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勞動合同法司法解釋四第五條與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的問題
合同到期後來,再簽訂源勞動合同可以簽訂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
勞動者與原用人單位的勞動合同終止,勞動者需要與新的用人單位重新訂立勞動合同,勞動者在原來用人單位的工作年限將被合並計算為新用人單位的工作年限。在解除勞動合同時,只要新的用人單位依法應當支付勞動者經濟補償或賠償金,在計算支付經濟補償或賠償金的工作年限時,都應當把勞動者在原用人單位的工作年限合並計算為新用人單位工作年限,以確定經濟補償或賠償金的具體數額。
② 這個合同法說的意思是滿一年不簽合同的,簽訂無固定期限的合同。無固定期限是多少年
無固定期復限勞動合同,是指用人單位制與勞動者約定無確定終止時間的勞動合同。這里所說的無確定終止時間,是指勞動合同沒有一個確切的終止時間,勞動合同的期限長短不能確定,但並不是沒有終止時間。只要沒有出現法律規定的條件或者雙方約定的條件,雙方當事人就要繼續履行勞動合同規定的義務,一旦出現了法律規定的情形,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也同樣能夠解除。
③ 勞動合同法為什麼規定簽訂無固定期限合同
訂立無固定期抄限的勞動合同,勞動者可以長期在一個單位或部門工作。這種合同對於用人單位來說,有利於維護其經濟利益,減少頻繁更換關鍵崗位的關鍵人員而帶來的損失。對於勞動者來說,也有利於實現長期穩定職業,鑽研業務技術。
④ 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與雙倍賠償的矛盾
「第八十二條用人單位自用工之日起超過一個月不滿一年未與勞動者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應當向勞動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資。用人單位違反本法規定不與勞動者訂立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的,自應當訂立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之日起向勞動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資。」
《勞動合同法》第八十二條第一款、第二款所指的情形不一樣。第一款指的是2008年1月1日《勞動合同法》施行後,用人單位與勞動者未簽訂勞動合同的,應當在一個月內簽訂,超過一年不簽訂的視為已經簽訂了無固定期限的勞動合同。即《勞動合同法》第十四條第三款的規定。
《勞動合同法》第八十二條第二款指的是《勞動合同法》第十四條第二款當中應當簽訂無固定期限的勞動合同的三種情形。
視為無固定期限的勞動合同與應當簽訂無固定期限的勞動合同是不一樣的。因此,《勞動合同法》第八十二條第一款、第二款所指的情形不一樣,不能混為一談。
(4)合同法無固定期限合同擴展閱讀:
勞動合同(勞動者與用人單位明確雙方權利義務的協議):勞動合同[1],是指勞動者與用人單位之間確立勞動關系,明確雙方權利和義務的協議。訂立和變更勞動合同,應當遵循平等自願、協商一致的原則,不得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勞動合同依法訂立即具有法律約束力,當事人必須履行勞動合同規定的義務。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以下簡稱《勞動法》)第十六條第一款規定,勞動合同是勞動者與用工單位之間確立勞動關系,明確雙方權利和義務的協議。根據這個協議,勞動者加入企業、個體經濟組織、事業組織、國家機關、社會團體等用人單位,成為該單位的一員,承擔一定的工種、崗位或職務工作,並遵守所在單位的內部勞動規則和其他規章制度。
用人單位應及時安排被錄用的勞動者工作,按照勞動者提供勞動的數量和質量支付勞動報酬,並且根據勞動法律、法規規定和勞動合同的約定提供必要的勞動條件,保證勞動者享有勞動保護及社會保險、福利等權利和待遇。
⑤ 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如何賠償
解除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有兩種情形:
一、協商解除
補償標准:
參照《勞動合同法》第四十七條:經濟補償按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每滿一年支付一個月工資的標准向勞動者支付。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不滿六個月的,向勞動者支付半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
勞動者月工資高於用人單位所在直轄市、設區的市級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標准按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數額支付,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年限最高不超過十二年。
本條所稱月工資是指勞動者在勞動合同解除或者終止前十二個月的平均工資。
二、用人單位單方面解除或終止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
補償標准:
參照《勞動合同法》第八十七條:用人單位違反本法規定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的,應當依照本法第四十七條規定的經濟補償標準的二倍向勞動者支付賠償金。
(5)合同法無固定期限合同擴展閱讀:
用人單位和勞動者連續訂立兩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這種情形下要滿足以下條件:
