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首次辦身份證需什麼證件
首次辦身份證的公民,到常住戶口所在地的公安機關辦理申領手續,要交驗居民戶口薄、本人照片,填寫《居民身份證申領登記表》交納證件工本費。進行人像採集和指紋採集。繳納工本費,在發放居民身份證登記表上簽字並留下聯系電話。
公安機關在對公民申報材料與本人戶口登記項目內容核對無誤後,將辦證信息傳輸報送上一級公安機關制證。在規定的領證時間內,申領人持憑證到派出所領取第二代居民身份證。
人像採集標准:證件照片為申領人正面免冠頭像,不著制式服裝,經常戴眼鏡的必須戴眼鏡照相,要保證人像清晰,無明顯畸變。
收費標准:第二代居民身份初次申領,收取證件工本費20元。發證期限:派出所受理申領居民身份證手續後,在60日內將新證發至公民手中。
(1)初次申領身份證有效期擴展閱讀:
制發流程
證件申領和制發的基本程序是:公民應當自年滿16周歲之日起三個月內,到常住戶口所在地的公安機關辦理申領手續,要交驗居民戶口薄、本人照片,填寫《居民身份證申領登記表》交納證件工本費。未滿十六周歲的公民,自願申請領取居民身份證的,由監護人代為申請領取居民身份證。
公安機關在對公民申報材料與本人戶口登記項目內容核對無誤後,將辦證信息傳輸報送上一級公安機關制證。
申領證件
在前往辦證時,應攜帶居民戶口薄、兩張本人彩色相片(也可以在現場採集相片)和原申領的第一代居民身份證。
在辦理手續時,要填寫《居民身份證申領登記表》和進行身份證指紋收集,協助工作人員准確核身份證登記項目,並交納證件工本費。
注意的是流動人口錄指紋要回戶口所在地辦理。
自助服務終端開通,實現的功能有戶籍政策查詢、辦理進度查詢、戶籍證明列印和身份證的補辦、丟失注銷。還可以辦理注銷證明和關系證明。
發放范圍
居民身份證由公民常住戶口所在地縣級人民政府公安機關簽發。未滿16周歲的公民,由監護人代為申領居民身份證。
有效期限
分為5年、10年、20年、長期4種。未滿16周歲、自願申領身份證的公民,身份證有效期5年;16周歲至25周歲的公民,身份證有效期10年;26周歲至45周歲的公民,身份證有效期20年;46周歲以上的公民,身份證長期有效。
❷ 初次申請辦理身份證,需要怎麼辦理
首次申領居民身份證步驟:
1、申領人本人攜帶:①戶口簿、②本人的學生證、畢業證、結婚證、駕駛證(其中之一)或貼有本人近期照片的其它證件或證明,到戶口所在地公安機關照相點免費採集數碼相片。
2、在戶口所在地派出所戶籍窗口填寫《人口信息核對表》,核對人口信息。
3、未滿十六周歲的公民,由監護人代為申請領取居民身份證。
4、人口信息有誤、需要更正:
①非審批項目憑提供的相關材料直接更正。
②審批項目(姓名、性別、民族、出生日期)憑提供的相關材料申請變更,按規定審批後予以更正;審批期間暫緩辦理身份證。
5、人口信息正確無誤,受理窗口受理後直接列印《居民身份證申領登記表》。
6、申領人在《居民身份證申領登記表》上簽字確認,交納證件工本費,領取《居民身份證領取憑證》和收費收據。
7、30個工作日後本人攜帶《居民身份證領取憑證》到指定地點領取證件(申請辦理加快證件的,10個工作日內由郵政快遞按指定地點投遞)。
(2)初次申領身份證有效期擴展閱讀:
《中華人民共和國居民身份證法》:
第二十條公民申請領取、換領、補領居民身份證,應當繳納證件工本費。居民身份證工本費標准,由國務院價格主管部門會同國務院財政部門核定。對城市中領取最低生活保障金的居民、農村中有特殊生活困難的居民,在其初次申請領取和換領居民身份證時,免收工本費。
