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土地承包經營權期限有多長
《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第一百二十六條 土地承包期
耕地的承包期為三十年。草地的承包期為三十年至五十年。林地的承包期為三十年至七十年;特殊林木的林地承包期,經國務院林業行政主管部門批准可以延長。
第一百二十五條 土地承包經營權人享有的基本權利
土地承包經營權人依法對其承包經營的耕地、林地、草地等享有佔有、使用和收益的權利,有權從事種植業、林業、畜牧業等農業生產。
(1)水庫承包經營權年限擴展閱讀:
土地承包經營權:
《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第一百二十七條 土地承包經營權設立和登記
土地承包經營權自土地承包經營權合同生效時設立。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應當向土地承包經營權人發放土地承包經營權證、林權證、草原使用權證,並登記造冊,確認土地承包經營權。
第一百二十八條 家庭承包的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
土地承包經營權人依照農村土地承包法的規定,有權將土地承包經營權採取轉包、互換、轉讓等方式流轉。流轉的期限不得超過承包期的剩餘期限。未經依法批准,不得將承包地用於非農建設。
第一百三十條 承包地調整
承包期內發包人不得調整承包地。 因自然災害嚴重毀損承包地等特殊情形,需要適當調整承包的耕地和草地的,應當依照農村土地承包法等法律規定辦理。
第一百三十一條 承包地收回
承包期內發包人不得收回承包地。農村土地承包法等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
第一百三十二條 承包地被徵收的補償
承包地被徵收的,土地承包經營權人有權依照本法第四十二條第二款的規定獲得相應補償。
第一百三十三條 以招標等方式承包的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
通過招標、拍賣、公開協商等方式承包荒地等農村土地,依照農村土地承包法等法律和國務院的有關規定,其土地承包經營權可以轉讓、入股、抵押或者以其他方式流轉。
第一百三十四條 國有農用地實行承包經營的法律適用
國家所有的農用地實行承包經營的,參照本法的有關規定。
B. 想承包村裡的一個水庫,最長承包期限多少年
承包村裡水庫最長的承包經營期限不能超過二十年。
依據我國《合同法》第專二百一十四條:租賃期限屬不得超過20年。超過20年的,超過部分無效。
租賃期間屆滿,當事人可以續訂合同,但約定的租賃期限自續訂之日起不得超過20年。
C. 我想知道池塘及一般土地的承包年限最長有多少年
耕地的承包期為三十年。草地的承包期為三十年至五十年。林地的承包期為三十年至七十年;特殊林木的林地承包期,經國務院林業行政主管部門批准可以延長。農村土地承包後,土地的所有權性質不變。承包地不得買賣。中國的土地上不存在私有,未經批准不得建房.
農村土地,是指農民集體所有和國家所有依法由農民集體使用的耕地、林地、草地,以及其他依法用於農業的土地。
詳見法律條文:
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村土地承包法
第四條 國家依法保護農村土地承包關系的長期穩定。
農村土地承包後,土地的所有權性質不變。承包地不得買賣。
第八條 農村土地承包應當遵守法律、法規,保護土地資源的合理開發和可持續利用。未經依法批准不得將承包地用於非農建設。
第二十條 耕地的承包期為三十年。草地的承包期為三十年至五十年。林地的承包期為三十年至七十年;特殊林木的林地承包期,經國務院林業行政主管部門批准可以延長。
(3)水庫承包經營權年限擴展閱讀:
承包人的權利
在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法律關系中,承包人享有以下權利:
(1)佔有承包的土地以及森林、山嶺、草原、荒地、灘塗、水面的,承包人有權從集體組織取得一定數量、質量、位置的土地以及森林、山嶺、草原、荒地、灘塗、水面,這是承包人進行生產經營活動的前提。
