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專利知識 > 供水管網改造年限

供水管網改造年限

發布時間:2021-01-17 06:22:54

❶ 城市供水管網改造屬於什麼工程

市政工程

❷ 小區自來水管網設計合理使用年限是多少

給排水設計規范中規定是50年。

❸ 給水管網改造,用什麼管好。

給水管網改造,抄用襲什麼管好

過去的自來水管材質主要是灰口鑄鐵管、水泥管和鍍鋅管,耐腐蝕性不強,時間一長容易出現跑冒滴漏問題,而水管生銹堆積後容易堵塞管網,承壓功能退化和管道老化水質受到影響,影響居民用水。

給水管道系統近年來發展針對這一問題有了較大的改善:比較好的管道系統已經樹立新高標准,可以保障全程免維護五十年以上安全應用。

這種新高標准曲彈矢量給水管道系統的特點:

在安裝方式上採用保障五十年以上全程免維護應用的專用曲彈雙熔管件熱熔承插連接,杜絕了其他卡壓式連接管道和卡扣式連接管道的介面易腐蝕、施工笨重,連接質量不可控,提高安裝質量和效率保障管道後期全程免維護運行。


生產原材料上採用航天標准確認食品級原生料,並且基於曲彈矢量結構設計(建立管道有限矢量單元:防止釋放管道系統應用時的結構應力積累。)。

適配抗震性能12°, 經過航天最為嚴苛的熱穩定試驗,耐溫值范圍較其他管有大的提升達到:- 40℃ - 95 ℃ ,因此冷熱水可通用,並且其公稱壓力高達PN2.5MPa(解決傳統管道的兩大問題:結構應力和材料腐蝕兩用破壞)尤其適用於高層、超高層等現代化大型建築給水系統。

