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商住用地 使用年限到底是70年還是50年
偷換概念而已嚴格抄來說,沒有商住房這個說法,商用就是商用,住宅就是住宅。但是許多開發商打擦邊球,明明是住宅,非要說商住。無非就是借用「住宅可以用於商業注冊」這個概念而已。從土地性質來說,七十年產權的肯定就是住宅了。
❷ 商住兩用產權70年可信么
1.商住兩用產權70年可信么
土地使用權出讓最高年限按下列用途確定
(一)居住用地七十年;
(二)工業用地五十年;
(三)教育、科技、文化、衛生、體育用地五十年;
(四)商業、旅遊、娛樂用地四十年;
(五)綜合或者其他用地五十年
據此正確的說法應當是主張用地70年,商業用地40年
2.他說補償回遷樓屬於政府安置工程,特批的臨街70年產權
即使是回遷安置房也不能違法特批產權,必須依法辦事。但是你也無需擔心, 土地使用權期滿,土地使用者可以申請續期。需要續期的,應當重新簽訂合同,支付土地使用權出讓金,
並辦理登記。依據是城鎮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和轉讓暫行條例41條據此即使到期之後你只要申請續期的,還是可以繼續簽訂合同繼續使用的,不會因為到期就強制收回。可以放心。
(2)商住用地期限寫著70年擴展閱讀:
商住兩用房是指商住兩用的房子。對於商務型公寓的名字,此前不少開發商叫成「商住房」。商住兩用的房子的土地性質一般是綜合用地,土地使用權年限為50年。
市住建委相關負責人解釋,本市政策層面並沒有明確「商住房」這一概念,所謂的「商住房」只不過是開發商改變最初規劃用途而造出來的概念,但商務型公寓則是特有的合規項目,規劃上未曾發生改變。
商住兩用房因商用土地年限從30年-50年不等,引發了許多模糊觀念,甚至有商住都是小產權的誤解。而事實上,在房屋所有權年限方面與住宅並無差別都是永久的,根據[2]第二十二條和[3]第一百四十九條相關規定,住宅用地的最高年限70年,商業用地40年(有特殊50年限),
綜合用地50年。現已明確,根據《物權法》第一百四十九條規定:住宅建設用地使用權期滿後,自動續期。而「非住宅建設用地土地使用權」,不能自動續期。
所以相對於普通住宅,商住兩用房的隱性成本其實很高。若有其他規劃,需要拆遷,則商業補償按照1:3賠償,為住宅的三倍。
住宅的土地使用年限為70年,自取得該地的土地使用權之時算起。房改房的產權土地使用年限起算時間以該地塊地上房屋參加房改之後第一個繳納土地出讓金的房屋為准。
經濟適用房的使用年限為50年。工業用地50年 教育、文化、體育、衛生等土地使用年限為50年。商業、旅遊、娛樂用地40年。綜合或者其他地50年。
❸ 商住兩用的商品房為什麼有的產權是50年,有的是70年呢
商品房住宅是70年,商住兩用有50年。
土地永遠的國家的,國家的土地只能暫時使用,根據用途和性質區別,產權年限不一樣,如果是純商業,產權是50年,如果是純住宅產權70年,商住兩用,就看政府對於該樓盤的定義,這是開發商找政府談判的結果,不是開發商自行決定的。
(3)商住用地期限寫著70年擴展閱讀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鎮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和轉讓暫行條例》
第八條 土地使用權出讓是指國家以土地所有者的身份將土地使用權在一定年限內讓與土地使用者,並由土地使用者向國家支付土地使用權出讓金的行為。土地使用權出讓應當簽訂出讓合同。
第九條土地使用權的出讓,由市、縣人民政府負責,有計劃、有步驟地進行。
第十條 土地使用權出讓的地塊、用途、年限和其他條件,由市、縣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門會同城市規劃和建設管理部門、房產管理部門共同擬定方案,按照國務院規定的批准許可權報經批准後,由土地管理部門實施。
第十一條 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應當按照平等、自願、有償的原則,由市、縣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門(以下簡稱出讓方)與土地使用者簽訂。
第十二條 土地使用權出讓最高年限按下列用途確定:
(一)居住用地七十年;
(二)工業用地五十年;
(三)教育、科技、文化、衛生、體育用地五十年;
(四)商業、旅遊、娛樂用地四十年;
(五)綜合或者其他用地五十年。
❹ 開發商的土地證上寫的是商住用地年限40年,但後面的附記上又寫了個住宅用地70年,那麼問題來了
一般來說純粹住宅70年,商住兩用40年。不過這個不影響使用,目前國家還沒有明確這個到期要如何具體辦手續。
❺ 規劃許可證上寫的土地性質是商住用地50年,開發商在上面建的住宅樓是70年嘛預售證寫的是住宅
