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協助執行人已支付多餘被執行人享有的債權
債是特定的當事人之間的民事法律關系。依照我國《民法通則》的規定,「債是按照合同的約定或依照法律的規定,在當事人之間產生的特定的權利和義務。享有權利人的是債權人,負有義務的人是債務人。」雖然債權和物權同屬財產權的范疇,但債具有相對性、可轉讓性和可代位清償性等特點。債權是一種對人權,當一項債的關系確定時,不論發生的根據如何,它的債權人、債務人就已經確定,債權人的請求權原則上只對特定的債務人發生效力。債權人對自己所擁有的債權行使處分權,衍生出債權的「可轉讓性」和「可代位清償性」。債權的代位清償性,為執行被執行人的到期債權提供了理論基礎,換句話說,被執行人到期債權的執行是債的相對性的突破,是基於債權代位權而採取的措施。作為執行依據的法律文書大部分是具有金錢給付內容的,而被執行人的財產除了動產、不動產外,另一部分就是依法擁有的債權。在執行過程中,當被執行人不能清償債務時,被執行人常常通過行使對自己債權的處分權,由被執行人的債務人(或稱第三人)代位清償申請執行人的債權,或申請法院執行對第三人所享有的債權。所以,執行被執行人的到期債權,是司法實踐的需要。《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若干問題的意見》第300條規定:「被執行人不能清償債務,但對第三人享有到期債權的,人民法院可依申請執行人的申請通知該第三人向申請執行人履行債務。該第三人對債務沒有異議但又在通知指定的期限內不履行的,人民法院可以強制執行。」最高人民法院頒布了《關於人民法院執行工作若干問題的規定(試行)》,對被執行人到期債權的執行作出了較為具體的專項規定,使被執行人到期債權的執行有了更充分的法律依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人民法院執行工作若干問題的規定(試行)》第61條第1款規定:「被執行人不能清償債務,但對本案以外的第三人享有到期債權的,人民法院可以依申請執行人或被執行人的申請,向第三人發出履行到期債務的通知(以下簡稱履行通知)。履行通知必須直接送達第三人。」根據該規定,代位執行需要具備以下幾個條件:1、被執行人不能清償債務這里的不能清償債務不同於作為破產原因的不能清償,而是指被執行人暫時無償還能力或只具有部分償還能力,而不能理解為根本無償還能力,否則即應執行終結或進入破產程序。反之,若被執行人有其他財產可供執行,申請執行人就沒有必要將被執行人的債權作為執行標的。需要注意的是,評價被執行人能否清償債務應排除不能作為執行標的的被執行人的生活必需費用、生活必需品或生產、經營的必備財物等,而只能以此外的財產及資金為限。2、對本案以外的第三人享有到期債權「本案以外的」是指法律文書確定的當事人以外的第三人,不是法律文書中確定要承擔責任的第三人。這里指的債權,必須是已經到期的債權,即使存在著債權債務關系,即被執行人對第三人的債權已屆清償期。對未到期債權,被執行人無履行請求權,申請執行人也自然無從代位行使。關於債權是否到期應作具體分析:即有法定期限的以法定期限為准;有約定期限的以約定期限為准;既無法定期限也無約定期限的,原則上被執行人可隨時要求第三人清償,與此相應,申請執行人可隨時申請代位執行。當然,對於未到期債權,第三人如自願提前履行,申請執行人也應有權申請代位執行。這種到期債權是現實的債權,不是將來的不確定的債權,不能附有條件或期限。在執行過程中,還應注意三點:一是被執行人與案外第三人之間的債權債務關系,應當是合法的債權債務關系,違法所得、犯罪所得而發生的「債權債務」關系,不能作為債權債務關系予以保護;二是被執行人對案外第三人擁有的權利,必須是金錢、有價證券等可執行債權,物權和人身權利不能成為代位執行的標的。《最高人民法院關於人民法院執行工作若干問題的規定(試行)》第66條還明確:被執行人收到履行通知書後,與案外第三人惡意串通,放棄債權或延緩履行期限的行為無效,人民法院仍可在第三人無異議或又不履行的情況下予以強制執行。