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求死神里的經典語錄(不是題詞和卷首語)
首先是兩句我特別喜歡的話:
1、版本一:忘記那恐懼,看著前面。前進吧。千萬不要停下來。退卻只會衰老!膽小必招來死亡!叫吧!我的名字是……
版本二:舍棄恐懼,望著前方。前進,絕對不要停下來。退縮令人衰老,畏懼令人死亡。呼喊吧!我的名字是——『斬月』
2、「……可別想當個乖孩子啊,不論借人人情,還是欠人人情,只要戰爭一開始的那瞬間……任何人都是罪惡的」——京樂春水
露琪亞名言:
1、(to黑崎一護):你再敢動一下看看,你再追上來看看,我……我絕對不會原諒你的
2、就算,心在動搖——但舞不凌亂,刀鋒,也絕不會被撼動
3、(to黑崎一護):
失敗很恐怖嗎?
無法保護同伴很恐怖嗎?
還是說 你體內的虛很恐怖!
要是畏懼失敗的話只要變強就好
要是畏懼無法保護同伴的話
只要發誓一定要變強並守護他們就好
要是畏懼體內的虛的話
只要變強到足以擊潰他就好
就算你不相信其他人
只要挺起胸膛 如此吶喊著就好了
我心目中的你 就是這樣的男人``````
4、在戰斗中拖後腿的,不是沒力量的人,而是沒有覺悟的人!
5、幸福是拿來分享的。
6、我可不是,為了要讓你保護才特地到這里來的!
7、不準你再提起他的名字!!!
8、(垂死中)
我清楚孤獨的滋味,身為階下囚的孤獨,
我清楚喜悅的滋味,知道同伴前來救助時的喜悅,
以及同伴遍體鱗傷被擊倒的恐怖,我都很清楚。
……別擔心,井上……
……我現在,馬上趕去……!
9、我到底是不是累贅,你還是重新考慮下吧。
10、殺戮不知起於何時,同時間一樣,也不知它何時終止。
11、如果命運是齒輪的話,那我們就是使其轉動的動力。只有堅信它是完美無缺,勇往直前的一條路。向著引發紛亂力量的流向,然後,斬落劍刃——
12、歷史是輪回的么?還是伸向前方的?假如是輪回的話,就應該將那輪回之環擊碎么?還是應該逆來順受呢?扭轉乾坤么?
13、櫻花的掉落只是為了死亡,他們綻放出絢麗的花朵只是不願被樹枝束縛住。
14、原本就不存在的東西,是不會留下痕跡的
店長語錄:
1、小九:吶,木屐帽子先生。
浦原喜助:誒?有事么?小妹妹。
小九:你的手杖好像很趣撒~ 借我玩吧。
浦原喜助:。。。這可是一把貨真價實的斬魂刀哦。小心割到手。
2、像我這樣一介英俊帥商人怎麼可能會卐解呢~~~
3、只要我一死 你就能隨心所欲了。
4、這不是夜一么? 你回來了~舉高高~
5、本來我就是因為違背了很多事才會待在這里的
6、要不要我幫你檢查一下?我會算你便宜的。全身255個地方只要4880塊!我這里還有減肥課程呢…
7、才沒有呢!我一點都不怪你!為什麼小雨你要怕成這樣呢?我們不是朋友么?你放心吧!這一切,我會…想辦法擺平的!好啦,不要哭了。
8、對從現實回來的一護:「我的事你聽說了吧,真的...對不起!」
藍染傯右介語錄:
1、 天空呢,其實是無色的。
它並沒有欺騙你。
你只是自己的眼睛欺騙了自己。
2、 並沒有人一開始就站在天上,
不論是你或是我,就連神也是。
但這天之王座難以容忍的空窗期也要結束了。
從今以後,由我立於頂端。
3、 無論掃掉的灰塵是一顆還是兩顆,用肉眼看都是沒有什麼分別的。
不要輕易的口出狂言,那樣只會透露出你的軟弱。
想要踏過螻蟻而不踏碎它,力道可是很難掌握的。
4、 憧憬是距離理解最遠的感情。
5、 看得到的背叛並不恐怖,真正恐怖的是看不到的背叛。
6、 吾等前方 絕無敵手
志波海燕:
心不是在身體里,
當你在思考某件事時、當你在思念著某個人時,
心就會在那時產生
如果這世上只存在一個人的話
那麼所謂的心不就不復存在了嗎
但是啊,朽木
你往後遇到戰斗時
有件事絕對不能做的
那就是
獨自一人死去
我們的身體就是魂魄
要是死了,身體總有一天會化作塵埃,成為融入屍魂界的靈子
那時侯心往哪裡去呢?
