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關於人用狂犬疫苗加強針接種問題!!!
以下資料請你耐心、仔細閱讀!! 都是關於你所提出問題的詳細答案以及我個人的一些經驗!! 希望對你多少應該會有一些幫助的吧!! 。。。。。。。。。。。。。。。。。。。。。。。。 半年內加強針只許補打一針就狗了,現在我給你一些關於「狂犬病」預防以及治療方法!希望可以對你有幫助!!! 。。。。。。。。。。。。。。。。。。。。。。。。。。。。。。。。。 被狗、貓咬傷是否發病首先決定咬人的狗、貓是否帶狂犬病毒,其次咬傷程度和部位。 一般定期打過預防針的正常狗狗、貓貓沒有什麼問題,如果是瘋狗、病貓就得重視了。如果咬你的狗、貓是健康的,並且你的皮膚沒有被爪破 (狂犬病毒傳染的主要宿主,狂犬病一般通過動物的唾液傳播,而貓、狗都會用舌頭添自己的爪子,有一定幾率把狂犬病毒帶到爪子上,所以抓傷後也會有可能感染到狂犬病) 或被咬破,那就不必擔心。 被狂犬、貓咬傷後是否發病有很多影響因素: 1、 要看進入人體的狂犬病毒的數量多少,如果瘋狗、病貓咬人時處於發病的早期階段,它們的唾液中所帶的狂犬病毒就比處於發病後期時少。 2、 咬傷是否嚴重也影響被咬的人是否發病。大面積深度咬傷就比傷口很小的淺表傷容易發病。 3、 多部位咬傷也比單一部分咬傷容易發病,且潛伏期較短。 4、 被咬傷後正確及時的處理傷口,是防治狂犬病的第一道防線,如果及時對傷口進行了正確處理,和抗狂犬病暴露後治療,則可大大減少發病的危險。 5、 通過粘膜感染發病較咬傷皮膚感染發病難,而且病例較多呈抑鬱型狂犬病。 6、 瘋動物咬傷頭、面和頸部等那些靠近中樞神經系統的部位或周圍神經豐富的部位,較咬傷四肢者的發病率和病死率要高。 7、 抵抗力低下的人較抵抗力強的人更易發病。 狂犬病病毒進入人體後至發病的這段時間,稱狂犬病的潛伏期。 這段時間可以是幾天,幾個月或幾年,及至20來年。一般3個月以內的佔85%,6個月以內的佔90%,1年以內佔96%,1年以上發病只佔全部發病的4%,據世界衛生組織的狂犬病專家1994年介紹,具有確切科學數據的最長潛伏期為19年零6個月,這就是說,凡被瘋狗、貓或可疑瘋狗、貓咬傷而未作預防處理者,即使過了幾年或十幾年,仍有發生狂犬病的可能性。 一般被咬後只要及時打了預防針,就沒什麼事的,完全沒必要擔心會得狂犬病! 被狗、貓咬傷後,應在兩小時之內嚴格處理傷口。 如:用針刺傷口周圍皮膚,盡力擠壓出血或用火罐拔毒。接著用20%的肥皂水,或0.1%的新潔爾滅沖洗半小時,再用大量的清水沖洗。然後用燒酒或5%的碘酒或75%的酒精反復燒灼傷口。如果傷口靠近頭部,則應用抗狂犬病免疫血清在傷口內或周圍作浸潤注射,盡早接種狂犬病疫苗。如傷勢嚴重應同時加註抗狂犬病免疫血清,按需要給予破傷風抗毒素或類毒素等。 在注射人用狂犬疫苗(之間、之後)該注意事項: (1) 在全程注射完狂犬疫苗後第15天左右到醫院去,空腹抽取2ml血液檢測是否產生抗體,如檢查結果抗體為陽性,說明機體已產生抗狂犬病抗體。亦說明注射的疫苗對這次傷害(如果含有狂犬病病毒的話)有免疫作用。 (2) 在注射人用狂犬疫苗期間,禁止應用皮質激素類葯物,盡量不接種其他疫苗應。 (3) 忌酒,濃茶及辛辣刺激性食物,蝦,蟹是可以食用的。(至於說明書提出在注射疫苗期間不宜飲酒、喝濃茶及吃有刺激性的食物和進行劇烈運動,是為了避免引起疫苗注射反應而提出的,當然也考慮酒精可能會加速狂犬病毒神經移動的速度而縮短潛伏期,故注射狂犬病疫苗期間,不喝酒為宜,更不應酗酒) (4) 被咬傷又無功能障礙者可參加適當的勞動及鍛煉,但不宜作劇烈活動,以免過度疲勞,著涼、感冒、以減輕反應。 (5) 更需加強營養,提高抗病能力。可同時給予維生素及抗感染葯物,同時為避免免疫干擾現象。顧慮魚、雞等發物是沒有根據的。 如果被狗、貓咬傷後未能立即注射狂犬病疫苗,若被咬傷的時間在10天以內,應進行正規的狂犬病疫苗接種。如被咬傷的部位為頭面部、頸部或系被狂犬咬傷者,即使已過相當長時間,仍應積極進行狂犬病疫苗的接種,同時注射抗狂犬病免疫血清或免疫球蛋白。兒童接種狂犬病疫苗劑量與成人相同。如在被咬傷後很長時間內才注射狂犬病疫苗,則多半不能防止狂犬病的發作,故被狗咬傷後數月以上,一般不進行狂犬病疫苗的接種。 狂犬疫苗是在被狗、貓咬傷後24小時之內打,才會有效果的。如果時間已經過了,那麼就算你現在打也已沒有任何作用的。人要科學客觀的對待事物,雖然沒打疫苗但也有很大的可能不會感染狂犬病毒的,不是每個被狗、貓咬的人都會感染狂犬病的。我們現在號召被狗咬後要打疫苗是因狂犬病是不可治癒的病,也是為了不給以後留有麻煩的,打疫苗是起到預防。 正常人需要打狂犬病疫苗嗎? 沒有被狗、貓咬的人,一般沒這個必要去注射狂犬病疫苗。因為狂犬病疫苗是有有效期的,狂犬病疫苗有效期是從人體接受接種產生抗體(特異性免疫球蛋白)時算起。因為抗體是蛋白質,也會代謝水解,周期約180天左右。所以注射人用狂犬病疫苗自產生抗體後(大約接種第五針時)起算,其免疫保護有效期為6個月。一般接種第一針後第三周血液中出現中和抗體,但須經30天(基本是第五針的時間)左右達到有效水平,40-60天(也是從第一針算起)抗體效價達到高峰。以後開始緩慢降低,180天左右抗體水平已不到有效水平,所以,其免疫保護有效期為6個月左右。簡單點說:首次注射後半年內被傷到可以不再注射或去防疫站再追加(加強)一針就可以了;如果第一次被咬的時間與第二次被咬的時間間隔超過3年就要重新注射全程疫苗,因為可能第一次注射的葯效失去了,所以最好去防疫站檢查一下。也就是說提前注射是可以起到預防作用的,不過有效期是半年。由於不知道什麼時候會被咬,所以一般只要被咬後及時注射的可以了。 放心吧,不必擔心的,會沒事的!並祝好運!!
Ⅱ 一年前被狗咬了打了全程疫苗,現在又被狗了三天後才打了兩加強針,一個月後檢查狂犬抗體陽性,請問還會...
抗體陽性-.-還發作個啥!從頭到尾你都理解錯了
首先你得知道疫苗是什麼東西! 疫苗是弱病毒-注射到體內後機體免疫系統產生的抗體來抵抗病毒! 是抗體抵抗病毒 不是疫苗抵抗病毒!
注射疫苗 各種原因可能不會產生抗體 稱為免疫失敗! 是否有抗體一驗就知道!不是說你注射疫苗了就一定能產生的!
如果疑是攜帶狂犬病毒的動物傷害!注射的不是疫苗!如果這時候注射疫苗就會誘發沒發作的病毒! 該 注射的是血清(血清是外源性的抗體!)直接能抵抗病毒!
