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專利知識 > 年限平均法那要累加嗎

年限平均法那要累加嗎

發布時間:2021-02-01 06:19:34

① excel如何定期數值累加

使用年限(H列) 啟用時間(I) 折舊方法(J)資產原值(K)已計提月份(L) 至上月止累計折舊額(M) 本月計提折舊額(N) 本月末賬面凈值(O)
5 2007-1-1 年限平均法 4,580.00 16 1,221.33 76.33 3,282.33
========================================================================
如果折舊方法採用的是年限平均法的話
按上面的列表就可以,第一行是名稱(假設表中為第3行),第二行(設在表中為第4行)舉了實例,在前面的列你可以補充設備名稱之類的
1、在"已計提月份"那列的單元格中錄入公式(假設:=IF(A4="","",MIN(H4*12,((YEAR($B$2)-YEAR(I4))*12+MONTH($B$2)-MONTH(I4)-1))) 其中第A4為設備名稱,H4為「使用年限」,B2那列中輸入你要計算的時間,如要計算截止到2010年底的,就輸入2010-12-31,這樣隨便你要計算哪個時間點的,都會自動算出。
2、在「至上月止累計折舊額」的那列單元格中錄入公式:=SLN(K4,K4*P4,H4)/12*L4
3、在「本月計提折舊額」的那列單元格中錄入公式:=IF(L4<H4*12,SLN(K4,K4*P4,H4)/12,0)
4、在「本月末賬面凈值」的那列單元格中錄入公式:=K4*(1-P4)-M4-N4
5、P4指的是凈殘值率,即第P列是凈殘值率。
要不你給我個你的郵箱,我把表格發給你!

② 固定資產(小轎車)的累計折舊採用平均年限法如何計算

1.按3-5%算出殘值,這里按3%計算殘值為4335元
2.使用年限4年:每年應計折舊為(144500-4335)/4=35041.25元,年折舊率版0.2425%
3.每月應提折舊為35041.25/12=2920.10元月權折舊率0.02%
保險費可入待攤費用,分12個月攤入管理費用。

③ 年限平均法

你的入賬價值是多少?殘值是多少?折舊期限是多少?

假設你的入版賬價值是2300元,折舊期許可權是3年,殘值5%,那麼

從09年7月份開始每月折舊2300*(1-5%)/36=60.69

有一點誤差,等到最後一個月一起折舊掉就OK了

④ 年限平均法

如果用雙倍余額遞減法計算,
至預計使用年限到期前2年以前,用公式:年折舊率=2÷預計的折舊年限×100%,年折舊額=固定資產期初賬面凈值×年折舊率。固定資產期初賬面凈值=固定資產原值-累計折舊。
一般到最後兩年會出現,採用雙倍余額遞減法的折舊額將預計凈殘值也計提成折舊或應計折舊未提完的情況。
所以最後2年用年限平均法,可以保證預計凈殘值的准確不變。

舉例如下:

某醫院有一台機器設備原價為600000元,預計使用壽命為5年,預計凈殘值24000元。要求計算第三年的折舊額是多少?最後一年的折舊額是多少?

年折舊率=2/5=40%
第一年應提的折舊額=600000*40%=240000元
第二年應提的折舊額=(600000-240000)*40%=144000元
第三年應提的折舊額=(600000-240000-144000)*40%=86400元
第四、五年每年應提的折舊額=(600000-240000-144000-86400-24000)/2=52800元

BUT:如果不使用年限平均法,而是繼續用雙倍余額,則接下來
第四年應提的折舊額=(600000-240000-144000-86400)*40%=51840元
第五年應提的折舊額=(600000-240000-144000-86400-51840)*40%=31104元
比正確的方法多計提了30144元,即使得預計凈殘值減少30144元,不合理。

⑤ 累計折舊中的平均年限法是什麼意思

就是將固定資產的原值減去預計凈殘值以後,按預計使用年限作以平均,平均一年提多少折舊,再除以12個月,就是你每個月的計提折舊額。這樣,每個月、每年的折舊額是一樣的,很平均,所以叫平均年限法。

⑥ 請問直線法是平均年限法嗎

直線法是平均年限法。

平均年限法,又稱直線法,是按固定資產的使用年限平均地提折舊版的方法。按此計算權方法所計算的每年的折舊額是相同的,因此,在各年使用資產情況相同時,採用直線法比較恰當。

