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專利知識 > 稅務加速折舊年限

稅務加速折舊年限

發布時間:2021-01-08 15:49:13

『壹』 固定資產加速折舊年限

有關稅法規定,以前年度應提未提、應攤未攤的成本費用,以後年度不得補提或攤內銷;也就是說,它相當於容稅法規定的固定資產最低折舊年限一樣,不得擅自改變
1、你公司取得轉讓土地後,應該辦理土地證過戶手續,按照土地證年限進行攤銷

2、土地入賬時間,按你單位實際支付土地款取得發票時間入賬。

3、無形資產應當自取得當月起在預計使用年限內分期平均攤銷,計入損益。

4、無形資產攤銷方法採用:直線攤銷法。

5、入帳時
借:無形資產--土地使用權
貸:銀行存款等

6、攤銷分錄
借:管理費用--無形資產攤銷
貸:無形資產(或累計攤銷)
註:新會計准則,使用累計攤銷科目。

『貳』 縮短計提折舊年限算不算加速折舊

縮短計提折舊來年限不算加速源折舊,算會計變更,加速折舊是指年數總和法和雙倍余額遞減法,但需要注的是,如更改折舊方式,需滿足兩個條件:由於技術進步,產品更新較快的;常年處於高腐蝕,強振動的。並在更改之前到稅務機關審批

『叄』 問:企業採取縮短折舊年限和加速折舊的具體方法有哪些

企業採取縮短折舊年限和加速折舊的具體依據和方法是:
一、《所得稅法實施細則》第九十八條 企業所得稅法第三十二條規定可以採取縮短折舊年限或者採取加速折舊的方法的固定資產,包括:
(一)由於技術進步,產品更新換代較快的固定資產;(個人理解:電腦、以及與電腦有關的設備各軟體都可以加速折舊。選擇那種方法後要在稅務局備案)
(二)常年處於強震動、高腐蝕狀態的固定資產。
採取縮短折舊年限方法的,最低折舊年限不得低於本條例第六十條規定折舊年限的60%;採取加速折舊方法的,可以採取雙倍余額遞減法或者年數總和法。
二、《所得稅法實施細則》第六十條 除國務院財政、稅務主管部門另有規定外,固定資產計算折舊的最低年限如下:
(一) 房屋、建築物,為20年;
(二) 飛機、火車、輪船、機器、機械和其他生產設備,為10年;
(三) 與生產經營活動有關的器具、工具、傢具等,為5年;
(四) 飛機、火車、輪船以外的運輸工具,為4年;
(五) 電子設備,為3年。
三、加速折舊計算方法
(一)雙倍余額遞減法,計算公式如下:
年折舊率=2÷預計使用壽命(年)×100%
月折舊率=年折舊率÷12
月折舊額=月初固定資產賬面凈值×月折舊率
(二)年數總和法,計算公式如下:
年折舊率=尚可使用年限÷預計使用壽命的年數總和×100%
月折舊率=年折舊率÷12
月折舊額=(固定資產原值-預計凈殘值)×月折舊率