最後你認真看下面文章再自己決定該怎麼處理
狂犬病恐懼症是中國特有的現象。世界上再沒有第二個國家像中國這樣,舉國上下對狂犬病如此「重視」。有關狂犬病的偏見和謬論流傳得如此廣泛,是造成中國目前狂犬病疫苗大量濫用的重要原因之一。
《南方周末》9月8日24版刊登了《誰該打狂犬病疫苗?"狂犬病恐懼症"與疫苗濫用》,作者嚴家新,是武漢生物製品研究所狂犬病檢測中心研究員。我非常認真地拜讀了這篇通俗科普文章。假設其結論都是基於目前國際公認的醫學研究的話,我們能辨識一些傳統謬誤(其中是否不乏利益相關者對於大力推介疫苗的經濟動因?),從其中獲知幾個基本結論。由於原文比較專業,我按照自己的理解總結如下(如果理解不當文責我付):
一,狂犬病的潛伏期通常是1-3個月,少數頭面部嚴重咬傷的潛伏期可能短至7天,只有不到總數的1%的潛伏期可能大於一年。
二,健康犬不傳播狂犬病。簡單實用的鑒定方法是「十日觀察法」。WHO認為,如果犬(或貓)傷人後,在10天的觀察期內保持健康,則傷者不會被傳染。
三,如果是在狂犬病流行的疫區,如果以前未接種過疫苗者,在開始「十日觀察法」的同時,應立即注射疫苗(不能傻等10天,如果被觀察的動物10天內真的掛了,那就綠了),然後根據觀察結果確定是否需要打後面的幾針疫苗。
四,沒有嚴格的科學證明鼠和兔會傳染狂犬病。鳥類、爬行類、魚類和昆蟲不傳染狂犬病。
五,正確的傷口沖洗可減少50%以上的發病率。
六,假設狂犬病毒已進入中樞神經系統,此時的疫苗仍可能有效。狂犬病毒進入中樞神經系統後,在3-5天內,要麼被清除,要麼發病。在任何情況下,狂犬病毒都不可能在中樞神經系統(包括腦和脊髓)中長期潛伏。
七,人的狂犬病一旦發作,十天內必死無疑。有人長期懷疑自己有狂犬病症狀,一定不是狂犬病。
八,只要在發病前全程接種疫苗,產生了有效抗體(注意:免疫失敗不算),體內就不可能再有狂犬病毒「潛伏」,就不會再發病。
九,如果全程免疫過3-5針,保護作用可持續數十年。如果再次被咬傷,強化2針足矣。這一觀點,比衛生部的規范標准低了很多。
十,我們目前的國家標准與WHO相比,明顯疫苗濫用。這不但是嚴重的資源浪費,而且官方口徑引導了全民的「恐狂證」。
這些總結還是太過專業,我再說的白一些吧:如果被貓狗咬傷抓傷,1,要第一時間沖洗,全程免疫(初次是3-5針,以後再不慎被咬,最多強化2針);2,觀察肇事小傢伙10天,如果它沒事你就沒事,後面的針也不用打;3,如果你無法跟進小傢伙的情況,做完步驟1後頂多1年,肯定就沒事了(根本不會有潛伏幾十年的恐怖傳言出現);4,如果小傢伙10天內真的掛了,你第一時間做完步驟1,也有勝算;要當即赴醫,不要令其發作(已發作就沒戲了)。
再說的白一點,就是我真正想表達的,一般貓狗都是健康的,被咬傷後,要用科學的態度去面對,簡單地科學處理就ok了。不能無視不處理,但也無需誇大,恐慌。恐狂症,恐狗症,鄰里糾紛,社會矛盾,輿論的長期誤導難辭其咎。是利益誤導了公眾,是無知導致了中國民眾獨有的將對貓狗的態度劃分成愛恨極端對立兩個陣營的這一特殊奇觀。而貓狗的性命,則成了某些利益集團打著公共衛生安全這一華麗而正當的旗號的最可憐的犧牲品。
附錄:誰該打狂犬病疫苗?"狂犬病恐懼症"與疫苗濫用
狂犬病恐懼症是中國特有的現象。世界上再沒有第二個國家像中國這樣,舉國上下對狂犬病如此「重視」。有關狂犬病的偏見和謬論流傳得如此廣泛,是造成中國目前狂犬病疫苗大量濫用的重要原因之一。
國內目前人們最恐懼的傳染病,除了艾滋病,就是狂犬病了。狂犬病恐懼症,簡稱「恐狂症」,現在成了幾乎可與「恐艾症」並駕齊驅的一種非常流行的心理疾病。
最近,有關中國狂犬病疫苗被濫用的問題引起了廣泛關注。中國狂犬疫苗使用量達每年1500萬人份,超過全球總用量的80%。如果完全不用疫苗,中國每年將有3萬人死於狂犬病。這意味著99.8%的接種者在理論上原本可以不接種,其中至少1/3可能屬於濫用。那麼,哪些情況可能屬於濫用?如何避免濫用?