對其他生活確有困難的居民,在其初次申請領取和換領居民身份證時,可以減收工本費。免收和減收工本費的具體辦法,由國務院財政部門會同國務院價格主管部門規定。公安機關收取的居民身份證工本費,全部上繳國庫。
第二十一條現役的人民解放軍軍人、人民武裝警察申請領取和發放居民身份證的具體辦法,由國務院和中央軍事委員會另行規定。
❸ 青少年初次辦理身份證的流程
首先要先去戶口所在地公安局掃描一寸照,將一寸照掃描進公安局系統庫,還要核對戶口本及學校,要交驗居民戶口薄、本人照片,填寫《居民身份證申領登記表》交納證件工本費。未滿十六周歲的公民,自願申請領取居民身份證的,由監護人代為申請領取居民身份證。
申領證件:
1、在前往辦證時,應攜帶居民戶口薄、兩張本人彩色相片(也可以在現場採集相片)和原申領的第一代居民身份證。
2、在辦理手續時,要填寫《居民身份證申領登記表》和進行身份證指紋收集,協助工作人員准確核身份證登記項目,並交納證件工本費。
3、注意的是流動人口錄指紋要回戶口所在地辦理。
4、自助服務終端開通,實現的功能有戶籍政策查詢、辦理進度查詢、戶籍證明列印和身份證的補辦、丟失注銷。還可以辦理注銷證明和關系證明。
收費問題:
2003年12月30日,《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關於居民身份證收費標准及有關問題的通知》(發改價格[2003]2322號)規定:
1.公安機關對申領、換領第二代居民身份證的居民收取工本費每證20元,對丟失補領或損壞換領第二代居民身份證的居民收取工本費每證40元。
2.公安機關為居民辦理臨時身份證時第二代居民身份證收費標准為每證10元。
3.居民申領、換領及丟失補領、損壞補領防偽居民身份證收費標准仍按照原(計價格[1995]873號)規定執行。
根據財政部和發展和改革委於2018年4月12日下發的財稅〔2018〕37號文件,通知自2018年4月1日起,停徵首次申領居民身份證工本費。
異地辦理:2016年7月1日,將在全國范圍實施異地辦理身份證。有效期滿換領居民身份證的,證件工本費20元,損壞換領、丟失補領的,證件工本費40元。
初次辦理身份證需要准備的材料:
1、一張一寸照片:免冠、藍底、穿淺色衣服、女生不可以披頭、不可以微笑、不可以戴眼鏡和其他首飾、如果化妝需要淡妝。
2、戶口本。
補辦和掛失方法:身份證丟失後,本人應盡快攜帶戶口簿到戶籍所在地的公安分局戶政大廳,進行丟失補證的申報。民警對戶口簿、本人、電腦戶籍上的信息核對後,對當事人進行信息採集和證件辦理。
首先進行相貌信息採集,就是拍攝證件照。由於背景是淺色,當事人應穿著深色衣物,露出眉毛和耳朵,不要佩戴耳釘、項鏈等首飾和頭飾,不許化濃妝。
如果平時戴眼鏡的情況比較多,為了避免身份證上的相貌與生活中差異過大,並且出於避免閃光燈遇鏡片反光的目的,可在照相時戴眼鏡框。拍照之後,採集當事人指紋信息。
信息採集完畢後,當事人在確認單上簽字,一個月後可到公安機關領取新證。如果著急用,可以辦理加急手續,10個工作日由郵政部門寄送到指定地點。
如果在辦證期間需要辦理銀行卡業務或者購買火車票、飛機票,當事人可現場辦理臨時身份證,或開具相關戶籍證明。臨時身份證和戶籍證明,在有效期內都具備身份證的法律效力,只是沒有磁條和晶元,不能夠刷卡買票。
此外,身份證丟失後,可自願辦理掛失。掛失是為了避免身份證被人冒用辦理通信、銀行等業務,被人惡意欠費而給當事人帶來不必要的麻煩。掛失手續可到媒體辦理,登報聲明身份證已作廢。
自公安部印發《關於建立居民身份證異地受理掛失申報和丟失招領制度的意見》後。為更好地落實這項實實在在的便民利民服務舉措,公安部已部署天津與河南等省份開展居民身份證異地受理一對一試點。
