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專利知識 > 平均繳費年限

平均繳費年限

發布時間:2021-01-17 22:39:32

⑴ 退休前社會平均工資6000,實際繳費年限是11年,視同繳費年限是31年,個人繳費基

退休金每個人都不一樣,是根據自己的繳納社保基數額度,繳納社保年限和上年社平工資計算的,繳納社保基數越高,繳納社保年限越長,退休待遇越高。

⑵ 繳費年限合計是350,上年度社評工資是4823.00元。平均繳費工資指數是.0.8668,工齡33年另9個月,特

你還缺少一個數據:視同繳費年限。大約給你按:4.5年計算
基礎養老金=(4823x0.867+4823)÷2x33.75x1%=1519.52
個人賬戶回養老金=36822.61÷139=264.91 按男答性計算的
過渡性養老金=4823x4.5x0.867x1.3%=244.62
合計:2029.35 (繳費平均指數按規定保留小數點後三位)
基本養老金大約就這個錢數。還會按照你所在地區的補貼給你再加上。

⑶ 1995年以前的工齡(可視為繳費年限)如何計算個人平均繳費指數,

各地的平均繳費指數不同,所以請咨詢當地社保局,數據及資料不足無法幫你計算。

⑷ 按老辦法如何計算過渡性養老金

養老金計算方法:

基本養老金=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過渡性養老金。

過渡性養老金的計算方法:

過渡性養老金:指數化平均繳費工資×繳費年限×1.2%(或1%)。

註:過渡養老金以98年6月30日前的繳費年限計算;

繳費年限滿十五年以上(指全部繳費年限)計1.2%;繳費年限滿十年不滿十五年(指全部繳費年限)計1%。

① 平均指數(計算到2001年6月底止): (全部繳費年限各年度繳費年限各年度指數∑×)A、93年指數=83.088.361309388.3693×++元元年社會平均標准工資元年本人標准工資B、各年度指數=各年度社會平均工資各年度個人繳費工資

②指數化平均繳費工資:平均指數×上年度社會平均工資。

新的養老金計算辦法對「新人」和「中人」採用了不同的計算方法。

「新人」是指1998年1月1日以後參加工作並繳費年限滿15年的人員。計算方法:基本養老金=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

「中人」是指1997年12月31日前參加工作並繳費年限滿15年,2006年1月1日以後退休的人員。

「新人」繳費年限都是實際繳費的年限。這樣,「新人」個人賬戶的儲存額就多,「中人」個人賬戶儲存額就少。所以用「過渡性養老金」來彌補「中人」個人賬戶歷史積累少的問題。

(4)平均繳費年限擴展閱讀:

養老金也稱退休金、退休費,是一種最主要的社會養老保險待遇。即國家有關文件規定:在勞動者年老或喪失勞動能力後,根據他們對社會所作的貢獻和所具備的享受養老保險資格或退休條件,按月或一次性以貨幣形式支付的保險待遇,

是造福社會的需要,主要用於保障職工退休後的基本生活需要。養老金本著國家、集體、個人共同積累的原則積累、運作。當人們年富力強時,所創造財富的一部分被投資於養老金計劃,以保證老有所養。

從2005年開始至2015年,盡管中國政府連續第11年提高企業退休人員養老金水平,但由於受養老金水平差異較大、貨幣貶值和物價上漲影響,社會各界並不「領情」,相反,卻是對養老金替代率連年下降的不滿和質疑。養老金占工資比例連降九年,已跌破國際警戒線。

2015年6月29日,中國人社部、財政部聯合發布了《基本養老保險基金投資管理辦法》,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意見反饋截止時間為2015年7月13日。伴隨著養老改革的扎實推進,參保人數持續增加,基金規模不斷擴大,養老基金投資管理辦法應時出台。

8月23日,中國政府網公布了由國務院近日正式頒布實施的《基本養老保險基金投資管理辦法》。這是我國養老保險制度改革發展史上的一項大事和重大突破,

標志著數以萬億元計的基本養老保險基金有望成為中國資本市場上的新力量。 國務院印發的《關於建立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基金中央調劑制度的通知》,自2018年7月1日起實施。

⑸ 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的平均值是怎麼算的,是否繳費年限越長該指數越大

本人指抄數化月平均工資=退休時當襲地全省上年度月社平工資*本人繳費工資平均指數。
本人繳費工資平均指數,就是本人歷年繳費工資指數的算術平均數(本人繳費工資指數=本人繳費基數/當地上年社平工資)
從公式的由來可以看出,本人月平均繳費工資與繳費年限沒有關系,與繳費基數高低、當地社平工資有關。
希望採納。

