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中國煤炭資源還可以開采多少年
中國煤炭資源探明儲量還可以開采100年,煤炭資源沒有了會尋找替代能源,如大力發展太陽能、風能、水利、生物質能、核能。
滿意請採納
㈡ 中國煤炭開采前景有多大
煤炭是我國的主要能源,煤炭行業的生命線,是能源安全和國民經濟的重版要基礎產業。小康社會權的關鍵時期,煤炭行業在保護國家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需要,我們必須改變經濟增長方式,加快結構調整,走資源利用率高,安全,安全,經濟效益好環境污染少和可持續發展。 建立規范的以煤炭資源開發,初步結果大型煤炭基地,整合中小型煤礦取得明顯進展的轉變;進一步完善現代企業制度,形成億噸級的一些大規模生產的煤炭企業和企業集團;基本形成適應煤炭工業的發展,科學和技術創新體系;煤礦生產安全局勢顯著改善;潔凈煤技術開發和產業化的全面發展,資源利用和節約資源取得重大進展;開采生態環境惡化得到遏制;工人收入穩定增長,初步形成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以適應管理體制的煤炭工業和煤的法律法規體系。 煤炭是我國的主要能源,分別占總額的能源生產和消耗的76 %和69 % ,在今後很長一段時間,我國將根據煤為主的能源結構。隨著煤炭行業改變經濟增長方式,擴大煤炭的使用,煤炭仍然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地位。
㈢ 中國的煤炭資源還能開采多久
250年左右
其實是永遠開采不完的。因為當某一資源開發殆盡的時候,成本升高,人們便會轉向另一種資源
㈣ 中國的煤炭能用多少年
中國已探明的煤炭夠用多少年?
煤炭是中國經濟發展的命根子,然則中國煤炭已探明的儲量究竟夠用多少年,似乎
沒有準確的答案。
最近有好幾位知名人士在公開場所發表了關於中國煤炭儲量的數目字,大家相差十
萬九千里,但從各位的發表談話的語氣聽來,個個都像是中國煤炭的權威,所以很
難判斷誰的數目字比較可信。
首先注意到的是,中國科學院院士的何祚庥去年11月27日在福州[兩岸科教創新論壇
]上指出,2003年中國能源消費總量為16.78億噸標准煤,其中有54%用於發電,以該
比例計算,如果2020年的電力需求是11億多千瓦,則能源需求將至少是40億噸標准
煤。以中國已探明可利用的煤炭儲量1145億噸計,2020年後僅能再維持30年!
據中國彬州網轉發新華社消息(筆者按,相信是今年六月五日的消息),中國煤炭地
質總局局長徐水師最近表示,中國是世界上的煤炭資源大國,約有2000億□的可采
儲量。如果按照目前的可采儲量和煤炭產量簡單相除,中國煤炭儲量是可以采100年。
中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副主任張曉強,今年七月全國煤炭工作會議上表示,中國現
已探明的煤炭達一萬億噸 (筆者按:即1,000,000,000,000噸),他認為以每年二十
億噸的消費量計,在未來相當長的時間內,中國倚靠煤炭作為主要能源是完全可以
的。
所謂相當長的時間,如按定量二十億噸的年消費量計,應可維持五百年。如按何祚
庥2020年後定量四十億噸年消費量計,應至少可維持二百五十年。
據來自北京8月18日的外電消息,Inner Mongolia has proven reserves of 230 billion
tons,said Wang Wangwang, director of the region's coal instrial administration。
外電說,內蒙古煤炭工業管理所所長王汪旺(筆者譯音)表示,內蒙古探明煤炭儲量
有二千三百萬億噸。
那就是說,單是內蒙古就擁有二千三百萬億噸探明煤炭儲量。
這幾組數目字使人想起 [小兒論] 中的孔老二來,話說孔子有一次率諸弟子御車游
赴秦國之地,路逢一兒姓項名橐,天文地理對答如流,後來他反問孔子:天上零零
有幾星?孔子答曰:適來問地,何必談天? 小兒又問:地下碌碌有幾屋?孔子曰:
且論眼前之事,何必談天說地。小兒再問:若論眼前之事,眉毛中有幾枝?孔子笑
而不答,顧謂諸弟子曰:後生可畏,焉能求者之不如今也,於是登車而去。
為什麼孔聖人對數目字諱莫如深?可能他老人家認為數目字不是「小兒科」,小孩
聽不明白,容易曲解,不如不說。
煤炭是中國經濟發展的命根子,中國諸位現代聖人不得不作個大約的估計。但為什
么數目字相差這么遠呢?
