1日之前繳費信息或提供的1998年1月1日之前繳費信息無法在轉入地計發待遇的,轉入地應根據轉出地提供的繳費時間記錄,結合檔案記載將相應年度計為視同繳費年限。

養老保險中斷後的處理方法

1、首先我們需知道,養老保險不會作廢,養老保險是累計算的,98年7月1日前參加工作的人員,累計繳納基本養老保險滿10年以上,98年7月1日以後參加工作的人員,到退休年齡繳費滿15年,就可以享受養老金待遇,中間允許有斷繳。

2、對於失業領取失業救濟金期間的職工是允許中斷繳費的,其他中斷繳費期間按照欠費處理,必須予以補繳。選擇日後補繳的,並繼續繳納,可以接續計算。

3、根據《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個人賬戶管理暫行辦法》規定,對於因某種原因單位或個人不按時足額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的,視為欠繳。欠繳月份無論全額欠繳還是部分欠繳均暫不記入個人帳戶,待單位或個人按規定補齊欠繳金額後方可補記入個人帳戶。

Ⅳ 社保中的全部繳費年限怎麼計算

養老保險計算年限,包括視同繳費年限和實際繳費年限,
第一,視同繳費年內限,是指國容家實行養老保險繳費政策之前參加工作的職工,和按照國家規定可以視同繳費年限的時間,比如入伍,知識青年下鄉等等,經過認定之後也可以視同繳費年限,
第二,實際繳費年限,是指實際從工資中扣除或者直接繳納養老保險費用的年限,按月計算,滿12個月為一年,精確到月。
視同繳費年限和實際繳費年限合計為繳費年限,計算退休養老金,按照繳費年限計算。

Ⅵ 養老保險實際繳費年限是如何計算的

以《國務院關於建立統一的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制度的決定》(國發[1997]26號),大部分地專區是從1998年開始建立養屬老保險個人賬戶制度的。在這以前還沒有養老保險個人賬戶制度,所以前六年作為視同繳費年限。
退休時,視同繳費年限+繳費年限=全部繳費年限,用來計算領取養老金。對個人沒有利益損失的。

Ⅶ 養老保險繳納年限如何計算

企業抄繳納社會保險費12年,企業破產後你再繳納3年,累計15年即達到退休條件之一,不是要你再繳納15年。
需要提醒你的是:如果你在企業繳納社會保險費12年之前,有在公有制單位工作的工齡,這種工齡稱之為視同為繳費年限,也可以算在15年裡。比如,你是在國有企業工作3年後才參加社會保險並繳費12年的,那麼你的繳費年限:3+12=15年。
一、社會保險退休領取養老金的條件:
1.參保人繳納社會保險繳費年限(包括視同為繳費年限)累計滿15年;
2.參保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
二、影響退休養老金多少的3個因素:
1.退休時上年度全省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每年都在增加,養老金水平每年都在提高)
2.本人繳費年限(繳費年限越長,養老金越多)
3.個人賬戶儲存額
(繳費金額越多,養老金越多)
所以,盡管繳費年限滿15年即符合退休條件之一,繳費年限還是越長越好。??
各地的詳情咨詢勞動保障電話12333。

Ⅷ 養老保險繳費年限怎麼計算

社保養老繳費最低15年,才可以享受最低退休金待遇,繳費基數分低、中、高三檔內,繳費年數越長,容將來退休月領取的越多。
計算公式:
基本養老金=基礎養老金+個人帳戶養老金+過渡性養老金
基礎養老金=c1÷12×[20%+(h-15)×0.6%]
個人帳戶養老金=退休時個人帳戶累計儲存額÷120
過渡性養老金=x×建立個人帳戶前的繳費年限×1.2%+調劑金
x=c1÷12n×(a1/c1+a2/c2+a3/c3+……an/cn)
公式中:
x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
a1、a2……an
為職工退休前1年、2年……n年的繳費工資
c1、c2……cn為職工退休前1年、2年……n年的全市職工年平均工資
n為企業和職工共同繳費的實際繳費年限
h為全部繳費年限

閱讀全文

與養老保險繳費年限計算到年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Sw的證書 瀏覽:693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實施方案 瀏覽:119
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工作計劃 瀏覽:874
馬鞍山開源駕校招聘 瀏覽:509
馬鞍山手工活 瀏覽:475
矛盾糾紛調解工作總結 瀏覽:326
品管圈成果匯報演講 瀏覽:469
千慧知識產權是什麼 瀏覽:939
馬鞍山美孚 瀏覽:976
創造熔岩號角 瀏覽:743
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台帳 瀏覽:775
徵信報告多長時間有效期 瀏覽:387
日立挖掘機看年限 瀏覽:926
馬鞍山彪哥 瀏覽:83
雪花錢包投訴 瀏覽:956
系統平台使用權授權合同 瀏覽:754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主要工作完成量統計表 瀏覽:664
1968年斯班瑟發明了膠水新配方 瀏覽:652
楚楚街轉讓 瀏覽:414
馬鞍山何家俊 瀏覽: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