就把心託付給夥伴之後再走吧
把心託付給夥伴的話
自己的心酒會永遠留存在那個人的心中
所以朽木,你絕對
不可以一個人孤獨死去
浮竹十四郎:
如果你去救他,那麼他的尊嚴該往哪裡擺?要是你現在去救他,他應該會得救,但是同時,他的尊嚴將永遠盪然無存。你聽著,你要牢牢記住,戰斗有兩種,只要我們身處在戰斗中,你就必須隨時看清楚這一點,那分成為保住性命而戰,還有為了維護尊嚴而戰。如今他為了自我的尊嚴而戰,部下們的尊嚴,他自己的尊嚴,而最重要的是他妻子的尊嚴
要是你現在去協助他,那麼理所當然可以挽救他的生命,可是在此同時,那將會永遠殲滅掉他的尊嚴.
其實我覺得卷首語很有深意的。
❷ 歷史上的7月21日有哪些大事
1) 1588.07.21:英國擊潰西班牙無敵艦隊
西班牙無敵門隊是西班牙國王為遠征英國而組成的艦隊。英國自16世紀中葉起,資本主義獲得迅速發展,與西班牙殖民地經常進行走私貿易,攔劫西班牙運送財產的船隊,襲擊西班牙殖民據點。西班牙國王腓力二世決意派遣大軍遠征英國。
1588年5月,由大貴族麥地納・西多尼亞率領的無敵艦隊駛離西班牙,這支朗隊包括130艘兵船和運輸船,7千名船員和水手,2萬3千名步兵。
7月21日至29日(一說7月底至8月初),艦隊在英吉利海峽遭到英國海軍迎擊,損失慘重。後被迫繞道蘇格蘭返航。途經蘇格蘭北部海岸附近時,遭風暴,艦隊幾乎覆沒。
從此,西班牙的海上霸權被英國所取代。
2) 1899.07.21:海明威誕生
厄納斯特・海明威(1899―1961),美國作家,諾貝爾文學獎金獲得者。1899年7月21日誕生在伊利諾斯州一個鄉村醫生家庭。中學畢業後從事寫作,當過記者。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在法國和義大利做過戰地救護工作,曾受重傷,戰後以加拿大駐海外記者身份常駐巴黎。1926年發表長篇小說《太陽也升起來了》一舉成名。1929年又發表了另一部長篇小說《永別了,武器》。1936―1939年參加西班牙人民反法西斯戰爭。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後,以隨軍記者身份到中國,報道了中國的抗日戰爭。1942年參加美國海軍。戰後定居古巴。1954年獲得諾貝爾文學獎。晚年流露出悲觀情緒。1961年7月2日自殺身亡。另著有《春天的激流》、《第五縱隊》、《戰地鍾聲》、《老人與海》等小說。
3) 1928.07.21:戲劇皇後埃倫・特里逝世
1928年7月21日,在埃倫・特里逝世的這一天,人們幾乎沒有眼淚。笑聲及歡快的音樂是這位偉大的女演員的最後要求。她曾說在她死時不要有悲哀氣氛。兩代的崇拜者只需清晰地記得她在莎士比亞戲劇中塑造的天真姑娘的形象:波西亞、奧利維亞、比阿特麗斯;這些形象永遠活在他們心中。
埃倫特里1847年1月27日生於一個英國戲劇世家。她8歲時在戲劇舞台上初露頭角,在《冬天的故事》中扮演一個小男孩。16歲時,特里同年齡比她大一倍的畫家喬治・弗雷德里克・瓦茨結婚,他們的婚姻是痛苦和短暫的。在以後的30年中,她主宰了倫敦戲劇舞台,並時常在美國各地巡迴演出。喬治・蕭伯納的戲劇《布拉斯邦上尉的改變》便是特意為她而作,1902年她成為帝國戲院的經理。她使兒子愛德華・戈登・克雷格成為設計師。1925年,特里女士被命名為英帝國的貴婦人。
4) 1954.07.21:關於印度支那問題的日內瓦協議簽訂
1954年7月21日,在日內瓦會議上簽訂了關於印度支那問題的日內瓦協議。