『肆』 固定資產折舊年限需要哪些資料,需要去稅務機關備案嗎

一、不是加速折舊,不要求備案的,固定資產折舊時,按照稅法規定的折舊年限就可以了。
折舊年限
新所得稅法 第六十條除國務院財政、稅務主管部門另有規定外,固定資產計算折舊的最低年限如下:
(一)房屋、建築物,為20年;
(二)飛機、火車、輪船、機器、機械和其他生產設備,為10年;
(三)與生產經營活動有關的器具、工具、傢具等,為5年;
(四)飛機、火車、輪船以外的運輸工具,為4年;
(五)電子設備,為3年。
二、根據《關於企業固定資產加速折舊所得稅處理有關問題的通知》(國稅發[2009]81號) 一、根據《企業所得稅法》第三十二條及《實施條例》第九十八條的相關規定,企業擁有並用於生產經營的主要或關鍵的固定資產,由於以下原因確需加速折舊的,可以縮短折舊年限或者採取加速折舊的方法: (一)由於技術進步,產品更新換代較快的; (二)常年處於強震動、高腐蝕狀態的。 三、企業採取縮短折舊年限方法的,對其購置的新固定資產,最低折舊年限不得低於《實施條例》第六十條規定的折舊年限的60%;若為購置已使用過的固定資產,其最低折舊年限不得低於《實施條例》規定的最低折舊年限減去已使用年限後剩餘年限的60%。最低折舊年限一經確定,一般不得變更。 五、企業確需對固定資產採取縮短折舊年限或者加速折舊方法的,應在取得該固定資產後一個月內,向其企業所得稅主管稅務機關(以下簡稱主管稅務機關)備案,並報送以下資料: (一)固定資產的功能、預計使用年限短於《實施條例》規定計算折舊的最低年限的理由、證明資料及有關情況的說明; (二)被替代的舊固定資產的功能、使用及處置等情況的說明; (三)固定資產加速折舊擬採用的方法和折舊額的說明; (四)主管稅務機關要求報送的其他資料。 企業主管稅務機關應在企業所得稅年度納稅評估時,對企業採取加速折舊的固定資產的使用環境及狀況進行實地核查。對不符合加速折舊規定條件的,主管稅務機關有權要求企業停止該項固定資產加速折舊。 根據上述規定:貴公司所述的情況,企業購進符合加速折舊條件的固定資產已到稅務機關備案過了,又購進了同類設備,還是需要向其企業所得稅主管稅務機關備案,並報送上述資料。

『伍』 固定資產加速折舊對企業所得稅的影響

企業擁有並用於生產經營的主要或關鍵的固定資產,由於技術進步,產品更新換代較快的或常年處於強震動、高腐蝕狀態的固定資產,可以縮短折舊年限或者採取加速折舊的辦法。企業的固定資產實施縮短折舊年限法,雙倍余額遞減法和年數合計法加速折舊,肯定會對企業的所得稅稅額產生一定的影響,其經濟意義和現實意義深遠。

國家稅務總局以國稅發[2009]81號文件下發了《稅務總局關於企業固定資產加速折舊所得稅處理有關問題的通知》,文件通知「企業擁有並用於生產經營的主要或關鍵的固定資產,由於技術進步,產品更新換代較快的;常年處於強震動、高腐蝕狀態的固定資產確需加速折舊的,可以縮短折舊年限或者採取加速折舊的方法。」[2]這個通知的精神其實早在1993年7月1日執行的《企業財務通則》第三十二條中就明文規定「可以使用雙倍余額遞減法」。[3]只不過那個時代的條件不成熟,執行力度不大。在2006年財政部頒布的《企業會計准則第4號——固定資產》第十七條中又再次明文規定:企業「可選用的折舊方法包括年限平均法、工作量法、雙倍余額遞減法和年數合計法。」[4]現在,科學技術日新月異,新產品更新換代較快、有的很快或特快,幾個月就是一代新產品。所以,技術的進步導致固定資產提前結束使用壽命,不得不進行加速折舊。但在執行固定資產加速折舊的辦法中,其固定資產前期的折舊費用必定會高,導致生產成本增高或生產經營費用過大,必然會影響到企業的利潤總額減少,作為稅務機關對這個問題,是採用遞延法處理會計稅前收益與稅收收益的差異,還是採用永久性差異處理會計收益與稅收收益差異,文件沒有明文規定,筆者主張企業採用永久性差異法處理固定資產加速折舊對所得稅的影響。

一、折舊方法模型

1、年限折舊法模型
例:某項固定資產,原始價值10萬元,凈殘值1萬元,其折舊總額為9萬元,使用期5年,若年限折舊法:
年限折舊法 單位:萬元 (表一)
年限 原值 (10-1)÷5×100%=18% 年折舊額 累計折舊額 折余價值
[1 ]10 18% 1.8 1.8 8.2
[2 ]10 18% 1.8 3.6 6.4
[3] 10 18% 1.8 5.4 4.6
[4 ]10 18% 1.8 7.2 2.8
[5 ]10 18% 1.8 9 1