⑹ 我今年50周歲正常退休,實際繳費年限275月,視同繳費年限78月,平均繳費指數0.81

根據最新的養老金計算辦法,職工退休時的養老金由兩部分組成:養老金=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個人賬戶儲存額&pide;計發月數(50歲為195、55歲為170、60歲為139,不再統一是120了)基礎養老金=(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pide;2×繳費年限×1%=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1+本人平均繳費指數)&pide;2×繳費年限×1% 註: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平均繳費指數。企業退休金的計算方法退休工資基礎退休金 +個人賬戶退休金月 +過渡性退休金基礎退休金 (本人退休上年度自治區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指數化月平均工資)/2*本人累計繳費年限*1%; 個人賬戶退休金本人退休時個人賬戶累計儲存額/本人退休年齡相對應的計發月數(60歲為139個月,55歲為170個月,50歲為195個月,45歲為216個月); 過渡性退休金本人指數化月平均工資*本人可視同繳費年限*1.3% 。平均繳費工資指數計算公式 A =(X0/C1+X1/C2+……+Xn/Cn+1)&pide;N 公式中,X0、X1……Xn為參保人員退休當年及退休前1年、2年……n年本人繳費工資額; C1、C2……Cn+1為參保人員退休前1年、2年……n+1年自治區在崗職工平均工資; N為職工參與計算指數化月平均工資的繳費年限; 指數化月平均工資的計算 S=C1/12 X A 例:某人2013年退休,2012年自治區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3470元,計算出的指數化月平均工資為3535.58元,累計繳費年限為31.58年(其中視同繳費年限14.33年),個人賬戶累計金額30097.23元。基礎退休金 (本人退休上年度自治區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指數化月平均工資)/2*本人累計繳費年限*1%; (3470+3535.58)/2*31.58*1%=1106.18

⑺ 養老金計算中平均繳費工資指數、視同繳費指數、實際繳費指數中的三個指數是啥含義怎樣計算

根據最新的養老金計算辦法,職工退休時的養老金由兩部分組成:

養老金=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

個人賬戶養老金=個人賬戶儲存額&pide;計發月數(50歲為195、55歲為170、60歲為139,不再統一是120了)基礎養老金=(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pide;2×繳費年限×1%=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1+本人平均繳費指數)&pide;2×繳費年限×1%

註: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平均繳費指數。

企業退休金的計算方法

退休工資

基礎退休金 +個人賬戶退休金月 +過渡性退休金

基礎退休金

(本人退休上年度自治區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指數化月平均工資)/2*本人累計繳費年限*1%;

個人賬戶退休金

本人退休時個人賬戶累計儲存額/本人退休年齡相對應的計發月數(60歲為139個月,55歲為170個月,50歲為195個月,45歲為216個月);

過渡性退休金

本人指數化月平均工資*本人可視同繳費年限*1.3% 。

平均繳費工資指數計算公式

A =(X0/C1+X1/C2+……+Xn/Cn+1)&pide;N

公式中,X0、X1……Xn為參保人員退休當年及退休前1年、2年……n年本人繳費工資額;

C1、C2……Cn+1為參保人員退休前1年、2年……n+1年自治區在崗職工平均工資;

N為職工參與計算指數化月平均工資的繳費年限;

指數化月平均工資的計算

S=C1/12 X A

例:某人2013年退休,2012年自治區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3470元,計算出的指數化月平均工資為3535.58元,累計繳費年限為31.58年(其中視同繳費年限14.33年),個人賬戶累計金額30097.23元。

基礎退休金

(本人退休上年度自治區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指數化月平均工資)/2*本人累計繳費年限*1%;

(3470+3535.58)/2*31.58*1%=1106.18

⑻ 基礎養老金= 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1+本人平均繳費指數)÷2×繳費年限×1%

按照國家相關政策要求,凡不到國家法定退休年齡者,均可參加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但是,達到退休年齡而繳費不滿15年者,不能按月領取基本養老保險金。參加基本養老保險後因故中途中斷繳費的,其中斷期間不能補繳,以後可以繼續繳費。其中斷繳費前所繳保險費不會作廢,社保機構已作封存,中斷繳費前後所繳養老保險費可合並計算。
農愛邦查找整理:退休後養老金的待遇受那幾方面因素影響?

第一方面【繳費基數的高低】繳費基數的不同也會直接影響到退休後的養老金待遇!
第二方面【退休時社平工資】需要注意的是:社平工資指的是企業、事業單位、機關單位的職工在一定時期內平均每人所得的貨幣工資額。
第三方面【和退休年齡有關】隨著國家延遲退休方案的出台,以後無論你是60歲退休還是65歲退休,在計算個人養老金賬戶時,所除以的計發月數是不同的。退休年齡越靠後,計發月數越小,對應的個人賬戶的養老金也會隨之增高!
第四方面【繳費年限的長短】繳費年限無論是15年還是30年,都會影響到退休後所能享受的養老金待遇,養老保險累計繳滿15年只是一個最低的門檻,過了這個門檻退休後才可以按月領取養老金!
那麼養老保險累計繳滿15年還需要繼續繳納嗎?如果一直繳納社保,養老金怎麼算?
個人賬戶養老金=個人賬戶儲存額÷計發月數
每月領取的養老金=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
本人平均繳費指數=本年繳費工資與上一年本地平均工資之比相加÷實際繳費年限
基礎養老金=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1+本人平均繳費指數)÷2×繳費年限×1%