這時的異議如果僅僅是對履行期限所提出的,也應認為其異議無效。3、由申請執行人或被執行人提出申請《最高人民法院關於人民法院執行工作若干問題的規定(試行)》第61條第1款規定「……人民法院可以依申請執行人或被執行人的申請,向第三人發出履行到期債務的通知。……」代位申請執行在開始上只能採用申請方式,而不能由人民法院依職權發動。法律規定當事人有權處分自己的民事權利。申請執行人、被執行人享有是否申請代位執行的權利,只有申請執行人、被執行人提出申請的,人民法院才能依職權作出是否適用代位執行的決定,而不能不尊重其權利自主決定。如果人民法院可依職權發動代位申請執行程序,不僅會剝奪申請執行人的處分權,有悖於民事訴訟法的處分原則,還有可能出現申請執行人不願意接受第三人給付的情況。人民法院發現有可以代位執行的對象,可以向申請執行人提供並加以指導。代位執行涉及諸方面具體問題,故應以書面形式申請為宜。申請書可以由申請執行人或被執行人向正在執行該案的人民法院書面提出,並寫明第三人的姓名、名稱、性別、年齡、地址、住所等基本情況,以及被執行人不能履行或履行不能的事實、原因、財產狀況以及要求第三人給付的數額等。對申請書人民法院不進行審查,只要當事人能提供有關借據、欠條、生效法律文書等證明其享有債權即可。人民法院收到申請書後,還應當製作履行通知書,並送達第三人。(作者單位:江西鄱陽縣人民法院)
Ⅱ 在審理期間協助執行第三人,對財產保全沒有提異議,在協助執行時,協助執行第三方如果在這時提出異議怎麼辦
法院會對異議進行聽證
Ⅲ 法院出具文書是第三人,但是到執行時,卻說是協助人。不於強制執行,我想請個知名律師,加QQ893099579
第三人分為兩復種,一種是有獨制立請求權的第三人,既反對原告的主張,也反對被告的主張,認為他們都侵犯了自己的合法權益,因而將他們置於被告的地位,在訴訟中獨立請求權的,有權提起訴訟,享有原告的訴訟地位。另一種是無獨立請求權的第三人,對當事人雙方的訴訟標的,第三人雖然沒有獨立請求權,但案件處理結果同他有法律上的利害關系的。估計您說的就是無獨立請求權的第三人,與案件結果有利害關系,卻不是被申請人
Ⅳ 收到協助執行通知書的第三人不承認與被執行有業務關系,但是法院去第三人單位現場看確實與被執行人是合
因第三人提出執行異議,且你在前期訴訟中是否法院判決第三人承擔義務,如果有則可以執行,沒有則另訴。
Ⅳ 執行階段協助執行通知書必須要有執行裁定書嗎
是的,執行書需要配法院裁定,好知道要配合的內容。
Ⅵ 被執行人有租金收入,法院下協助執行通知書給第三人要求扣留,是否正確
可以要求協助執行,但要在第三人與被執行人沒有租金爭議的情況下。
Ⅶ 各位高手,這種情況可以起訴協助執行人嗎
這實際上涉及兩個民事問題,其一是你朋友與建築公司及私人老闆之間回的糾紛,其二是你朋友與建答築公司及第三人之間的糾紛。關於第一個問題,既然一審已經做出判決,將責任歸屬於建築公司,可不做分析。那麼剩下的只是第二個問題,再不涉及與私人老闆的關系,而主要是債權移轉的問題。簡單地說,如果你朋友、建築公司、第三人三方達成一致,簽署協議同意公司欠你朋友的債款由第三人償還(即建築公司將其對第三人的債權讓與你朋友),則債權發生移轉,此時你朋友的債權由第三人負責,如果他拒不償還,你朋友可向法院起訴並且能夠申請強制執行。但是如果未達成相關協議,則你朋友的債權只能由建築公司來實現,如拒不償還,可向法院申請強制執行。最重要的一點,如果建築公司未能償還債務的直接原因是第三人不履行其對建築公司的債務,則你的朋友可以行使代位權,代替建築公司行使其債權,要求第三人直接向你朋友償還債款,你朋友的情況類似於這種情況。
Ⅷ 第三人不協助法院執行,轉移到期債券。致使法院無法執行。法律對第三人如何處置
第三人並非被執行人,法院一般不會對案外第三人採取執行措施的。
Ⅸ 如何區別民事訴訟中的協助執行人和第三人
第三人是案件的當事人,協助執行人不是,僅是有義務協助法院執行被強制執行人財產的法人、個人或其他組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