(2)使用承包的土地或其他生產資料,獨立進行生產經營活動。
(3)收取承包土地或其他生產資料的收益,並取得依約定數額向發包人支付收益後所余收益的所有權。公民個人的承包收益,可以繼承。
(4)轉讓承包經營權,這是承包人對其承包權的處分,一般是承包人無勞動力或轉營他業而將承包的土地轉包。轉讓承包經營權的收益應歸承包人所有。
(5)承包人承包土地以後,仍有權按集體組織規定的制度使用集體組織所有的農林設施,如灌溉設施、農機具等。
(6)承包地被徵收的,土地承包經營權人有權依法獲得相應補償。
承包人的義務
(1)妥善使用承包的土地以及森林、山嶺、草原、荒地、灘塗、水面。這不僅要求承包人不得在承包土地上蓋房、建窯、建墳,不準進行掠奪性經營;而且還要求承包人根據土地的條件,合理使用,保存、改良土地,提高地力。
(2)承包人應依承包合同規定的數額向集體組織交付承包土地或森林、山嶺、草原、荒地、灘塗、水面的收益。
(3)承包人應獨立承擔風險。承包人承包土地以後,獨立進行生產經營活動,除了發生不可抗力承包人承擔的交付約定數額的承包收益的義務可以減免外,對於在生產經營中的其他各種風險概由承包人自己承擔。
(4)承包人應當接受集體組織對於其生產經營活動的合法監督、干涉。如承包人連續兩年棄耕拋荒的,發包人有權終止承包合同,收回發包的耕地。
D. 水庫承包經營權程序
所在地村委會按照規定程序議定,外村人,需要報經鄉鎮政府核准
E. 河流水庫最高能承包多少年
河流水庫最高能承包的年限,目前還沒有法律的具體規定。
如果是用於養魚的目的,照目前來看,估計是不能承包給個人了。
即使承包也要符合當地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批準的《水域灘塗養殖規劃》。
F. 農村水電站承包經營權70年合法嗎
不合法的
G. 國營水庫對外承包的最高年限是多少沒有經過職工大會同意,對外簽訂的承包合同是否有效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鎮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和轉讓暫行條例》專第十二條規定,屬 土地使用權出讓最高年限按下列用途確定:(一)居住用地七十年;(二)工業用地五十年;(三)教育、科技、文化、衛生、體育用地五十年;(四)商業、旅遊、娛樂用地四十年;(五)綜合或者其他用地五十年。
我其實不太清楚,因為上課或者書本都沒有說過有國營水庫這回事,你的情況應該是屬於第五款吧!
至於有沒有經過職工大會的同意我就更加不清楚了,這個應該是屬於企業內部的行政問題吧,物權法裡面也沒提到你這個問題啊!!
請恕我才疏學淺。沒辦法幫到你!!有空可以多聯系!
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一點幫助,祝你工作順利,生活愉快!
H. 水庫承包合同最高租期限多少年
水庫承包合復同的最制高期限為二十年,超過二十年的超過部分無效。
《合同法》第二百一十四條:
租賃期限不得超過20年。超過20年的,超過部分無效。
租賃期間屆滿,當事人可以續訂合同,但約定的租賃期限自續訂之日起不得超過20年。
二百一十五條:租賃期限六個月以上的,應當採用書面形式。當事人未採用書面形式的,視為不定期租賃。
I. 農村土地承包法對承包期限是如何規定的,為什麼這樣規定
承包期限是指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存續的期間,在這個期間內,承包方享有土地承包經營權,依照法律的規定和合同的約定,行使權利,承擔義務。
我國對土地實行用途管理制度,土地管理法按照土地的用途,將土地分為農用地、建設用地和未利用地,其中的農用地又包括耕地、林地、草地、農田水利用地和養殖水面等。農村土地承包法第二十條依照上述分類,根據我國農村的實際情況,對不同用途的土地的承包期及承包期的上限作出規定:「耕地的承包期為三十年。草地的承包期為三十年至五十年。林地的承包期為三十年至七十年;特殊林木的林地承包期,經國務院林業行政主管部門批准可以延長。」
一、耕地的承包期