⑼ 繳費29年整,上年度平均在崗職工月工資3253,本人平均繳費指數0.683,過渡系數1.4,請問過渡性養老金是多少

你的公式是對的。
3253*0.683*1.4*視同繳費年限%=896;你的視同年限是:28.80年;而你的實際工作年限是29年;應該是你把視同繳費年限搞錯了。
如果是230;
3253*0.683*1.4*視同年限%=230;視同年限=7.4年;社保局按照7.4年給你算的視同繳納養老金。
不知道你看了我的計算,是否明白?可繼續追問。

⑽ 養老保險「本人平均繳費指數」怎麼算

1,平均繳費工資指數是指參加養老保險社會統籌人員歷年繳費工資指數的平均值,稱為平均繳費工資指數。它是由參保人每年的繳費基數除以當地上年的在崗職工平均工資,

得出繳費當年的繳費工資指數,如此每年計算一次,到退休時,把每年的繳費工資指數相加,然後再除以實際繳費年限得出的。

2,例如:根據上述公式,全省2013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為4000元,實際個人繳費基數為2000元,全省2014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為4500元,實際個人繳費基數為2200元,則個人的平均繳費指數=[(2000/4000)+(2200/4500)】/2。

3,你理解有誤,計算也不準確。2000元為繳費基數:2000x0.3=600元,繳費就是600元。如果當地最低繳費基數低於2000元,你就繳納600元,如果高於2000元比如2500元,2500元的繳費就是750元。 這個最低繳費基數就是繳費比例60%,換算成繳費指數就是0.6。

人社部規定社保繳費不能低於當地繳費基數的60%,不得高於300%。也就是你說的0.6、3



(10)平均繳費年限擴展閱讀

養老保險

是以老年人的生活保障為指標的,通過再分配手段或者儲蓄方式建立保險基金,支付老年人生活費用。它的實施具有以下作用:

有利保證勞動力再生產

通過建立養老保險的制度,有利於勞動力群體的正常代際更替,老年人年老退休,新成長勞動力順利就業,保證就業結構的合理化。

有利於社會的安全穩定

養老保險為老年人提供了基本生活保障,使老年人老有所養。隨著人口老齡化的到來,老年人口的比例越來越大,人數也越來越多,養老保險保障了老年勞動者的基本生活,等於保障了社會相當部分人口的基本生活。對於在職勞動者而言,參加養老保險,意味著對將來年老後的生活有了預期,免除了後顧之憂,從社會心態來說,人們多了些穩定、少了些浮躁,這有利於社會的穩定。

有利於促進經濟的發展

各國設計養老保險制度多將公平與效率掛鉤,尤其是部分積累和完全積累的養老金籌集模式。勞動者退休後領取養老金的數額,與其在職勞動期間的工資收入、繳費多少有直接的聯系,這無疑能夠產生一種激勵勞動者的職期間積極勞動,提高效率。

此外,由於養老保險涉及面廣,參與人數眾多,其運作中能夠籌集到大量的養老保險金,能為資本市場提供巨大的資金來源,尤其是實行基金制的養老保險模式,

個人賬戶中的資金積累以數十年計算,使得養老保險基金規模更大,為市場提供更多的資金,通過對規模資金的運營和利用,有利於國家對國民經濟的宏觀調控。

在中國,90年代之前,企業職工實行的是單一的養老保險制度。1991年,《國務院關於企業職工養老保險制度改革的決定》中明確提出:"隨著經濟的發展,逐步建立起基本養老保險與企業補充養老保險和職工個人儲蓄性養老保險相結合的制度"。

閱讀全文

與平均繳費年限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借款糾紛二審答辯狀 瀏覽:990
馬鞍山甜醅 瀏覽:441
lol皮膚龍年限定皮膚 瀏覽:370
伊成果之子 瀏覽:791
知識產權出版社副總經理李程 瀏覽:952
馬鞍山精密鑄造 瀏覽:942
愛玩mc怎樣開創造 瀏覽:809
工程質量保證書怎麼寫 瀏覽:259
人創造了文化文化也在塑造著人 瀏覽:164
馬鞍山鄧國支 瀏覽:997
馬鞍山薛宏 瀏覽:3
馬鞍山老倪輔導學校 瀏覽:84
國家公共衛生服務規范第三版考試 瀏覽:740
wapi證書安裝 瀏覽:921
武漢市經濟技術開發區工商局 瀏覽:397
居住區公共服務設施表 瀏覽:982
商丘工商局電話號碼 瀏覽:49
鎮衛生院公共衛生服務考核 瀏覽:334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考核方案 瀏覽:104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年終總結簡報 瀏覽:2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