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勞動爭議訴訟時效可以超過60天嗎
勞動爭議處理條例的規定已經失效,應當按照《勞動法》的規定
第八十二條 提出仲裁要求的一內方容應當自勞動爭議發生之日起六十日內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提出書面申請。仲裁裁決一般應在收到仲裁申請的六十日內作出。對仲裁裁決無異議的,當事人必須履行。
第八十三條 勞動爭議當事人對仲裁裁決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仲裁裁決書之日起十五日內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一方當事人在法定期限內不起訴又不履行仲裁裁決的,另一方當事人可以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
⑵ 勞動爭議案件訴訟時效
糾正下,勞動爭議的訴訟時效為一年。
本案中,員工雖然一直在主張權利,但是勞動仲裁和首次訴訟的請求是恢復勞動關系,2010年2月直接向法院起訴的訴訟請求是要求判令解除勞動關系並支付經濟補償金。
1.由於訴訟請求不同,因此不應視作訴訟時效中斷,應判定為已過訴訟時效。
2.由於原告在訴訟階段申請撤訴,應視作自動放棄主張權利,不存在訴訟時效中斷的情況。
⑶ 勞動糾紛訴訟時效
1、可以補償。2、依據勞動合同法補償。3、你應當首先申請勞動仲裁,如果不服再到法院起訴,如果對法院判決不服,才能在上訴期內向上一級法院上訴。4、勞動仲裁申請時間是自勞動爭議發生之日起一年內。
⑷ 勞動合同法律訴訟期有效期幾年
沒簽勞動合同法律訴訟有效期是一年。在法律實踐中沒簽勞動合同超過內兩年,再申請勞容動仲裁就過時效了。
根據勞動法規:用人單位自用工之日起超過一個月不滿一年未與勞動者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應當向勞動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資。你可以主張從沒簽勞動合同滿一個月的次日到到你和單位解除勞動關系的當日或現在(工齡滿一年,到工齡滿一年的前日)。
沒簽勞動合同雙倍工資最多支持11個月,工齡滿一年就相當於你和單位簽訂了無固定期勞動合同。
勞動合同期限是指合同的有效時間,它一般始於合同的生效之日,終於合同的終止之時。任何勞動過程,都是在一定的時間和空間中進行的。在現代化社會中,勞動時間被認為是衡量勞動效率和成果的一把尺子。勞動合同期限由用人單位和勞動者協商確定。是勞動合同的一項重要內容,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
⑸ 勞動法訴訟時效是幾年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規定:
第二十七條 勞動爭議申請仲裁內的時效期間為容一年。仲裁時效期間從當事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權利被侵害之日起計算。
(5)勞動訴訟有效期擴展閱讀:
1、《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頒布目的:為了公正及時解決勞動爭議,保護當事人合法權益,促進勞動關系和諧穩定。
2、《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頒布時間及單位: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三十一次會議於2007年12月29日通過制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自2008年5月1日起施行。
3、《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適用范圍:
(一)因確認勞動關系發生的爭議;
(二)因訂立、履行、變更、解除和終止勞動合同發生的爭議;
(三)因除名、辭退和辭職、離職發生的爭議;
(四)因工作時間、休息休假、社會保險、福利、培訓以及勞動保護發生的爭議;
(五)因勞動報酬、工傷醫療費、經濟補償或者賠償金等發生的爭議;
(六)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勞動爭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