根據公安部要求,天津市公安局精心籌劃、周密部署,與河南省公安機關協調溝通,積極做好居民身份證異地受理試點工作,自2015年6月1日啟動身份證異地受理至2015年11月底,已為300餘名河南戶籍在津居民、20多名津籍戶籍在河南居民分別異地辦理了居民身份證。
❹ 孩子初次辦理身份證需要什麼手續
未滿十六周歲的公民,由監護人代為申請領取居民身份證。
《中華人民共和國居民身份證法》第二條規定:居住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年滿十六周歲的中國公民,應當依照本法的規定申請領取居民身份證;未滿十六周歲的中國公民,可以依照本法的規定申請領取居民身份證。第五條規定:十六周歲以上公民的居民身份證的有效期為十年、二十年、長期。十六周歲至二十五周歲的,發給有效期十年的居民身份證;二十六周歲至四十五周歲的,發給有效期二十年的居民身份證;四十六周歲以上的,發給長期有效的居民身份證。未滿十六周歲的公民,自願申請領取居民身份證的,發給有效期五年的居民身份證。第七條規定:公民應當自年滿十六周歲之日起三個月內,向常住戶口所在地的公安機關申請領取居民身份證。未滿十六周歲的公民,由監護人代為申請領取居民身份證。
申領和補辦換身份證需要准備以下材料:
1.申請人的居民戶口簿;
2.申請人原申領的居民身份證;
3.申請人的《數碼照相回執》;
4.居民身份證申領登記表。
辦理流程:
1.持上述材料到戶籍所在地派出所申請首次辦理身份證,並填寫申請表。
2.申請表及相關材料證明提交後會進行初步審核,確認無誤後,申請人可領到《第二代居民身份證領取憑證》
3.在通知時間內,持《第二代居民身份證領取憑證》到辦理的派出所領取證件。
辦理地址:
申領人常住戶口所在地派出所。
❺ 第一次辦理居民身份證需要什麼相關手續
持戶口簿到戶籍所在地派出所申請辦理。
《中華人民共和國居民身份證法》
第十條規定:申請領取居民身份證,應當填寫《居民身份證申領登記表》,交驗居民戶口簿。
第七條規定:公民應當自年滿十六周歲之日起三個月內,向常住戶口所在地的公安機關申請領取居民身份證。
未滿十六周歲的公民,由監護人代為申請領取居民身份證。
第十一條 國家決定換發新一代居民身份證、居民身份證有效期滿、公民姓名變更或者證件嚴重損壞不能辨認的,公民應當換領新證;居民身份證登記項目出現錯誤的,公安機關應當及時更正,換發新證;領取新證時,必須交回原證。居民身份證丟失的,應當申請補領。
一、申領和補辦換身份證需要准備以下材料:
1、申請人的居民戶口簿;
2、申請人原申領的居民身份證;
3、申請人的《數碼照相回執》;
4、居民身份證申領登記表。
二、辦理流程:
1、持上述材料到戶籍所在地派出所申請首次辦理身份證,並填寫申請表。
2、申請表及相關材料證明提交後會進行初步審核,確認無誤後,申請人可領到《第二代居民身份證領取憑證》
3、在通知時間內,持《第二代居民身份證領取憑證》到辦理的派出所領取證件。
三、辦理地址:
申領人常住戶口所在地派出所。
(5)初次申領身份證有效期擴展閱讀:
居民身份證內容解析:
18位身份證標准在國家質量技術監督局於1999年7月1日實施的GB11643-1999《公民身份號碼》中做了明確的規定。
GB11643-1999《公民身份號碼》為GB11643-1989《社會保障號碼》的修訂版,其中指出將原標准名稱「社會保障號碼」更名為「公民身份號碼」,另外GB11643-1999《公民身份號碼》從實施之日起代替GB11643-1989。
《公民身份號碼》主要內容如下:
一、范圍:該標准規定了公民身份號碼的編碼對象、號碼的結構和表現形式,使每個編碼對象獲得一個唯一的、不變的法定號碼。