徐水師舉出了幾個原因:
一是煤炭地質勘查投入不足,商業性煤炭地質工作融資渠道不暢,與國民經濟發展
對煤炭資源的需求差距不相適應,致使煤炭資源調查、煤礦區水資源調查、生態環
境評價和科技創新等公益性地質工作無法正常開展,商業性投資風險加大,對商業
性地質勘查的引擎力不足。煤炭地質勘查設備更新速度遲緩,不能滿足煤炭資源勘
查和煤礦生產、安全要求。
二是煤炭地質勘查隊伍屬地化後,舊的體制已打破,新的體制尚未完善,地勘隊伍
的建制、結構、專業、人才和設備已經不適應快速增長的資源需求,致使煤炭資源
狀況和勘查程度不明,國家宏觀管理和宏觀調控困難,所以要加強這方面的體制改
革。
三是煤炭地質勘探程度不足,成果質量呈現下滑趨勢。近年來,一些業主放鬆了對
勘探程度和地質報告的要求,違背法規、脫離規范的現象時有發生,致使可供建井
的精查地質報告勘探程度嚴重不足,成果質量和水平明顯下降,影響了煤礦建設和
安全生產。國家有關部門都在重視這方面的工作,目前正在逐步改進。
徐水師提供了一組中國煤炭資源開采和利用狀況的數字:在一萬多億噸查明資源量
中,已利用3500億噸,尚未利用資源量6700億噸。尚未利用資源量中,可供新井建
設利用的精查資源儲量約300億噸左右。找煤資源量占尚未利用資源量50%以上。據
專家預測,2010年、2020年我國煤炭需求量將分別達到23億噸和28億噸。
他說中國現有煤礦有保障的年生產能力為13億噸,在建規模4億噸左右,到2010年和
2020年,現有煤礦有保障的生產能力將分別下降到12.4億噸和11.7億噸;到2010年
新增生產能力2.4億噸;他繼續說,「由此可見,若不採取措施,我國煤炭供應能力
將嚴重不足,煤炭資源保障程度將會出現危機。為了滿足日益增長的煤炭需求,必
須加快新井建設步伐,按照煤礦設計規范,形成1億噸煤炭生產能力,約需140─200億
噸精查資源儲量,同時,考慮到勘查期和建井期,則2010年、2020年分別需精查資
源儲量1000-1200億噸和1500-1700億噸,精查資源儲量缺口分別達到750-900億噸
和1250-1400億噸。根據煤炭工業可持續發展對資源需求,精、詳、普資源儲量比
較適宜的比例為1:2:5。按照這一比例推算,到2010年和2020年,詳查資源儲量缺口
將分別達到900億噸和1900億噸,普查資源量分別達到3500億噸和6000億噸。」
原來儲量數目字要分開精、詳、普資源儲量,誰還敢說數目字是個「小兒科」?
無論如何,如果把煤炭的儲量再換算為「夠用多少年」,那就更加復雜了,因為煤
炭的用途廣泛,夠用多少年要視乎怎樣用法。現在供發電的煤炭是直接燃燒的,將
來會先液化或氣化,更遠的將來如果能在煤炭中取氫以核聚變方法供大規模發電和
交通燃料電池之用,那麼,中國的「已探明」煤炭儲量的可用年期遠遠超過四十年、
二百五十年或五百年,最低限度應該最少五百個世紀。
㈤ 中國的煤炭還能開采多少年
估計不會太長吧,肯定是在我的有生之年(我19了) 所以請大家愛惜並節約使用人類有限的資源
㈥ 我國的煤碳資源儲量還能開采多少年
中國煤炭資源探明儲量還可以開采100年,煤炭資源沒有了會尋找替代能源,如大力發展太內陽能、風容能、水利、生物質能、核能。在「2004煤炭經濟論壇」上,專家們認為,中國煤炭資源可以保證開采上百年,然而這僅僅是依據現有利用方式而定,隨著全球石油資源的迅速減少、煤炭潔凈化技術的提出,煤炭在一些領域替代石油已是大勢所趨,所以煤炭只會越來越寶貴、越來越稀缺。
㈦ 我國煤礦還可以開采多少年。
100年!
