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新征管法對稅款的追征有何規定
對偷稅的,稅務機關應當追征應繳稅款,沒有期限限制。即在任何時間發現偷稅行為的專,都應當予以追征。屬
《稅收徵收管理法》第五十二條因稅務機關的責任,致使納稅人、扣繳義務人未繳或者少繳稅款的,稅務機關在三年內可以要求納稅人、扣繳義務人補繳稅款,但是不得加收滯納金。
因納稅人、扣繳義務人計算錯誤等失誤,未繳或者少繳稅款的,稅務機關在三年內可以追征稅款、滯納金;有特殊情況的,追征期可以延長到五年。
對偷稅、抗稅、騙稅的,稅務機關追征其未繳或者少繳的稅款、滯納金或者所騙取的稅款,不受前款規定期限的限制。
2. 針對逃稅、偷稅等行為,稅務機關的稅收追繳期限是多久
一般偷稅違法行為,對偷稅、抗稅、騙稅的,稅務機關可以無限期追繳稅款。如果構成偷稅罪,逃稅罪的追訴時效根據行為人逃稅的最高徒刑而定的。
一般偷稅違法行為,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徵收管理法》:
1、第五十二條 因稅務機關的責任,致使納稅人、扣繳義務人未繳或者少繳稅款的,稅務機關在三年內可以要求納稅人、扣繳義務人補繳稅款,但是不得加收滯納金。
2、因納稅人、扣繳義務人計算錯誤等失誤,未繳或者少繳稅款的,稅務機關在三年內可以追征稅款、滯納金;有特殊情況的,追征期可以延長到五年。
3、對偷稅、抗稅、騙稅的,稅務機關追征其未繳或者少繳的稅款、滯納金或者所騙取的稅款,不受前款規定期限的限制。
偷稅罪,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1、第二百零一條【逃稅罪】納稅人採取欺騙、隱瞞手段進行虛假納稅申報或者不申報,逃避繳納稅款數額較大並且占應納稅額百分之十以上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罰金;數額巨大並且占應納稅額百分之三十以上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
2、扣繳義務人採取前款所列手段,不繳或者少繳已扣、已收稅款,數額較大的,依照前款的規定處罰。對多次實施前兩款行為,未經處理的,按照累計數額計算。
3、有第一款行為,經稅務機關依法下達追繳通知後,補繳應納稅款,繳納滯納金,已受行政處罰的,不予追究刑事責任;但是,五年內因逃避繳納稅款受過刑事處罰或者被稅務機關給予二次以上行政處罰的除外。
《刑法》規定犯罪經過下列期限不再追訴:
1、法定最高刑為不滿五年有期徒刑的,經過五年;
2、法定最高刑為五年以上不滿十年有期徒刑的,經過十年;
3、法定最高刑為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的,經過十五年;
4、法定最高刑為無期徒刑、死刑的,經過二十年。如果二十年以後認為必須追訴的,須報請最高人民檢察院核准。
5、逃稅罪的追訴時效根據行為人逃稅的最高徒刑而定的,如法定最高刑為不滿五年有期徒刑的,經過五年不再追訴。
(2)稅收債務追征期限擴展閱讀:
偷稅罪:
1、偷稅罪是一種故意犯罪行為,表現為行為人明知自己有納稅的義務,而採取種種手段,達到不繳或少繳稅款的行為。行為人偷稅的主觀方面只能是故意,必須出於不繳或者少繳應納稅款或已扣、已收稅款的目的。
2、過失行為導致不繳或者少繳稅款的不成立本罪。偷稅罪的客觀方面表現為採取欺騙、隱瞞等各種手段不繳或少繳應納稅款或已扣、已收稅款。
漏稅:
1、漏稅是由於行為人對稅收規定、財務會計制度不了解,或由於疏忽大意漏報應稅項目等過失行為,而導致不繳或少繳應納稅款的行為。
相同和區別:
1、偷稅罪與漏稅在客觀方面的表現有相同之處,都是造成了不繳或少繳應納稅款的結果。但兩者有著本質區別,即在行為人的主觀方面,偷稅罪是一種故意犯罪,其主觀惡性大,為了達到不繳或者少繳稅款的目的,不惜損害國家利益,具有較大的社會危害性。
2、漏稅是一種主觀過失,主觀上沒有犯罪的故意,其主觀惡性小,所以不能以犯罪論。
3. 會計從業資格考試問題:納稅人的納稅義務超過了追征期限,它的稅收法律關系消滅了嗎拜求答案詳解
超過納稅追征期三年稅收法律關系終止,這是《稅收征管法》的規定。
4. 稅收征管法 超5年追征 稅務機關違反了什麼事實
偷逃抗騙無限期追征;稅務機關責任追征期限3年,且不加滯納金;納稅人明顯計算錯誤等失誤追征期3-5年。超五年追征違反「」法無明文規定。。。。
5. 某公司偷稅,稅務機關對於其所偷稅款的追征期是多少
我國現行稅款追征期制度的規定
根據《稅收徵收管理法》、《稅收徵收管理法實施細則》、《國家稅務總局關於欠稅追繳期限有關問題的批復》(國稅函【2005】813號)、《國家稅務總局關於未申報追繳期限問題的批復》(國稅函【2009】326號)的相關規定,可以總結出我國現行稅款追征期分為如下幾種情況:
(一) 因稅務機關責任。《稅收徵收管理法》第52條第1款規定因稅務機關的責任,致使納稅人、扣繳義務人未繳或者少繳稅款的,稅務機關在三年內可以要求納稅人、扣繳義務人補繳稅款,但是不得加收滯納金。
這里所謂的稅務機關的責任,《稅收徵收管理法實施細則》第80條做出了解釋,是指稅務機關適用稅收法律、行政法規不當或者執法行為違法」。根據這種規定,稅務機關追征稅款的期限為三年,並不得加收滯納金,超過三年就不再追征。
(二)因納稅人、扣繳義務人計算錯誤等失誤。《稅收徵收管理法》第52條第2款規定,「因納稅人、扣繳義務人計算錯誤等失誤,未繳或者少繳稅款的,稅務機關在3年內可以追征稅款、滯納金;有特殊情況的,追征期可以延長到5年。」這主要是指納稅人在"計算錯誤等失誤"特定情況下的追征期間,注意"計算錯誤等失誤"《稅收徵收管理法實施細則》第81條規定,「稅收征管法第52條所稱納稅人或者扣繳義務人計算錯誤等失誤,是指非主觀故意的計算公式運用錯誤以及明顯的筆誤。」同時規定特殊情況,《稅收徵收管理法實施細則》第82條作出了解釋:「稅收征管法第52條所稱特殊情況,是指納稅人或者扣繳義務人因計算錯誤等失誤,未繳或者少繳、未扣或者少扣、未收或者少收稅款,累計數額在10萬元以上的」。即累計數額在10萬元以上的,稅務機關可以在五年內追征。
(三)偷稅、抗稅、騙稅。《稅收徵收管理法》第52條第3款規定對偷稅、抗稅、騙稅的,稅務機關追征其未繳或者少繳的稅款、滯納金或者所騙取的稅款,不受前款規定期限的限制。偷稅、抗稅和騙稅,納稅人存有明顯的主觀故意,社會危害性大,是嚴重的稅收違法行為,稅務機關應無限期追征。
(四)欠稅。《國家稅務總局關於欠稅追繳期限有關問題的批復》(國稅函【2005】813號)的規定,納稅人欠繳稅款,稅務機關追繳稅款沒有追征期的限制。欠稅是因為納稅人通過納稅申報或稅務機關作出稅務處理意見確定其應納稅款後未按照規定期限繳納稅款行為,在這種情況下,稅務機關應當依法無限期追征,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豁免。
(五)未申報。《國家稅務總局關於未申報追繳期限問題的批復》(國稅函【2009】326號)的規定,稅收征管法第六十四條第二款規定的納稅人不進行納稅申報造成不繳或少繳應納稅款的情形不屬於偷稅、抗稅、騙稅,其追征期按照稅收征管法第五十二條規定的精神,一般為三年,特殊情況可以延長至五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