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專利知識 > 無期限實施行政強制措施

無期限實施行政強制措施

發布時間:2021-01-31 07:49:49

① 請問實施行政強制措施有哪些要求

實施行政強制措施時,必須已取得確鑿的證據;
應按規定向被檢查人出版具強制措施的書面通知,並權送達到執行人;
書面通知中必須載明實施強制措施的理由和依據、所採取的措施及當事人的權利和義務;
按規定需報上級衛生行政部門或同級人民政府批準的,必須經批准後方能實施,但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處罰權只能由公安機關行使;
衛生監督機構實施強制措施後,應在有關法律、法規、規章規定的期限內,作出解除強制措施或進一步處理的決定。

② 行政強製法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強制措施最多多少天

行政強製法並沒有強制限制人身自由的天數,但是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法里有明確的規定。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第十六條有兩種以上違反治安管理行為的,分別決定,合並執行。行政拘留處罰合並執行的,最長不超過20日。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強製法》第二十條依照法律規定實施限制公民人身自由的行政強制措施,除應當履行本法第十八條規定的程序外,還應當遵守下列規定:

(一)當場告知或者實施行政強制措施後立即通知當事人家屬實施行政強制措施的行政機關、地點和期限;

(二)在緊急情況下當場實施行政強制措施的,在返回行政機關後,立即向行政機關負責人報告並補辦批准手續;

(三)法律規定的其他程序。

實施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強制措施不得超過法定期限。實施行政強制措施的目的已經達到或者條件已經消失,應當立即解除。

(2)無期限實施行政強制措施擴展閱讀: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強製法》

第二條 本法所稱行政強制,包括行政強制措施和行政強制執行。行政強制措施,是指行政機關在行政管理過程中,為制止違法行為、防止證據損毀、避免危害發生、控制危險擴大等情形,依法對公民的人身自由實施暫時性限制,或者對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財物實施暫時性控制的行為。

行政強制執行,是指行政機關或者行政機關申請人民法院,對不履行行政決定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依法強制履行義務的行為。

第九條行政強制措施的種類:

(一)限制公民人身自由;

(二)查封場所、設施或者財物;

(三)扣押財物;

(四)凍結存款、匯款;

(五)其他行政強制措施。

③ 行政強制措施有哪些

【行政強制執行的概念】 行政強制執行是適用強制措施事先行政法義務的國家執行制度。當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沒有及時充分的履行行政法上的義務,國家機關有權依法採取強制措施,迫使其履行義務或達到義務履行的同一狀態。我國實行以行政機關申請人民法院實施為主,由行政機關依法律法規授權獨立實施為輔的制度。【行政強制執行的原則】1、先動員後強制的原則。在強制執行前,行政機關應當進行督促教育,動員義務人自己履行。當事人履行了行政法義務的,就不再實施行政強制執行,2、優先選擇輕微方式的原則。如果由兩個以上強制措施可以選擇時,行政機關不得首先使用最嚴厲的措施,而應當遵循由弱到強的適用順序。【行政強制執行的種類】行政強制執行分為間接執行和直接執行。間接強制包括代執行和執行罰。1、代執行是指義務人逾期不履行行政法義務,由他人代為履行或者委託第三人代為履行,向義務人徵收代履行費用的強制執行制度。代履行主要適用於該行政法義務屬於可以由他人代替履行的作為義務,例如排除障礙,強制拆除等。對於不能夠由他人替代的義務和不作為義務,特別時與人身有關的義務,不能適用代履行。2、執行罰,是指義務人逾期不履行行政法義務,有行政機關迫使義務人交納強制金以促使其履行義務的強制行政制度。執行罰主要適用於當事人不履行不作為義務,不可由他人替代的義務。執行罰不同於行政處罰中的罰款。行政罰款時對過去已經發生的行政違法行為的制裁和懲罰,執行罰是促使當事人履行應當履行尚未履行的行政法義務的手段。3、直接強制是行政機關直接對義務人的人身或者財產採取強制措施,以事先行政法義務的制度。涉及人身自由和適用武器的直接強制,應當由執行警察職能的法定機關實施,涉及財產的主要有強制劃撥存款,強制扣押財產,強制收繳財物和強制拆除建築物等,執行許可權由法律、法規分別情況 作出規定。【義務履行的監督和執行保全】在決定實施強制執行之前,行政主管機關應當充分行使監督檢查權,以確定義務履行狀況,及其法律性質,為確定實施行政強制執行提供必要根據。如果發現義務人在義務履行期限到來前可能隱藏、轉移、變賣、毀損強制執行標的物或以其他方法規避履行義務的,行政機關可以責令義務人提供擔保,或者採取扣押、查封財產、暫停支付等保全措施。【行政強制執行的告誡和決定】行政機關實施強制執行,應當作出正式強制執行決定。1、告誡。在作出正式決定以前,如果義務人在義務履行期限到來前尚未履行義務。行政機關准備實施行政強制措施前必須首先向義務人發出告誡,要求其自行履行義務,並使其了解可能採取的強制措施的內容和後果。告誡應當以書面形式載明以下內容,並送達當事人:當事人個人或者單位情況;明確的履行期限。期限的規定應當達到當事人自行履行義務所需要的合理時間;明確的強制執行措施和執行方式;涉及金錢給付的,應當明確給付的金額;不履行義務的法律責任;當事人依法享有的程序權利,當事人收到告誡後有權進行陳述和申辯。2、經過告誡後,在告誡書規定的;義務履行期限到來時當事人仍然不;xing行政法義務的行政機關可以作出行政強制執行的決定。行政強制執行決定應當以書面形式載明以下內容,並送達當事人:當事人個人或者單位情況;當事人應當履行的行政義務內容和依據;不履行義務的事實和行政強制執行的依據;行政強制執行措施的種類、實施方式和實施日期;申請行政復議、提起行政訴訟的權利;決定施行行政強制執行的行政機關的名稱和日期。【強制措施的實施】根據已經生效的行政強制措施決定書,行政機關可以將行政強制措施付諸實施。實施強制措施不得進行和解,當出現使執行暫時無法進行的情況時應當暫時停止強制執行,待致使中止的原因消除後在恢復執行。出現使執行不能進行,以後也沒有必要再恢復進行的情況,應當停止執行,以後也不再進行。

