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專利知識 > 古田會議年限

古田會議年限

發布時間:2021-02-06 14:56:28

① 黨的幾次重要會議時間

中共一大:1921年中共二大:1922年八七會議:1927年8月7日古田會議:專1929年12月28日遵義會議:1935年1月15—17日瓦窯堡會屬議:1935年12月中共三大:1923年6月中共四大;1925年1月洛川會議:1937年8月中共六屆六中(擴大)全會:1938年9--11月中共七屆二中全會:1949年3月廬山會議:1959年7月2日—8月1日中共五大:1927年中共六大:1928年(唯一一次在國外召開的黨的代表大會:莫斯科)中共七大:1945年中共八大:1956年中共九大:1969年中共十大:1973年中共十一大:1977 年十一屆三中全會:1978年12月中共十二大:1982年

② 「三會一課」到底是哪三會一課是黨課。三會一課分別召開或組織學習的時間間隔要求是多久

「三會一課」是指:定期召開支部黨員大會、支部委員會、黨小組會,按時上好黨課。

「三會一課」是黨的基層支部長期堅持的重要制度,也是健全黨的組織生活,嚴格黨員管理,加強黨員教育的重要制度。

支部黨員大會每季度召開一次,會議由黨支部書記主持,書記不在時由副書記主持。支部委員會每月召開一次,會議由黨支部書記主持,書記不在時由副書記主持。黨小組會一般每月召開一至兩次,會議由小組全體黨員參加,由黨小組長主持。黨課每個季度上一次。

(2)古田會議年限擴展閱讀

早在1847年,《共產主義者同盟章程》就明確要求:「支部、區部委員會以及中央委員會至少每兩周開會一次」「盟員至少每三個月同所屬區部委員會聯系一次,支部每月聯系一次」等。這是關於共產黨的會議制度、報告制度的最早規定。

中國共產黨早在黨的二大通過的黨章中,就對定期召開黨小組、地方全體黨員會議等作出規定,同時,領導幹部講黨課也隨著黨的建設的推進而不斷健全。

古田會議前,毛澤東同志就主張「有計劃地進行黨內教育」。在古田會議上,他總結出召開「小組會」「支部大會」「支部委、組聯席會」等18種進行黨性教育的方法。延安時期,毛澤東同志高度重視黨員領導幹部講黨課,他自己還親自參加。

「三會一課」制度在長期的革命、建設和改革實踐中發揮了巨大作用。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持全面從嚴治黨,使「三會一課」制度重新煥發生機。

習近平同志提出增強黨內政治生活的政治性、時代性、原則性、戰斗性,強調「使各種方式的黨內生活都有實質性內容,都能有針對性地解決問題」,這些重要論述為加強「三會一課」制度建設指明了方向。

特別是黨的十八屆六中全會通過的《關於新形勢下黨內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則》對堅持「三會一課」制度提出明確要求後,「三會一課」制度的作用得到有效發揮。

③ 試析「八七」會議、遵義會議、瓦窯堡會議召開的時間與解決的主要問題。

八七會議
時間:抄中共中央政治局於1927年8月7日在漢口召開的緊急會議。
內容:總結大革命失敗的經驗教訓,糾正陳獨秀的右傾投降主義錯誤,確定黨在新時期的斗爭方針和任務。
意義:八七會議在我黨歷史上是一個轉折點。它給正處在思想混亂和組織渙散中的中國共產黨指明了新的出路,為挽救黨和革命作出了巨大貢獻。這是由大革命失敗到土地革命戰爭興起的歷史性轉變。

④ 三灣改編 和古田會議的詳細時間和地點什麼省什麼市什麼鄉村

三灣改編:1927年9月29日,在江西省永新縣三灣村的「泰和祥」雜貨鋪。
古田會議:1929年12月28日在福建省上杭縣古田村召開

⑤ 黨中央會議時間表

中共一大

提出黨的奮斗目標 確定革命對象(可惜錯了)

中共二大(1922)
民主綱領:消除內亂,打倒軍閥,建設國內和平
推翻國際帝國主義壓迫,達到中華民族的完全獨立
統一中國本部(包括東三省)為真正的民主共和國
最高綱領:建立勞農專政的政治,鏟除私有財產制度
瞿秋白在其中最早提出「統一戰線」的概念。

中共三大
國共合作,強調保持思想上和組織上的獨立性
提出了「真正的平民政權」
1924年1月,國民黨一大
「聯俄,聯共,扶助農工」
國共合作的基礎:新三民主義:民族,民權,民生(核心是民權)

中共四大(1925)
討論的是無產階級領導權和工農聯盟的問題
明確將資產階級分為買辦官僚資產階級和民族資產階級。

中共五大
提出「工農小資產階級的民族獨裁製」
1927年8月7日,漢口,「八七會議」
毛澤東提出:「政權是由槍桿子中取得的」
糾正陳獨秀的右傾投降主義政策。
總方針:土地革命和武裝起義

