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刑法追訴時效是多久 追訴時效期限怎麼計算是從犯罪之日算起嗎
追訴權簡單點說就是國家追究責任人刑事責任的權利。責任人的行為觸犯刑法,可能被判處刑罰卻因責任人的原因沒有接受處罰,這時國家保留追究責任人的刑事責任的權利。這個權利有期限的限制,即超過責任人可能受到的刑罰處罰的刑期時,追訴權滅失。
就刑事案件的追訴時效:
犯罪經過下列期限不再追訴 :
1.法定最高刑為不滿5年有期徒刑的,經過5年;
2.法定最高刑為5年以上滿10年有期徒刑的經過10年;
3.法定最高刑為10年以上不滿15年有期徒刑的經過15年;
4.法定最高刑為無期徒刑、死刑的經過20年,如果20年以後認為必須追訴的須報請最高人民檢察院核准。
在人民檢察院、公安機關、國家安全機關立案偵查或者人民法院受理案件以後逃避偵查或者審判的,不受追訴時效期限的限制,被害人在追訴期限內提出控告,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公安機關應當立案而不予立案的,不受追訴期限的限制。
追訴期限從犯罪之日計算,犯罪行為有連續或繼續狀態的,從犯罪行為終了之日起計算,在追訴期限以內又犯罪的前罪追訴的期限從犯後罪之日起計算。
對於「法定最高刑」的確定,應根據刑法規定的條款和量刑幅度,按法定最高刑來計算追訴期限。如果所犯罪行的刑罰分別規定有幾條或幾款時,按其罪應適用的條款的法定最高刑確定追訴時效期限。
Ⅱ 追訴時效,是從立案開始還是從犯罪之日開始計算的
職務侵佔罪是《刑法》第二百七十一條所規定的罪名,其追訴時效需要根據其犯罪情節確定量刑幅度後才能確定。
《刑法》第二百七十一條
公司、企業或者其他單位的人員,利用職務上的便利,將本單位財物非法佔為己有,處5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數額巨大的,處5年以上的有期徒刑,可以並處沒收財產。
國有公司、企業或者其他國有單位中從事公務的人員和國有公司、企業或者其他國有單位委派到非國有公司、企業以及其他單位從事公務的人員有前款行為的,依照本法第三百八十二條、第三百八十三條的規定定罪處罰。
第一百八十三條第一款
保險公司的工作人員利用職務上的便利,故意編造未曾發生的保險事故進行虛假理賠,騙取保險金歸自己所有的,依照本法第二百七十一條的規定定罪處罰。
《刑法》第八十七條所規定的追訴時效
①法定最高刑為不滿5年有期徒刑的,追訴時效的期限為5年。
②法定最高刑為5年以上不滿10年有期徒刑的,追訴時效的期限為10年。
③法定最高刑為10年以上有期徒刑的,追訴時效的期限為15年。
④法定最高刑為無期徒刑、死刑的,追訴時效的期限為20年。如果20年後認為必須追訴的,須報請最高人民檢察院核准後,仍然可以追訴,
Ⅲ 為何追訴期限從「犯罪之日」起計算
訴訟期限並非一切犯罪都從犯罪之日起算。一般,行為犯以行為發生之日起算,基本上就是犯罪之日。結果犯,以結果發生之日其計算。還有持續類犯罪,以犯罪行為終了之日算(比如非法拘禁他人一個月,以最後一天開始計算)
追訴時效是刑法規定的司法機關追究犯罪人刑事責任的有效期限。犯罪已過法定追訴時效期限的,不再追究犯罪分子的刑事責任;已經追究的,應當撤銷案件,或者不予起訴,或者宣告無罪。
一般犯罪的計算
這里所說的一般犯罪,是指沒有連續與繼續狀態的犯罪。這種犯罪的「追訴期限從犯罪之日起計算」(第89條第1款前段)。「犯罪之日」應是犯罪成立之日,即行為符合犯罪構成之日。由於刑法對各種犯罪規定的構成要件不同,因而認定犯罪成立的標准也就不同。對不以危害結果為要件的犯罪而言,實施行為之日即是犯罪之日;對以危害結果為要件的犯罪而言,危害結果發生之日,才是犯罪之日。
連續犯罪的計算
「犯罪行為有連續或者繼續狀態的,從犯罪行為終了之日起計算」。犯罪行為有連續狀態的,屬於連續犯;犯罪行為有繼續狀態的,屬於繼續犯或持續犯。對於慣犯的追訴期限的計算,刑法沒有明文規定,但從刑法規定的精神以及慣犯與連續犯的關系來看。對於慣犯的追訴期限,也應從最後一次犯罪之日起計算。[3]
Ⅳ 追訴時效期限都是從犯罪之日起計算的嗎
