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法院休庭多久才能開庭
一個月內開庭。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嚴格規范民商事案件延長審限和延期開庭問題的規定》第二條:人民法院開庭審理民商事案件後,認為需要再次開庭的,應當依法告知當事人下次開庭的時間。兩次開庭間隔時間不得超過一個月,但因不可抗力或當事人同意的除外。
法律規定:《刑事訴訟法》第二百零八條人民法院審理公訴案件,應當在受理後二個月以內宣判,至遲不得超過三個月。對於可能判處死刑的案件或者附帶民事訴訟的案件,以及有本法第一百五十八條規定情形之一的,經上一級人民法院批准,可以延長三個月;因特殊情況還需要延長的,報請最高人民法院批准。
不過,法律對公訴案件的整個時限都有相應的規定。但《刑事訴訟法》規定人民法院審理公訴案件,應當在受理後二個月以內宣判,至遲不得超過三個月。
對於可能判處死刑的案件或者附帶民事訴訟的案件,以及有本法第一百五十八條規定情形之一的,經上一級人民法院批准,可以延長三個月;因特殊情況還需要延長的,報請最高人民法院批准。
另外,如果是用簡易程序審理案件,人民法院應當在受理後二十日以內審結;對可能判處的有期徒刑超過三年的,可以延長至一個半月。
開庭審理的程序:
人民法院適用普通程序審理民事案件,必須嚴格依照法定程序進行。根據民事訴訟法的規定,開庭審理分為以下幾個階段:
(一)庭審准備
庭審准備是人民法院在正式對案件進行實體審理之前,為保證案件審理的順利進行而進行的各項准備工作。根據民事訴訟法的規定,庭審准備的內容包括:
1、傳喚當事人,通知其他訴訟參與人出庭參加訴訟。人民法院應當在開庭3日前將傳票送達當事人,將出庭通知書送達其他訴訟參與人,傳票和通知書應當寫明案由、開庭的時間和地點,以確保當事人和其他訴訟參與人為參加庭審做好准備。
2、對公開審理的案件,人民法院應當在開庭3日前公告當事人的姓名、案由和開庭的時間、地點。公告可以在法院的公告欄張貼,巡迴審理的可以在案發地或其他相關的地點張貼。其目的是加強新聞媒體和社會公眾對人民法院審判活動的了解和監督,確保案件審理的公正和效益。
3、查明當事人及其他訴訟參與人是否到庭,宣布法庭紀律。正式開庭審理之前,由書記員查明原告、被告、第三人、訴訟代理人、證人、鑒定人、翻譯人員等是否到庭,並向審判長報告。同時宣布法庭紀律,告知全體訴訟參與人和旁聽人員必須遵守。
4、開庭審理時,由審判長核對當事人,核對的順序是原告、被告、第三人,核對的內容包括姓名、性別、年齡、民族、籍貫、工作單位、職業和住所。當事人是法人和 其他組織的,核對其法定代表人和主要行政負責人的姓名、職務。
對於訴訟代理人應當查明其代理資格和代理許可權。核對完畢由審判長宣布案由,宣布審判人員、書 記員名單,告知當事人有關的訴訟權利義務,詢問當事人是否提出迴避申請。
(二)法庭調查
法庭調查的主要任務是,審判人員在法庭上全面調查案件事實,審查和核實各種證據,為正確認定案件事實和適用法律奠定基礎。依照民事訴訟法和最高法院《民訴證據若干規定》,法庭調查主要包括兩個內容:一是當事人陳述;二是出示證據和質證。
『貳』 民事訴訟,被告被原告辯論的沒有話說了,法官急忙宣布休庭是什麼意思謝謝
該說的說完了,法官心中清楚了,他就宣布休庭,之後研究怎麼解決。
『叄』 民事訴訟休庭期間可否撤訴
原告在一定情況下抄,其行為可以被認定已經不再希望申訴時,法院可以依法裁定原告撤訴
按撤訴處理,即原告雖然沒有提出撤訴申請,但其在訴訟中的一定行為已經表明他不願意繼續進行民事訴訟,因而,法院依法決定注銷案件不予審理的行為。
按撤訴處理的情況為:
1)原告或上訴人未按期交納訴訟費用。
2)原告經傳票傳喚,無正當理由拒不到庭。
3)原告未經法庭許可中途退庭。
4)原告應預交而未預交案件受理費,人民法院應當通知其預交,通知後仍不交納,或申請緩、減、免未獲人民法院批准仍不交納訴訟費用的,按撤訴處理。
5)無民事行為能力的原告的法定代理人,經法院傳票傳喚無正當理由拒不到庭的,可按撤訴處理。
6)有獨立請求權的第三人經法院傳票傳喚,無正當理由拒不到庭的,或未經法庭許可中途退庭的,可按撤訴處理;無獨立請求權的第三人,無正當理由拒不到庭的,或未經法庭許可中途退庭的,不影響案件的審理;依法可以按撤訴處理的案件,如果當事人有違法行為需要依法處理的,法院可以不按撤訴處理。
也就是說,上訴期間,原告如缺席庭審,法庭應當依法予以傳喚,對於多次傳喚依然不到,且無正當理由的,可以視為撤訴,按撤訴處理。
『肆』 在民事訴訟中一方發現對方有刑事休庭期間可以報案嗎
可以啊,這個沒有什麼限制
『伍』 請問:民事案件的休庭時間有規定嗎
樓主您好!一般情況下,案件在法院開庭審理後,簡單的案件可以當庭宣判,版復雜點的可以擇日宣判,權法院會在規定的的審理期限內宣判的,請耐心等候。(註:一般情況下,簡易程序民事案件審理期限3個月,普通程序審理期限6個月,審理期限從案件受理後開始計算。) 離六個月期限還有1個月。受理法官讓耐心等待······