2、縮短年限法80%模型
縮短年限折舊法(仍依上例,使用期由5年縮短到4年,等於縮短年限到80%)
縮短年限法80% 單位:萬元 (表二)
年限 原值 年折舊率(10-1)÷4×100%=25% 年折舊額 累計折舊額 折余價值
[1] 10 22.5% 2.25 2.25 7.75
[2 ]10 22.5% 2.25 4.5 5.5
[3 ]10 22.5% 2.25 6.75 3.25
[4 ]10 22.5% 2.25 9 1

3、縮短年限法60%模型
縮短年限折舊法(仍依上例,使用期由5年縮短到3年,等於縮短年限到60%)
縮短年限法60% 單位:萬元 (表三)
年限 原值 年折舊率(10-1)÷3×100%=30% 年折舊額 累計折舊額 折余價值
[1 ]10 30% 3 3 7
[2 ]10 30% 3 6 4
[3] 10 30% 3 9 1

4、縮短年限法40%模型
縮短年限折舊法(仍依上例,使用期由5年縮短到2年,等於縮短年限到40%)
縮短年限法40% 單位:萬元 (表四)
年限 原值 年折舊率(10-1)÷2×100%=45% 年折舊額 累計折舊額 折余價值
[1] 10 45% 4.5 4.5 5.5
[2 ]10 45% 4.5 9 1

5、縮短年限法20%模型
縮短年限折舊法(仍依上例,使用期由5年縮短到1年,等於縮短年限到20%)
縮短年限法20% 單位:萬元 (表五)
年限 原值 年折舊率(10-1)÷1×100%=90% 年折舊額 累計折舊額 折余價值
[1 ]10 90% 9 9 1

假設,五年期不含折舊額稅前企業會計年利潤為100萬元分析如下:
不同年限折舊法對利潤總額的影響比較分析表 單位:萬元 (表六)
年份 企業會計稅前利潤(萬元) 年限折舊法100% 縮短年限折舊法80% 縮短年限折舊法60% 縮短年限折舊法40% 縮短年限折舊法20%

5年期年折舊額 稅前利潤 4年期年折舊額 稅前利潤 差異 3年期年折舊額 稅前利潤 差異 2年期年折舊額 稅前利潤 差異 1年期年折舊額 稅前利潤 差異
[1] 100 1.8 98.2 2.25 97.75 -0.45 3 97 -1.2 4.5 95.5 -2.7 9 91 -7.2
[2] 100 1.8 98.2 2.25 97.75 -0.45 3 97 -1.2 4.5 95.5 -2.7 — 100 1.8
[3] 100 1.8 98.2 2.25 97.75 -0.45 3 97 -1.2 — 100 1.8 — 100 1.8
[4 ]100 1.8 98.2 2.25 97.75 -0.45 — 100 1.8 — 100 1.8 — 100 1.8
[5] 100 1.8 98.2 — 100 1.8 — 100 1.8 — 100 1.8 — 100 1.8
小計 500 9 491 9 491 0 9 491 0 9 491 0 9 491 0

從上述計算可以看出,4年期年限折舊法前四年稅前利潤每年比5年期年限折舊法減少0.45萬元,四年合計減少1.8萬元,到最後一年,即第5年一次性又轉回增加稅前利潤1.8萬,5年之內相互抵銷。

3年期年限折舊法,即縮短折舊期2年,縮短最低折舊年限為60%,也就說,在國家稅法規定的允許范圍之內,3年期年限折舊法與5年期年限折舊法相比,前三年稅前利潤每年減少1.2萬元,三年合計減少了3.6萬元,但在後兩年當中每年又轉回增加稅前利潤1.8萬元,兩年合計轉來稅前利潤3.6萬元,5年之內相互抵銷。

2年期年限法,即縮短折舊3年,縮短最低折舊年限為40%,也就說此縮短最低年限低於國家規定的60%,2年期年限折舊法與5年期年限折舊法相比,前兩年稅前利潤減少了2.7萬元,兩年合計減少了5.4萬元,但在後三年中每年又轉回增加稅前利潤1.8萬元,三年合計轉回稅前利潤5.4萬元。