(1)用人單位和勞動者已經連續兩次訂立固定期限勞動合同。
(2)勞動者提出或者同意訂立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
(3)勞動者未提出簽訂固定期限勞動合同。
(4)勞動者沒有《勞動合同法》39條、40條第1項和第2項規定的情形。
勞動合同解除條件:
無固定期限的勞動合同也是勞動合同的一種類型,在履行過程中,任何一方由於某種原因希望或已提出解除勞動合同,另一方只要表示同意,雙方達成一致意見,就可以依據本法第三十六條的規定解除勞動合同。
當法律規定的可以解除勞動合同的條件出現,或當事人在合同中約定的可以解除勞動合同的條件出現,無固定期限的勞動合同就可以依法定條件或約定條件解除。如勞動者有本法第三十九條規定的情形之一出現時,用人單位就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用人單位有勞動法第三十八條規定的情形之一時,勞動者就可以解除勞動合同。由此可見,無固定期限合同並不是沒有終止時間的「鐵飯碗」,只要符合法律規定的條件,勞動者與用人單位都可以依法解除勞動合同。
⑥ 什麼叫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
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來,是指用自人單位與勞動者約定無確定終止時間的勞動合同。
這里所說的無確定終止時間,是指勞動合同沒有一個確切的終止時間,勞動合同的期限長短不能確定,但並不是沒有終止時間。只要沒有出現法律規定的條件或者雙方約定的條件,雙方當事人就要繼續履行勞動合同規定的義務。
一旦出現了法律規定的情形,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也同樣能夠解除。
(6)合同法無固定期限合同擴展閱讀
訂立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有三種情形。
1、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協商一致,可以訂立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
2、在法律規定的情形出現時,勞動者提出或者同意續訂勞動合同的,應當訂立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
1)勞動者已在該用人單位連續工作滿十年的。
2)用人單位初次實行勞動合同制度或者國有企業改制重新訂立勞動合同時,勞動者在該用人單位工作滿10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齡不足十年的。
3)用人單位和勞動者連續訂立兩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
3、《勞動合同法》第14條第3款規定:用人單位自用工之日起滿一年不與勞動者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視為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已訂立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
⑦ 《勞動合同法》關於無固定期限合同的規定是否( )固定期限合同訂立的次數。
以2008年1月1日《來勞動合同法》施行後自為例:
《勞動合同法》第十四條「(三)連續訂立二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且勞動者沒有本法第三十九條和第四十條第一項、第二項規定的情形,續訂勞動合同的。」
該條是指在勞動者沒有本法第三十九條規定的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的情形下,如果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簽訂了一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在簽訂第二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時,就意味著下一次必須簽訂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所以在第一次勞動合同期滿,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准備訂立第二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時,應當作出慎重考慮。
a與公司簽了為期一年的勞動合同,合同到期後又續簽了一年的勞動合同,按照上述規定當第二次為期一年的勞動合同到期後,再次簽訂勞動合同時,只要a提出,公司就必須與a簽訂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
⑧ 關於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怎麼賠償
若雙方協商一致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用人單位按照《勞動合同法》第四十七條的規回定支付經濟補答償;經濟補償按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每滿一年支付一個月工資的標准向勞動者支付。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不滿六個月的,向勞動者支付半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若用人單位單方面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用人單位是違法的,應當按照《勞動合同法》第八十七條的規定支付雙倍經濟補償作為賠償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