④ 行政強制措施的期限怎麼規定

一星期執行官可以執行

⑤ 論述行政機關在實施行政強制措施時應當遵守哪些規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強製法》第十八條行政機關實施行政強制措施應當遵守下列規定:
(一)實施前須向行政機關負責人報告並經批准;
(二)由兩名以上行政執法人員實施;
(三)出示執法身份證件;
(四)通知當事人到場;
(五)當場告知當事人採取行政強制措施的理由、依據以及當事人依法享有的權利、救濟途徑;
(六)聽取當事人的陳述和申辯;
(七)製作現場筆錄;
(八)現場筆錄由當事人和行政執法人員簽名或者蓋章,當事人拒絕的,在筆錄中予以註明;
(九)當事人不到場的,邀請見證人到場,由見證人和行政執法人員在現場筆錄上簽名或者蓋章;
(十)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程序。
第十九條情況緊急,需要當場實施行政強制措施的,行政執法人員應當在二十四小時內向行政機關負責人報告,並補辦批准手續。行政機關負責人認為不應當採取行政強制措施的,應當立即解除。
第二十條依照法律規定實施限制公民人身自由的行政強制措施,除應當履行本法第十八條規定的程序外,還應當遵守下列規定:
(一)當場告知或者實施行政強制措施後立即通知當事人家屬實施行政強制措施的行政機關、地點和期限;
(二)在緊急情況下當場實施行政強制措施的,在返回行政機關後,立即向行政機關負責人報告並補辦批准手續;
(三)法律規定的其他程序。
實施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強制措施不得超過法定期限。實施行政強制措施的目的已經達到或者條件已經消失,應當立即解除。

⑥ 行政機關實施行政強制措施必須具備的條件

依據《行政強製法》的規定行政機關實施行政強制措施必須具備以下條件:
1、出發點必須是行政機關履行行政管理職責。

2、行政強制措施由法律、法規規定的行政機關在法定職權范圍內實施。行政強制措施權不得委託。

3、行政強制措施應當由行政機關具備資格的行政執法人員實施,其他人員不得實施。

4、行政機關實施行政強制措施應當遵守下列規定程序:

(一)實施前須向行政機關負責人報告並經批准;

(二)由兩名以上行政執法人員實施;

(三)出示執法身份證件;

(四)通知當事人到場;

(五)當場告知當事人採取行政強制措施的理由、依據以及當事人依法享有的權利、救濟途徑;

