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中國刑法財產保全最長期限有多久
期限不得超過一年,查封、扣押動產的期限不得超過兩年,查封不動產、凍結其他財產的期限不得超過三年。
2015年1月30日,最高人民法院發布了《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以下簡稱《民訴法新司法解釋》),《民訴法新司法解釋》已於 2015年2月4日起施行。該《民訴法新司法解釋》第四百八十七條規定:「人民法院凍結被執行人的銀行存款的期限不得超過一年,查封、扣押動產的期限不得超過兩年,查封不動產、凍結其他財產的期限不得超過三年。申請執行人申請延長期限的,人民法院應當在查封、扣押、凍結期限屆滿前辦理續行查封、扣押、凍結手續,續行期限不得超過前款規定的期限。」與《通知》、《規定》相比,《民訴法新司法解釋》對財產保全的期限作了全面修訂,表現為:
(一)保全期限均有延長,將存款凍結期限從六個月修訂為一年,將動產查封、扣押期限從一年修訂為二年,將查封不動產、凍結其他財產權的期限從二年修訂為三年,與審理期限基本相匹配。
(二)取消續行保全期限不得超過第一次保全期限的二分之一的限制性規定,使得第一次保全期限與續行保全期限的規定保持了一致,避免了執法尺度的不統一。
(三)明確了審理程序中的財產保全期限。《民訴法新司法解釋》第一百五十六條規定:「人民法院採取財產保全的方法和措施,依照執行程序相關規定辦理。」該條規定被放在「保全」一章中,這就清晰地告訴大家,審理程序中有關財產保全的期限,依《民訴法新司法解釋》第四百八十七條的規定來確定。
(四)若申請人的起訴或訴訟請求被生效裁判駁回,而財產保全尚未到期的,依《民訴法新司法解釋》第一百六十六條的規定,由人民法院裁定解除保全。
⑵ 訴前保全的期限是多少天
《民事訴訟法》第一百零一條規定,人民法院接受申請後,必須在四十八小時內作專出裁定屬;裁定採取保全措施的,應當立即開始執行。申請人在人民法院採取保全措施後三十日內不依法提起訴訟或者申請仲裁的,人民法院應當解除保全。
《民事訴訟法》第一百零一條利害關系人因情況緊急,不立即申請保全將會使其合法權益受到難以彌補的損害的,可以在提起訴訟或者申請仲裁前向被保全財產所在地、被申請人住所地或者對案件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申請採取保全措施。申請人應當提供擔保,不提供擔保的,裁定駁回申請。
(2)保全措施期限擴展閱讀:
訴前保全條件:
1、案件必須是給付內容的訴訟。
2、債權、債務關系明確。申請訴前保全的利害關系人,應當提供證據,證明其對被申請人有財產上的權利。
3、因情況緊急,不立即採取財產保全措施將會使申請人的合法權益受到難以彌補的損害。
4、必須在訴訟前申請。
5、必須由利害關系人提出財產保全的申請。
6、申請人必須提供擔保。
⑶ 財產保全期限的法律規定有哪些
《民事復訴訟法》中對財制產保全的期限做了規定:
1、第九十二條人民法院對於可能因當事人一方的行為或者其他原因,使判決不能執行或者難以執行的案件,可以根據對方當事人的申請,作出財產保全的裁定;當事人沒有提出申請的,人民法院在必要時也可以裁定採取財產保全措施。人民法院採取財產保全措施,可以責令申請人提供擔保;申請人不提供擔保的,駁回申請。人民法院接受申請後,對情況緊急的,必須在四十八小時內作出裁定;裁定採取財產保全措施的,應當立即開始執行。