『陸』 民事訴訟休庭到再次開庭要多久時間
民事訴訟法來對休自庭和兩次開庭期限沒有具體時間規定,應當在開庭三日前通知當事人和其他訴訟參與人,只是對審理期限作出明確規定。
《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三十六條人民法院審理民事案件,應當在開庭三日前通知當事人和其他訴訟參與人。公開審理的,應當公告當事人姓名、案由和開庭的時間、地點。
第一百四十九條人民法院適用普通程序審理的案件,應當在立案之日起六個月內審結。有特殊情況需要延長的,由本院院長批准,可以延長六個月;還需要延長的,報請上級人民法院批准。
第一百七十六條人民法院審理對判決的上訴案件,應當在第二審立案之日起三個月內審結。有特殊情況需要延長的,由本院院長批准。
人民法院審理對裁定的上訴案件,應當在第二審立案之日起三十日內作出終審裁定。
『柒』 民事糾紛(遺產分割)所有證據己提交,法庭卻休庭
根據《繼承法》和《婚姻法》:配偶和子女作為第一順序繼承人,都有繼承權。內
這里的配偶容包括再婚後的配偶(因為你提到了繼父)
子女包括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養子女和有扶養關系的繼子女
父母包括生父母、養父母和有扶養關系的繼父母
如果你有證據證明你老公有繼承權
等法庭開庭時候向法庭出示就可以了
法庭開庭之後,首先核對雙方當事人身份,然後是宣讀法庭紀律等
在舉證質證階段,你們把手中的證明你老公有繼承權的證據出示給法庭就可以了
法庭休庭時間法律上並沒有明確規定,一般視具體案件情況而定
一般來說,如果庭審時出示了全部證據,以後再沒有新證據的話,通常不會再開庭了,等法院通知領判決書就行了
民事案件一審期限從立案之日起不超過六個月,看看法院立案通知上面的日期就知道了
『捌』 民事訴訟法官休庭需要多長時間再開庭謝謝
法律並沒有直接規定開庭後多長時間結案,但是對於案件的總體審限有相關限專制。法院審理案件屬因案件種類不同,審理期限也不相同以民事案件為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四十九條規定,人民法院適用普通程序審理的案件,應當在立案之日起六個月內審結。有特殊情況需要延長的,由本院院長批准,可以延長六個月;還需要延長的,報請上級人民法院批准。民事訴訟法第一百六十一條規定,人民法院適用簡易程序審理案件,應當在立案之日起三個月內審結。刑訴法第二百零二條人民法院審理公訴案件,應當在受理後二個月以內宣判,至遲不得超過三個月。對於可能判處死刑的案件或者附帶民事訴訟的案件,以及有本法第一百五十六條規定情形之一的,經上一級人民法院批准,可以延長三個月;因特殊情況還需要延長的,報請最高人民法院批准。
『玖』 律師們好!請問下,民事案件被告「證據突襲」,原告有權要求(向法官)休庭或不予質證嗎
有權利要求。
『拾』 法院休庭後到下一次開庭最長要多久有規定的時間嗎
公訴案件開幾次庭、休庭之後多久再開庭,都是由主辦法官根據案件審理情況決定的,法律對此沒有過細的規定。不過,法律對公訴案件的整個時限都有相應的規定。
《刑事訴訟法》第二百零二條人民法院審理公訴案件,應當在受理後二個月以內宣判,至遲不得超過三個月。對於可能判處死刑的案件或者附帶民事訴訟的案件,以及有本法第一百五十六條規定情形之一的,經上一級人民法院批准,可以延長三個月;因特殊情況還需要延長的,報請最高人民法院批准。
(10)民事休庭時間有期限嗎擴展閱讀:
1、開庭審理是法院審判程序的核心階段。審判程序可分為開庭審理前的准備、法庭審判(即開庭審理)、生效裁判執行等基本階段。開庭審理的結果就是裁判(即判決或裁定),法院做出的裁判在滿足生效的條件後即成為生效裁判,生效裁判進入執行程序予以執行。
2、開庭審理是合議庭對案件進行實體審理的階段。其方式主要是有公開審理和不公開審理。其中,公開審理是原則,不公開審理是例外或補充。以民事訴訟為例:根據《民事訴訟法》第120條的規定,人民法院審理民事案件,除涉及國家秘密、個人隱私或者法律另有規定的以外,應當公開進行。
3、離婚案件,涉及商業秘密的案件,當事人申請不公開審理的,可以不公開審理。由此可知,離婚案件一般也公開審理,但如果當事人申請不公開審理的,可以不公開審理,其決定權在於人民法院。
法律之所以規定「當事人申請不公開審理的,可以不公開審理」,是因為離婚案件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在審理中可能會涉及到個人隱私、感情上的一些不願意公之於眾的內容。因此,如果當事人申請不公開審理的,法庭一般都會允許。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