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國家秘密定密管理暫行規定》什麼情況下可能申請定密授權
有定復密權但經常產生國家秘制密事項的機關、單位,或者雖有定密權但經常產生超出其定密許可權的國家秘密事項的機關、單位,可以向授權機關申請定密授權。
《國家秘密定密管理暫行規定》第九條沒有定密權但經常產生國家秘密事項的機關、單位,或者雖有定密權但經常產生超出其定密許可權的國家秘密事項的機關、單位,可以向授權機關申請定密授權。
機關、單位申請定密授權,應當向其上級業務主管部門提出;沒有上級業務主管部門的,應當向其上級機關提出。機關、單位申請定密授權,應當書面說明擬申請的定密許可權、事項范圍、授權期限以及申請依據和理由。
(1)定密授權期限擴展閱讀:
《國家秘密定密管理暫行規定》第十二條被授權機關、單位不再經常產生授權范圍內的國家秘密事項,或者因保密事項范圍調整授權事項不再作為國家秘密的,授權機關應當及時撤銷定密授權。因保密事項范圍調整授權事項密級發生變化的,授權機關應當重新作出定密授權。
第十三條中央國家機關、省級機關作出的授權決定和撤銷授權決定,報國家保密行政管理部門備案。設區的市、自治州一級的機關作出的授權決定和撤銷授權決定,報省、自治區、直轄市保密行政管理部門備案。
② 定密的依據
直接依據:保復密事制項范圍,根本依據:保密法。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保守國家秘密法》規定:
第十三條 確定國家秘密的密級,應當遵守定密許可權。
中央國家機關、省級機關及其授權的機關、單位可以確定絕密級、機密級和秘密級國家秘密;設區的市、自治州一級的機關及其授權的機關、單位可以確定機密級和秘密級國家秘密。具體的定密許可權、授權范圍由國家保密行政管理部門規定。
機關、單位執行上級確定的國家秘密事項,需要定密的,根據所執行的國家秘密事項的密級確定。下級機關、單位認為本機關、本單位產生的有關定密事項屬於上級機關、單位的定密許可權,應當先行採取保密措施,並立即報請上級機關、單位確定。
(2)定密授權期限擴展閱讀:
具有定密權的主體:
1、《保密法》第十三條規定:中央國家機關、省級機關及其授權的機關、單位可以確定絕密級、機密級和秘密級國家秘密;
2、設區的市、自治州一級的機關及其授權的機關、單位可以確定機密級和秘密級國家秘密。
3、取消了市級機關(如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協等)絕密級國家秘密原始定密權(即依照國家定密范圍規定定密),市直機關單位、縣級機關(如縣委、縣人大、縣政府、縣政協等)行使原始定密權需經市級機關授權。
③ 保密員定密依據是什麼
保密員定密依據是定密許可權,機關、單位執行上級確定的國家秘密事項,需要定密的,根據所執行的國家秘密事項的密級確定。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保守國家秘密法》第十三條 確定國家秘密的密級,應當遵守定密許可權。中央國家機關、省級機關及其授權的機關、單位可以確定絕密級、機密級和秘密級國家秘密;設區的市、自治州一級的機關及其授權的機關、單位可以確定機密級和秘密級國家秘密。具體的定密限、授權范圍由國家保密行政管理部門規定。
機關、單位執行上級確定的國家秘密事項,需要定密的,根據所執行的國家秘密事項的密級確定。下級機關、單位認為本機關、本單位產生的有關定密事項屬於上級機關、單位的定密許可權,應當先行採取保密措施,並立即報請上級機關、單位確定;沒有上級機關、單位的,應當立即提請有相應定密許可權的業務主管部門或者保密行政管理部門確定。
(3)定密授權期限擴展閱讀:
《中華人民共和國保守國家秘密法》第十八條 國家秘密的密級、保密期限和知悉范圍,應當根據情況變化及時變更。國家秘密的密級、保密期限和知悉范圍的變更,由原定密機關、單位決定,也可以由其上級機關決定。
國家秘密的密級、保密期限和知悉范圍變更的,應當及時書面通知知悉范圍內的機關、單位或者人員。
④ 某文件標注"絕密★",表示該文件保密期限為多少年
一般情況下:
「絕密」保密期一般30年
「機密」保密期一般20年
「秘密」保密期一般10年
⑤ 涉密人員脫密期有哪些保密要求
要求如下:
1、涉密人員調動或退休須及時移交所經管的涉密文件、資料及其它專秘密載體,並簽屬訂《保密承諾書》。經本部門驗證無誤後,方可予以辦理工作調動或退休手續。
2、離崗涉密人員實行脫密期制度,脫密期根據其接觸、知悉國家秘密的密級、數量、時間等情況確定。一般情況下,核心涉密人員為3-5年,重要涉密人員為2-3年,一般涉密人員為1-2年。脫密期自單位批准涉密人員離開涉密崗位之日起計算。
3、涉密人員在崗脫密期間,未經批准不得擅自出境。不得到境外駐華機構、組織或者外資企業工作;不得為境外組織人員或者外資企業提供勞務、咨詢或者服務。
(5)定密授權期限擴展閱讀:
1、「脫密期管理」是指在一定期限內,從就業、出境等方面對離崗離職涉密人員採取限制措施。「離崗」,是指離開涉密工作崗位,仍在本機關、本單位工作的情形。
2、在這段時期之內,用人單位可以把員工調至不需保密的部門工作,以確保員工不再接觸新的商業秘密,因此,脫密期也可以稱為提前通知期。
⑥ 網路安全法國家保密期限。絕密不超過幾年,機密不超過幾年
國家保密的期限是由保守國家秘密法規定的,絕密級不超過三十年,機密級不超過二十年,秘密級不超過十年。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保守國家秘密法》第十五條 國家秘密的保密期限,應當根據事項的性質和特點,按照維護國家安全和利益的需要,限定在必要的期限內;不能確定期限的,應當確定解密的條件。國家秘密的保密期限,除另有規定外,絕密級不超過三十年,機密級不超過二十年,秘密級不超過十年。
(6)定密授權期限擴展閱讀:
《中華人民共和國保守國家秘密法》第十三條 確定國家秘密的密級,應當遵守定密許可權。中央國家機關、省級機關及其授權的機關、單位可以確定絕密級、機密級和秘密級國家秘密;設區的市、自治州一級的機關及其授權的機關、單位可以確定機密級和秘密級國家秘密。具體的定密許可權、授權范圍由國家保密行政管理部門規定。
機關、單位執行上級確定的國家秘密事項,需要定密的,根據所執行的國家秘密事項的密級確定。下級機關、單位認為本機關、本單位產生的有關定密事項屬於上級機關、單位的定密許可權,應當先行採取保密措施,並立即報請上級機關、單位確定;沒有上級機關、單位的,應當立即提請有相應定密許可權的業務主管部門或者保密行政管理部門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