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請問什麼是「投資年限」
沒有關系的,那是你在這家交易所投資一年,一年之後會從新申報或開戶,不要緊的,一年之內你要是撤資的話,那就會有一點小損失,就是違約金!
『貳』 已使用年限有什麼分類,如何估算
已使用年限是指在評估基準期之前資產已經使用的年限。
已使用年限的分類:
1、名義已使用年限
這是指資產從購進到評估基準日時的年限。名義已使用年限可以根據委託方提供的會計資料確定。
2、實際已使用年限
這是指資產使用的實際年限。它並不一定是資產購進到評估基準日的日歷時間。例如一台設備買回來後連包裝都未拆開擱置了兩年,就到了評估基準日,那麼此台設備的實際已使用時間為零。又如某設備買回來以後立即投入使用,但因企業是季節性生產,只使用半年,另外半年閑置。那麼設備使用兩年後實際已使用年限只有一年。
在資產評估中,已使用年限都是指實際已使用年限。如無特殊說明,以後的已使用年限都是指的實際已使用年限,不包含名義已使用年限。
已使用年限的估算:
(1)簡單已使用年限的估算。如果資產的購建投資是;次完成,且在使用過程中沒有更新改造和追加投資的情況發生,那麼資產的實際已使用年限就是已使用年限。它可以通過調查購建時間和資產的使用記錄資料估算。例如一台機床購買後立即投入使用,現已歷時5年,中間因開工不足停業運轉1年,則已使用年限為4年。
(2)加權綜合已使用年限。如果資產的購建投資是分次完成,或在使用過程中進行了技術改造或追加了投資,這時資產的已使用年限需要加權綜合確定。當資產的投資是分次完成時,各次投資購入的資產的使用期不相同,不能簡單的用其一部分資產的使用年限來表示資產的已使用年限。同時,應該看到當資產在使用過程中有追加投資進行更新改造時,會使得資產的潛力加強,也就無異於改變了資產的已使用年限。顯然,無論是資產的各部分使用時間的不同,還是資產的已使用年限發生改變,資產的已使用年限都需用統計的概念加權綜合估算確定。這里的所謂加權,是用重置成本對時間加權來確定綜合已使用年限。
『叄』 投資多長期限的比較好
個人建議短期,我在聯銀普惠里都是選擇30天或者60天的,時間短方便提出來用
『肆』 被投資的公司經營年限能超過投資公司經營年限嗎
允許的不違法,因為年限是可以延長的
『伍』 基金或者信託中的投資期限,例如3+1或者3+2具體是什麼意思
3+1是指項目可能延長一年,3+2是指項目可能延長兩年。
若是封閉式基金,發行時在協議中,都要約定基金期限。到期後結算,基金持有者拿回自己的收益。基金本身可以轉化為開放式基金。
若是開放式基金,就因為是開放的,所以在發行時的協議中,沒有基金期限的規定。沒有衰敗到基金「清倉」的條件規定,它就一直運營下去。
(5)投資名義年限擴展閱讀:
基金投資的期限與額度:
一般而言,能承受較高風險的投資者可採用較積極的投資組合,投資組合中可以選擇較高的比例投資風險偏高的資產,如股票、股票型基金等。
風險承受能力較低的投資人在投資組合中應以風險較低、風格穩健的資產為主,如定期存款、債券、債券型基金和貨幣型基金等。
由此看來,基金投資應占資產(收入)的多少百分比才合適,需要視投資組合中其他資產配置的狀況而定。
舉例來說,如果您投資的資產中已經有相當多的股票,那麼可以考慮將部分投資轉換到股票型基金上,這樣可以降低投資單一股票的風險,同時還可享受股票投資的收益增長。
另外再搭配定期存款、債券或是債券基金、貨幣市場基金。若是資產配置已經相當保守,定期存款、債券佔了大多數,那麼可以通過增加偏股型基金的方式來提高收益率。
『陸』 投資回收年限計算公式
資一台設備50000元,利潤每年為35000,投資回收年限是:50000/35000=1.43年
『柒』 什麼是投資期限
就是你和融資主體簽訂的一個投資協議上的期限,比如你投資1年要求收回本金和回報,那麼一年就是你的投資期限
『捌』 投資期限10年是什麼意思
就是你存的錢或者抄買的理襲財產品,是10年期的。估計是要等到十年後才能取出本錢,利息可能會以年為單位來支付。不過,這么長的時間,我想應該是保險吧,保險產品一般都是十年或者十年以上的。如果買的是保險,則要注意你買的這個保險保那些內容(這是很重要的,有些保險銷售人員為了達到銷售額度,可能在介紹該產品時,有意或者是無意隱瞞一些內容),其實保險產品蠻好的,但不是所有的保險產品都適合每個人。不同的人需求不一樣,樓主就根據自己的情況做出判斷吧!
祝樓主,龍年發在財,合家歡樂!
『玖』 什麼叫投資回收年限
就是收回投資所需要的時間,
如投資1000000建廠,建成後每年可以賺200000,那麼它的投資回收年限=1000000/200000=5年
『拾』 什麼是加權投資年限法
加權投資年限是來用來估算被評估資源產實體性貶值的一種指標。
計算:參考法定年限判斷法 例如某被評估設備2000年一次性購建,法定使用年限為10年,2005年評估時的成新率=預計尚可使用年限/(實際已使用年限+預計尚可使用年限)×100%=5/(5+5)×100%=50%。
在實際工作中,當有大批類同的資產需要評估時,不必一一計算成新率,而採取以已提折舊年限為分組標准,以每組資產的賬面價值為權重,分組抽取評估樣本,計算出該批資產的平均已使用年限和尚可使用年限,最後求得並確定同類資產的成新率。
(10)投資名義年限擴展閱讀:
計算原始投資和追加投資的價格變動系數,將原始投資和追加投資調整為「現時(更新)成本』」以原始投資和追加投資的存續年期為權數,與「現時成本」相乘,求得「加權更新成本』,用「現時成本」總額去除「加權更新成本」總和,求得「加權投資年限」。
用尚可使用年限同「加權投資年限」與尚可使用年限之和(總使用年限)的比值即是成新率,加權投資年限=加權更新成本之和/更新成本之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