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社保 跟工齡有關系嗎
個人檔案與領取養老保險最直接的關系就是以後確定你繳納費用的年限,簡單地說就是以後勞動和社會保障部門,確定你何年何月辦理退休手續及其享受養老保險待遇的日期。
工齡:
1、與全額撥款的機關事業單位有關,因為全額撥款機關事業單位不交養老保險,工齡視同繳費年限;
2、與建立社會保險之前參加工作的人員有關,因為在沒有建立社保之前參加工作的工齡視同繳費年限;
3、如果是建立社會保險之後參加工作的就沒有工齡之說,這就是說:當你達到法定退休年限時,社會保險部門是根據你的繳費年限、繳費額計算退休金的;假設你工作一輩子,但從來沒有交過保險,盡管工齡很長,那麼也沒有退休金。
所以,「工齡」其實質是參保年限與視同繳費年限的計算,人們習慣於把它稱謂工齡。
檔案:
另外只要參保就有檔案,檔案除了記載你的工作經歷、參保年限之外,更重要的是退休時的審批必須用檔案。
社保:
1、社會保險是指國家為了預防和強制社會多數成員參加的,具有所得重分配功能的非營利性的社會安全制度。
2、社會保險 (Social Insurance) 是一種為喪失勞動能力、暫時失去勞動崗位或因健康原因造成損失的人口提供收入或補償的一種社會和經濟制度。
社會保險計劃由政府舉辦,強制某一群體將其收入的一部分作為社會保險稅(費)形成社會保險基金,在滿足一定條件的情況下,被保險人可從基金獲得固定的收入或損失的補償,
它是一種再分配製度,它的目標是保證物質及勞動力的再生產和社會的穩定。社會保險的主要項目包括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失業保險、工傷保險、生育保險。
職工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必須具備三個條件:
1、達到法定退休年齡,並已辦理退休手續;
2、所在單位和個人依法參加養老保險並履行了養老保險繳費義務;
3、個人繳費至少滿15年(過渡期內繳費年限包括視同繳費年限)。如今,中國的企業職工法定退休年齡為:男職工60歲;從事管理和科研工作的女職工55歲;從事生產和工勤輔助工作的女職工50歲,自由職業者、個體工商戶女年滿55周歲;
基礎養老金= 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1+本人平均繳費指數)÷2×繳費年限×1%;
個人賬戶養老金=個人賬戶儲存額÷個人賬戶養老金計發月數;
以上兩項A+B之和為每月領取額。
B. 社會養老保險繳費年限與連續工齡有什麼不同
【摘要】什麼是社會養老保險的繳費年限?視同繳費年限和實際繳費年限又是什麼意思?繳費年限與連續工齡是不是相同概念?養老保險累計繳費年限達到15年後還需不需要繼續繳納?問:繳費年限的概念是什麼?答:繳費年限是單位和職工都按規定標准繳納社會保險費的累計時間。繳費年限可分為「視同繳費年限」和「實際繳費年限」。視同繳費年限是指原幹部、固定工在當地實施社會保險前,按照國家規定計算的連續工齡視同繳費年限。實際繳費年限是指職工已參加社會保險並按規定標准繳費的年限,參保但不繳費的年限不計算為實際繳費年限。問:繳費年限與連續工齡有什麼不同?答:繳費年限與連續工齡是兩個不同的概念,不能相混淆。繳費年限是單位和職工都按規定繳納社會保險費的累計年限,用於衡量職工繳費時間長短,是計發社會保險待遇的依據之一。連續工齡是按國家規定可累計計算的實際工作年限,用於衡量職工勞動時間長短,連續工齡與繳費情況無關,不能作為計發社會保險待遇的依據。問:參加養老保險累計繳費年限10年以上(或15年)是否可以不用再投保?