2、第九十三條利害關系人因情況緊急,不立即申請財產保全將會使其合法權益受到難以彌補的損害的,可以在起訴前向人民法院申請採取財產保全措施。申請人應當提供擔保,不提供擔保的,駁回申請。人民法院接受申請後,必須在四十八小時內作出裁定;裁定採取財產保全措施的,應當立即開始執行。申請人在人民法院採取保全措施後十五日內不起訴的,人民法院應當解除財產保全。
根據上述規定,財產保全的裁定時間是48小時,訴前財產保全的期限是15天。對於訴訟中的財產保全沒有明確的時間限制。
⑷ 保全期限是多久
房產兩年。但是可以續期。一般案子沒結束法院都會給你續著。反正沒內規定續期的次數。
具體容看最高人民法院《關於人民法院民事執行中查封、扣押、凍結財產的規定》:
第二十九條 人民法院凍結被執行人的銀行存款及其他資金的期限不得超過六個月,查封、扣押動產的期限不得超過一年,查封不動產、凍結其他財產權的期限不得超過二年。法律、司法解釋另有規定的除外。
申請執行人申請延長期限的,人民法院應當在查封、扣押、凍結期限屆滿前辦理續行查封、扣押、凍結手續,續行期限不得超過前款規定期限的二分之一。
⑸ 訴前財產保全最長期限是多少
訴前財產保全最長期限是30天。
1、《民事訴訟法》第一百條規定,人民法院對於可能因當事人一方的行為或者其他原因,使判決難以執行或者造成當事人其他損害的案件,根據對方當事人的申請,可以裁定對其財產進行保全、責令其作出一定行為或者禁止其作出一定行為。
當事人沒有提出申請的,人民法院在必要時也可以裁定採取保全措施。
人民法院採取保全措施,可以責令申請人提供擔保,申請人不提供擔保的,裁定駁回申請。
人民法院接受申請後,對情況緊急的,必須在四十八小時內作出裁定;裁定採取保全措施的,應當立即開始執行。
2、《民事訴訟法》第一百零一條規定,利害關系人因情況緊急,不立即申請保全將會使其合法權益受到難以彌補的損害的,可以在提起訴訟或者申請仲裁前向被保全財產所在地、被申請人住所地或者對案件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申請採取保全措施。
申請人應當提供擔保,不提供擔保的,裁定駁回申請。
人民法院接受申請後,必須在四十八小時內作出裁定;裁定採取保全措施的,應當立即開始執行。
申請人在人民法院採取保全措施後三十日內不依法提起訴訟或者申請仲裁的,人民法院應當解除保全。
(5)保全措施期限擴展閱讀:
訴前財產保全與訴訟中財產保全的區別是:
1、申請的主體不同。訴前財產保全是在起訴前由利害關系人向人民法院提出;訴訟中財產保全是當事人在訴訟進行中申請財產保全。訴訟中財產保全應當由申請人提出申請,必要時人民法院可以依職權採取保全措施。
訴前財產保全由利害關系人提出申請,法院不得依職權採取保全措施。
2、申請財產保全的時間不同。訴訟中財產保全應當在案件受理後、判決生效前提出申請;訴前財產保全必須在起訴前向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提出申請。
3、對申請人是否提供擔保的要求不同。訴訟中財產保全,人民法院責令提供擔保的,申請人必須提供擔保,不提供擔保的,駁回申請。沒有責令申請人提供擔保的,申請人可以不提供擔保,人民法院依職權採取保全措施的,有關的利害關系人也可以不提供擔保。
訴前財產保全,申請人必須提供擔保,不提供擔保的,駁回申請。
參考資料來源:
最高人民檢察院-民事訴訟法
網路-財產保全-訴訟前
⑹ 訴訟中的財產保全期限的問題
保險小編幫您解答,更多疑問可在線答疑。
1、民事訴訟財產保全措施是分專為訴前、訴中和屬執行保全的,不同階段的保全措施,期限和終止是不同的。
2、對於訴前和訴訟中的財產保全,一般是沒有期限的,其效力一直維持到生效的法律文書執行時為止,在訴訟過程中,如果需要終止的,需要做出裁定的人民法院或者上級法院決定解除,除此之外,不存在終止的情況。
