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住宅與非住宅法律是怎麼定的,50年產權的公寓屬於住宅還是非住宅
非住宅是指除了住宅以外的非居住用房屋。它包括辦公用房、商業用房和回廠房倉庫等。
土地是國家的,答一般說的使用年限70年就是指住宅用地的使用年限,這是土地出讓過程中確定的(商業用地40年、綜合用地50年、住宅用地70年、工業用地50年)。
公寓應該是住宅吧。現在的商品房的土地使用年限很少有70年的,大部分在30-60年左右。因為使用年限是從國家出讓時開始計算,加上開發周期,如果開發商再囤積一段時間或者幾經轉手,就更短了。
2. 非住宅的定義是什麼哪些屬於非住宅房屋
非住宅是指除了住宅以外的非居住用房屋。它包括辦公用房、商業用房和廠房倉庫等。
1.辦公用房
包括企業、事業、機關、團體、學校、醫院等單位的辦公用房屋。其中,檔次較高的、設備較齊全的為高標准寫字樓,條件一般的為普通辦公用房。
2.商業服務用房
包括各類商店、門市部、飲食店、糧油店、菜場、理發店、照相館、浴室、旅社、招待所等從事商業和為居民生活服務所用的房屋。
3.工業用房
直接用於生產或為生產配套的各種房屋,包括主要車間、輔助用房及附屬設施用房。凡工業、交通運輸、商業、建築業以及科研、學校等單位中的廠房都應包括在內。
4. 倉庫用房
指工業、交通運輸、商業、供銷、外貿、物資及其他企事業單位建造的成品庫、半成品庫、原材料庫、貨物倉庫、物資儲備庫以及糧油庫等。
界定住宅與非住宅的標准,是根據所核發的產權證為准,是在「設計用途」一欄記載「住宅」還是「非住宅」,而新的《不動產權證書》是在「用途」一欄記載「住宅」還是「非住宅」。
住宅是指提供居住的房屋,包括別墅、公寓、職工家屬宿舍和集體宿舍(包括職工單身宿舍和學生宿舍)等,但不包括住宅樓中作為人防用、不住人的地下室等。住宅性質以外的為非住宅,而且非住宅是不能落戶的,只有房屋性質是住宅的可以落戶。
住宅是70年產權,產權證上使用性質一欄寫著住宅,水電煤氣暖氣都是民用收取標准;非住宅是40或50年產權,產權證上使用性質一欄寫著非住宅,水電氣比住宅貴,按照商用標准收取。
3. 買房產權一般多少年
住宅性質70年,商業40年。不過國家有新規,現在跟永久沒什麼區別,產權到期後,國家不徵收就可以繼續續70年。
4. 非住宅樓和商住樓的區別
所謂的商住樓其實就是為商,住兩用型,一般商住樓不能落戶,而且產權是內40年,水電物業費也會容比普通的住宅樓高一些,但是可以用於經商。住宅樓一般是民用住宅,使用權限是70年,住宅樓只能用來居住,不可以作為商業用途。
5. 不動產證 非住宅會有70年產權嗎
所謂的「房產證」是由《房屋所有權證》和《國有土地使用權證》兩張證件組成的。目前,上海和部分外地省市是《房屋所有權證》和《國有土地使用權證》兩證合一的,只有一張《房地產權證》;但是有部分外地省市是兩證分開的,那麼在辦理購房提取時,就必須同時提供房屋的《房屋所有權證》和《國有土地使用權證》,後者一般被稱為「土地證」,前者是我們一般說的房產證。
說到這里順便提一下今年3月1日施行的「不動產登記」,所謂不動產登記是指「土地、海域以及房屋、林木等定著物。」目前居民手中的「房產證」,外頁只有中華人民共和國房屋所有產權證,內頁內容包括房屋所有權人、共有情況、房屋坐落、登記時間、房屋性質、規劃用途、房屋狀況和土地狀況。
而「不動產證」比房產證產權內容更詳細,它明確規定了房屋使用的「起、止日期」和房屋取得價格。在領得不動產權證之後,人們手中原有的房產證和土地證仍然有效,只有發生房產交易,原先的兩證才會「合一」,而只要一直不交易,原先的兩證就一直有效。以前買一套房子,要先到房管部門辦證,再到國土部門辦證,麻煩不說,偶爾還會出現權屬糾紛、重登、漏登、重復抵押的情況。而隨著「房地」統一登記的推進,市民將不需要在部門之間來回奔波。
70年產權是怎麼回事
我們平常所說的「70年產權」是指房子的土地使用年限70年:房屋使用年限分兩個概念,房屋本身使用年限和土地使用年限。我國現行的法律規定了建設用地使用權的期限,居住用地是70年,工業用地50年,商業用地40年,綜合用地50年。
土地使用年限從開發商拿地就開始算了,所以商品住宅從開發到銷售的周期一般在1-3年,房屋產權的「實際壽命」也就隨著開發商開發住宅時間的長短而縮短。
還有一些情況會讓業主到手的房產證產權年限縮短:土地使用性質變更,例如將只有40年土地使用年限的工業用地改為住宅用地,但如果是開發商所為,屬於擅自改變土地規劃用途,是違規行為;另外,前些年樓市火爆的時候,某些開發商拿地後囤地、減緩施工速度,不過根據國土資源和房屋管理局相關規定,開發商拿地兩年未動工開發的,國家將無償收回土地的使用權。
6. 普通住宅和非普通住宅的產權期限是一樣的嗎
不一樣,普通住宅產權70年。
非住宅產權期限大多為40年至50年。
7. 非住宅的房產買賣和住宅性質有什麼區別嗎
普通住宅:是
指按所在地一般民用住宅建築標准建造的居住用房屋。目前,多為多層住宅和高層住宅。多層住宅是指2-6層(含6層)的樓房;高層住宅是指6層以上的樓房,
高層住宅多安裝電梯。普通住宅和非普通住宅的區別由於各地對多層和高層的定義不一致,劃分標准各地可根據實際情況酌情確定。
普通標准住宅:是
指按所在地一般民用住宅標准建造的居住用住宅。高級公寓、別墅、度假村等不屬於普通標准住宅。普通標准住宅與其他住宅的具體劃分界限,2005年5月31
日以前由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規定。2005年6月1日起,普通標准住宅應同時滿足:住宅小區建築容積率在1.0以上;單套建築面積在120平方
米以下;實際成交價格低於同級別土地上住房平均交易價格l.2倍以下。
3
非普通住宅:
1、住宅小區建築容積率在1.0以下(不含1.0); (除高檔別墅外,平常的居民樓一般都在1.0,這條基本可以不用考慮)
2、單套建築面積在140平方米以上(含140平方米);(你買了套房子138平就是普通住宅,你要再買套141平的,這套就是非普通住宅)
3、實際成交價格高於該區市場指導價1.2倍以上(不含1.2倍);(有的地區有成交價規定,比如有地區規定本區域市場指導價為10000一平,而你買的房子合同單價是13000一平,這就是非普通住宅了。)
普通住宅和非普通住宅的區別以上三點只要符合一個,即為非普通住宅。 反之則為普通住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