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關稅追征和補征問題,收款期限起算點的差異怎麼理解
原文為《關稅條例》第五十一條「進出口貨物放行後,海關發現少征或者漏征稅款的內,應當自繳納稅容款或者貨物放行之日起1年內,向納稅義務人補征稅款。但因納稅義務人違反規定造成少征或者漏征稅款的,海關可以自繳納稅款或者貨物放行之日起3年內追征稅款,並從繳納稅款或者貨物放行之日起按日加收少征或者漏征稅款萬分之五的滯納金。
海關發現海關監管貨物因納稅義務人違反規定造成少征或者漏征稅款的,應當自納稅義務人應繳納稅款之日起3年內追征稅款,並從應繳納稅款之日起按日加收少征或者漏征稅款萬分之五的滯納金。」
分兩款,你說的第二段實際為第一款內容。
因此可以看出:
第一、兩款適用對象不一樣,第一款後一句是針對一般進出口貨物違規,第二款是針對海關監管貨物違規,至於什麼是海關監管貨物,可見海關法的規定。
第二、對於進出口貨物來說,少征的貨物有繳納稅款之日,漏征的貨物只存在貨物放行之日,根據情況不同適用不同的日期;而對於海關監管貨物違反規定的情況來說,違規之日才是其產生繳款義務的時間,比如擅自轉讓保稅料件,保稅料件被賣之日為應繳納稅款之日。
註:少征就是少收了稅而放行,漏征是沒有收稅而放行。
B. 關於關稅的補征和追征問題 關稅規定和征管法不同 實際執行應該按照哪個呢
關稅不適用征管法 所以關稅是按一補三追 而適用征管法的是三補三追。不沖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