答:根據有關規定參加養老保險累計繳費年限10年以上(或15年)是指到達退休年齡按月領取養老保險待遇的一個必要條件,與投保不投保沒有必然的聯系。根據法律和法規的規定,只要就業(包括從事個體經營),就要參加社會保險。為勞動者參加社會保險、繳納社會保險費是用人單位的責任和義務。並不是說繳費年限滿10年(或15年)就可以不投保繳費。問:社會保險費能否一次性躉繳至退休年齡,有什麼規定?答:根據《廣東省社會保險費征繳辦法》(粵府[2001]1號文)的規定,社會保險費按月計征。但改制或破產的單位,對距法定退休年齡五年內職工、連續工齡滿30年以上的職工、已退休職工可按茂府16、28、35號文和茂府辦[2003]14號文規定辦理一次性躉繳社會保險費。躉繳社保費後由社保局在一定期限內分解錄入電腦記錄。
C. 所謂「工齡」不就是繳費年限嗎
您好!凡是在1992年國家實行社會保險制度之後參加工作的,「工齡」和繳版交社會保險基權金的年限是同一個概念;凡是在1992年國家實行社會保險制度之前退休的人員,「工齡」就是該人參加工作的總年限;凡是在1992年之前和1992年之後都在工作崗位上的人員,前一段的「工齡」現在的規范說法叫「視同繳交社會保險基金的年限」,在辦理退休手續時,前後兩段時間是累加後參與養老金金額測算的。謝謝閱讀!
D. 個人社保繳費年限可以做為工齡的依據嗎
廣義的社會保險包含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失業保險、工傷保險、生育保險,即通版常意義上的「五險」。你在讀權大學前的6年參保了五險,而你在讀書以及進入事業單位後以個人名義參保,只能參加養老和醫療,其他險種不能參保。
因此可以看出,社會保險參保年限與工齡不一定是一致的,因為失業人員也可以以個人名義參加部分保險。但是,參保年限可以作為推斷工齡的依據,人事部門只認可你6年的工齡,應該是根據你之前單位為你參保記錄確定的。
參加社會保險當然有用,當你達到法定退休年齡後,可以按月領取養老金和享受醫療保險待遇。繳費年限越長,享受的待遇自然越多,當然不是直線增長關系。不過,你現在已經在事業單位,你可以不再以個人名義參保,可以在單位統一參保。事業單位,除非是比照公務員管理的事業單位,否則,一樣要參保。
E. 社會養老保險繳費年限與連續工齡有什麼不同
社會保險關於工齡的計算:
根據國家關於工齡問題的有關規定,職工因被回判處有期徒刑、勞教答、拘役或被企業開除的,其工齡從再次參加工作時算起,受處分前的工齡不計算為連續工齡;職工辭職或被企業除名的,其再次參加工作時的工齡可以和辭職、除名前的工齡計算為連續工齡。
社會保險關於繳費年限:
繳費年限由兩種情況:一是視同繳費年限,指符合國家規定的連續工齡;二是實際繳費年限,指實行個人繳費後的實際繳納養老保險費的年限。在我市,國有企業的固定職工實際繳費年限從1992年1月1日算起;集體企業的固定職工實際繳費年限從1997年7月1日算起;合同制職工從轉為合同制職工之月算起。
以上內容由養老信息網整理提供,僅供您參考使用,了解更多保險相關的知識,請訪問養老信息網-保險頻道。
F. 從零七年以後工齡是否和社會保險的繳費年限是一回事
現在按抄工齡計算的方襲法只是這個特殊時期的過渡辦法,以後退休費可能跟工齡沒有多大關系吧。工資是分三個部分:1、基本養老金,按當地社會平均工資基數計算;2、個人帳戶養老金,按你繳費數額計算;3、補貼,這個就不知道是多少了,應該是統一的。但是你退休時的繳費年限,按現在的規定最低要達到15年。
G. 「工齡年限」與「社保繳納年限」有關系嗎
工作了並且按時交納社保不中斷,「工齡年限」和「社保交納年限」是相同的。工作了沒有按時交納社保或者社保中斷,「工齡年限」大於「社保交納年限」。
