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公司注冊資金認繳制是什麼
注冊資本,是指合營企業在登記管理機構登記的資本總額,是合營各方已經繳專納的或合營者承諾一定要繳屬納的出資額的總和。我國法律、法規規定,合營企業成立之前必須在合營企業合同、章程中明確企業的注冊資本,合營各方的出資額、出資比例、利潤分配和虧損分擔的比例,並向登記機構登記。
⑵ CPA考試一共考幾科,幾年內考完
2020年注冊會計師舉行兩抄場考試的安襲排
2020年注冊會計師的專業階段考試將分為兩個批次,其中:10月11日在部分考區舉行會計、稅法、經濟法的第一場考試,10月17日、18日則照常舉行專業階段的六科考試。
考慮到部分考區參加會計、稅法、經濟法的考生人數較多,會使考點和機位緊張。為了優化考區有關科目的考點和機位資源,中注協將會在部分考區實施會計、稅法和經濟法三個科目的兩場考試,第一場考試時間定於2020年10月11日。以下為各省市2020年注冊會計師考試的批次安排情況。
要求是在五年內考完!
有問題私聊我~
⑶ 驗資報告是否存在有效期
當然有的哇,90天內提出申請.
1.將原公告中"對被審驗單位的實收資本(股本)及其相關的資產、負債的真實性、合法性進行審驗"修改為:"對被審驗單位注冊資本的實收或變更情況的真實性、合法性進行審驗。"這與修改前的定義相比,一方面增加了變更驗資的內容,另一方面,進一步明確了驗資的具體內容,體現了相關法規對注冊會計師驗資工作的要求。原來的驗資定義,雖然從會計學角度講比較科學、嚴謹,但它是在被審驗單位已經建立會計賬簿並對驗資事項作出相關會計處理的前提下才適用的。而實際上大多數內資企業在進行設立驗資時,由於企業尚未成立,大都不可能建立會計賬簿及對投資者繳納的投資款作出會計處理。在此情況下要求注冊會計師對被審驗單位的實收資本及其相關的資產、負債進行審驗,在實務中是很難操作的。而且驗資報告使用者並不關心被審驗單位是否對驗資事項進行了會計處理,他們所關注的是投資者的出資是否到位,出資行為是否真實。從驗資內容的修改可以看出,原公告是建立在會計報表審計理論基礎上的,本修訂稿對此有所突破。
2.將驗資的目的明確為:"對被審驗單位注冊資本實收情況的真實性、合法性進行審驗,並發表審驗意見。"在我們收集的反饋意見中,對此問題存在兩種不同意見。一種意見認為應該刪除"真實性、合法性",或者加上限定條件。主要理由是:由於驗資的固有局限及注冊會計師的職許可權制,注冊會計師對於被審驗單位注冊資本的實收或變更情況的真實性、合法性進行審驗並發表意見是有限度和有條件的,即必須是建立在被審驗單位及其投資者提供真實、合法、完整的驗資資料的基礎之上的。另外,對投資者出資合法性的判斷有些已超出注冊會計師的專業勝任能力。因為所謂的合法性,是指投資者的出資行為是否符合《公司法》、《中外合資經營企業法》、《中外合作經營企業法》、《外資企業法》以及企業登記管理有關法規等的規定,在許多情況下,特別是對投資者的投資來源、投資能力等是否合法注冊會計師很難判斷。
另一種意見認為應堅持"真實性、合法性"的提法,理由是:第一,關於真實性,在國家相關法規中已有規定。如《企業法人登記管理條例施行細則》(國家工商局令第66號)第34條中明確規定:"驗資證明是會計師事務所或者審計事務所及其他具有驗資資格的機構出具的證明資金真實性的文件"。第二,由注冊會計師驗證被審驗單位注冊資本實收或變更情況的真實性、合法性並出具驗資報告,是企業進行設立或變更登記的需要。如果注冊會計師不驗證被審驗單位注冊資本的實收或變更情況的真實性、合法性,就無法滿足驗資報告使用者的要求,驗資也就失去了它存在的價值與意義。為此,本稿修訂時仍然保留了"真實性、合法性"的提法。當然,由於注冊會計師的專業能力及職權所限,注冊會計師所出具的驗資報告不可能對"真實性、合法性"提供絕對保證。這與驗資報告使用者以及社會公眾對注冊會計師的期望相比存在一定差距。
3.明確區分了兩類驗資業務,並規定了設立驗資和變更驗資的劃分方法和具體內容。按照修訂稿的規定,設立驗資和變更驗資的類型取決於被審驗單位在企業登記機關申請登記時的類型。設立驗資和變更驗資內容的規定,主要參考了《公司注冊資本登記管理暫行規定》(國家工商局令第44號)的相關內容。
(三)關於被審驗單位的定義
