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安全隱患整改期限一般為多少天
安全隱患整改期限由當地安全監管監察部門決定,這個沒有統一的標准,要根據整改的難度而定。一般來講較系統性的安全隱患需要較長的時間進行整改,一般性獨立的隱患需要的時間較短。一般都是要求「立即整改」,「限期整改」原則不得超過60日
事故隱患分為一般事故隱患和重大事故隱患。
一般事故隱患,是指危害和整改難度較小,發現後能夠立即整改排除的隱患。
重大事故隱患,是指危害和整改難度較大,應當全部或者局部停產停業,並經過一定時間整改治理方能排除的隱患,或者因外部因素影響致使生產經營單位自身難以排除的隱患。
《安全生產事故隱患排查治理暫行規定》
第十四條生產經營單位應當每季、每年對本單位事故隱患排查治理情況進行統計分析,並分別於下一季度15日前和下一年1月31日前向安全監管監察部門和有關部門報送書面統計分析表。統計分析表應當由生產經營單位主要負責人簽字。
對於重大事故隱患,生產經營單位除依照前款規定報送外,應當及時向安全監管監察部門和有關部門報告。重大事故隱患報告內容應當包括:
(一)隱患的現狀及其產生原因;
(二)隱患的危害程度和整改難易程度分析;
(三)隱患的治理方案。
第十五條對於一般事故隱患,由生產經營單位(車間、分廠、區隊等)負責人或者有關人員立即組織整改。
(1)管制最低期限擴展閱讀:
發生生產安全事故的處罰:
《安全生產事故隱患排查治理暫行規定》
第二十五條生產經營單位及其主要負責人未履行事故隱患排查治理職責,導致發生生產安全事故的,依法給予行政處罰。
第二十六條生產經營單位違反本規定,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安全監管監察部門給予警告,並處三萬元以下的罰款:
(一)未建立安全生產事故隱患排查治理等各項制度的;
(二)未按規定上報事故隱患排查治理統計分析表的;
(三)未制定事故隱患治理方案的;
(四)重大事故隱患不報或者未及時報告的;
(五)未對事故隱患進行排查治理擅自生產經營的;
(六)整改不合格或者未經安全監管監察部門審查同意擅自恢復生產經營的。
2. 禁止令的執行期限是多久
禁止令的期限,既可以與管制執行、緩刑考驗的期限相同,也可以短於管制執行、緩刑考驗的期限,但判處管制的,禁止令的期限不得少於三個月,宣告緩刑的,禁止令的期限不得少於二個月。
判處管制的犯罪分子在判決執行以前先行羈押以致管制執行的期限少於三個月的,禁止令的期限不受前款規定的最短期限的限制。
禁止令的執行期限,從管制、緩刑執行之日起計算。
不同的禁止令,情況不同。一般下達時,都要明確期限;沒有期限的,和短期處罰相一致。比如,監視居住、管制、緩刑中,執行完畢或者變更後,自然消失。
還有一些是永久的,比如犯一些特定的罪,不能從事某種職業。
(2)管制最低期限擴展閱讀:
《民事訴訟法》第一百條規定,人民法院對於可能因當事人一方的行為或者其他原因,使判決難以執行或者造成當事人其他損害的案件,根據對方當事人的申請,可以裁定對其財產進行保全、責令其作出一定行為或者禁止其作出一定行為;當事人沒有提出申請的,人民法院在必要時也可以裁定採取保全措施。
禁止令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刑法功能的擴張性傾向。
根據《刑法修正案(八)》中的規定,對判處管制、宣告緩刑的犯罪分子,法院可根據情況,同時禁止犯罪分子在緩刑考驗期限內「從事特定活動,進入特定區域、場所,接觸特定的人」。
3. 國家規定的判刑年限有哪幾種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三章第三十二條 刑罰分為主刑和附加刑。
主刑的種類如下:
(一)管制。管制的期限,為三個月以上二年以下。判處管制,可以根據犯罪情況,同時禁止犯罪分子在執行期間從事特定活動,進入特定區域、場所,接觸特定的人。對判處管制的犯罪分子,依法實行社區矯正。 違反第二款規定的禁止令的,由公安機關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的規定處罰。
(二)拘役。拘役的期限,為一個月以上六個月以下。
(三)有期徒刑。被判處有期徒刑、無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在監獄或者其他執行場所執行;凡有勞動能力的,都應當參加勞動,接受教育和改造。
(四)無期徒刑。
(五)死刑。對於被判處死刑、無期徒刑的犯罪分子,應當剝奪政治權利終身。 在死刑緩期執行減為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減為有期徒刑的時候,應當把附加剝奪政治權利的期限改為三年以上十年以下。
附加刑的種類如下:
(一)罰金。判處罰金,應當根據犯罪情節決定罰金數額。
(二)剝奪政治權利。對於危害國家安全的犯罪分子應當附加剝奪政治權利;對於故意殺人、強奸、放火、爆炸、投毒、搶劫等嚴重破壞社會秩序的犯罪分子,可以附加剝奪政治權利。 獨立適用剝奪政治權利的,依照本法分則的規定。
(三)沒收財產。沒收財產是沒收犯罪分子個人所有財產的一部或者全部。沒收全部財產的,應當對犯罪分子個人及其扶養的家屬保留必需的生活費用。 在判處沒收財產的時候,不得沒收屬於犯罪分子家屬所有或者應有的財產。
(3)管制最低期限擴展閱讀
我國的刑罰種類具體包括哪些內容呢?通過上述的兩種分類,主要可以概述如下:
1、 在上述第一種分類方式中,主刑包括管制、拘役、有期徒刑、無期徒刑和死刑;附加刑包括罰金、剝奪政治權利、沒收財產和驅逐出境。其中驅逐出境是針對在我國的外國人的。
2、 在上述第二種分類方式中,資格刑包括剝奪政治權利;財產刑包括罰金和沒收財產;自由刑包括管制、拘役、有期徒刑、無期徒刑和驅逐出境;生命刑指死刑。
上述的分類是立足於不同的基礎進行的,其中各自的涵義並不會因為處於不同的分類而有差異,對於其中每一種刑罰種類,法律都作了具體的規定。每種刑罰種類都有清晰的界定,每種刑罰種類都有各自的適用對象和適用條件,因此,在適用時要嚴格分清楚,不能混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