我國煤炭儲量居世界第三位,中國煤的探明儲量在1994年已接近10000億噸。但如果以版人均占權有量來計算,卻只接近於世界平均水平,相當於煤炭資源中等的國家。考慮到未來我國人口將上升到16億,因而其人均佔有量還將下降。不僅如此,在煤的探明儲量中,低級的D級儲量佔到70~80%,可供建井設計的精查儲量不過30%,如果再減去生產井和建井已經利用的2300億噸,以及剩餘的本不多的高級儲量中,還有因地質構造條件復雜,近期內尚難以利用的儲量,實際上目前能夠利用的精查儲望不過300多億噸。據專家估計,這一數字距2000年計劃產煤14億噸所需精查儲量還有較大差距①。所以,未來中國的煤炭資源相當緊缺。不僅煤礦如此,中國的其它礦產資源如鉑礦、鐵礦等均有類似的情況,亦即貧礦多而富礦少,總量多而可供開採的、經濟上出效益的礦產資源少。所以,中國雖然物博,只是在數量的意義上物博,如果考慮到質量,那就未必物博。如果再考慮到人口眾多,那就是人均佔有有效資源相當緊缺。
㈧ 中國煤礦開采歷史介紹一下我國從什麼時候
中國式世界上煤炭資源最豐富的國家之一。據不完全統計,我國煤炭探明總儲量在9000億噸以上,居世界第三;已知含煤面積55萬多平方千米,而且煤種齊全。
我國利用煤炭已有幾千年的歷史,是世界上發現和利用煤炭最早的國家之一。遠在公元前500年左右的春秋戰國時期,煤已成為一種重要產品,稱為石涅或涅石。魏晉時期稱煤炭為石墨,唐宋時期為石炭,明朝始稱煤炭。公元前一世紀,煤已經用於冶鐵和煉銅。17世紀中葉,明末宋應星的《天工開物》一書,系統的記載了我國古代煤炭的開采技術,包括地質、開拓、採煤、支護、通風、提升以及瓦斯排放等技術,說明當時的採煤業已發展到一定的規模了。在相當長的時期內,我國的煤炭開采技術始終停留在手工作業生產的水平上,1949年全國煤炭年產量只有32.40Mt。
建國以來,黨和政府十分重視煤炭工業的發展,建設了大批新礦井,原煤產量飛速增長,1996年原煤產量已達13.3億噸,居世界首位。在原煤產量中,國有重點煤炭和地方煤礦產量分別約佔40%和60%。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煤炭工業發展取得了更為顯著的效果,採煤、掘進、運輸等生產環節的機械化和生產集中化程度迅速提高,平均單產工效增長較快,創造了許多新的記錄。
1996年國有重點煤礦有72個綜合機械化採煤隊年產量超過1.00Mt,工作面平均數目達240.14個,平均年產77.1萬t,平均回採工效 26.14t/工,綜采比重佔47.18%。兗州南屯綜采隊年產達3.50Mt。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全國共329個普采工作面,平均年產24.7萬t,其中有40個單體液壓支架普采隊,年產超過40萬t ;普采面平均回採工效7.62t/工,產量比重佔23.35%,峰峰(現冀中能源)萬年礦普采隊創年產80萬t的記錄。全國煤礦炮采工作面有4個隊年產超過35萬t,開灤礦區一炮采隊曾創年產50萬t的高產記錄。
㈨ 中國煤炭能開采多少年
在「2004煤炭經濟論壇」上,專家們認為,中國煤炭資源可以保證開采上回百年,然而這僅僅是答依據現有利用方式而定,隨著全球石油資源的迅速減少、煤炭潔凈化技術的提出,煤炭在一些領域替代石油已是大勢所趨,所以煤炭只會越來越寶貴、越來越稀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