(六)聽取當事人的陳述和申辯;

(七)製作現場筆錄;

(八)現場筆錄由當事人和行政執法人員簽名或者蓋章,當事人拒絕的,在筆錄中予以註明;

(九)當事人不到場的,邀請見證人到場,由見證人和行政執法人員在現場筆錄上簽名或者蓋章;

(十)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程序。

依照法律規定實施限制公民人身自由的行政強制措施,除應當履行本法第十八條規定的程序外,還應當遵守下列規定:

(一)當場告知或者實施行政強制措施後立即通知當事人家屬實施行政強制措施的行政機關、地點和期限;

(二)在緊急情況下當場實施行政強制措施的,在返回行政機關後,立即向行政機關負責人報告並補辦批准手續;

(三)法律規定的其他程序。

實施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強制措施不得超過法定期限。實施行政強制措施的目的已經達到或者條件已經消失,應當立即解除。

⑦ 當場實施行政強制措施不合法如何處理

一、什麼是行政強制措施
行政強制措施,是指行政機關在行政管理過程中,為制止違法行為、防止證據損毀、避免危害發生、控制危險擴大等情形,依法對公民的人身自由實施暫時性限制,或者對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財物實施暫時性控制的行為。
二、實施行政強制措施的條件
行政機關實施行政強制措施必須具備的條件主要包括以下三個方面:
(一)行政機關依法作出的決定,科以行政相對人的義務;
(二)行政相對人逾期不履行義務;
(三)強制執行權必須由法律授予行政機關。
三、當場實施行政強制措施不合法如何處理
對行政強制措施不滿的,當事人可以申請進行行政復議,也可以到法院申請行政訴訟。
三、實施行政強制措施的一般程序
1.報告及批准。
實施行政強制措施前須向行政機關負責人報告並經批准。要求執法人員在採取具體執法行動之前,向行政機關的有關負責人報告需要實施行政強制措施的原因、實施對象、擬採取的行政強制措施種類和方式等,在獲得有關負責人批准之後方可實施相應的行政強制措施。
但是在一些情況緊急的情形下,有時需要當場實施行政強制措施,可能來不及向行政機關負責人報告,可以不執行事先報告和批準的程序,但也應在二十四小時內報告,並補辦批准手續。
2.表明身份。
表明身份是行政公開原則的一項基本要求。具體說來,表明身份制度要求行政機關及其工作人員在作出行政行為之前,向行政相對人出示相關證件,如工作證、執法證等,以證明自己有資格作出相應的行政行為。如果行政執法人員沒有向行政相對人出示執法身份證件,或者出示的證件不足以使行政相對人信服,行政相對人有權拒絕配合執法人員的執法工作,且不需要承擔任何法律責任。
此外,行政執法應當由兩名以上行政執法人員實施。這樣規定有利於約束行政執法人員依法實施行政強制措施,便於執法人員之間相互監督,防止出現非法實施、侵犯當事人合法權益的行為,同時也可以防止當事人誣陷、誣告、賄賂執法人員。
3.通知當事人到場。
這樣規定是為了便於執法人員向當事人說明實施行政強制措施的有關情況,同時也便於當事人進行陳述、申辯和對實施的過程進行監督,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但實踐中經常會出現聯系不到當事人或者當事人不能及時到場的情況,為保證實施行政強制措施的公正性,實行有效的監督,當事人不到場的情況下,應邀請與當事人或是案件沒有利害關系的人員到現場見證行政強制措施的實施過程,發揮群眾的監督作用,督促行政執法人員在沒有當事人到場的情況下也能夠公正執法。
4.當場告知當事人採取行政強制措施的理由、依據以及當事人依法享有的權利、救濟途徑。
告知應在實施行政強制措施時當場進行,具體形式可以在行政強制措施決定書中載明,同時也要當場向當事人宣讀應告知的內容,緊急情況下可以口頭告知。無論是一般行政強制措施,還是緊急情況下的即時強制,如果行政機關未依法履行告知程序就實施行政強制措施,則違反了程序規定,導致其行政行為違法。但是,在當事人不到場的情況下,送達的行政強制措施決定書視為告知。
5.聽取當事人的陳述和申辯。
行政執法人員向當事人告知了採取行政強制措施的有關情況後,當事人有權表明自己的意見和看法,提出自己的主張和證據,也有權進行解釋、辯解,反駁對自己不利的意見和證據。陳述權和申辯權是當事人所享有的重要權利,聽取當事人的陳述和申辯也是行政機關的法定義務。
6.製作現場筆錄和在現場筆錄上簽名蓋章。
行政執法人員應當對實施行政強制措施的現場情況予以書面記錄。現場筆錄一般包括以下內容:第一,實施行政強制措施的事由、時間、地點、當事人、實施人員、其他參加人員的到場情況;第二,實施行政強制措施的過程和結果;第三,當事人的陳述和申辯,或者見證人對實施提出的意見或者看法等;第四,其他需要記錄的有關情況。當事人如果對現場筆錄沒有異議,應當在現場筆錄上簽名或者蓋章,證明現場筆錄的記載屬實。簽名或者蓋章是現場筆錄發生法律效力的要件之一。實踐中並不是每個當事人都願意在現場筆錄中簽名或者蓋章,甚至會無理糾纏,如果當事人拒絕簽名的,行政執法人員應當在筆錄上註明,這種情況不影響筆錄的效力。當事人不到場的,邀請見證人到場,由見證人和行政執法人員在現場筆錄上簽名或者蓋章。
此外,各單行法律、法規可能還會對特定行政強制措施的實施作出其他的程序規定,行政機關在執法時也要一並遵守。