1954年1月26日,根據同年2月柏林四國外長會議的建議,在日內瓦召開討論和平解決朝鮮半島問題和恢復印度支那和平問題的國際會議。5月8日至7月21日會議討論印度支那問題。參加印度支那問題討論的有中、蘇、美、英、法五國和越南民主共和國、寮國、柬埔寨和南越保大政權。5月7日法軍在奠邊府戰役中慘敗,改變了整個印度支那戰場的形勢。6月18日,主張停戰的孟戴斯・弗朗西斯政府上台,7月20―21日,達成關於恢復印度支那和平的各種協議。它包括《日內瓦會議最後宣言》、《關於在越南停止敵對行動的協定》、《關於在寮國停止敵對行動的協定》、《關於在柬埔寨停止敵對行動的協定》等文件。主要內容有:與會國保證尊重印度支那三國的主權、獨立、統一和領土完整;結束在三國的敵對行動;三國不得參加任何軍事集團,不容許任何外國在三國的領土上建立軍事基地;以17度線、9號公路稍北為軍事分界線,越軍在線北集結,法軍在線南集結;劃出寮國的桑怒、豐沙里為寮國抗戰政府軍隊集結區;法軍在協議規定期限內從印度支那三國領土上撤走;寮國和柬埔寨在1955年內舉行全國自由選舉,越南在1956年7月內舉行全國自由選舉,以實現該國在民主基礎上的統一。
美國沒有在《最後宣言》上簽字,但聲明將不使用威脅或武力妨礙協議的實施。8月31日,印度支那停戰。日內瓦協議是印度支那人抗法戰爭的成果,有利於印支三國的獨立。
5) 1960.07.21:英國人創造單人橫渡大西洋新紀錄
1960年7月21日,橫渡大西洋單人船比賽的優勝者,一名59歲的英國冒險家,單獨駕駛他39英尺長的單桅小帆船駛入紐約港。
「你從其他人那裡聽到過什麼消息嗎?」當他的吉普賽・莫斯亞型駛入港口時,有人向弗朗西斯・奇切斯特問道。回答是否定的。「其他人」是指也在參加單人船賽的三名英國人和一名法國人。奇切斯特是個地圖出版商,他以16天的時間刷新了以前56天向西橫渡大西洋的紀錄。他在6月11日離開英國普利茅斯,在哈利法克斯附近的海面上遇到兩日大風,修船耽擱一日。
6) 1970.07.21:埃及阿斯旺水壩竣工
1970年7月21日。今天,加馬爾・阿卜德爾・納賽爾夢寐以求的橫跨尼羅河的大工程上的最後一部發動機投入運轉,阿斯旺大壩竣工了。人們把這一成就主要歸功於蘇聯人。他們在這項工程上耗資數億美元。派出了5000名俄國工人幫助修建。在這座6400英尺長的大壩的正式落成儀式上,蘇聯大使級諾格拉多夫面帶笑容。在這項工程完工之前,阿布辛貝爾廟和4座拉美西斯雕像被加高了200英尺。這樣它們不會被淹沒。
阿斯旺水壩 (Aswan Dam),分為阿斯旺低壩 (又稱阿斯旺舊壩、小阿斯旺壩)和阿斯旺高壩 (又稱阿斯旺大壩),阿斯旺是位於埃及的尼羅河第一瀑布下的城市,兩座大壩在此跨過尼羅河,由於舊壩的設計不足以控制洪水,興建新的高壩來保護沿河居住的人口、農田及棉田。
7) 1977.07.21:利比亞埃及四天戰爭爆發
埃、利關系曾一度較好,1971年9月,埃、利和敘利亞曾宣布成立「阿拉伯共和國聯邦」,並要在1973年9月前完全「合並」,但因建邦問題矛盾重重,未能實現。1973年中東戰爭之後,薩達特奉行和平解決中東問題的政策,利不滿,雙方矛盾日趨公開化。1977年7月21日,雙方發生邊界武裝沖突。沖突發生後,阿爾及利亞總統布邁丁對雙方進行調解,巴解、阿聯酋、阿拉伯聯盟等都先後呼籲或行動來緩和沖突。26日,雙方停火。11月,薩達特訪以色列。卡扎菲於12月2日主持召開「拒絕陣線」首腦會議,譴責埃的「背叛」行為,呼籲阿拉伯國家停止對埃的一切援助,宣布凍結與埃的外交關系。5日,埃宣布與利斷交。此後,雙方在邊界仍部署重兵,並相互指責,關系緊張。
1977年7月的沖突是沿著沙漠的邊境展開的。20年代,格拉齊亞尼元帥的義大利軍團就曾在這里同薩努西教團的首領們和奧馬爾・穆赫塔爾率領的利比亞部落人民作過戰。「四天」戰爭被一名親臨戰場的埃及人描繪為一次「大規模流血」。這場戰爭向卡扎菲表明,薩達特已經橫下一條心,力圖扼止利比亞的顛覆活動。但是,這場戰爭也向薩達特和埃及軍隊參謀部表明,卡扎菲的蘇制武器裝備很多是1974年定購而在這時交付的,並已形成了一個難以對付的龐大軍人庫,這個軍人庫很可能已經改變了北非和中地中海的力量對比。