中共六大 (1928)
1) 肯定國民革命失敗後,中國的社會仍然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確定革命的性質:資產階級民主革命
革命的中心任務:工農民主專政的實現和反帝反封建
革命的的力量:工農階級
革命的前途:社會主義
2) 革命的形勢:兩個高潮之間,新的高潮即將到來
3) 批評陳獨秀的右傾投降主義 左傾盲動主義
4) 提出加強黨的無產階級基礎

1929年,古田會議
人民軍隊的建設問題

中共六屆四中全會 (1931)
王明的左傾占統治地位,主要表現有:
1)在革命性質上:混淆了民主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革命的區別。把反資和反帝並列
2)在革命形式上:強調革命高潮的到來
3)在革命道路上:堅持以城市為中心
4)在軍事方面:軍事教條主義,用所謂的正規戰爭代替人民戰爭

瓦窯堡會議 (1931)
中共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
中共六屆六中全會
毛澤東向全黨提出「使馬克思主義中國化」

遵義會議 (1935)
討論軍事路線和組織路線的問題
中共第一次自主解決中國革命的實際問題,是幼年黨向成熟黨轉變的標志。確立了毛澤東的領導地位

「統一戰線、武裝斗爭、黨的建設」(1939)

榜羅鎮會議:正式確定陝北作為領導中國革命的大本營

延安各界憲政促進會上(1940)

毛澤東發表《新民主主義憲政》,指出:憲政就是民主的政治,中國需要民主政治

國民參政會(1944)
林伯渠根據中共中央的指示正式提出建立民主聯合政府的主張

中共七大(1945)
劉少奇作了《關於修改黨章的報告》,對毛澤東思想作了科學的概括和闡述。從而使其作為一個科學的概念被正式確定下來作為全黨的指導思想
毛澤東發表了《論聯合政府》,提出黨的三大優良作風

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1948)

毛澤東提出建立人民民主專政的問題

中共七屆二中全會(1949)
毛澤東詳盡闡述了新民主主義經濟的現狀以及黨應採取的基本政策
毛澤東第一次提出執政黨的建設問題

中共七屆三中全會(1950)

毛澤東提出「不要四面出擊」

一屆人大(1954)
通過第一部《憲法》

中共七屆六中全會(1955)
初步形成兩步走的發展戰略思想

知識分子會議(1956)
周恩來表述知識分子屬於工人階級

中共八大(1956)
確立把工作中心轉移到社會主義建設事業上來,國內主要矛盾:人民對於經濟文化迅速發展需要和當前的經濟文化不能滿足人民需要狀況之間的矛盾
經濟建設的指導方針:既反保守又反冒進,在綜合平穩中穩步前進
陳雲提出改善社會主義經濟管理體制的方法:以國家集體經營為主體,以個人經營為補充;
以計劃生產為主體,以在國家許可的范圍內的自由生產為補充;以國家市場為主體,以一定范圍內國家領導的自由市場為補充。
任務:發展生產力,實現工業化,逐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需要

中共八大二次會議(1958)
鼓足干勁,力爭上游,多快好省的建設社會主義

中共八屆九中全會(1961)

提出:調整,鞏固,充實,提高

三屆人大第一次會議(1964)
周恩來根據毛澤東的提議,第一次公布四個現代化(工業,農業,國防,科技)

中共中央召開的理論工作務虛會上(1979)

鄧小平講話,中心內容是提出「堅持四項基本原則」

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

果斷停止「以階級斗爭為綱」,糾正「文革」中和以前左傾錯誤

這是黨在歷史上具有深遠意義的偉大轉折

是馬克思同中國實際相結合第二次飛躍的起點

我國開始了經濟體制改革改革的核心問題是( 計劃和市場的關系 )

中共十一屆六中全會(1981)
通過《關於建國以來黨的若干問題的決議》,確立了毛澤東的地位和毛澤東思想,活的靈魂:實事求是,群眾路線,獨立自主

中共十二大(1982)
對毛澤東思想的科學含義作了重要補充:毛澤東思想是被實踐證明了的關於中國革命和建設的正確理論原則和經驗總結。
提出:走自己的路,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

九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

明確規定鄧小平理論為中國國家與中國各族人民的指導思想

中共十三大(1987)

明確概括和全面闡述黨的基本路線

中共十四大(1992)

確立鄧小平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理論在全黨的指導地位

中共十五大(1997)

進一步闡述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和基本綱領。
1) 高舉鄧小平理論的偉大旗幟,進一步闡述鄧小平理論的歷史地位和指導意義
2) 進一步闡述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和基本綱領。
3) 就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經濟政治文化做全面部署
4) 確立跨世紀發展宏圖
5) 明確回答了鄧小平死後中國怎樣繼續前進這個重大問題

中共十六大

三個代表(貫穿主線的靈魂)

現階段我國政治體制改革的重

⑥ 福州到古田會議動車的時間表

福州去往古田會址有五趟動車可以直達,具體的時刻表見下:

⑦ 古回會議時間

1、古田會議是紅四軍在1929年12月28日至29日在福建省龍岩市上杭縣古田召開的第九次黨的代表大會。
2、會議意義
古田會議是中國共產黨歷史上的一次重要會議,會議認真總結了南昌起義以來建軍建黨的經驗,確立了人民軍隊建設的基本原則,核心內容黨指揮槍,不是槍指揮黨,重申了黨對紅軍實行絕對領導,規定了紅軍的性質、宗旨和任務等事關黨的事業興衰成敗的根本性問題。由毛澤東同志起草的著名的古田會議決議的第一部分---《關於糾正黨內的錯誤思想》,是中國共產黨及其領導的人民軍隊建設的綱領性文獻,其精神至今仍然是人民解放軍行動的基本遵循和原則。(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該會議解決了如何把一支以農民為主要成分的軍隊建設成為中共領導下的新型人民軍隊的問題,它所確定的著重從思想上建黨和從政治上建軍的原則,為後來的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道路思想的形成、發展和成功實踐奠定了基礎,為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人民軍隊的建設指明了方向;古田會議因此稱為是黨領導下的軍隊 建設史上的(重要)里程碑。黨關於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道路思想的形成、發展,則是黨在革命實踐中形成的豐富的內容和組成部分。
3、會議結果
大會經過熱烈討論,一致通過了毛澤東代表前委起草的約3萬余字的8個決議案,即古田會議決議。其中第一部分,也是最為核心的內容是《關於糾正黨內的錯誤思想》,後來編入了《毛澤東選集》。會議選舉毛澤東、朱德、陳毅、李任予、黃益善、羅榮桓、林彪、伍中豪、譚震林、宋裕和、田桂祥等11人為前委委員,楊岳彬、熊壽祺、李長壽等3人為候補委員[5] 。毛澤東重新當選為書記。

摘自網路網友,謝謝。

⑧ 中國革命與解放分為幾個時期

中國近代革命史應劃分五大時間段

【舊民主主義革命與半封建辦殖民社會的動盪因素 】

  1. 代表事件:侵華戰爭、不平等條約、太平天國、維新運動、辛亥革命。

  2. 要點:資產階級、民族振興、民主意識

【新民主主義革命與國民革命】

  1. 代表事件:新文化運動、五四運動、馬列主義的傳播與共產成立。

  2. 要點:民主革命綱領的提出、國共合作與國民革命

【土地革命與抗日救亡運動】

  1. 代表事件:古田會議、遵義會議、九一八事件、一二九運動、瓦窯堡會議、西安事變、華北事變等(只想起這么多)

  2. 要點:軍閥獨裁、內外交困、土地革命、農村包圍城市、反對本本主義、武裝起義、反圍剿勝利、根據地建立

【民族抗日戰爭的全面發動】

  1. 代表事件:七七事變(盧溝橋)、皖南事變、南京大屠殺

  2. 要點:新民革命三寶政經文(特資民革)、新民革體系構建、世界反法西斯統一戰線成立、論持久戰、整風運動等

【抗日戰爭勝利與法西斯的敗亡】

  1. 代表事件:仁安羌大捷、常德會戰、緬北滇西戰役(多為國方收尾)

  2. 要點:中共七大、毛澤東思想確立、抗日戰爭的歷史意義

【全國解放戰爭的成功】

  1. 代表事件:二次談判(重慶北平)、全面內戰的爆發(第二次)、中原突圍、孟良崮戰役、挺進大別山、七屆二中全會、遼沈淮海平津三戰、渡江戰役

  2. 要點:中共爭取和平民主的意願、 二次談判的破裂、土改成功、資產共和的夭折、地主資產階級的覆滅、《論人民民主專政》、人民解放革命勝利的基本原因、歷史經驗與意義。

⑨ 「八七」會議時間、地點、內容、意義、背景

八七會議
時間:中共中央政治局於1927年8月7日在漢口召開的緊急會議。
內容:總回結大革命失敗的經驗教答訓,糾正陳獨秀的右傾投降主義錯誤,確定黨在新時期的斗爭方針和任務。
意義:八七會議在我黨歷史上是一個轉折點。它給正處在思想混亂和組織渙散中的中國共產黨指明了新的出路,為挽救黨和革命作出了巨大貢獻。這是由大革命失敗到土地革命戰爭興起的歷史性轉變。

閱讀全文

與古田會議年限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究極的妄想發明系列第2 瀏覽:204
Sw的證書 瀏覽:693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實施方案 瀏覽:119
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工作計劃 瀏覽:874
馬鞍山開源駕校招聘 瀏覽:509
馬鞍山手工活 瀏覽:475
矛盾糾紛調解工作總結 瀏覽:326
品管圈成果匯報演講 瀏覽:469
千慧知識產權是什麼 瀏覽:939
馬鞍山美孚 瀏覽:976
創造熔岩號角 瀏覽:743
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台帳 瀏覽:775
徵信報告多長時間有效期 瀏覽:387
日立挖掘機看年限 瀏覽:926
馬鞍山彪哥 瀏覽:83
雪花錢包投訴 瀏覽:956
系統平台使用權授權合同 瀏覽:754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主要工作完成量統計表 瀏覽:664
1968年斯班瑟發明了膠水新配方 瀏覽:652
楚楚街轉讓 瀏覽: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