本修訂稿第三條,將原來的"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新設立的,依法應當進行驗資的企業和實行企業化管理的事業單位",改為"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已設立或擬設立的,依法應當進行驗資的企業"。這樣修改,主要是考慮原定義中"新設立的企業和實行企業化管理的事業單位",是僅針對設立驗資而言的。由於修訂稿在驗資的定義中增加了變更驗資的內容,被審驗單位的定義也需隨之作相應修改。需要說明的是關於非企業的其他經濟組織的驗資業務,本修訂稿將其作為其他驗資業務,列在"附則"中。
(四)關於驗資的責任
近年來驗資方面的訴訟案不斷發生,都涉及到相關責任問題。特別是對於原公告第四條中"驗資報告的真實性、合法性"的理解,業內、外人士存在較大分歧。雖然原公告第四條對驗資報告的真實性、合法性作了明確解釋,但卻得不到法律界、社會公眾和有關監管機構的認同。他們認為,注冊會計師對驗資報告的真實性負責,就是要對驗資報告的內容和結論與實際情況完全相符負責。而實際上,如果存在投資者惡意作弊或與有關機構、人員串通舞弊,提供注冊會計師不能識別的虛假證明材料等情況,即使注冊會計師以應有的職業謹慎態度執行驗資業務,也可能得出不適當的審驗結論,導致所發表的審驗結論與實際情況不符。在此情況下,如果要求注冊會計師對其審驗結論承擔責任,是很不公平的。因此,注冊會計師對有關"真實性、合法性"所發表的意見是有一定條件的,注冊會計師只能合理保證而不能絕對保證審驗結論與事實相符。為了 避免社會各界對注冊會計師所承擔責任的誤解或對注冊會計師期望過高,並與國際慣例相一致,我們刪除了原公告第四條,並且在修訂稿中增加了第四條和第五條,進一步明確了被審驗單位及其投資者和注冊會計師各自的責任,同時還在第十七條中強調了驗資報告的作用和"合理保證"的概念。
(五)關於對錯誤、舞弊及違反法規行為的關注
目前注冊會計師面臨驗資方面的訴訟越來越多,投資者出資時弄虛作假十分普遍,驗資風險日益增加。針對此種情況,修訂稿增加了第六條,強調保持職業謹慎態度的重要性,並要求注冊會計師在執行驗資業務時充分關注被審驗單位的錯誤、舞弊和違反法規行為,以便提高驗資業務質量,規避驗資風險。
(六)關於審驗范圍
原公告對審驗范圍的規定與國家工商行政管理部門的要求不盡一致,特別是未明確變更驗資的范圍,實務中因缺乏統一規范作法不一。為了比較准確、具體地界定驗資的范圍,本修訂稿對原規定作了較大修改,主要是根據相關法規的要求、驗資實務的需要以及驗資的定義,分別按設立驗資和變更驗資兩種情況作了規定(修訂稿第十條、第十一條)。
(七)關於審驗程序
考慮到有關法規的要求和驗資業務的高風險性,本次修訂中嚴格了某些審驗程序,對原來不夠明確或與相關法規有矛盾的條款進行了修改、補充(修訂稿第十二條),刪除了原公告第十二條的內容,增加了某些基本原則和必要程序。例如,對於貨幣出資的審驗,增加了銀行函證的必要程序。這樣規定主要是考慮實施銀行函證程序,有助於發現被審驗單位的舞弊行為,對於規避風險是很有必要的。原公告中未作此規定,是因為在當時的經濟和法律環境下,注冊會計師很難執行銀行函證程序。1999年1月,財政部、中國人民銀行聯合印發了《關於做好企業的銀行存款、借款及往來款項函證工作的通知》(財協字[1999]1號)後,執行此程序的障礙已經基本消除,因此,在本次修訂中,我們增加了此項規定。對於實物出資,原公告中未明確必須進行評估或價值鑒定,這與《公司法》及其他相關法規的規定不一致,執行中遇到不少問題。因此,修訂稿明確規定:對於實物的價值,應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在資產評估或價值鑒定的基礎上進行審驗。關於無形資產的審驗亦是如此。
對於原公告未規范而實務中已大量存在的以凈資產摺合實收資本(股本),以資本公積、盈餘公積、未分配利潤、債務等轉增資本或因合並、分立等變更注冊資本的情況,本修訂稿中補充了有關的審驗程序及基本要求。
(八)關於出資方式
《公司法》中規定的出資方式只有貨幣、實物、工業產權、非專利技術、土地使用權這5種方式。但由於市場經濟日益發展,企業組織及經營形式多樣化,改組、合並、分立等日益頻繁,一些新的出資方式也不斷涌現,如投資者以其凈資產、債權、長期股權投資等作為出資,實務中已大量出現。對於新的出資方式,雖然一些部門規章有具體規定,但在《公司法》未作出規定的情況下,本修訂稿不宜作出具體規定,否則就會出現與《公司法》不符的矛盾。
(九)關於實物和無形資產的產權轉移問題
《公司法》規定:"以實物、工業產權、非專利技術或者土地使用權出資的,應當依法辦理其財產權的轉移手續。"但由於內資企業設立時,是先驗資後申請登記、領取營業執照,在驗資時無法辦妥有關的產權過戶手續,而國家有關規定也允許其在成立之後的一定期限內辦理有關手續。為此,修訂稿增加了第十三條,要求注冊會計師獲取有關承諾函,並在驗資報告中予以披露。