耕地是指種植農作物的土地,包括灌溉水田、望天田(又稱天水田)、水澆地、旱地和菜地。我國農村實行土地承包經營制度的土地主要是指耕地。
我國法律和中央有關文件對土地承包的期限都作出了明確規定。土地管理法第十四條規定:「農民集體所有的土地由本集體經濟組織的成員承包經營,從事種植業、林業、畜牧業、漁業生產。土地承包經營期限為三十年。」從1984年開始,中央文件曾多次對土地承包的期限問題作出規定。1993年指出,為了穩定土地承包關系,鼓勵農民增加投入,提高土地的生產率,在原定的耕地承包期到期後,再延長三十年不變。1996年指出,土地承包期延長三十年,開發「四荒」的承包期可以更長一些,這是穩定家庭承包經營的重大政策,一定要貫徹落實好。1997年指出,土地承包再延長三十年不變,營造林地和「四荒」地等開發性生產的承包期可以更長。
在我國農村實行聯產承包生產責任制之初,承包期一般都比較短。後來認識到,承包期限過短,承包人可能無利可圖,甚至虧損,難以調動承包人增加投入、合理開發土地的積極性,甚至可能導致短期行為和對土地的掠奪式經營。這樣,國家實行土地承包經營制度就失去了積極意義。因此,1984年,中央文件規定,土地承包期限應當適當延長。土地承包期一般應在十五年以上。土地承包經營權期限的長短,應根據我國的實際情況和農業生產經營的特點,農業經濟的發展趨勢以及當前的農業承包經營政策等因素確定。期限太短,不利於土地承包經營權的穩定和農業的發展;期限太長,則不利於對土地利用方式的適當調整以及有關利益的協調。
耕地的承包期為三十年的規定,符合有關法律的規定和目前我國農村的實際做法,同中央文件的規定也是一致的。
二、草地、林地的承包期
草地是指生長草本植物為主,用於畜牧業的土地,包括天然草地、改良草地和人工草地。林地是指生長喬木、竹類、灌木、沿海紅樹林的土地,包括有林地、灌木林地、疏林地、未成林造林地以及跡地和苗圃等。在草原地區和林區,草地和林地承包是承包的主要部分。
在農村土地承包法出台前,對於草地、林地的承包期限,我國法律未明確規定。只是在土地管理法第十四條規定:「農民集體所有的土地由本集體經濟組織的成員承包經營,從事種植業、林業、畜牧業、漁業生產。土地承包經營期限為三十年。」中央文件中也曾原則規定,土地承包期再延長三十年不變,營造林地和「四荒」地等開發性生產的承包期可以更長。
之所以規定草地、林地的承包期較耕地的承包期更長,這是因為:首先,同耕地相比,草地和林地有其特殊性。以林地為例,林地的主要部分是有林地,一般生長著多年生的喬木、竹類、灌木等,而耕地主要是用於種植農作物,一般是一年一季或者兩季,有的甚至三季,很少種植多年生植物。其次,從事林業開發投資大,林木生長期、收益期長。如櫸木、水青岡、紅豆杉、柚木的採伐或經營期限至少在五十至六十年。再如我國特有的銀杏樹,其木材、果實、葉子等均有較高的經濟價值,但生長極為緩慢,所以又稱「公孫樹」,形容祖輩種樹到孫子輩才結實。目前我國的很多寺廟中都生長著千年以上的銀杏樹。浙江東陽地區種植的香榧樹,十五年開始結果,一百年才進入豐產期,並可延續四五百年,有的可達上千年。第三,我國對森林實行限額採伐制度,林地上種植的林木不能任意採伐。採伐必須申請採伐許可證並按照要求完成更新造林任務。承包方的生產經營和處置產品的權利受到較多限制。鑒於林地的上述特殊性,許多地方都將林地的承包期限適當延長。如浙江東陽將香榧樹的承包期定為六十年,安徽省林地承包的期限最高的達到七十年。許多地方、部門建議,林地的承包期應當適當長一些,以規定三十年至七十年為宜。對有些特殊的樹種,七十年的承包期仍顯不夠,應當更長。
農村土地承包法根據中央關於「營造林地和『四荒』地等開發性生產的承包期可以更長」的政策精神和我國農村土地承包的實際做法,對草地和林地的承包期及承包期的上限作出了規定。三、農村土地承包法規定的承包期限是法定期限鑒於全國絕大多數地方第二輪承包已結束,有的地方第二輪延包的年限比農村土地承包法規定的承包期限長的實際情況。為了穩定現存的農村土地承包關系,防止因農村土地承包法的實施引發重新承包土地,造成不必要的混亂,更好地維護承包方的合法權益,農村土地承包法在第六十二條對這種情況作了特別規定:「本法實施前已經按照國家有關農村土地承包的規定承包,包括承包期限長於本法規定的,本法實施後繼續有效,不得重新承包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