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什麼叫視同繳費年限
一、視同繳費年限是指職工全部工作年限中,其實際繳費年限之前的按國家規定計算的連續工作時間。 固定職工在實行企業和職工個人共同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制度之前,按國家規定計算為連續工齡的時間,都可以作為「視同繳費年限」。
機關事業單位正式職工調入企業後,應參加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其原有的工作年限視同繳費年限;復員退伍軍人、城鎮下鄉知識青年被招為合同制工人,且參加了基本養老保險的,其軍齡及下鄉期間按國家規定計算為連續工齡的年限,可視同繳費年限。
二、只要繳夠了養老保險最低年限,可以不再交退休後可以享受養老保險待遇。
實際繳費年限是職工個人的繳費年限,不應與職工所在企業的繳費情況聯系在一起。實際工作中一些地方把實際繳費年限與企業的繳費情況掛鉤,規定若企業不按時足額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則不計算該企業職工的實際繳費年限,這種做法侵害了職工個人的利益。
職工個人必須足額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若是非足額繳納,欠繳年限暫時不能計算為實際繳費年限,待職工補齊欠繳本金和利息後方能計算。
文革」期間城鎮知識青年上山下鄉的時間為視同繳費年限,並且有些從事國家規定的特殊工作的職工,將工作時間折算為連續工齡,可視同為養老保險繳費年限。
❷ 社保視同繳費年限認定文件
《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關於城鎮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關系轉移接續若干問題的通知》專(人社部規〔2016〕5號)第一條屬關於視同繳費年限計算地問題規定:
1、繳費年限,除另有特殊規定外,均包括視同繳費年限。
2、一地(以省、自治區、直轄市為單位)的累計繳費年限包括在本地的實際繳費年限和計算在本地的視同繳費年限。其中,曾經在機關事業單位和企業工作的視同繳費年限,計算為當時工作地的視同繳費年限;在多地有視同繳費年限的,分別計算為各地的視同繳費年限。
到達法定退休年齡申請辦理參保人員視同繳費年限認定需要提交的資料:
1、職工本人身份證
2、職工個人檔案(個人檔案由當地公共就業部門保管的人員,由審批機構自行調取)
3、職工連續工齡視作繳費年限審批表
❸ 退休社保養老保險視同繳費年限問題
沒事!你單位是從2000年開始繳納的社保,在這之前的工作經歷是被社保局認可的,可以視同繳費。
視同繳費與實際繳費合在一起,就是他的全部工齡。
❹ 外地社保轉入廣州後辦理退休,國家政策前的工齡視同為繳費年限有效嗎
必須有效的交的社保兩地合並退休,都是按繳費年限計算的不要擔心。
❺ 社保視同繳費年限的認定
視同繳費年限認定條件有三條:必須參加了養老保險;必須是原國有縣以上集體所有制單位的原幹部和固定職工;原工作時間必須符合國家計算連續工齡的政策規定。
新調入機關事業單位社會保險統籌單位的人員,必須參加機關事業單位社會保險,原在其他社會保險機構歷年繳納的養老保險基金必須轉入機關社保公司,並按規定繼續繳費,其前後繳費年限可一並計。
繳費年限包括視同繳費年限和實際繳費年限。視同繳費年限是指職工全部工作年限中,其實際繳費年限之前的按國家規定計算的連續工作時間。
繳費年限包括視同繳費年限和實際繳費年限。視同繳費年限指職工全部工作年限中,其實際繳費年限之前的按國家規定計算的連續工作時間。
固定職工在實行企業和職工個人共同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制度之前,按國家規定計算為連續工齡的時間,都可以作為「視同繳費年限」,並且可以與實際「繳費年限」合並計發養老保險金。
另外,機關事業單位正式職工調入企業後,應參加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其原有的工作年限視同繳費年限;復員退伍軍人、城鎮下鄉知識青年被招為合同制工人,且參加了基本養老保險的,其軍齡及下鄉期間按國家規定計算為連續工齡的年限,可視同繳費年限。
❻ 外省的社保費轉入廣東省退休,視同交費期限不算工齡
