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專利知識 > 舊機電產品進口年限管理辦法

舊機電產品進口年限管理辦法

發布時間:2021-01-14 00:35:48

『壹』 進口舊模具報關需要提供哪些資料,模具進口流程怎樣

一、什麼是加工貿易外商提供的不作價進口設備?

??加工貿易外商提供的不作價進口設備(下稱不作價設備)指與經營單位開展加工貿易的外商,免費向經營單位提供的加工生產所需設備,不作價設備應不屬於《外商投資項目不予免稅的進口商品目錄》范圍。

二、企業進口和使用不作價設備應具備哪些條件?

(一)不作價設備是外商免費提供,即不需經營單位付匯進口、也不需要以加工費或差價償還。

(二)企業應設有獨立專門從事加工貿易(即不從事內銷產品加工生產)的工廠或車間,並且不作價設備僅限在該工廠或車間使用。如企業未設有獨立專門的工廠或車間,則在加工貿易合同(協議)期限內,企業每年加工產品必須70%以上用於出口。

三、企業如何辦理不作價設備審批和進口手續?

首先,企業持加工貿易合同(協議)以及《加工貿易不作價設備申請備案清單》等企業基本資料向外經貿部門辦理審批手續。

其次,企業憑外經貿部門審核的有關資料向主管海關辦理進口免稅手續,海關審核後予以備案並核發不作價設備手冊。

第三,企業憑手冊向口岸海關辦理不作價設備進口報關手續。

四、海關對不作價設備的監管期限是如何規定的?

海關的監管期限是指不作價設備自進口之日起至海關解除監管之日止,監管期限為5年。

五、海關對於臨時進口的不作價設備如何監管?

企業臨時進口(期限在半年內)加工貿易生產所需的不作價設備(限模具、單台設備),海關按暫時進口貨物進行管理。

六、企業進口和使用不作價設備中應承擔哪些義務?

(一)企業應在加工貿易合同(協議)中明確列明外商以免費方式提供不作價設備。

(二)在海關監管期限內,企業不得將不作價設備擅自在境內銷售、串換、轉讓、抵押或移作他用。

(三)在海關監管期限內,經營單位應在每年1月份向外經貿部門和主管海關書面報告不作價設備使用情況。

(四)因故終止或解除加工貿易合同(協議)以及不作價設備超過海關監管年限的,企業應及時向外經貿部門和主管海關辦理解除監管手續。

七、企業如何辦理解除不作價設備的海關監管手續?

(一)海關監管期限未滿或已滿的不作價設備退運出境的,海關憑企業申請及有關單證辦理解除監管手續。

(二)海關監管期限未滿、企業申請提前解除監管並留在境內的不作價設備,在企業補稅後,海關憑相關進口許可證件、檢驗檢疫證書及有關單證辦理解除監管手續。

(三)海關監管期限已滿且申請放棄的不作價設備,海關直接為企業辦理解除監管手續。

(四)對於海關監管期限已滿並留原企業繼續從事加工貿易業務的不作價設備,企業免予辦理相關進口許可證、檢驗檢疫證書並免繳稅款,直接向海關辦理解除監管手續,對於1998年1月1日以後進口的不作價設備的海關監管期限已滿且不在原企業使用的,企業免繳稅款,但應持相關進口許可證、檢驗檢疫證書及有關單證向海關辦理解除監管手續。

八、企業留在境內的不作價設備是否按照舊機電產品進行管理?

對於提前解除監管和監管年限已滿留在境內繼續使用的不作價設備,視同進口舊機電產品,海關按有關規定進行管理,但企業在不作價設備進口時已辦理過舊機電產品進口手續的不作價設備則除外。

『貳』 請教舊機電進口流程

一、舊機電產品范圍
根據商務部、海關總署、質檢總局令2008年第7號《機電產品進口管理辦法》第二條規定:
本辦法所稱機電產品(含舊機電產品),是指機械設備、電氣設備、交通運輸工具、電子產品、電器產品、儀器儀表、金屬製品等及其零部件、元器件。
本辦法所稱舊機電產品是指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機電產品:
(一)已經使用(不含使用前測試、調試的設備),仍具備基本功能和一定使用價值的;
(二)未經使用,但超過質量保證期(非保修期)的;
(三)未經使用,但存放時間過長,部件產生明顯有形損耗的;
(四)新舊部件混裝的;
(五)經過翻新的。
上述辦法中我們要注意兩個要點:
第一、所稱「機電產品」並不止《進出口稅則》第十六類到二十類的產品,還包括部分第十五類的產品。
第二、舊機電產品並非只包括使用過的產品,還包括雖未使用(可能看起來外觀較新)但過質保期的、雖未使用過長時間存放部件產生明顯有形損耗的產品。不能僅從是否使用過來進行判斷。
進出口企業和報關公司要需在擬進口前了解商品是不是屬於法律法規規定的舊機電產品。