⑧ 行政機關不得在什麼情況下實施行政強制措施

《行政強製法》
第十條行政強制措施由法律設定。

尚未制定法律,且屬於國務院行政管理職權事項的,行政法規可以設定除本法第九條第一項、第四項和應當由法律規定的行政強制措施以外的其他行政強制措施。

尚未制定法律、行政法規,且屬於地方性事務的,地方性法規可以設定本法第九條第二項、第三項的行政強制措施。

法律、法規以外的其他規范性文件不得設定行政強制措施。

第十一條法律對行政強制措施的對象、條件、種類作了規定的,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不得作出擴大規定。

法律中未設定行政強制措施的,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不得設定行政強制措施。但是,法律規定特定事項由行政法規規定具體管理措施的,行政法規可以設定除本法第九條第一項、第四項和應當由法律規定的行政強制措施以外的其他行政強制措施。

第十二條行政強制執行的方式:

(一)加處罰款或者滯納金;

(二)劃撥存款、匯款;

(三)拍賣或者依法處理查封、扣押的場所、設施或者財物;

(四)排除妨礙、恢復原狀;

(五)代履行;

(六)其他強制執行方式。

第十三條行政強制執行由法律設定。

法律沒有規定行政機關強制執行的,作出行政決定的行政機關應當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

第十四條起草法律草案、法規草案,擬設定行政強制的,起草單位應當採取聽證會、論證會等形式聽取意見,並向制定機關說明設定該行政強制的必要性、可能產生的影響以及聽取和採納意見的情況。

第十五條行政強制的設定機關應當定期對其設定的行政強制進行評價,並對不適當的行政強制及時予以修改或者廢止。

行政強制的實施機關可以對已設定的行政強制的實施情況及存在的必要性適時進行評價,並將意見報告該行政強制的設定機關。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可以向行政強制的設定機關和實施機關就行政強制的設定和實施提出意見和建議。有關機關應當認真研究論證,並以適當方式予以反饋。

第三章行政強制措施實施程序

第一節一般規定

第十六條行政機關履行行政管理職責,依照法律、法規的規定,實施行政強制措施。

違法行為情節顯著輕微或者沒有明顯社會危害的,可以不採取行政強制措施。

第十七條行政強制措施由法律、法規規定的行政機關在法定職權范圍內實施。行政強制措施權不得委託。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的規定行使相對集中行政處罰權的行政機關,可以實施法律、法規規定的與行政處罰權有關的行政強制措施。

行政強制措施應當由行政機關具備資格的行政執法人員實施,其他人員不得實施。

第十八條行政機關實施行政強制措施應當遵守下列規定:

(一)實施前須向行政機關負責人報告並經批准;

(二)由兩名以上行政執法人員實施;

(三)出示執法身份證件;

(四)通知當事人到場;

(五)當場告知當事人採取行政強制措施的理由、依據以及當事人依法享有的權利、救濟途徑;

(六)聽取當事人的陳述和申辯;

(七)製作現場筆錄;

(八)現場筆錄由當事人和行政執法人員簽名或者蓋章,當事人拒絕的,在筆錄中予以註明;

