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寧波第三季度企業所得稅季度申報期限
最遲在24日,打開寧波市地稅局或國稅網看下。
2. 三季度所得稅申報到幾號截止
一、納稅期限的總原來則
根據《中華人民源共和國稅收徵收管理法實施細則》第一百零九條規定,「稅收征管法及本細則所規定期限的最後一日是法定休假日的,以休假日期滿的次日為期限的最後一日;在期限內有連續3日以上法定休假日的,按休假日天數順延。」
二、具體規定如下:
企業所得稅:根據《企業所得稅法》第五十四條規定:企業所得稅分月或者分季預繳。
企業應當自月份或者季度終了之日起十五日內,向稅務機關報送預繳企業所得稅納稅申報表,預繳稅款。
由於,今年國慶節放假8天,因此,今年十月份企業所得稅納稅申報的最後期限應當是10月23日(15+8=23)。
3. 年度、季度企業所得稅申報時間
在次年的一月份進行申報,09年的「年度企業所得稅」是2010年的1月。
4. 第三季度忘申報企業所得稅了,該怎麼辦
《中抄華人民共和國稅襲收徵收管理法》第六十二條規定,納稅人未按照規定的期限辦理納稅申報和報送納稅資料的,或者扣繳義務人未按照規定的期限向稅務機關報送代扣代繳、代收代繳稅款報告表和有關資料的,由稅務機關責令限期改正,可以處二千元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可以處二千元以上一萬元以下的罰款。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令第63號)第五十四條規定,企業所得稅分月或者分季預繳。
企業應當自月份或者季度終了之日起十五日內,向稅務機關報送預繳企業所得稅納稅申報表,預繳稅款。
企業應當自年度終了之日起五個月內,向稅務機關報送年度企業所得稅納稅申報表,並匯算清繳,結清應繳應退稅款。
企業在報送企業所得稅納稅申報表時,應當按照規定附送財務會計報告和其他有關資料。
5. 企業所得稅季度預繳納稅申報表(A類)的申報期限是什麼時候呀
《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第五十四條規定如下:
企業所得稅分月或者分季預繳。回
企業應當自月份或者季度終了之日起十五日內,向稅務機關報送預繳企業所得稅納稅申報表,預繳稅款。
企業應當自年度終了之日起五個月內,向稅務機關報送年度企業所得稅納稅申報表,並匯算清繳,結清應繳應退稅款。
根據上述《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的規定:企答業所得稅季度納稅申報表應該在每個季度終了之日起十五日內,向主管稅務機關報送預繳企業所得稅納稅申報表,並預繳稅款。
《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是為了使中國境內企業和其他取得收入的組織繳納企業所得稅制定的法律。
由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於2007年3月16日通過。2017年2月24日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六次會議《關於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的決定》修正。
6. 企業所得稅申報時間
1,企業所得稅稅法第五十四條規定,企業所得稅分月或者分季預繳。企業應當自月份或者季度終了之日起十五日內,向稅務機關報送預繳企業所得稅納稅申報表,預繳稅款。企業應當自年度終了之日起五個月內,向稅務機關報送年度企業所得稅納稅申報表,並匯算清繳,結清應繳應退稅款。具體日期,可以向當地的稅務部門咨詢。 2,像你所說的,1月份申報的所得稅是預交的。年度所得稅申報應該是在每年的4月份之前。 3,如果你們賬目核算清楚的話,每年的4月、7月、10月及次年1月15號以前申報預繳,企業無論盈虧均要申報,年度終了後5個月內匯算清繳,多退少補。如果你們核算不清楚的話,稅務機關會給你們核定徵收的,核定徵收的企業,稅務機關會每年的6月以前重新進行核定,鑒於你目前的情況,建議你按規定期依據你的賬簿先行申報。 4,企業所得稅是按季度預交申報與年度匯算申報。季度預報時間是:每年的4月15日前預交第一季度、7月15日前預交第二季度、10月15日前預交第三季度、次年的1月15日前預交第四季度。年度匯算清繳時間是:於次年的5月31日前申報繳納上一年度的企業所得稅。(註:節假日則順延,國稅會自行通知納稅人的)