查德的形勢使埃利沖突更加復雜化。1977年7月11日,埃及副總統胡斯尼・穆巴拉克――後來繼薩達特擔任總統――突然來到了恩賈梅納。當時,查德政府正在譴責利比亞,聲稱四千名利比亞軍隊侵入查德北部,正與民解陣線協同作戰,企圖在查德北方建立圖布族國家。利比亞否認這些指控,但是埃及和蘇丹宣布他們支持查德政府。卡扎菲的輿論宣傳把恩賈梅納・開羅・喀土穆聲明稱為「宣戰文告」。
7月21日以後,埃及和利比亞的軍方公報宣稱敵對行動仍在發展,但對每天事件的報道說法卻大不相同。埃及的第一個聲明,敘述了7月16日在埃及邊境城市薩盧姆以南大約60英里的沙漠中發生的一次事件,並說事件起因於一支利比亞巡邏隊打死了9名埃及士兵。據報道,埃及部隊越過了邊境,猛烈追擊利比亞人,直至穆賽德小綠洲。埃及人聲稱,他們擊毀了利比亞的40輛坦克和兩架飛機,俘虜了12名利比亞士兵和30名「破壞分子」――大概是越境的游擊隊或突擊隊。利比亞人的說法則不然,他們報稱戰斗是7月14日爆發的,當時埃及人對利比亞邊防哨卡發動進攻,並抓走了12名利比亞士兵。在遞交了抗議照會並要求釋放俘虜之後,利比亞軍隊在7月16日俘獲了一支12人的埃及巡邏隊。利比亞人說,次日利比亞邊境地區指揮官曾建議雙方交換戰俘,並警告埃及人撤出他們的武裝部隊已佔領「數月」之久的地區,據利比亞人說,最後通牒到期之後,他們收復了那個地區,在戰斗中,22名埃及士兵被擊斃,另有33人被俘,一架埃及飛機在西迪阿姆爾上空被擊落。利比亞人聲稱,在進攻巴拉達村的戰斗中,擊落了兩架埃及飛機。7月22日,由於埃及飛機猛烈轟炸了阿德姆空軍基地,戰斗更趨激烈。利比亞報道說擊落了5架進攻的飛機,並說埃及傘兵部隊對卡斯爾吉達鎮發動了試探性進攻。開羅對此否認,7月23日,利比亞報道埃及對托布魯克、庫弗臘以及穆賽德、賈拉布卜、巴拉達、卡斯爾吉達等地的村莊進行了空襲,並宣稱又有8架埃及飛機被擊落。開羅只承認在薩盧姆附近曾發生炮戰。在最後整日激戰的7月24日,利比亞人宣布,埃及飛行員阿卜杜勒・哈米德・埃法特少校在埃及的又一次空襲中被活捉了。
埃及對阿德姆空軍基地的空襲,目的在於摧毀蘇聯專家管理的雷達站。開羅承認埃及空軍在這次襲擊中損失了兩架飛機。據開羅的《共和國報》報道,這座雷達站不僅監視埃及軍隊的調動,而且監視美國第六艦隊和北約武裝部隊在地中海的活動。薩達特總統後來說,在地中海上游弋的一艘蘇聯直升飛機母艦,曾用艦上的干擾電台和電子干擾設備,監聽並擾亂埃及的軍事通訊,並對附近的美國海軍活動進行監視。
薩達特總統在7月25日下令停火,卡扎菲上校從未如此下令。8月1日,賈盧德少校談到利比亞的損失情況,27人死亡、9人失蹤、9輛坦克被擊毀,兩架飛機被擊落。開羅從未公布任何傷亡數字,但據駐北非的外交官們估計,埃及損失重大。
8) 1983.07.21:波蘭政府解除軍事管製法
1983年7月21日,波蘭官員今天聲稱他們即將正式解除軍事管制,這種管制已限制波蘭人的生活達19個月之久。波蘭領導人沃伊謝奇・雅魯澤爾斯基將軍於1981年12月實施軍事管制以壓制獨立的團結工會。盡管有今天的決定,波蘭人也不會看到多少變化,許多管制條款已完全被寫進法規里。雅魯澤爾斯基說,軍事管制的結束是「當局善意的證明」。然而,他又強硬地說:「任何旨在反社會主義的活動仍將一如既往地加以堅決制止。
9) 1990.07.21:我國與沙烏地阿拉伯建交