(九)當事人不到場的,邀請見證人到場,由見證人和行政執法人員在現場筆錄上簽名或者蓋章;

(十)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程序。

第十九條情況緊急,需要當場實施行政強制措施的,行政執法人員應當在二十四小時內向行政機關負責人報告,並補辦批准手續。行政機關負責人認為不應當採取行政強制措施的,應當立即解除。

第二十條依照法律規定實施限制公民人身自由的行政強制措施,除應當履行本法第十八條規定的程序外,還應當遵守下列規定:

(一)當場告知或者實施行政強制措施後立即通知當事人家屬實施行政強制措施的行政機關、地點和期限;

(二)在緊急情況下當場實施行政強制措施的,在返回行政機關後,立即向行政機關負責人報告並補辦批准手續;

(三)法律規定的其他程序。

實施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強制措施不得超過法定期限。實施行政強制措施的目的已經達到或者條件已經消失,應當立即解除。

第二十一條違法行為涉嫌犯罪應當移送司法機關的,行政機關應當將查封、扣押、凍結的財物一並移送,並書面告知當事人。

⑨ 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強制措施的法定期限是多久

十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三十次會議24日對行政強製法草案進行第二次審議。草案二審稿規定,實施限制人身自由的強制措施的目的已經達到或者條件已經消失,應當立即解除。

採取行政強制措施前須向行政機關負責人書面或者口頭報告並經批准;出示執法身份證件;當場告知當事人採取行政強制措施的理由、依據、救濟途徑以及當事人依法享有的權利等。




(9)無期限實施行政強制措施擴展閱讀:

一是執行性強制措施

執行性強制措施是行政主體針對不履行具體行政行為所確定義務的相對人,為促使其履行義務或實現與履行義務相同狀態所採取的強制措施,又可以稱為行政強制執行措施,甚至直接稱為行政強制執行。

其實,行政強制執行與其說是一種行為,倒不如說是一個過程。在這個過程中,行政主體採取相應的強制措施,直接作用於相對人,以確保義務內容的實現。對這種行政強制措施,法律也有主體、方式、程序和時限等要求。

行政強制執行是對採取行政強制執行措施全過程的綜合概括,其中起決定作用、居於中心地位的仍然是行政強制措施。

由於採取這種行政強制措施的目的是實現義務的內容,故在理論上和實務中習慣於將其稱為執行性強制措施,它理應成為整個行政強制措施的一種形態或一個組成部分。將執行性行政強制措施排除在行政強制措施之外,在邏輯上是說不通的。

二、即時性強制措施

即時性強制措施是行政主體在事態緊急的情況下,為排除緊急妨礙、消除緊急危險,來不及先行作出具體行政行為,而直接對相對人的人身、財產或行為採取的斷然行動。

行政即時強制的決定與實施往往同時作出,二者之間一般沒有時間間隔,也很難作先後之分。因此,在實務中觀察,行政主體採取的是一個斷然的行動,有關相對人感知的是限制或影響自身權益的手段或措施。

這是人們一般對行政即時強制和行政即時強制措施不加區分的主要原因。此外,由於即時強制是在事態緊急的情況下實施的,其過程相對短暫,其程序也比較簡單、甚至沒有強制性程序,故行政即時強制措施幾乎可以等同於行政即時強制。

但是在觀念上,我們仍然可以將行政即時強制措施理解為行政即時強制過程中所採取的行政強制措施,簡稱行政即時強制措施。

閱讀全文

與無期限實施行政強制措施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商丘工商局電話號碼 瀏覽:49
鎮衛生院公共衛生服務考核 瀏覽:334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考核方案 瀏覽:104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年終總結簡報 瀏覽:297
究極的妄想發明系列第2 瀏覽:204
Sw的證書 瀏覽:693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實施方案 瀏覽:119
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工作計劃 瀏覽:874
馬鞍山開源駕校招聘 瀏覽:509
馬鞍山手工活 瀏覽:475
矛盾糾紛調解工作總結 瀏覽:326
品管圈成果匯報演講 瀏覽:469
千慧知識產權是什麼 瀏覽:939
馬鞍山美孚 瀏覽:976
創造熔岩號角 瀏覽:743
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台帳 瀏覽:775
徵信報告多長時間有效期 瀏覽:387
日立挖掘機看年限 瀏覽:926
馬鞍山彪哥 瀏覽:83
雪花錢包投訴 瀏覽:9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