3、對於執行中採取的保全措施,以及訴前和訴訟中的財產保全到了執行階段,保全措施就有期限了。對於銀行存款和其他資金不得超過6個月,動產不得超過1年,不動產不得超過2年。申請延長期限的,延長的期限不得超過規定期限的二分之一。根據上述規定,房產及車輛的保全期最長是2年。
4、根據以上規定,如果房產及車輛在訴訟中保全的,是沒有期限的,一直到訴訟結束,除非法院主動解除保全,這種情況一般是在被申請人提供擔保後,法院就會解除保全措施的,如果沒有提供擔保,法院一般不會解除保全。在達成調解書後,財產保全措施仍然是有效的,如果對方不執行的話,可以直接申請法院強制執行,在開始執行後,保全措施才失去效力。
⑺ 如何正確理解訴訟保全查封期限
凍結期限屆滿時,法院辦理了續凍手續,凍結期限仍為六個月。期間,銀行提出質疑,認為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人民法院民事執行中查封、扣押、凍結財產的規定》(下稱查封規定)第二十九條的規定,續行凍結期限應為三個月,而執行法院續行凍結六個月是錯誤的,要求更改續凍期限為三個月。對此,法院內部有兩種意見:第一種意見認為,根據查封規定第三十二條「財產保全裁定和先予執行裁定的執行適用本規定」,在訴訟前、訴訟中採取財產保全措施的期限應適用查封規定第二十九條關於查封、扣押、凍結期限的規定,即「人民法院凍結被執行人的銀行存款及其他資金的期限,不得超過六個月,查封、扣押動產的期限不得超過一年,查封不動產、凍結其他財產權的期限不得超過二年。法律、司法解釋另有規定的除外。申請執行人申請延長期限的,人民法院應當在查封、扣押、凍結期限屆滿前辦理續行查封、扣押、凍結手續,續行期限不得超過前款規定期限的二分之一」,續行凍結期限應為三個月,故同意銀行的意見。但在凍結期限屆滿後,可重新辦理凍結六個月的手續。第二種意見認為,根據查封規定第四條「訴訟前、訴訟中及仲裁中採取財產保全措施的,進入執行程序後,自動轉為執行中的查封、扣押、凍結措施,並適用本規定第二十九條關於查封、扣押、凍結期限的規定」,明確規定了民事案件在訴訟前、訴訟中採取的財產保全措施,只有在法律文書發生法律效力並在案件進入強制執行以後,其效力才能及於執行程序,並適用查封規定第二十九條關於查封、扣押、凍結期限的規定。也就是說只有在強制執行案件中,才能適用續行查封期限為前次查封期限二分之一的規定,而民商事案件在未審結前採取的財產保全措施則不應適用第二十九條的規定,即查封期限屆滿前辦理續行查封期限仍應為前次查封的期限。因為有些民商事案件比較疑難復雜,加之審理程序冗長(如申請司法鑒定、提起上訴等),往往需要較長的時間才能審結,如果在案件審理期間採取財產保全措施的期限適用第二十九的規定,則續凍期限為三個月,續封凍產期限為六個月,續封不凍產期限為一年,依次下推,則很快保全措施用盡,失去了防止當事人轉移財產的目的,將會造成案件在進入執行程序後,因為當事人轉移財產而執行不能,嚴重損害當事人的合法財產權益。而在執行程序中,對查封、扣押、凍結財產的期限作出限制,是為了防止執行措施期限過長,發生久拖不執的現象。那種認為根據查封規定第三十二條,財產保全裁定執行全面適用查封規定,進而認為採取財產保全措施的期限也應適用第二十九條規定的認識是不正確的,因為第三十二條並不是對採取財產保全措施期限如何適用的規定,而是對在採取財產保全措施中,應當如何適用民事執行中關於執行的原則、執行對象、執行范圍以及應當注意的其他問題作出的規定。關於採取財產保全措施的期限,已在查封規定第四條中作出了明確的規定。筆者同意第二種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