(十)關於驗資報告的作用
由於近年來驗資方面的訴訟案不斷增加,驗資報告被濫用的情況日益嚴重,注冊會計師行業、社會公眾、法律界、有關監管部門對驗資報告的作用存在不同理解,財政部曾於1999年7月印發了《關於明確注冊會計師驗資報告作用的通知》(財協字[1999]102號),明確規定了驗資報告的作用。因此,本修訂稿增加了第十七條第二款,對有關問題作了具體規范,並強調了驗資報告的時效性和針對性。
(十一)關於驗資報告的內容與格式
修訂稿在驗資報告內容方面的主要修改是,增加了驗資報告的作用及其使用責任(修訂稿第十七條)。這樣修改基於以下考慮:一是驗資作為一種特殊目的的審計業務,其報告的編制應符合《獨立審計實務公告第6號--特殊目的業務審計報告》的規定,注冊會計師應當在報告中說明驗資的目的以及在分發和使用上的限制,這樣規定也符合有關國際慣例。二是針對目前驗資報告使用不當的情況十分普遍,有必要在驗資報告中對其作用和使用責任加以明確。
關於驗資報告意見段的內容本修訂稿作了較大修改,分別規范了設立驗資和變更驗資報告意見段的具體內容,並對分期出資的審驗問題作了規定(修訂稿第十九條)。
本修訂稿對驗資報告附件的內容也作了必要的修改。主要考慮了驗資業務的實際需要,特別是驗資報告使用者的要求。
⑷ 新公司剛成立不久,會計師事務所出具的驗資報告有效期為3個月,那3個月以後怎麼辦呢需要做什麼事嗎
公司來是外資還是內資?驗資報告最源重要的作用是營業執照上的 實收資本金額。
如果是內資的話,驗資報告是交給公司所在區域的工商局即可,公司留一份存檔。
如果是外資的話,要在3個月內去變更批准證書、營業執照的實收資本,過了3個月就要請事務所將驗資報告的有效期延長。不過一般事務所是不願意延長的。
以上是上海的做法,其他地區就不清楚了。
⑸ 急!現在驗資報告有無有效期呢
當然有啊,驗資報告有一個報告日和基準日,報告日是沒有什麼影響的,但是基準日三個月內不去工商局驗資的話,這個驗資報告就沒有用了
⑹ 注冊一個公司的具體流程是什麼先怎麼著是先網上核名么
貴陽注冊公司需要的材料如下:
前期准備
1、法人(或股東)身份證掃描件(或正反面拍照)
2、監事人身份證掃描件(或正反面拍照)
3、所有登記人員(包括法人、股東、監事)人員的身份證掃描件(或正反面拍照)、手機、電子郵箱
4、產權證明原件及復印件
5、手機下載好遠程政務助手APP6、法人上半身照片電子檔。
核名所需要的信息有
1、公司名稱(3-5個)
2、注冊資金(認繳制,不用驗資)
3、營業范圍
4、股東身份證信息
實名認證時需要的信息有
1、准備好手機,像素不能太低
2、下載遠程政務助手APP
3、所有登記人員身份證信息及手機號
設立登記需要的資料有
1、產權證明送政務中心驗原件留一份復印件
2、所有登記人員(包括法人、股東、監事)的身份證掃描件(或正反面拍照)、手機、電子郵箱
刻章備案
1、營業執照副本
2、法人身份證掃描件(或正反面拍照)
3、法人上半身照片電子檔
注意事項:
1、以上所需資料除了產權證明涉及到原件,其他資料均不用原件。
2、因為是遠程信息採集,身份證上的圖片如果是好幾年前拍攝的有可能通過不了人臉識別,這時需要去現場認證(需本人持身份證前往政務中心認證)
3、法人或監事人不能在失信名單里
4、身份證要一定要在有效期,而且不能消磁了。
⑺ 驗資報告的有效期為多長90天嗎
我們這邊的驗資報告有效期一般是半年,評估報告有效期為一年! 查看原帖>>
⑻ 工商營業執照多長時間審一次
工商營業執照網上年報一年一次。企業需要在每年1月1日至6月30日通過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回報送上一年度答年度報告並公示。在我國實行多年的企業年檢制度畫上句號。
個體工商戶營業執照一般有效期為四年,但是每年的1月1日到3月30日需要驗照貼花。驗照時需要攜帶營業執照正副本、經營者本人身份證原件和復印件,租房協議和店鋪房照的復印件等。
(8)驗資報告的有效期擴展閱讀:
工商年檢所需材料:
一, 老公司。
1、 營業執照副本原件;
2、 公章、財務章、合同章;
3、 公司上年度資產負債表、損益表;
二, 上年新辦公司(以下均為復印件)。
1、 法人身份證;
2、 租房協議;
3、 開戶許可證;
4、 組織機構代碼證;
5、 驗資報告。
網路-工商年檢
⑼ 驗資報告的有效期為多長90天嗎
我們這邊的驗資報告有效期一般是半年,評估報告有效期為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