1年期年限法,即縮短了折舊期4年,縮短最低折舊年限為20%,也就是說,此縮短年限最低比率極大地低於國家規定60%,1年期年限折舊法與5年期年限折舊法相比,第一年的稅前利潤就減少了7.2萬元,但在後來的4年中每年又轉回增加稅前利潤1.8萬元,4年合計轉回增加稅前利潤7.2萬元,5年之內相互抵銷。

6、雙倍余額遞減法模型
雙倍余額遞減法(仍依上例,使用期5年) 單位:萬元 (表七)
年限 計提折舊依據 年折舊率=2÷5×100%=40% 年折舊額 累計折舊額 折余價值
[1] 10 40% 4 4 6
[2 ]6 40% 2.4 6.4 3.6
[3 ]3.6 40% 1.44 7.84 2.16
[4 ]—— —— 0.58 8.42 1.58
[5 ]—— —— 0.58 9 1

7、年數合計法模型
年數合計法(仍依上例,使用期5年) 單位:萬元 (表八)
年限 計提折舊依據 年折舊率=N/1+2+3+4+5 年折舊額 累計折舊額 折余價值
[1 ]9 5/15 3 3 7
[[2] 9 4/15 2.4 5.4 4.6
[3 ]9 3/15 1.8 7.2 2.8
[4] 9 2/15 1.2 8.4 1.6
[5 ]9 1/15 0.6 9 1

用雙倍余額遞減法、年數合計法與年限折舊法比較稅前收益比較分析 單位:萬元(表九)
年份 稅前利潤(萬元) 年限折舊法 雙倍余額遞減法 年數合計法
5年期年折舊額 稅前利潤 年折舊額 稅前企業利潤 差異 年折舊額 稅前企業利潤 差異
[1] 100 1.8 98.2 4 96 -2.2 3 97 -1.2
[2] 100 1.8 98.2 2.4 97.6 -0.6 2.4 97.6 -0.6
[3] 100 1.8 98.2 1.44 98.56 0.36 1.8 98.2 0
[4 ]100 1.8 98.2 0.58 99.42 1.22 1.2 98.8 0.6
[5 ]100 1.8 98.2 0.58 99.42 1.22 0.6 99.4 1.2
小計 500 9 491 9 491 0 9 491 0

從上述計算可以看出:雙倍余額遞減法稅前利潤與年限折舊法相比,前兩年利潤減少2.8萬元,後三年又轉來利潤增加2.8萬元,在5年之內正負相互抵銷。
年數合計法稅前利潤與年限折舊法相比,前兩年利潤減少1.8萬元,而第三年沒有任何差異,但在後兩年中又轉來利潤增加1.8萬元,在5年之內正負相互抵銷。

二、折舊方法不同對所得稅額的影響

1、分析一:採取縮短年限80%對所得稅的影響
從表六中可以看出,如果稅務機關允許企業採用縮短年限到80%,即由5年期縮短至4年期,在4年中,每年的納稅收益就會減少0.45萬元,如果按25%所得稅稅率計算,每年就少徵收所得稅0.1125萬元(0.45×25%),4年間稅務機關就要少徵收所得稅0.45萬元(0.1125×4);如果稅務機關允許企業採用永久性差異法處理所得稅,那麼稅務機關就要將少徵收的所得稅藏富於民0.45萬元;如果稅務機關允許企業採用遞延性差異法處理所得稅,那麼在第5年中,納稅收益又轉回了1.8萬元,即所得稅的徵收又增加了0.45萬元(1.8×25%)。對於企業而言就沒有實際意義,只不過是將前4年少征了的0.45萬元所得稅又在第5年中又徵收回去了。