沙烏地阿拉伯,全稱沙烏地阿拉伯王國。意為「幸福的沙漠」。位於亞洲西南部的阿拉伯半島。面積224萬平方公里。人口1693萬(1992),絕大部分是阿拉伯人。官方語言為阿拉伯語。伊斯蘭教為國教。首都利雅得。資源以石油著稱,還有鐵、銅、金、銀、鉻、鋅等。石油收入為主要經濟來源。80年代起,向多樣化經濟發展,以工農業為重點,實現糧食自給。人均國內生產總值6633美元(1992)。主要農產品有椰棗、小麥、大麥、西紅柿。畜牧業有羊、駱駝、牛和家禽等。工業已建成以石油、天然氣、石油化工、鋼鐵、煉鋁、水泥、海水淡化和電力為基礎的工業體系。出口產品以石油為主;進口生產資料、服務設備和各類消費品。7世紀建立了阿拉伯帝國。16世紀淪為奧斯曼帝國的一個剩19世紀英國勢力侵入。1932年建立沙烏地阿拉伯王國,9月23日為國慶節。奉行中立、不結盟的對外政策,致力於加強伊斯蘭和阿拉伯國家多方位外交方針,積極發展與西歐、日本的關系,重視發展同中國的關系。1990年7月21日中沙兩國建交。
10) 1990.07.21:北京正負電子對撞機正式通過驗收
1990年7月21日,北京正負電子對撞機工程正式通過國家驗收。這項投資2.4億元的國家重點工程,是在1984年由鄧小平同志親自奠基,破土動工的。1988年10月正負電子對撞實現了。這是我國繼原子彈、氫彈爆炸成功、人造衛星上天之後,在高科技領域取得的又一重大突破性成就。正負電子對撞機是一個使正負電子產生對撞的設備,它將各種粒子(如質子、電子等)加速到極高的能量,然後使粒子轟擊一固定靶。通過研究高能粒子與靶中粒子碰撞時產生的各種反應研究其反應的性質,發現新粒子、新現象。用加速器的粒子轟擊靜止的靶,就像在一起交通事故中的一輛汽車撞到一輛停在路邊的汽車上,撞車的能量很大一部分要消耗到使停在路邊的汽車向前沖上,碰撞的威力就不夠大。如果使兩輛相向開行的高速汽車對頭相撞,碰撞的威力就大許多倍。基於這種想法,科學家們在70年代初研製成功了對撞機。目前世界上已建成或正在興建的對撞機有10多台。我國1984年在北京開始興建一台正負電子對撞機,經4年的設計施工和調試已開始運行。北京正負電子對撞機的能量是28億電子伏。這是根據我國的國情慎重考慮後決定的。一方面我國目前經濟情況,拿不出更多錢來建造更高能量的對撞機;另一方面世界上當時還沒有這一能區的對撞機。我國對撞機建成後將填補這一空白,開展一些其他國家尚未開展或較少開展的研究工作。北京正負電子對撞機由注入器、貯存環和譜儀等組成。注入器是一個長200多米的能加速電子和正電子的直線加速器。它的作用是產生和加速正、負電子束團,將正負電子束團分別加速至11億電子伏的能量後經束流輸運線注入到貯存環內。貯存環是一個周長約240米的環形加速器,由40塊環形偏轉磁鐵、60塊聚焦磁鐵、兩個高頻加速腔及其他附屬設備組成。為了增加正、負電子團束的壽命,環內須保持超高真空狀態。正、負電子束團注入貯存環後,在磁場的作用下分別在環內沿著方向相反的軌道旋轉運動。經過積累、加速達到所要求的能量後,即可在一定的對撞點上相撞。在對撞點附近的譜儀測量記錄下這些對撞的數據,進行分析研究。諾貝爾獎金獲得者、世界著名物理學家、美籍華人李政道博士認為,北京正負電子對撞機的工程速度、各種設備、部件的質量和安裝調試水平在世界上是一流的。
11) 1995.07.21:我國北方第一條跨海鐵路通車
1995年7月21日,大連港大窯灣港區新建鐵路――金窯鐵路昨天正式通車。這是我國北方第一條跨海鐵路。
大窯灣港是位於大連經濟技術開發區東側的新建海港。這里水深、不結冰,計劃建成世界級大港。可這里沒有鐵路,進出口的東西都要靠汽車運輸,一年要比火車運輸多花2億多元。為此,鐵道部投資3億多元,修建從金州到大窯灣港全長為17.76公里的鐵路,並與哈(爾濱)大(連)鐵路接軌。這條鐵路兩次跨大連灣,一次跨過大窯灣,還穿過一座山,其地質情況被稱為「博物館」。
12) 1998.07.21:美國首位太空人艾倫・謝潑德去世
小艾倫·巴特雷特·謝潑德
第一位進入太空的美國人艾倫・謝潑德7月21日晚在美國加州一座海濱城鎮的醫院因病辭世,終年74歲。據該院發言人說,謝潑德是在睡夢中靜靜走完自己的人生歷程的。
