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專利知識 > 年限平均法殘值

年限平均法殘值

發布時間:2021-01-29 18:39:41

A. 平均年限法的折舊率如何計算

平均年限法年折舊率=(1-預計凈殘值率)/折舊年限月折舊率=年折舊率/12月折版舊額=固定資產價值*月折舊率權。


平均年限法,是指按固定資產的使用年限平均計提折舊的一種方法。它是最簡單、最普遍的折舊方法,又稱「直線法」或「平均法」,適用於固定資產折舊。


固定資產在一定時間計提折舊額的大小,主要取決於下列因素:固定資產的原值、預計使用年限、固定資產報廢清理時所取得的殘余價值收入和支付的各項清理費用。


(1)年限平均法殘值擴展閱讀:


固定資產殘余價值收入即是指固定資產清理時剩下的殘料或零部件等變價收入。固定資產清理費用是指清理固定資產時發生的耗費。固定資產殘余價值收入扣除清理費用後的凈額即固定資產凈殘值。


在實際工作中,為了反映固定資產在一定時間內的損耗程度便於計算折舊,每月計提的折舊額一般根據固定資產的原值乘以月折舊率計算。

擴展文件; 《平均年限法會計資料大全》

B. 平均年限法的折舊率如何計算

1、平均年限法年折抄舊率=(1-預計凈殘值襲率)/折舊年限月折舊率=年折舊率/12月折舊額=固定資產價值*月折舊率。

2、平均年限法,是指按固定資產的使用年限平均計提折舊的一種方法。它是最簡單、最普遍的折舊方法,又稱「直線法」或「平均法」,適用於固定資產折舊。

3、固定資產在一定時間計提折舊額的大小,主要取決於下列因素:固定資產的原值、預計使用年限、固定資產報廢清理時所取得的殘余價值收入和支付的各項清理費用。

4、固定資產殘余價值收入即是指固定資產清理時剩下的殘料或零部件等變價收入。固定資產清理費用是指清理固定資產時發生的耗費。固定資產殘余價值收入扣除清理費用後的凈額即固定資產凈殘值。

C. 固定資產平均年限法一和平均年限法二的區別是什麼

平均抄年限法一: 月折舊率襲=(1-凈殘值率)/使用年限 月折舊額=原值*月折舊率
平均年限法二: 月折舊率=月折舊額/(原值-凈殘值) 月折舊額=(原值-累計折舊-凈殘值)/(使用年限-已計提月份)
在實際使用中,固定資產初始化時,應選擇平均年限法一,對於啟用賬套後輸出入的、新購進的固定資產,應選擇平均年限法二。

固定資產是指企業為生產產品、提供勞務、出租或者經營管理而持有的、使用時間超過12個月的,價值達到一定標準的非貨幣性資產,包括房屋、建築物、機器、機械、運輸工具以及其他與生產經營活動有關的設備、器具、工具等。固定資產是企業的勞動手段,也是企業賴以生產經營的主要資產。從會計的角度劃分,固定資產一般被分為生產用固定資產、非生產用固定資產、租出固定資產、未使用固定資產、不需用固定資產、融資租賃固定資產、接受捐贈固定資產等。

D. 年限平均法

年限平復均法又稱直制線法,是指將固定資產的應計折舊額均衡地分攤到固定資產預計使用壽命內的一種方法。
採用這種方法計算的每期折舊額均相等。它假定折舊是由於時間的推移而不是使用的關系,認為服務潛力降低的決定因素是隨時間推移所造成的陳舊和破壞,而不是使用所造成的有形磨損。因而假定資產的服務潛力在各個會計期間所使用的服務總成本是相同的,而不管其實際使用程度如何。即指按固定資產的使用年限平均計提折舊的一種方法。它是最簡單、最普遍的折舊方法。平均年限法適用於各個時期使用情況大致相同的固定資產折舊。

E. 怎樣用平均年限法的計算計提折舊

平均年限法計提折舊方法:

1、年限平均法的計算公式如下:年折舊率=(內1-預計凈殘值容率)/預計使用壽命(年)×100%月折舊率=年折舊率/12

月折舊額=固定資產原價×月折舊率。

附註:【例1】甲公司有一幢廠房,原價為5000000元,預計可使用20年,預計報廢時的凈殘值率為2%。該廠房的折舊率和折舊額的計算如下:年折舊率=(1-2%)/20=4.9%

月折舊率=4.9%/12=0.41%

月折舊額=5000000×0.41%=20500(元)

本例採用的是年限平均法計提固定資產折舊,其特點是將固定資產的應計折舊額均衡地分攤到固定資產預計使用壽命內,採用這種方法計算的每期折舊額是相等的。

F. 使用年限平均法計提固定資產折舊,凈殘值最終會記到折舊里去嗎

計提到只剩下凈殘值就不計提了。
凈殘值在固定資產處置時再處理,
借:固定資產清理(殘值)
累計折舊(已提折舊)
貸:固定資產(原值)