7. 企業所得稅納稅期限,季度指的是每年的那幾月
季度指的是每年的1-3月份第一季度,4月份申報。4-6月份第二季度,7月份申報。7-9月份第三季度,10月份申報。10-12月份第四季度,1月份申報。
1,企業所得稅分月或者分季預繳。
2,企業應當自月份或者季度終了之日起15日內,向稅務機關報送預繳企業所得稅納稅申報表,預繳稅款。
3,企業應當自年度終了之日起5個月內,向稅務機關報送年度企業所得稅納稅申報表,並匯算清繳,結清應繳應退稅款。
4,企業在報送企業所得稅納稅申報表時,應當按照規定附送財務會計報告和其他有關資料。
5,企業在年度中間終止經營活動的,應當自實際經營終止之日起60日內,向稅務機關辦理當期企業所得稅匯算清繳。企業應當在辦理注銷登記前,就其清算所得向稅務機關申報並依法繳納企業所得稅。
(7)第三季度企業所得稅申報期限擴展閱讀:
確定納稅期限,要根據課稅對象和國民經濟各部門生產經營的不同特點來決定。如流轉課稅,當納稅人取得貨款後就應將稅款繳入國庫,但為了簡化手續,便於納稅人經營管理和繳納稅款(降低稅收徵收成本和納稅成本),可以根據情況將納稅期限確定為1天、3天、5天、10天、15天或1個月。
確定納稅期限,包含兩方面的含義:
一是確定結算應納稅款的期限,即多長時間納一次稅。一般有1天、3天、5天、10天、15天、一個月等幾種。
二是確定繳納稅款的期限,即納稅期滿後稅款多長時間必須入庫。
8. 請教第三季度企業所得稅是按當期數還是按累計數申報
《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第一百二十八條規定: 企業所得稅分月或者分專季預繳,由稅務屬機關具體核定。 企業根據企業所得稅法第五十四條規定分月或者分季預繳企業所得稅時,應當按照月度或者季度的實際利潤額預繳;按照月度或者季度的實際利潤額預繳有困難的,可以按照上一納稅年度應納稅所得額的月度或者季度平均額預繳,或者按照經稅務機關認可的其他方法預繳。預繳方法一經確定,該納稅年度內不得隨意變更。
因此第三季度企業所得稅是按當期數申報預繳。
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所幫助。
9. 企業所得稅季報時間
按月份或季度預繳稅款的納稅人,應在月份或季度終了後日內向主管稅務機關進行納稅申報並預繳稅款。其中,第四季度的稅款也應於季度終了後15天內先進行預繳,然後在年度終了後45天內進行年度省報,稅務激光在5個月內進行匯算清繳,多退少補。
企業合理的工資、薪金予以據實扣除,這意味著取消實行多年的內資企業計稅工資制度,切實減輕了內資企業的負擔。但允許據實扣除的工資、薪金必須是「合理的」,對明顯不合理的工資、薪金,則不予扣除。今後,國家稅務總局將通過制定與《實施條例》配套的《工資扣除管理辦法》對「合理的」進行明確。
企業應納稅所得額的確定,是企業的收入總額減去成本、費用、損失以及准予扣除項目的金額。成本是納稅人為生產、經營商品和提供勞務等所發生的各項直接耗費和各項間接費用。
費用是指納稅人為生產經營商品和提供勞務等所發生的銷售費用、管理費用和財務費用。損失是指納稅人生產經營過程中的各項營業外支出、經營虧損和投資損失等。
除此以外,在計算企業應納稅所得額時,對納稅人的財務會計處理和稅收規定不一致的,應按照稅收規定予以調整。企業所得稅法定扣除項目除成本、費用和損失外,稅收有關規定中還明確了一些需按稅收規定進行納稅調整的扣除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