二、舊機電產品通關
(一)法律法規
關於進口舊機電產品所涉及的法律法規及規范性文件,這些文件有:
1、國家質檢總局關於調整進口舊機電產品檢驗監管的公告(2014年第145號)
2、外經貿部、海關總署、國家質檢總局發布2001年第37號公告《舊機電禁止進口目錄》
3、質檢總局 商務部 海關總署公告2015年第76號《應逐批實施現場檢驗的舊機電產品目錄》
4、商務部令2004年第27號 《貨物進口許可證管理辦法》
5、商務部 海關總署公告2019年第63號 公布自動進口許可管理貨物目錄(2020年)
6、商務部、海關總署、質檢總局令2008年第5號《重點舊機電產品進口管理辦法》
7、商務部 海關總署公告2019年第63號 公布自動進口許可管理貨物目錄(2020年)
8、海關總署第238號令關於公布《海關總署關於修改部分規章的決定》的令
9、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令第187號質檢總局關於修改《進口舊機電產品檢驗監督管理辦法》的決定
10、中華人民共和國商務部、海關總署、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公告2008年第37號,公布《重點舊機電產品進口目錄》。
11、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公告[2003]年第40號

通過這些法律法規及規范性文件可以看出,進口舊機電產品不只是簡單的一項報關業務那麼簡單,而應該將此項工作作為一個項目來操作,因為要環環相扣、步步銜接、按部就班的完成每一項工作,只有這樣才能確保舊機電產品的順利清關。

(二)裝運前預檢驗
根據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令第187號《進口舊機電產品檢驗監督管理辦法》第五條規定:
國家進口舊機電產品應當實施口岸查驗、目的地檢驗以及監督管理。價值較高、涉及人身財產安全、健康、環境保護項目的高風險進口舊機電產品,還需實施裝運前檢驗。
裝運前檢驗也稱為裝運前預檢驗,是在啟運港裝運之前,由海關或者委託檢驗機構對舊機電產品是否符合我國國家技術規范的強制性要求進行初步評價。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公告2003年第40號第四條規定了三大類商品需要實施裝運前預檢驗的商品。檢驗合格後簽發裝運前預檢驗證書才可以裝船,到港後再進行到貨檢驗。如需要實施裝運前預檢驗的商品但是又未進行裝運前預檢,到貨後海關將不受理報檢。

需裝運前預檢驗的舊機電產品范圍:
(一)涉及人身健康安全、衛生、環境保護的大型二手設備。
(二)經國家貿易主管部門批準的、國家特殊需要的進口舊機電產品。
(三)8年以前(含8年)製造的機電產品。
進口屬於上述情況之外的舊機電產品可免於裝運前預檢驗。裝運前預檢驗可以委託授權機構進行辦理。

1.裝運前檢驗的主要項目
(1)對安全、衛生、健康、環境保護、防止欺詐、能源消耗等項目作出初步評價。
(2)核查產品品名、數量、規格型號、新舊、殘損情況是否與合同、發票等貿易文件所列相符。
(3)是否包括、夾帶禁止進口貨物。
海關或者檢驗機構在完成裝運前檢驗工作後,簽發裝運前預檢驗證書,並隨附裝運前檢驗報告。
2.裝運前檢驗的主要項目
在舊機電產品進口通關時,首先應當向口岸所在地海關報檢,由海關判定實施品質檢驗的地點;
其次,對列入《應逐批實施現場檢驗的舊機電產品目錄》的商品應在第一入境口岸海關實施口岸檢驗,其餘的貨物在調離至目的地後由所在地海關實施目的地檢驗。

(三)舊機電產品分類和管理要求
目前我國對進口舊機電產品分為三大類進行管控,通過對外公布的《重點舊機電產品目錄》和《貨物進口許可證發證目錄》兩種管理模式。
第一類:國家規定禁止進口的舊機電產品
第二類:限制進口的舊機電產品
第三類:自由進口的舊機電產品
第四類:國家特批准許入境的舊機電產品