2、分析二:採用縮短年限60%對所得稅的影響
從表六中可以看出,如果稅務機關允許企業採用縮短到60%,即由5年期縮短至3年期,在3年中每年的納稅收益就會少1.2萬元,如果按25%所得稅稅率計算,每年就少徵收所得稅0.3萬元(1.2×25%),3年間稅務機關就要少徵收所得稅0.9萬元(0.3×3)。如果稅務機關允許企業採用永久性差異法處理少徵收的所得稅,那麼國家就會藏富於民0.9萬元。如果稅務機關允許企業採用遞延性差異法處理所得稅,那麼在第4年、第5年兩年中每年又會轉回1.8萬元,即所得稅的徵收又增加了0.9萬元(1.8××25%×2)。對於企業而言就沒有實際意義,只不過是將前3年少征了的0.9萬元所得稅又在第4年和第5年中又徵收回去了。對於縮短年限40%或20%對稅收的影響就不屬於討論范疇,因為國稅發[2009]81號文件不允許低於縮短折舊年限60%。

3、分析三:採用雙倍余額遞減法對所得稅的影響
從表九中可以看出,如果稅務機關允許企業採用雙倍余額遞減法,在第1年中就會使納稅收益少2.2萬元,在第2年中就會使納稅收益少0.6萬元,使前2年的納稅收益少2.8萬元(2.2+0.6),如果按25%所得稅稅率計算,2年間稅務機關就會少徵收所得稅0.7萬元(2.8×25%),如果稅務機關允許企業採用永久性差異法處理少徵收的所得稅,那麼國家就會藏富於民0.7萬元。如果稅務機關允許企業採用遞延性差異法處理,那麼在第3年又轉回0.36萬元,第4年、第5年兩年中每年又轉回1.22萬元,3年間又轉回2.8萬元(0.36+1.22+1.22),即所得稅的徵收又增加了0.7萬元(2.8×25%)。對於企業而言就沒有實際意義,只不過是將前2年中少徵收了的0.7萬元所得稅又在第3年、第4年、第5年中又徵收回去了。

4、分析四:採用年數合計法對所得稅的影響
從表九中可以看出,如果稅務機關允許企業採用年數合計法,在第1年就會使納稅收益少1.2萬元,在第2年中就會使納稅收益少0.6萬元,使前2年的納稅收益少1.8(1.2+1.6),如果按25%所得稅稅率計算,2年就稅務機關就會少徵收所得稅0.45萬元(1.8×25%),如果稅務機關允許企業採用永久性差異法處理少徵收的所得稅,那麼國家就會藏富於民0.45萬元。如果稅務機關允許企業採用遞延性差異法處理,那麼在第4第中又轉回了納稅收益0.6萬元,在第5年中又轉回了納稅收益1.2萬元,兩年間又轉回1.8萬元(0.6+1.2),即所得稅的徵收又增加了0.45萬元(1.8×25%)。對於企業而言就沒有實際意義,只不過是將前2年少徵收了的0.45萬元所得稅又在第4年、第5年又徵收回去了。

『陸』 年限法加速折舊,最低折舊年限是多少

《國家稅務總來局關於進一步自完善固定資產加速折舊企業所得稅政策有關問題的公告》(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15年第68號)規定,企業採取縮短折舊年限方法的,企業購置已使用過的固定資產,其最低折舊年限不得低於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規定的最低折舊年限減去已使用年限後剩餘年限的60%。

閱讀全文

與稅務加速折舊年限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證書小知識 瀏覽:431
馬鞍山何兵 瀏覽:376
設計創作版權合作合同範本 瀏覽:482
省知識產權局侯社教 瀏覽:51
道閘3C證書 瀏覽:820
土地使用權期滿地上建築物 瀏覽:455
武漢圓通快遞投訴電話 瀏覽:33
馬鞍山到開原 瀏覽:797
版權標記放在哪裡 瀏覽:441
創造與魔法陪配方 瀏覽:724
領悟人生真諦創造人生價值感悟 瀏覽:944
定融債權轉讓 瀏覽:41
安徽二手塔吊轉讓信息 瀏覽:413
土地買賣使用權協議 瀏覽:543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知識競賽 瀏覽:484
戶照的有效期 瀏覽:738
汽車駕駛證有效期滿了怎麼辦 瀏覽:851
馬鞍山市浩宇機械公司 瀏覽:139
馬鞍山寶龍華庭地基 瀏覽:324
著作權歸什麼部門管 瀏覽: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