那是欺詐行為,土地出讓年限辦證只能是50年,除非開發商再補20年出讓金。
❻ 我買了商品房,土地規劃性質是商住,使用年限為70年
1、跟純住宅沒什麼不同
2、房屋用途是住宅,就能簽戶口。
3、電費按民用收。
4、費用一樣。
土地規劃性質為商住,但最後的土地性質還得看最終審批的用途。
❼ 國家規定住宅商品房土地使用期限是70年,而同是住宅,土地用途是商住的,住宅商品房土地期限卻僅是50年
危害也談不上。問題是有的,純住宅與商住的本質區別就是土地使用年限,而跟生活直接相關的專就是將來的生活成屬本,商住用的水、電、煤氣(有可能沒有)的價格會高於住宅的,物業管理費也有可能高;至於50年後70年後的事現在還不好說,房子的所有權永遠屬於所有者
❽ 商住樓的土地使用年限到底是多少年商業50年住宅70年但是住宅、商業是同一塊地哦
1,商住樓的土地使用年限是居住用地七十年,工業用地五十年,商業、旅遊、娛樂用地四十年,綜合或者其他用地五十年。所謂商住樓是指商業和住宅兼而有之的建築,商住樓是在其中的住宅部分,而不是在商業部分。
第十二條 土地使用權出讓最高年限按下列用途確定:
(一)居住用地七十年;
(二)工業用地五十年;
(三)教育、科技、文化、衛生、體育用地五十年;
(四)商業、旅遊、娛樂用地四十年;
(五)綜合或者其他用地五十年。
(8)商住用地期限寫著70年擴展閱讀
土地使用年限最高70年據市國土部門有關人士介紹,土地使用年限是從開發商取得該地塊的土地使用證之日開始計算,即國家首次出讓該地塊的時間。根據1990年5月19日開始實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鎮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和轉讓暫行條例》規定,土地使用權出讓最高年限按下列用途確定:
住宅用地(也就是人們常說的商品房用地):全國統一執行的土地使用年限為70年;
工業用地(也就是人們常說的工廠、工業區):全國統一執行的土地使用年限為50年;
教育、科技、文化、衛生、體育等公益事業性用地:全國統一執行的土地使用年限為50年;
商業、旅遊、娛樂用地:全國統一執行的土地使用年限為40年;
綜合或者其他用地:全國統一執行的土地使用年限為50年。2土地使用年限期滿可自動續期
根據2007年10月1日起施行的《物權法》中的明確規定:「住宅建設用地使用權期間屆滿的,自動續期。」
據悉,在《物權法》出台之前,根據1994年7月5日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城市房地產管理法》第二十一條規定,辦理土地使用權續期的,應當重新簽訂土地使用權轉讓合同,並依照規定支付土地使用權出讓金。
也就是說,根據以往的規定,辦理土地使用權續期是需要繳納一定費用的。而《物權法》出台後,雖然規定了可以自動續期,但實際上並沒有對續期的土地使用費支付標准和辦法做出明確規定。特別是2007年3月,《土地管理法(修訂草案徵求意見稿)》開始在一定范圍內徵求意見。
相比於「草案」,「徵求意見稿」以「按照國家有關規定自動續期」替換了「無償自動續期」。但是,當購房者的土地使用年限到期之後,需要怎樣進行權利延期,是否需要繳納土地出讓費用,繳納多少出讓費用,都還沒有一個明確的說法。而有關業內人士認為,適當續費是最有可能的。
❾ 商業用地上建的住房,開發商為什麼承諾有70年的產權
商住樓上邊的來住宅物業類型是源純居住使用,和底部的商業類型用地在很多方面都不一樣。首先來了解一下商住樓的定義,商住樓是指該樓的使用性質為商、住兩用,商住樓一般底層(或數層)為商場、商店、商務,其餘為住宅的綜合性大樓。商住樓不分建設主體,不僅開發商可以建,非開發企業、個人也可以建,沒有規定必須出售。
商住樓產權使用年限: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鎮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和轉讓暫行條例》(一九九0年五月十九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令第五十五號發布自發布之日起施行)第十二條商住樓產權土地使用權出讓最高年限按下列用途確定:一、居住用地七十年;二、工業用地五十年;三、教育、科技、文化、衛生、體育用地五十年;四、商業、旅遊、娛樂用地四十年;五、綜合或者其他用地五十年。
這里說到的商住樓上邊的住宅是指居住用地,因此產權是70年,其他商業類型用地為40年產權。
❿ 商住兩用的的建築物可以是70年產權嗎
商住兩用住房的產權是50年。純住的居民房就是70年,所謂的商住兩用就是就的專房子下面有商鋪屬就是商住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