G. 固定資產平均年限法中預計凈殘值是什麼意

預計凈殘值,是指假定固定資產預計使用壽命已滿並處於使用壽命終了時的預期狀態,回企業目前從該項資產答處置中獲得的扣除預計處置費用後的金額。
企業應當根據固定資產的性質和使用情況,合理確定固定資產的預計凈殘值。預計凈殘值一經確定,不得隨意變更。
預計凈殘值是在增加固定資產時確定的預計凈殘值率與原值的乘積,預計凈殘值率一般為3-5%。

H. 固定資產折舊年限平均法

1=100%,即固定資產原值

減:減去。

殘值回率*固定資產原值=預計凈殘值

固定資產原值減去答固定資產預計凈殘值,作為計提折舊的依據。

例如你的固定資產是48000元。預計使用壽命是10年,殘值率是3%,那月折舊額=48000*(1-0。03)/12*10=388。月折舊率=1*(1-0。03)/12*10=0。00808,這個1就代表固定資產的價值。公式算的就是月折舊率或是年折舊率。

(8)年限平均法殘值擴展閱讀

平均年限法,又稱直線法,是按固定資產的使用年限平均地提折舊的方法。按此計算方法所計算的每年的折舊額是相同的,因此,在各年使用資產情況相同時,採用直線法比較恰當。

它是最簡單、最普遍的折舊方法,又稱「直線法」或「平均法」。平均年限法適用於各個時期使用情況大致相同的固定資產折舊。

I. 固定資產平均年限法中預計凈殘值是什麼意思

預計凈殘值,是來指假定固定資產源預計使用壽命已滿並處於使用壽命終了時的預期狀態,企業目前從該項資產處置中獲得的扣除預計處置費用後的金額。
企業應當根據固定資產的性質和使用情況,合理確定固定資產的預計凈殘值。預計凈殘值一經確定,不得隨意變更。
預計凈殘值是在增加固定資產時確定的預計凈殘值率與原值的乘積,預計凈殘值率一般為3-5%。此項數據系統會根據選定的固定資產類別, 按類別中預定的預計凈殘值率計算。 凈值是指固定資產減去累計折舊後的余值。

J. 折舊率年限平均法計算公式

(一)平均年限法的固定資產折舊率和折舊額的計算方法:

年折舊率=(1-預計殘值率)/ 折舊年限×100%

月折舊率=年折舊率÷12

(二)工作量法的固定資產折舊額計算方法:

按照行駛里程計算折舊:

單位里程時折舊額=原值(1-預計殘值率)/ 總行駛里程

按照工作小時計算折舊:

每工作小時折舊額=原值(1-預計殘值率)/總工作小時

按照台班計算折舊:

每台班折舊額=原值(1-預計殘值率)/總行駛里程

(三)雙倍余額遞減法的固定資產折舊率和折舊額的計算方法:

年折舊率=2/折舊年限×100%

月折舊率=年折舊率÷12

月折舊額=固定資產帳面凈值×月折舊率

實行雙倍余額遞減法的固定資產,應當在固定資產折舊年限到期以前兩年內,將固定資產凈值平均攤銷

(四)年數總和法的固定資產折舊率和折舊額的計算方法:

年折舊率=(折舊年限-已使用年數)/[ 折舊年限(折舊年限+1)÷2] ×100%

月折舊率=年折舊率÷12

年折舊額=(固定資產原值-預計凈殘值)×年折舊率

(10)年限平均法殘值擴展閱讀:

稅法規定固定資產折舊年限如下:

1、房屋、建築物為20年;

2、火車、輪船、機器、機械和其他生產設備為10年;

3、電子設備和火車、輪船以外的運輸工具以及與生產、經營有關的器具、工具、傢具等,為5年;

殘值率一般為5%。(內資企業5%,外資企業10%)殘值率是固定資產的殘值率。殘值就是固定資產報廢的時候的價值。

比如固定資產的入帳價值為10000元,殘值率為5%,那麼固定資產報廢時的殘值就是500元。

如果按照直線法計提折舊

公式:

折舊率=(買入價-殘值)/(買入價*折舊年限) OR

折舊率=(1-殘值率)/折舊年限=折舊費/固定資本價值原值

殘值率=殘值/買入價

年折舊額=買入價X(1-殘值率)/折舊年限

月折舊額=買入價X(1-殘值率)/折舊年限/12

閱讀全文

與年限平均法殘值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人創造了文化文化也在塑造著人 瀏覽:164
馬鞍山鄧國支 瀏覽:997
馬鞍山薛宏 瀏覽:3
馬鞍山老倪輔導學校 瀏覽:84
國家公共衛生服務規范第三版考試 瀏覽:740
wapi證書安裝 瀏覽:921
武漢市經濟技術開發區工商局 瀏覽:397
居住區公共服務設施表 瀏覽:982
商丘工商局電話號碼 瀏覽:49
鎮衛生院公共衛生服務考核 瀏覽:334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考核方案 瀏覽:104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年終總結簡報 瀏覽:297
究極的妄想發明系列第2 瀏覽:204
Sw的證書 瀏覽:693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實施方案 瀏覽:119
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工作計劃 瀏覽:874
馬鞍山開源駕校招聘 瀏覽:509
馬鞍山手工活 瀏覽:475
矛盾糾紛調解工作總結 瀏覽:326
品管圈成果匯報演講 瀏覽:4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