❹ 全國城鎮供水設施改造與建設「十二五」規劃及2020年遠景目標的規劃目標與任務

1.遠期目標
持續推進城鎮供水設施建設,提高公共供水普及率,至2020年,基本形成與全面建設小康社會要求相適應的城鎮供水安全保障體系,實現城鎮公共供水全面普及,供水能力協調發展,供水水質穩定達標。
2.短期目標
(1)保障城鎮供水水質。解決因水源污染、設施落後等導致的飲用水水質不安全問題。
(2)擴大公共供水范圍。提高公共供水普及率,設市城市達到95%、縣城達到85%、重點鎮達到75%,滿足新增城鎮人口的用水需求。
(3)降低供水管網漏損。80%設市城市和60%縣城的供水管網的漏損率達到國家相關標准要求,地級以上城市建設和完善供水管網數字化管理平台。 1.供水設施改造
通過水廠處理工藝升級改造和管網更新改造,解決因水源污染和供水設施落後造成的供水水質不達標問題,降低管網漏損。
2.新建供水設施
適應快速城鎮化發展要求,擴大公共供水服務范圍,推進城鄉統籌區域供水,進一步提高城鎮公共供水的設施產能和公共供水普及率。
3.水質檢測與監管能力建設
統籌兼顧,合理布局,大力推進供水企業水質檢測能力建設,進一步完善「兩級網三級站」水質監測體系,全面提升供水安全監管水平。
4.供水應急能力建設
健全應急響應機制,完善應急預案;完善水廠應急處理設施、儲備應急供水專項物資、加強應急搶險專業隊伍建設,全面提高應急供水保障能力。 1.供水設施改造
水廠改造:對出廠水水質不能穩定達標的水廠全面進行升級改造,總規模0.67億立方米/日,其中:
(1)設市城市改造水廠規模0.48億立方米/日。
——針對水源污染導致出廠水耗氧量和氨氮等主要指標超標的水廠,以增加預處理、深度處理工藝為主進行升級改造,規模約0.29億立方米/日;
——針對現有工藝不完善導致出廠水渾濁度等指標超標的水廠,以強化和完善常規處理為主進行升級改造,規模約0.14億立方米/日;
——針對現有工藝不完善導致出廠水鐵、錳、氟化物、砷等指標超標的地下水廠,以增加除鐵、錳、氟、砷工藝為主進行升級改造,規模約0.05億立方米/日。
(2)縣城改造水廠規模0.13億立方米/日。
——針對水源污染導致出廠水耗氧量和氨氮等主要指標超標的水廠,以增加預處理、深度處理工藝為主進行升級改造,規模約0.02億立方米/日;
——針對現有工藝不完善導致出廠水渾濁度等指標超標的水廠,以強化和完善常規處理為主進行升級改造,規模約0.07億立方米/日;
——針對現有工藝不完善導致出廠水鐵、錳、氟化物、砷等指標超標的地下水廠,以增加除鐵、錳、氟、砷工藝為主進行升級改造,規模約0.04億立方米/日。
(3)對重點鎮的設施簡陋的水廠進行改造,規模0.06億立方米/日。
管網更新改造:對使用年限超過50年和灰口鑄鐵管、石棉水泥管等落後管材的供水管網進行更新改造,共計9.23萬公里,其中:設市城市4.20萬公里,縣城2.51萬公里,重點鎮2.52萬公里。
二次供水設施改造:對供水安全風險隱患突出的二次供水設施進行改造,改造規模約0.08億立方米/日,涉及城鎮居民1390萬戶。
2.新建供水設施
新建水廠:新建水廠規模共計0.55億立方米/日,其中:設市城市0.31億立方米/日,縣城0.15億立方米/日,重點鎮0.09億立方米/日。
新建管網:新建管網長度共計18.53萬公里,其中:設市城市6.79萬公里,縣城5.77萬公里,重點鎮5.97萬公里。
3.水質檢測與監管能力建設
(1)水廠和企業水質檢測能力建設
提高水廠的水質檢測能力,滿足水廠運行的水質控制和供水水質管理要求。
——所有城鎮水廠都應建設水質化驗室,並至少具備新標准要求的10項日常檢測指標的檢測能力;規模達到10萬立方米/日以上或水源水質、運行工藝等有特殊檢測要求的水廠,可根據實際需要和條件相應提高水質檢測能力;
——規模達到30萬立方米/日及以上的水廠或供水企業,至少應具備新標准要求的42項月檢指標的檢測能力。
(2)城市和區域水質檢測能力建設
按照合理布局、全面覆蓋和資源共享的原則,依託現有的水質檢測機構,進一步完善「兩級網三級站」水質監測體系。
——以「地方城市供水水質監測網」為基礎,通過提升現有檢測機構的技術裝備,使每個地級市具備標准中要求的42項以上月檢指標的檢測能力,以滿足本轄區內水質月度檢測需求及地方水質督察的需求;
——以「國家城市供水水質監測網」為基礎,通過提升現有檢測機構的技術裝備,使每個省、自治區具備標准要求的106項指標的檢測能力,以滿足本轄區內水質年度檢測及國家水質督察的需求。
(3)國家行業水質監管能力建設
加強國家城市供水水質監測網中心站的水質檢測和科研能力建設,提升城鎮供水行業對各地供水水質的監管能力和業務水平,推動國家飲用水水質與安全監控工程技術發展。
4.應急能力建設
(1)供水企業應配備必要的應急檢測設備、儲備應急物資,建立應急搶修隊伍。水廠應配備針對本地區水源特徵污染物的葯劑投加、計量裝置和設施等。
(2)市縣政府應增強城市供水系統的應急調度能力,完善應急供水相關設施,配備必要的應急物資。有條件的地方,可將置換的地下水作為應急備用水源。
(3)建立國家和省級應對重特大突發性事件的應急搶險專業隊伍,配備必要的應急供水裝置裝備。

❺ 老舊小區的供水管網改造中,把老舊管換成不銹鋼管有起到作用么

小區內抄部地下管網漏水除了導致小襲區居民沒水用之外,還導致水資源流失浪費。供水老舊管網維修改造後,老舊住宅區的水質、水壓將會得到明顯改善,避免二次污染,確保水質達標,同時也將明顯減少自來水輸送過程中的損耗。

閱讀全文

與供水管網改造年限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借款糾紛二審答辯狀 瀏覽:990
馬鞍山甜醅 瀏覽:441
lol皮膚龍年限定皮膚 瀏覽:370
伊成果之子 瀏覽:791
知識產權出版社副總經理李程 瀏覽:952
馬鞍山精密鑄造 瀏覽:942
愛玩mc怎樣開創造 瀏覽:809
工程質量保證書怎麼寫 瀏覽:259
人創造了文化文化也在塑造著人 瀏覽:164
馬鞍山鄧國支 瀏覽:997
馬鞍山薛宏 瀏覽:3
馬鞍山老倪輔導學校 瀏覽:84
國家公共衛生服務規范第三版考試 瀏覽:740
wapi證書安裝 瀏覽:921
武漢市經濟技術開發區工商局 瀏覽:397
居住區公共服務設施表 瀏覽:982
商丘工商局電話號碼 瀏覽:49
鎮衛生院公共衛生服務考核 瀏覽:334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考核方案 瀏覽:104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年終總結簡報 瀏覽:2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