據謝潑德的同事、已經退役而今年又將以高齡重返太空的著名宇航員、參議員約翰・格倫說,謝潑德生前長期受白血病困擾。
美國總統柯林頓當天在白宮稱謝潑德是美國「最偉大的宇航員」之一,並代表國家對謝潑德的「開拓性事業」表示感謝。他說:「他的工作將永遠在美國歷史上佔有重要地位,他是現代美國最偉大的英雄之一。」
謝潑德1923年11月8日在出生於一個銀行家家庭,1944年在安納波利斯海軍學院獲得學位,二戰期間曾在太平洋上的「科格斯韋爾」號驅逐艦上服過役。1961年5月5日,謝潑德做了一件美國航空史上具有劃時代的意義的大事:從佛羅里達州的卡納韋拉爾角升空,駕駛「自由7號水星」宇宙飛船進行了15分鍾的繞地球軌道飛行,其中有5分鍾是在真正的太空中度過的。飛船將他帶到了185公里高的太空,隨後降落到大西洋。
這一飛行是在人類首位進入太空的蘇聯宇航員加加林進入太空23天後進行的。謝潑德事後說:「這只是嬰兒學步的第一步,目的是為了今後有更大的和更好的進展。」8年以後,美國宇航員阿姆斯特朗印證了他的話。阿姆斯特朗成了世界上第一個登上月球的人,並自豪地宣布,這是「個人一小步,人類一大步」。
然而,就在美國的航天技術迅速發展之時,謝潑德卻因影響平衡功能的內耳疾病離開航空事業近10年。直到1971年,他才終於作為「阿波羅14號」月球載人著陸器的飛行指令長登上月球。這次飛行還使他成了唯一一位在月球上打高爾夫球的人。當他揮動球桿將球擊出時,小球在稀薄的月球大氣中穿行,速度要比在地球上快得多。
談到這次經歷,謝潑備說過一件趣事:當年他找到上司,說:「我想在月球上打高爾夫球。」上司對他的回答是:「謝潑德,15年來你盡給我找麻煩。」並拒絕了他的要求。但謝潑德最終還是實現了自己的意願。
謝潑德1974年以海軍少將之職退役。1994年他和一位同事合作,出版了一本反映他宇航生涯的書。謝潑德是1959年美國航天航空局最初指定帶美國進入太空時代的7名水星宇航員之一。他去世後,7人中僅剩4人留在人世。他們是:格倫、斯各特・卡彭特、戈登・庫柏和沃爾特・西拉。格倫老當益壯,決定於今年晚些時候乘宇宙飛船重返太空。如果一切順利,他將是進入太空的年齡最大的人。
13) 2000.07.21:中國電影女演員「五朵金花」之首—楊麗坤病逝
楊麗坤(1941年4月24日-2000年7月21日),中國電影女演員,彝族人。出生於雲南普洱縣磨黑鎮,自幼喜愛文藝。她有兄弟姐妹11個,排行第9,人們都叫她「小九兒」。1954年入雲南省歌舞團作獨舞演員。1959年18歲時被長春電影製片廠的導演王家乙選中,主演反映大躍進中白族人進行社會主義建設的愛情喜劇影片《五朵金花》中的女主角副社長金花。影片於1959年12月公演,立刻轟動,在46個國家上映,獲1960年埃及第二屆亞非電影節最佳電影銀鷹獎,楊麗坤也獲得最佳女演員銀鷹獎。之後幾年,楊麗坤受到過毛澤東、周恩來、陳毅等領導人的接見,並多次隨歌舞團出國演出。1964年主演了反映古代雲南撒尼族(彝族的一個支系)愛情故事的影片《阿詩瑪》中的女主角阿詩瑪。
1965年,在《阿詩瑪》上映前夕,文化部因為影片「不歌頌社會主義革命的大好局面,為死人作傳」、「宣揚愛情至上充滿資產階級情調」停止發行《阿詩瑪》,拷貝封存。她在此之前因戀愛受人阻撓,曾一度精神失常,經過住院治療,已經痊癒。但這次成了「黑苗子」、「黑線人物」。在文化大革命開始後迫害折磨,患精神分裂症,曾一度失蹤流浪到邊陲小鎮鎮沅,被找到後病情稍有緩解。1970年又因為一些政治言論被扣帽子成為「現行反革命分子」,精神徹底崩潰。