二、編碼對象:公民身份號碼的編碼對象是具有中華人民共和國國籍的公民。
三、結構和形式
1、號碼的結構
公民身份號碼是特徵組合碼,由十七位數字本體碼和一位校驗碼組成。排列順序從左至右依次為:六位數字地址碼,八位數字出生日期碼,三位數字順序碼和一位數字校驗碼。
2、地址碼
表示編碼對象常住戶口所在縣(縣級市、旗、區)的行政區劃代碼,按GB/T2260的規定執行。
3、出生日期碼
表示編碼對象出生的年、月、日,按GB/T7408的規定執行,年、月、日代碼之間不用分隔符。
4、順序碼
表示在同一地址碼所標識的區域范圍內,對同年、同月、同日出生的人編定的順序號,順序碼的奇數分配給男性,偶數分配給女性。
5、校驗碼
根據前面十七位數字碼,按照ISO 7064:1983.MOD 11-2校驗碼計算出來的檢驗碼。
❻ 首次辦理身份證多長時間可以拿到
中華人民共和國居民身份證法第十二條規定:
公民申請領取、換領、補領居民身份證,公安回機關應當答按照規定及時予以辦理。公安機關應當自公民提交《居民身份證申領登記表》之日起六十日內發放居民身份證;交通不便的地區,辦理時間可以適當延長,但延長的時間不得超過三十日。
2003年12月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關於居民身份證收費標准及有關問題的通知》(發改價格[2003]2322號)規定,公安機關對申領、換領二代證的居民收取工本費每證20元,對丟失補領或損壞換領二代證的收取工本費40元;辦理臨時居民身份證收費10元。
如果你需要參加考試或有其他急用,可以在辦理完身份證補辦手續後,再去當地派出所辦一張臨時身份證,3天就可以拿到,費用10元,有效期3個月。
供參考。
❼ 初次辦理身份證的年齡是多少歲
沒有年齡限制,只要有戶口就能辦身份證,當然太小了辦身份證沒什麼意義。內
居民身份證法關於容未成年人辦理身份證的規定:
第二條 居住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年滿十六周歲的中國公民,應當依照本法的規定申請領取居民身份證;未滿十六周歲的中國公民,可以依照本法的規定申請領取居民身份證。
第五條第二款 未滿十六周歲的公民,自願申請領取居民身份證的,發給有效期五年的居民身份證。
第七條第二款 未滿十六周歲的公民,由監護人代為申請領取居民身份證。
❽ 首次辦理身份證需要什麼
首次辦理身份證需要提交的材料:
一、申領人居民戶口簿
二、填寫《回居民身份證申領登記表》答
首次辦理身份證的申領程序
一、居民應當自年滿16周歲之日起3個月內,到常住戶口所在地公安機關(一般為公安派出所)辦理申領手續。未滿16周歲的居民,自願申請領取居民身份證的,由監護人代為申請。
二、辦理申領手續,應當交驗戶口簿,採集人像信息,填寫《居民身份證申領登記表》。
三、繳納證件工本費。
(8)初次申領身份證有效期擴展閱讀:
《中華人民共和國居民身份證法》第二條規定:
居住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年滿十六周歲的中國居民,應當依照本法的規定申請領取居民身份證;未滿十六周歲的中國居民,可以依照本法的規定申請領取居民身份證。
首次辦理身份證所需費用:
一、首次申領工本費每證20元。
二、農村五保戶、貧困戶、特困戶,低保戶、優撫對象憑有效證明免收工本費。
三、生活確實有困難的居民,憑有效證明減半徵收工本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