工齡是指職工以工資收入為生活的全部或主要來源的工作時間。工齡的長短標志著職工參加工作時間的長短,也反映了職工對社會和企業的貢獻大小和知識、經驗、技術熟練程度的高低。
社保即社會保險,是國家為預防和分擔年老、疾病、失業等社會風險而強制社會多數成員參加的一種社會保障制度。社保主要包括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失業保險、工傷保險和生育保險等5個險種,其中,工傷保險和生育保險由用人單位繳納,其餘由用人單位和個人按一定比例共同繳納。
(7)社會保險的繳費年限就是工齡年限擴展閱讀:
社保斷繳後果很嚴重
養老保險需要最少累計繳滿15年,到達退休年齡時可按月領取退休金。如果中途斷繳可以補續,但可能影響退休後的養老金待遇。
醫療保險女性繳夠20年、男性繳夠25年,退休後可享受終身醫保。醫保如果中斷,則在中斷期間不能享受醫保待遇。不過,醫保從中斷之日起有一個緩沖期,如果超過3個月沒有續保,則連續繳費年限會重新計算,醫保報銷額度和重大疾病醫保額度也會受影響。
社保一旦斷繳,除了會對參保人的繳費年限核算、社保待遇領取等「長線」結果產生影響,在一些城市,對參保人短期內的買房購車和落戶計劃的影響則更為直接。
在北京、上海等特大城市,社保的連續繳納年限直接與購房、買車搖號、落戶資格等掛鉤。以北京為例,非京籍居民要取得購房資格,需連續繳納社保或納稅滿5年;而買車搖號則必須同時滿足這兩個條件。而在北京落戶,在京連續繳納社保7年及以上則是必備條件。
H. 繳費年限和工齡是一回事嗎
繳費年限來和工齡不是一回事。源
繳費年限和工齡的區別如下:
1、供應商確定方式不同
繳費年限是通過發布公告的形式以邀請不特定的供應商來參與投標,能夠激勵供應商自覺將高科技應用到采購產品中,同時又能轉移采購風險。
工齡除了發布公告外,還可由采購人、評審專家分別作書面推薦,或者是從省級以上財政部門建立的供應商庫中隨機抽取,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貨物或者服務,可以依照本法採用競爭性談判方式。
2、文件發放日期不同
繳費年限的要求是自招標文件開始發出之日起至投標人遞交投標文件截止之日止,不得少於20日;
工齡的要求是從談判文件發出之日起至供應商提交首次響應文件截止之日止,不得少於3個工作日;
3、影響因素不同
繳費年限是直接影響市場容量大小的重要因素。工齡一方面受制於宏觀經濟狀況的影響,另一方面受國家收入分配政策、消費政策的影響,工齡直接決定消費者購買力水平。
4、包括的范圍不同
繳費年限在稅法上的說法,即勞動報酬在扣除免稅項目後的應當按國家規定繳納所得稅的部分。而工齡是對已做工作按計時工資標准支付的工資,包括實行結構工資制的單位支付給職工的基礎工資和職務工資。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繳費年限
網路-工齡
I. 社會保險繳費年限是什麼
國家約在1992-1995年間(各省不同)開始實行了養老保險個人賬戶,在實行賬戶之前國家社會回保險制度缺失,那時答候已經參加工作的人員的工齡是需要認定的,但他們並沒有繳納養老保險費,於是國家規定把他們的工齡看作為參加養老保險繳費的年限,即為視同繳費年限。而之後,則根據實際繳納養老保險費的月數計算年限,即為實際繳費年限。
以吉林省為例,吉林省是1995年7月份開始建立養老保險個人賬戶的。如果某個人是1980年1月份上班,之後正常參加養老保險到2013年5月份,則他的198001-199506期間為視同繳費年限,199507-201305為實際繳費年限。
繳費年限=視同繳費年限+實際繳費年限。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