追訴時效一般從犯罪之日起計算。
《刑法》:第八十九條追訴期限從犯罪之日起計算;犯罪行為有連續或者繼續狀態的,從犯罪行為終了之日起計算。
在追訴期限以內又犯罪的,前罪追訴的期限從犯後罪之日起計算。
Ⅳ 追訴時效期限是怎麼計算的,是從犯罪之日算起嗎
《刑法》
第八來十七條【追訴時源效期限】犯罪經過下列期限不再追訴:
(一)法定最高刑為不滿五年有期徒刑的,經過五年;
(二)法定最高刑為五年以上不滿十年有期徒刑的,經過十年;
(三)法定最高刑為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的,經過十五年;
(四)法定最高刑為無期徒刑、死刑的,經過二十年。如果二十年以後認為必須追訴的,須報請最高人民檢察院核准。
第八十八條【追訴期限的延長】在人民檢察院、公安機關、國家安全機關立案偵查或者在人民法院受理案件以後,逃避偵查或者審判的,不受追訴期限的限制。
被害人在追訴期限內提出控告,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公安機關應當立案而不予立案的,不受追訴期限的限制。
第八十九條【追訴期限的計算與中斷】追訴期限從犯罪之日起計算;犯罪行為有連續或者繼續狀態的,從犯罪行為終了之日起計算。
在追訴期限以內又犯罪的,前罪追訴的期限從犯後罪之日起計算。
Ⅵ 追訴時效,是從立案開始還是從犯罪之日開始計算的
根據我國刑事法律法規,追訴時效是從犯罪之日起開始計算的。如果犯罪行為是連續或者繼專續的屬狀態,那麼從犯罪行為終了之日起計算。
另外提醒你,在追訴時效內,如果犯新罪,那麼舊罪的追訴時效是從犯後罪之日起計算的。
Ⅶ 刑法時效 是不是一人犯罪後只要在外逃匿時間超過追訴時間就可以不予追究刑事責任
根據我國刑法規定,在人民檢察院、公安機關、國家安全機關立案偵查或者在內人民法院受理案件容以後,逃避偵查或者審判的,不受追訴期限的限制。被害人在追訴期限內提出控告,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公安機關應當立案而不予立案的,不受追訴期限的限制。
時效中斷。在追訴期限以內又犯罪的,前罪追訴的期限從犯後罪之日起計算。在一般情況下,追訴時效的期限從犯罪之日起計算但是,如果犯罪行為有連續或者繼續狀態的,追訴時效的期限從犯罪行為終了之日起計算。
Ⅷ 如果犯罪行為有連續或者繼續狀態的,追訴時效的期限從犯罪行為終了之日起計算。
你說的定義是對的,我給你舉個例子。
1、例如,2006年犯 A 罪,追訴時效是5年,2010的時候,已經過了4年了,也就是時效快到期了,但這時候,他又犯了B 罪,此罪的時效為10年。
2、這個時候,對於A罪構成時效中斷,追訴時效重新計算,也就是A罪的追訴時效從2010年開始,直到2015年。但是對於B罪,它的時效仍按正常的計算,也就是從2010年到2020年。
3、追訴時效不能相加,各自算各自的,如果到了2015年,A罪的時效到期,就無法對A罪追究刑事責任,但B罪時效沒到期,此時只可以對B罪追究刑事責任。
(8)追訴期限從犯罪被追訴之日起計算擴展閱讀:
1、犯罪已過追訴時效期限的,不再追究刑事責任;已經追究的,應當撤銷案件,或者不予追訴,或者無罪釋放。中國刑法規定,犯罪經過下列期限不再追訴:
(1)法定最髙刑不滿五年有期徒刑的,經過五年;
(2)法定最高刑為五年以上不滿10年有期徒刑的,經過10年;
(3)法定最髙刑為10年以上有期徒刑的,經過15年;
(4)法定最高刑為無期徒刑、死刑的,經過20年。如果20年以後認為必須追訴的,須報最高人民檢察院核准,超過上述期限,追訴時效即告終止,不再追訴。
(5)追訴時效從犯罪之日起計算,犯罪行為有連續或者繼續狀態的,從犯罪行為終了之日起計算。在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公安機關採取強制措施以後,逃避偵査或者審判的,不受追訴時效的限制。犯罪人在追訴期限內又犯罪的,前罪追訴時效的期限從犯後罪之日起計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