它是最簡單、最普遍的折舊方法,又稱「直線法」或「平均法」。平均年限法適用於各個時期使用情況大致相同的固定資產折舊。

⑦ 不會數學要怎麼理解年限平均法

比如資產是10萬,就是折舊年限10年,就是10萬除以10就是每年折舊額。

⑧ 怎樣用平均年限法的計算計提折舊

平均年限法計提折舊方法:

1、年限平均法的計算公式如下:年折舊率=(內1-預計凈殘值容率)/預計使用壽命(年)×100%月折舊率=年折舊率/12

月折舊額=固定資產原價×月折舊率。

附註:【例1】甲公司有一幢廠房,原價為5000000元,預計可使用20年,預計報廢時的凈殘值率為2%。該廠房的折舊率和折舊額的計算如下:年折舊率=(1-2%)/20=4.9%

月折舊率=4.9%/12=0.41%

月折舊額=5000000×0.41%=20500(元)

本例採用的是年限平均法計提固定資產折舊,其特點是將固定資產的應計折舊額均衡地分攤到固定資產預計使用壽命內,採用這種方法計算的每期折舊額是相等的。

⑨ 固定資產折舊年限平均法

1=100%,即固定資產原值

減:減去。

殘值回率*固定資產原值=預計凈殘值

固定資產原值減去答固定資產預計凈殘值,作為計提折舊的依據。

例如你的固定資產是48000元。預計使用壽命是10年,殘值率是3%,那月折舊額=48000*(1-0。03)/12*10=388。月折舊率=1*(1-0。03)/12*10=0。00808,這個1就代表固定資產的價值。公式算的就是月折舊率或是年折舊率。

(9)年限平均法那要累加嗎擴展閱讀

平均年限法,又稱直線法,是按固定資產的使用年限平均地提折舊的方法。按此計算方法所計算的每年的折舊額是相同的,因此,在各年使用資產情況相同時,採用直線法比較恰當。

它是最簡單、最普遍的折舊方法,又稱「直線法」或「平均法」。平均年限法適用於各個時期使用情況大致相同的固定資產折舊。

⑩ 平均年限法的折舊率如何計算

平均年限法年折舊率=(1-預計凈殘值率)/折舊年限月折舊率=年折舊率/12月折版舊額=固定資產價值*月折舊率權。


平均年限法,是指按固定資產的使用年限平均計提折舊的一種方法。它是最簡單、最普遍的折舊方法,又稱「直線法」或「平均法」,適用於固定資產折舊。


固定資產在一定時間計提折舊額的大小,主要取決於下列因素:固定資產的原值、預計使用年限、固定資產報廢清理時所取得的殘余價值收入和支付的各項清理費用。


(10)年限平均法那要累加嗎擴展閱讀:


固定資產殘余價值收入即是指固定資產清理時剩下的殘料或零部件等變價收入。固定資產清理費用是指清理固定資產時發生的耗費。固定資產殘余價值收入扣除清理費用後的凈額即固定資產凈殘值。


在實際工作中,為了反映固定資產在一定時間內的損耗程度便於計算折舊,每月計提的折舊額一般根據固定資產的原值乘以月折舊率計算。

擴展文件; 《平均年限法會計資料大全》

閱讀全文

與年限平均法那要累加嗎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商丘工商局電話號碼 瀏覽:49
鎮衛生院公共衛生服務考核 瀏覽:334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考核方案 瀏覽:104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年終總結簡報 瀏覽:297
究極的妄想發明系列第2 瀏覽:204
Sw的證書 瀏覽:693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實施方案 瀏覽:119
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工作計劃 瀏覽:874
馬鞍山開源駕校招聘 瀏覽:509
馬鞍山手工活 瀏覽:475
矛盾糾紛調解工作總結 瀏覽:326
品管圈成果匯報演講 瀏覽:469
千慧知識產權是什麼 瀏覽:939
馬鞍山美孚 瀏覽:976
創造熔岩號角 瀏覽:743
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台帳 瀏覽:775
徵信報告多長時間有效期 瀏覽:387
日立挖掘機看年限 瀏覽:926
馬鞍山彪哥 瀏覽:83
雪花錢包投訴 瀏覽:9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