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北京鳥巢在具體在幾環快!謝謝
鳥巢在北京北四環北側奧運場館。
國家體育場(鳥巢)位於北京奧林匹克公園中心區南部,為2008年北京奧運會的主體育場。工程總佔地面積21公頃,場內觀眾坐席約為91000個。
舉行了奧運會、殘奧會開閉幕式、田徑比賽及足球比賽決賽。奧運會後成為北京市民參與體育活動及享受體育娛樂的大型專業場所,並成為地標性的體育建築和奧運遺產。
體育場由雅克·赫爾佐格、德梅隆、艾未未以及李興剛等設計,由北京城建集團負責施工。體育場的形態如同孕育生命的「巢」和搖籃,寄託著人類對未來的希望。設計者們對這個場館沒有做任何多餘的處理,把結構暴露在外,因而自然形成了建築的外觀。
2003年12月24日開工建設,2008年3月完工,總造價22.67億元。作為國家標志性建築,2008年奧運會主體育場,國家體育場結構特點十分顯著。體育場為特級體育建築,大型體育場館。主體結構設計使用年限100年,耐火等級為一級,抗震設防烈度8度,地下工程防水等級1級。
(1)鳥巢使用年限擴展閱讀:
標識釋義
標識直觀地反映了國家體育場獨特的建築外觀,作為世界范圍的建築奇跡和北京2008奧運會的標志性建築,國家體育場已經成為現代北京的地標性旅遊勝地,成為中華民族崛起的象徵。
標識整體構型設計為舞台,即是北京奧運會的舞台,又是體育賽事和演藝活動的平台,寓意國家體育場將傳承奧運精神,彰顯中華文明。
中線條增添了整體的動勢,如無限延伸的跑道,即是體育健兒的跑道,又寓意人生跑道,傳揚著積極、向上、參與、奮斗的拼搏精神。這些線條又如舞動的飄帶,烘托各類活動在此舉行的熱烈氣氛,青春、朝氣、富有活力。
標識整體圖形又宛如歸巢之鳳。鳳凰是中國傳統文化中的百鳥之王,體現了人們對國家體育場的美好希冀。歸巢之鳳意寓「家」的理念。設計造型一目瞭然,個性鮮明,四層寓意有機結合,渾然天成。選用了中國人的喜慶色彩----紅色。
紅色具有強烈的表情性,表達著人們對生命的尊重和對健康生活的嚮往。紅色與國家體育場的主色調吻合。
標識中的文字部分均選用充滿現代感的無襯線字體。線條明快、清晰的文字部分與弧線構型的圖形部分和諧共存,相得益彰。
國家體育場標識價值
「鳥巢」新的品牌形象清晰的詮釋了定位的轉變,充分展示其:
一是欣賞「鳥巢」建築美,感受北京奧運輝煌的精神殿堂;
二是承辦國際頂級賽事的一流場館;
其三是承辦大型文藝演出 的一流場館;
其四是通過循序漸進的改造開發,充分挖掘「鳥巢」在商業、會展、交流各方面的功能,逐步成為集體育競技、文藝演出、會展服務、餐飲酒店、旅遊 觀光、購物休閑為一體的大型綜合性的國際體育文化交流展示中心的全新定位。
2. 鳥巢的建築設計使用壽命是多少年求大神幫助
鳥巢」總用鋼量11萬噸 使用壽命可達100年 小鳥用嘴叼來一根根樹枝,就可以搭巢。然而,當人類准備建造一個「鳥巢」,才發現這並非易事。特殊材料、技術突破、開幕式創新所需……註定讓國家體育場「鳥巢」成為有史以來最復雜的「巢」。 原名曾叫「B11」 昨日,「鳥巢」成功完成了它的首演。從此,「鳥巢」就是北京城裡一個新地標,直接跟的士司機說「到'鳥巢』」,完全沒問題。在各大旅行社的北京旅遊線路中,「鳥巢」的簡介也躍然紙上。從國家體育場設計方案全球競標評選結果向社會公布開始,「鳥巢」就成了現在這個實施方案的代名詞。 其實,這並非是這個設計方案的原始名字,在評審過程中它叫"B11"號方案。「鳥巢」中方設計師李興鋼接受采訪時說:「我們沒有給它起名字,只是在提交方案的說明文本中用過'鳥巢』,來描述該方案結構編織特點,以便讓人們更形象地理解。後來幾乎所有的媒體報道用的都是這個名字,但是到底是誰最先從我們的文本中把'鳥巢』給單獨摘出來的已經無從考證。不過,這個昵稱倒也貼切。」 准確地說,整個體育場建築呈橢圓的馬鞍形,體育場內部為上、中、下三層碗狀看台,觀眾坐席下有5至7層混凝土框架結構。如何將「鳥巢」按主次結構編制起來,在設計理論已是個突破。此外設計時,這個時代的各種計算軟體都不能滿足鳥巢這個工程的需要。因此,承建方甚至自己針對問題研製開發出一些軟體,才滿足了鳥巢的計算工作。" 用鋼總量達11萬噸 作為北京奧運會的主體育場,「鳥巢」可容納近10萬人,如此大的容量自然也對其縱切面門架的跨度要求非常高,按照設計,「鳥巢」的鋼結構屋蓋呈雙曲面馬鞍形,是目前世界最大跨度鋼結構工程。用一般的鋼材很難完成,經過多方篩選後,Q460E型鋼材最終榮幸地承擔起了搭建「鳥巢」的職責。 Q460E鋼材是國內鋼廠為了「鳥巢」專門研製的,在國家標准中,Q460系列的鋼最大厚度只是100毫米,但根據實際情況所需,「鳥巢」使用的鋼板厚度史無前例地達到110毫米。 「鳥巢肩部彎度建起來以後,受力是最復雜的部位,如果不用Q460E這種高強度、高性能的鋼,而採用別的鋼,可能會更浪費,甚至可能會引起其他方面的問題。」據施工方技術人員介紹,作為世界最大的鋼結構工程,「鳥巢」外部鋼結構的鋼材用量為4.2萬噸,整個工程包括混凝土中的鋼材、螺紋鋼等,總用鋼量達到了11萬噸,全部為國產鋼。 鳥巢能用100年 「鳥巢」竣工前的最後一道重要工序就是在「鳥巢」頂部的網架結構外表面,貼上一層半透明的膜,共884塊。考慮到自然光線直射進來有可能影響攝影記者的拍攝,使用這種膜後則利用漫反射,光線更柔和,攝影記者就不用擔心場內陰影對鏡頭效果的干擾了。因此形成的漫射光還可解決場內草坪的維護問題,同時也有為坐席遮風擋雨的功能。 由於「鳥巢」內部沒有一根立柱,進入體育場後會感覺到視野特別開闊。原來場館內的看台是一個完整的沒有任何遮擋的碗狀造型,坐席上、中、下層之間錯落有致,無論觀眾坐在哪個位置,和賽場中心點之間的視線距離都在140米左右。對於觀眾來說,這是最好的設計之一。
3. 鳥巢的使用年限是多少年
「鳥巢」的設計使用年限,是10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