是得,看交費期限,不看工齡
❼ 關於社保視同繳費年限的問題
應該不行,你爸是不是城鎮戶口,如果是到了退休的年齡,就把還差的幾年一次性補齊就可以了,也可以不享受退休金先,一直繳到退休滿足為止。
❽ 廣東省社保退休哪些工齡是視同繳費年限
社保工齡視同交費年限確認:
需提供的資料:
1、《職工勞動手冊》(以下簡版稱《勞動手冊》);
2、《養老保險被保險人權視同繳費年限審核表(一式三份、以下簡稱《審核表》);
3、職工檔案;
4、參加本市基本養老保險的繳費記錄資料;
5、《視同繳費年限送審人員情況表》(可到市勞動局網站下載)及其電子版。
6、送審單位的《社保登記證》、單位介紹信及經辦人身份證等有關資料。
辦理程序:
審核視同繳費年限的工作實行預約登記,依預約確定的時間報送檔案的處理辦法。
第一步:送審單位先理順本單位需要審核視同繳費年限的人員的檔案資料,通過市勞動保障局網站進行預約登記,由市勞動保障行政部門委託的審核機構(市社會保險基金管理中心,下同)根據審核工作的進展情況和預約登記的先後次序安排送審時間。
第二步:送審單位根據審核機構安排的預約受理時間,帶齊所需提供的資料,到審核機構辦理職工視同繳費年限送審手續。
第三步:審核機構審核後,通知單位領回報送的檔案和審核結果。
❾ 退休時工齡含視同繳費工齡和繳費工齡嗎
92年底以前參加工作的年限(視同繳費年限按百分之百)93年以後按實際繳費年限。折算工齡就是說以前某人,幹了整4年特殊工種(滿1年增加3個月作為退休待遇)變成5年。社保辦退休時多出1年不認賬,也不作為退休待遇。
社保卡辦理具體如下:
一、辦理條件
符合申領條件的人員可以通過電話向申領網點預約或直接前往街道(鎮)社會保障卡申領服務網點申請辦理社會保障卡(包括學籍卡)。
申領時需攜帶身份證、戶口簿、申領表(集體戶口市民需要攜帶戶籍所在地警署或派出所開具的戶籍證明)等相關資料。
二、辦理資料
1、寫完備的社會保障卡發行注冊申請表;
2、會保障卡發行籌備情況說明;
3、合全國統一規范要求的應用領域和卡內應用文件結構(包括本地擴充的應用領域和指標);
4、照統一要求設計的卡面樣式;
5、地區社會保障卡管理辦法和實施細則;
6、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要求提供的其他材料。
三、辦理流程
(1)首次申請辦卡的員工到市公安機關認可的第二代身份證聯網照相館拍攝數碼照,並向照相館索取《XX市社會保障卡數碼照回執》,
同時在回執上工整填寫姓名和身份證號碼,以方便辦理。已辦理過社會保障卡,但是遺失需要重新辦理的員工不需要提交數碼照回執。
(2)已辦理網上申報的企業可以直接在網上申請制證。首先列印製證清單,將需制證員工數碼照回執(遺失補辦卡不需要此回執)按所列印的制證清單的人員順序進行排列並且附於清單後,並提供員工身份證復印件,提交到社保指定的制卡窗口,交納工本費,領取制卡回執。
(3)未辦理網上申報的,企業提交員工身份證復印件、社會保障卡數碼照回執(遺失補辦卡不需要此回執),社會保障卡數碼照回執需按參保報表的順序排列,附於參保報表後。遺失社會保障卡需要重新辦理的,可以直接填寫《x市社會保障卡補辦(掛失)申請表》。
經繳費所屬徵收部門列印製證清單後,可以到社保指定的制卡窗口交納工本費,領取制卡回執。
(4)在個人繳費窗口繳費的人員,應提交身份證原件、社會保障卡數碼照相回執(已辦理過社會保障卡的不需要此項)到所屬社保機構個人繳費窗口填表並交納工本費,領取制卡回執。
無工作單位的人參加社會保險,就應當按照自由職業者參加社會保險的辦法執行,自由職業者,只能參加養老保險和醫療保險。養老保險:帶上本人的身份證、失業證和2張1寸照片,到當地的社保中心的營業窗口辦理。醫療保險:辦完了養老保險手續後,帶著上述的材料和辦好的養老保險手冊,到當地的醫保中心的營業窗口辦理。按照規定正常繳納費用就可以了。
自由職業者,城鎮個體工商戶和靈活就業人員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繳費基數為當地上年度在崗職工平均工資,繳費比例為20%,其中8%記入個人賬戶,退休後按企業職工基本養老金計發辦法計發基本養老金。
醫療保險方面,自由職業者,個體戶參保,可以選擇只建統籌基金,不建個人帳戶,按當地上年度月平均工資的4.2%繳納基本醫療保險費;也可以選擇按當地上年度月平均工資的8%繳納,建立個人帳戶!職工參加醫療保險是單位承擔6%,個人承擔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