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土地使用權分幾種土地使用權的獲得方式有哪些
在我國,土地所有權的權利主體只能是國家和農民集體。土地使用權是指國家機關、企事業單位、農民集體和公民個人,以及三資企業,凡具備法定條件者,依照法定程序或依約定對國有土地或農民集體土地所享有的佔有、利用、收益和有限處分的權利。因此,土地使用權分為國有土地使用權和集體土地使用權。
另外,以農村承包地為例,土地使用權可以以承包的方式獲得。《農村土地承包法》第二十二條規定,承包合同自成立之日起生效。承包方自承包合同生效時取得土地承包經營權。
❷ 有買賣合同的土地屬於三資清理嗎
有賣有買賣合同的土地屬於三隻。
❸ 農村簽土地合同是不是一定要去三資中心
應該沒有。原因是,1984年前,我國普遍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後被稱為「第一輪專承包」。當時沒有強屬制要求簽訂承包合同。大部分的村的做法是用分地表代替合同。如果檔案保管較好,可能村民小組有留底,檔案管理差的,就沒有底。當時也沒有要求把檔案報送上級部門和檔案局。何況第一輪承包時對承包期限沒有明確規定,直到後來,才說可以承包15年。大部分村的承包期限為3到5年。
現在已經是第二輪延長承包期,第二輪承包,是在原有承包的基礎上進行的,且對合同、檔案有嚴格的規定,同時還以縣級人民政府名義頒發了《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證》。以前的承包檔案就算找到了,如果與頒發的《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證》上所記載的承包地不符的,應該以現有經營權證為准。
結論:
1.縣級檔案局沒有1984年的農村土地承包檔案。
2.從村裡查到了當時的檔案也沒有用。
❹ 土地使用權年限是多久 農村土地使用權多少年
❺ 土地使用權是多少年
1、國有土地使用權年限
(1)劃撥土地使用權年限:根據《城市房地產管理法》第22條規定,依照本法規定以劃撥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權的,除法律、行政法規另有規定外,沒有使用期限的限制。
(2)出讓土地使用權年限:根據《城鎮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和轉讓暫行條例》第12條規定,居住用地的使用年限是七十年,工業用地的使用年限是五十年,教育、科技、文化、衛生、體育用地的使用年限是五十年,商業、旅遊、娛樂用地的使用年限是四十年,綜合或者其他用地的使用年限是五十年。
2、農民集體土地使用權年限
(1)農用地使用權年限:根據《農村土地承包法》第二十條規定,耕地的使用年限是三十年,草地的使用期限是三十年至五十年,林地的使用期限是三十年至七十年,特殊林木的使用期限,經國務院林業行政主管部門批准可以延長。
(2)宅基地使用權年限:無期限,可以給自己的孩子繼承。
(3)建設用地使用權年限:通過土地劃撥及鄉(鎮)村建設用地程序取得的土地使用權,是無期限的;通過建設用地使用權出讓取得建設用地使用權的,使用期限和出讓土地使用權年限一樣。
(5)三資交易耕地年限擴展閱讀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鎮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和轉讓暫行條例》
第十條 土地使用權出讓的地塊、用途、年限和其他條件,由市、縣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門會同城市規劃和建設管理部門、房產管理部門共同擬定方案,按照國務院規定的批准許可權報經批准後,由土地管理部門實施。
第十二條 土地使用權出讓最高年限按下列用途確定:
(一)居住用地七十年;
(二)工業用地五十年;
(三)教育、科技、文化、衛生、體育用地五十年;
(四)商業、旅遊、娛樂用地四十年;
(五)綜合或者其他用地五十年。
第十三條 土地使用權出讓可以採取下列方式:
(一)協議;
(二)招標;
(三)拍賣。
依照前款規定方式出讓土地使用權的具體程序和步驟,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規定。
❻ 以前農村土地搞兩田制這次三資清理有關系嗎
農村的資產、資源、資金統稱「三資」。 「三資清理」,是對村集體經濟組專織的資金、資產、屬資源進行合理清查、整頓、完善。開展農村集體資金資產資源(以下簡稱「三資」)清理工作,是加強農村集體「三資」管理的重要基礎,是推進農村黨風廉政建設的重要內容,是維護農民群眾切身利益的重要舉措,對加快新農村建設,促進農村社會和諧穩定具有重要意義。三資清理和農村土地搞兩田制是一致的,沒有沖突。
❼ 農村三資是哪三資
「三資」農村群體是指農村社區的資金,資產和資源。
「三資」農村人口版是實現村(組)的所有成權員的共同富裕的重要物質基礎,是屬於一組經濟組織,農村經濟發展和農民群體。
有助於農村人口的增長;農村共同籌資,資產,資源管理,加強穩定和農村地區,以完善基礎管理制度,合法權益,保障集體經濟組織和農民的利益,有利於盤活農村集體存量資產,增加農民財產性收入;
有利於壯大農村集體經濟實力,增強集體組織為農戶服務的功能;經濟實力將有助於促進農村誠信政府,黨員之間,密切合作,改善農民服務。
(7)三資交易耕地年限擴展閱讀:
目標任務
通過健全制度、強化監督、加強服務,逐步形成產權明晰、權責明確、經營高效、管理民主、監管到位的管理體制和經營機制,推動農村集體「三資」管理的制度化、規范化,實現農村集體「三資」的保值增值,防止農村集體「三資」流失,保障群眾的合法權益,為促進農村社會的和諧、穩定、發展創造良好的環境。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農村集體三資管理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