根據《重點舊機電產品進口管理辦法》第二條規定:
本辦法適用於將重點舊機電產品進口到中華人民共和國關境內的行為,進入海關特殊監管區內的舊機電產品不適用本辦法;第三條、第六條規定:商務部負責全國重點舊機電產品進口管理工作;重點舊機電產品進口實行進口許可證管理。商務部負責重點舊機電產品進口申請的審批工作,商務部配額許可證事務局負責《進口許可證》的發證工作。

其中對於列入:
第一類:禁止入境的貨物無論新舊均不能入境;
第二類:是限制類進口的舊機電也稱為重點舊機電產品是指涉及國家安全、社會公共利益、人的健康或者安全、動植物的生命或者健康、污染環境的舊機電產品該類產品入境時需按照《進口舊機電產品檢驗監督管理辦法》辦理裝運前預檢驗,對納入《重點舊機電產品目錄》內的商品實施進口許可證管理還需要到商務部(不是地方商務部門)辦理自動進口許可證;
第三類:是自由貿易的舊機電產品,這些產品無需裝運前預檢驗,對列入自動進口許可證管理的商品還需要提供自動進口許可證,未列入的則無需提供;
第四類:需要國家省級以上主管部門的批文方可入境(這裡麵包括禁止類的商品)。海關負責全國重點舊機電產品的監管檢驗工作。

個人攜帶入境在自用合理范圍內的舊機電產品不按上述規定辦理。

(四)重點舊機電產品進口前的准備
申請進口重點舊機電產品,申請進口單位應當向商務部提供以下材料:
(一)申請進口的重點舊機電產品用途說明。
(二)《機電產品進口申請表》。
(三)營業執照(復印件)。
(四)申請進口的重點舊機電產品的製造年限證明材料。
(五)申請進口單位提供設備狀況說明。
(六)其他相關法律、行政法規規定需要提供的文件

需要注意的是:用於翻新(含再製造)的,應由具備從事翻新業務資質的單位提出申請。進口舊船舶的申請進口單位,還須提供中華人民共和國海事局出具的《舊船舶進口技術評定書》或中華人民共和國漁業船舶檢驗局出具的《舊漁業船舶進口技術評定書》。
商務部審批完成後,持審批文件到商務部配額許可證事務局申請《進口許可證》。

(五)自主查詢是否需要裝運前預檢驗的方式
在2014年之前進口舊機電產品還需要辦理「舊機電產品備案」,但是根據2014年第145號《質檢總局關於調整進口舊機電產品檢驗監管的公告》的有關規定取消了對進口舊機電產品實施備案管理。
為了方便企業海關建立了進口舊機電產品質量安全管理信息服務平台,企業可通過平台進行錄入申報,申報完成後系統會自動發送回執給企業,告知企業是否需要委託指定機構進行裝運前預檢驗等相關工作。

三、舊機電產品進口通關流程
舊設備在進口申報後,都會接受海關的審價程序,核查產品的申報價格是否合理,故我們在報關申報環節中需要向海關補充申報的數據有「製造日期、已使用年限、可使用年限、折舊率、設備原值」等等相關信息,以備海關審定進口完稅價格。有的企業會問我么的折舊率怎麼計算,其實這個折舊率的計算是屬於財務管理范疇,海關也是參照這個固定資產折舊率的方式來進行估價。

關於設備折舊率的計算分為兩種形式:
第一種:外商投資企業和外國企業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外商投資企業和外國企業所得稅法實施細則》第三十三條的規定:固定資產在計算折舊前,應當估計殘值,從固定資產原價中減除。殘值應當不低於原價的百分之十;需要少留或者不留殘值的,須經當地稅務機關批准。
第三十四條規定:
固定資產的折舊,應當採用直線法計算;需要採用其他折舊方法的,可以由企業提出申請,經當地稅務機關審核後,逐級上報國家稅務局批准。

第三十五條規定:
固定資產計算折舊的最短年限如下:
(一)房屋、建築物,為二十年;
(二)火車、輪船、機器、機械和其他生產設備,為十年;
(三)電子設備和火車、輪船以外的運輸工具以及與生產、經營業務有關的器具、工具、傢具等,為五年。

