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開除前的視同繳費年限怎麼算
簡單的抄說,凡是開除、判刑、自動離職的人員,其所有視同工齡清零。不管你之前上過多久的班,換過多少工作。只要是視同工齡就全部作廢。
回復之前的「最佳答案」:
「視同繳費年限」(視同工齡)是指,未繳納社會保險但上班了視同計算工齡的年限。如果其已經繳納社會保險,那屬於「實際繳費年限」。實際繳費年限是不會清零的。這兩個要分清楚。
2. 建行行政開除,之前的繳費年限怎麼認定
建行行政開除,之前的繳費年限認定的方法:
1,繳費年限包括視同繳費版年限和實際繳費權年限。視同繳費年限是指職工全部工作年限中,其實際繳費年限之前的按國家規定計算的連續工作時間。
2,固定職工在實行企業和職工個人共同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制度之前,按國家規定計算為連續工齡的時間,都可以作為「視同繳費年限」,並且可以與實際「繳費年限」合並計發養老保險金。另外,機關事業單位正式職工調入企業後,應參加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其原有的工作年限視同繳費年限;復員退伍軍人、城鎮下鄉知識青年被招為合同制工人,且參加了基本養老保險的,其軍齡及下鄉期間按國家規定計算為連續工齡的年限,可視同繳費年限。
3. 開除前的視同繳費年限怎麼算
在社保制度建立之前(1993年)被開除,在單位沒有參保繳費的,視同繳費年限一筆勾銷。
4. 勞動合同期限為一年,怎樣才算合法被開除
既然公司作出了這種決定,作為勞動者也無可奈何
但是公司主動要求您離職,您可以拿到一部分補償金啊,只是記住:存在勞動關系一個月以上的才有雙倍,況且不足一年,也就是說,比如你工作了4個月,那麼應該有4減去1等於三個月的雙倍
比如你工作了18個月,那麼有11個月的雙倍工資
勞動關系是從用工之日開始建立的
你的證據足夠
如果想這樣,需要做夠一個月以上
需要盡快提起勞動仲裁,到時候還會有經濟補償金
法律依據
第六條用人單位自用工之日起超過一個月不滿一年未與勞動者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應當依照勞動合同法第八十二條的規定向勞動者每月支付兩倍的工資,並與勞動者補訂書面勞動合同;勞動者不與用人單位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用人單位應當書面通知勞動者終止勞動關系,並依照勞動合同法第四十七條的規定支付經濟補償。
前款規定的用人單位向勞動者每月支付兩倍工資的起算時間為用工之日起滿一個月的次日,截止時間為補訂書面勞動合同的前一日。
第七條用人單位自用工之日起滿一年未與勞動者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自用工之日起滿一個月的次日至滿一年的前一日應當依照勞動合同法第八十二條的規定向勞動者每月支付兩倍的工資,並視為自用工之日起滿一年的當日已經與勞動者訂立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應當立即與勞動者補訂書面勞動合同。
第四十七條 經濟補償按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每滿一年支付一個月工資的標准向勞動者支付。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不滿六個月的,向勞動者支付半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
5. 事業單位被開除人員的視同繳費年限如何計算
最普遍的介紹:繳費年限問題
特點是什麼:視同繳費
舉例說明應用場景:實行社保前,事業單位被開除,刑事處理。
其它含義:不能視同繳費年限
舉例說明應用場景:不能合並計算工齡
6. 勞動合同期限滿了單位把你開除了能得到什麼補償嗎
勞動合同期限買了單位是不會把你開除的,開除是需要理由的,如果你換了單位的規章制度把你開除了,那是沒有補償的,但如果單位把你辭退,那是有補償的。
7. 被單位非法開除維權訴訟時效期限是多長時間
沒有特殊原因:
申請勞動仲裁是一年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內》
第二十七條 勞動爭議申容請仲裁的時效期間為一年。仲裁時效期間從當事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權利被侵害之日起計算。
民事訴訟是兩年。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
第一百三十五條 向人民法院請求保護民事權利的訴訟時效期間為二年,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
8. 被公司開除是否按合同法按年限賠償一個月工資
被公司開除,如果公司是按照《勞動合同法》第39條規定解除勞動合同的,公司不需要向用人單位支付經濟補償,如果解除勞動合同符合《勞動合同法》第46條規定的,用人單位需要支付補償金(每服務一年支付一個月工資)。
《勞動合同法》
第三十九條勞動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一)在試用期間被證明不符合錄用條件的;
(二)嚴重違反用人單位的規章制度的;
(三)嚴重失職,營私舞弊,給用人單位造成重大損害的;
(四)勞動者同時與其他用人單位建立勞動關系,對完成本單位的工作任務造成嚴重影響,或者經用人單位提出,拒不改正的;
(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條第一款第一項規定的情形致使勞動合同無效的;
(六)被依法追究刑事責任的。
第四十六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應當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
(一)勞動者依照本法第三十八條規定解除勞動合同的;
(二)用人單位依照本法第三十六條規定向勞動者提出解除勞動合同並與勞動者協商一致解除勞動合同的;
(三)用人單位依照本法第四十條規定解除勞動合同的;
(四)用人單位依照本法第四十一條第一款規定解除勞動合同的;
(五)除用人單位維持或者提高勞動合同約定條件續訂勞動合同,勞動者不同意續訂的情形外,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條第一項規定終止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的;
(六)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條第四項、第五項規定終止勞動合同的;
(七)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情形。
第四十七條經濟補償按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每滿一年支付一個月工資的標准向勞動者支付。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不滿六個月的,向勞動者支付半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
勞動者月工資高於用人單位所在直轄市、設區的市級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標准按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數額支付,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年限最高不超過十二年。
本條所稱月工資是指勞動者在勞動合同解除或者終止前十二個月的平均工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