1973年楊麗坤和籍貫上海的唐風樓結婚。從郴州精神病院出來後,楊麗坤獨自在昆明生活。1976年文革結束,她被送往長坡精神病院。其後唐鳳樓又將她轉到上海精神病院。文革結束後1978年到上海居住,名義上任上海電影製片廠演員。她過上了比較安定的生活,病情有所緩解。2000年7月21日因長期的病痛折磨和身體機能的衰退,在上海家中病逝。她的墓碑在上海和昆明各有一座,骨灰一邊一半。
楊麗坤和唐風樓育有一對雙胞胎兒子。
14) 2002.07.21:中國與諾魯建交
2002年7月2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部長助理周文重與諾魯共和國總統勒內・哈里斯在香港分別代表各自政府在中、瑙兩國建立外交關系的聯合公報上簽字,決定兩國自當日起相互承認並建立大使級外交關系。聯合公報說,中國政府支持諾魯共和國政府為維護國家獨立、主權和領土完整以及發展民族經濟所作的努力。諾魯共和國政府承認世界上只有一個中國,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是代表全中國的唯一合法政府,台灣是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諾魯共和國政府決定於2002年7月21日起斷絕同台灣的「外交關系」。中國和諾魯兩國政府商定,將根據有關規定和國際慣例並在對等基礎上在各自首都為對方使館的建立和履行職務提供一切必要的協助。相關鏈接:中國和諾魯建交聯合公報新華社北京7月21日電中國和諾魯今天在香港簽署中、瑙兩國建立外交關系的聯合公報,決定兩國自2002年7月21日起相互承認並建立大使級外交關系。聯合公報全文如下: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和諾魯共和國政府關於建立外交關系的聯合公報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和諾魯共和國政府根據兩國人民的利益和共同願望,決定兩國自2002年7月21日起相互承認並建立大使級外交關系。兩國政府同意,在相互尊重主權和領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幹涉內政、平等互利、和平共處的原則基礎上,發展兩國之間的友好關系。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支持諾魯共和國政府為維護國家獨立、主權和領土完整以及發展民族經濟所作的努力。諾魯共和國政府承認世界上只有一個中國,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是代表全中國的唯一合法政府,台灣是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諾魯共和國政府決定於2002年7月21日起斷絕同台灣的「外交關系」,廢除與台灣簽署的所有「國家」間、「政府」間和其他官方協議,並在一個月內互相關閉駐對方的「使館」或「領事館」及其他官方機構,撤走「使館人員」或「領事人員」及其他官方人員。諾魯共和國政府承諾在諾魯共和國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外交關系後,諾魯共和國將不再與台灣發生任何形式的官方關系。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和諾魯共和國政府商定,將根據1961年《維也納外交關系公約》的規定和國際慣例,並在對等基礎上在各自首都為對方使館的建立和履行職務提供一切必要的協助。中華人民共和國諾魯共和國政府代表政府代表2002年7月21日於香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