計算年折舊率的公式如下:
年折舊額=(原值-固定資產的殘值)/使用年限
年折舊率=年折舊額/固定資產原值

第二種:國內企業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第五十九條規定:
固定資產按照直線法計算的折舊,准予扣除。企業應當自固定資產投入使用月份的次月起計算折舊;停止使用的固定資產,應當自停止使用月份的次月起停止計算折舊。企業應當根據固定資產的性質和使用情況,合理確定固定資產的預計凈殘值。固定資產的預計凈殘值一經確定,不得變更。

第六十條規定:
除國務院財政、稅務主管部門另有規定外,固定資產計算折舊的最低年限如下:
(一)房屋、建築物,為20年;
(二)飛機、火車、輪船、機器、機械和其他生產設備,為10年;
(三)與生產經營活動有關的器具、工具、傢具等,為5年;
(四)飛機、火車、輪船以外的運輸工具,為4年;
(五)電子設備,為3年。

計算年折舊率的公式如下:
年折舊額=(原值-固定資產的殘值)/使用年限
年折舊率=年折舊額/固定資產原值

海關對舊設備的審價辦法是依據海關總署令第213號《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審定進出口貨物完稅價格辦法》的五種方法,他們分別是:
(一)相同貨物成交價格估價方法;
(二)類似貨物成交價格估價方法;
(三)倒扣價格估價方法;
(四)計算價格估價方法;
(五)合理方法。

如果企業提供的證明依據證明價格合理,海關將會做放行處理,如果企業提供的證明資料不充足或是申報價格低於海關三級價格庫標準的,就要按照上述五種方法進行審計手續了,為了避免企業通關成本的增加,企業可以向海關申請海關事務性擔保手續,繳納保證金,海關予以先行放行手續。

『叄』 使用年限超過10年的舊機電設備可以出口嗎

要看具體中文品名及監管條件,有些舊設備出口需要辦理批文的;
舊設備出口一般買單出的比較多;
以上,但願意能幫到你

『肆』 從越南進口一批活牛需要辦什麼手續

看是什麼牛,海關編碼有野牛和非改良種用牛兩種 。野牛需要辦進出口通關單、瀕危物種進口許可證(含加工貿易)經檢驗檢疫後入口。非改良種需要用牛進出口通關單(含加工貿易)經檢驗檢疫後入口。並要求有進出口資質的單位方可進行進出口。入口稅率為10-30% + 增值稅13%。

(4)舊機電產品進口年限管理辦法擴展閱讀:

報關期限是多久:

報關期限是指貨物運到口岸後,法律規定收貨人或其代理人向海關報關的時間限制。

根據《海關法》第六十條規定,進口貨物的報關期限為自運輸工具申報進境之日起14日內,由收貨人或其代理人向海關報關;轉關進口貨物除在14日內向進境地海關申報外,還須在載運進口貨物的運輸工具抵達指運地之日起14日內向指運地海關報關;超過這個期限報關的,由海關徵收滯報金。

出口貨物應在貨物裝入運輸工具的24小時之前,向海關報關。也就是說,應先報關,後裝貨。須在報關24小時之後,才能將貨物裝入運輸工具。

進口貨物規定報關期限和徵收滯報金是為了運用行政手段和經濟手段,促使進口貨物收貨人或其代理人及時報關,加速口岸疏運,使進口貨物早日投入生產和使用。

出口貨物規定報關期限,是為了保證海關對出口貨物的查驗監管,保證貨物及時運輸出口。

閱讀全文

與舊機電產品進口年限管理辦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安徽二手塔吊轉讓信息 瀏覽:413
土地買賣使用權協議 瀏覽:543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知識競賽 瀏覽:484
戶照的有效期 瀏覽:738
汽車駕駛證有效期滿了怎麼辦 瀏覽:851
馬鞍山市浩宇機械公司 瀏覽:139
馬鞍山寶龍華庭地基 瀏覽:324
著作權歸什麼部門管 瀏覽:84
上帝創造世界聖經故事 瀏覽:170
呼市工商局到萬達廣場坐幾路車 瀏覽:58
馬鞍山朝暉花園 瀏覽:55
創造者錦綸廣東 瀏覽:268
馬鞍山紋綉 瀏覽:399
蕪湖合並馬鞍山是 瀏覽:485
嗨氏畫師版權問題 瀏覽:982
馬鞍山一銅陵動車 瀏覽:550
商標相似是不是侵權 瀏覽:676
借款糾紛二審答辯狀 瀏覽:990
馬鞍山甜醅 瀏覽:441
lol皮膚龍年限定皮膚 瀏覽:3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