恐狂症的最常見表現就是濫用狂犬病疫苗,在明顯不該接種疫苗的情況下也接種,甚至反復多次接種後仍然憂心忡忡。恐狂症的流行顯然是造成中國目前狂犬病疫苗大量濫用的重要原因之一。
狂犬病是病死率最高而發病率較低的傳染病,人們很容易反應過度。目前網路上或實際生活中有關狂犬病的不科學言論泛濫,各種奇談怪論在「專家」和民眾中都相當普遍地存在,使得一些與犬、貓有接觸者(甚至完全沒有接觸者)長期處於恐懼之中,甚至發展成強迫症或「癔症」。有的人多次接種了疫苗,但仍每個月不遠千里到武漢做抗體檢測,擔心「抗體一旦減少,狂犬病就會發作」。有的人自認病毒已潛入大腦,自己必死無疑,丟掉工作,成天上網查信息,在各種互相沖突的信息中無所適從。有的人懷疑疫苗是假的,懷疑疫苗中有活病毒,懷疑狂犬病毒能通過空氣傳播,懷疑護士,懷疑專家……成天在無盡的煩惱之中掙扎。
論及狂犬病,我們首先應當明確一個最基本的事實:狂犬病的風險與艾滋病沒有可比性(後者尚無有效疫苗,相關的基本免疫機制尚不明了)。狂犬病的防治是一個在醫學上早已基本解決的問題,狂犬病在全球所有發達國家和部分發展中國家都已得到有效控制,每年狂犬病的死亡人數多年保持為0或接近於0。狂犬病100%可預防:無論是多麼嚴重的暴露,只要按世界衛生組織(WHO)認定的方案進行處治,可100%避免發病。
在本文中,筆者將列舉一些代表性的情況,說明應當怎樣避免狂犬病疫苗的濫用。筆者將提供幾條簡單、實用的判斷標准,幫助恐狂症患者盡快走出陰影。
潛伏期到底多長
狂犬病的潛伏期可能長達四十年?五十年?甚至終生?中國又要創造一個吉尼斯紀錄?在中國的某些專業雜志甚至教科書上常有狂犬病的潛伏期長達數十年的記述。
中國的這些「病例」是否真的是狂犬病?由於均無實驗室診斷依據,或者均無法證明未曾在近期發生新的感染(例如經某些特殊或罕見途徑的感染),這些「病例」都未得到國際學術界承認,甚至在國際上傳為笑話,作為中國相關科學水平低下的例證。
國內外資料都表明,狂犬病的潛伏期通常是1-3個月,少數頭面部嚴重咬傷的潛伏期可能短至7天,極少數病例(不到總數的1%)的潛伏期也可能大於一年。
目前國際主流科學界承認的狂犬病最長潛伏期是6年,美國學者1991年在專業雜志上報告了該病例。死者為菲律賓移民,移民美國後未曾離開過美國。由於在美國本土感染狂犬病的機會極少,而且經部分基因序列分析的結果證明,從死者腦內分離的狂犬病毒與死者來源國家流行的毒株相同,所以該報告以迄今最令人信服的證據證明了狂犬病的潛伏期可能長達6年。
由於類似病例的數量太少,相關證據鏈也並不是十分完整,對該病例報告在相關學術界仍有異議。例如許多法國學者就認為潛伏期超過一年的病例即使有,也極為罕見,一年後再發病的可能性可忽略不計。對更長潛伏期的說法,他們都一笑置之。
在數十年期間曾被狗咬傷過的人在中國實在太多了,如果狂犬病的潛伏期真的有那麼長,這么多人都應當接種疫苗,那麼中國每年的狂犬病疫苗接種量還將增加一個相當可觀的數目。許多恐狂症患者都是被狂犬病超長潛伏期的傳說嚇傻了。
推廣「十日觀察法」
應當堅信:健康犬不傳播狂犬病!中、美兩國專家根據在中國的實地調查結果,聯合撰寫的相關論文已發表在2008年第3期的美國《媒介源人獸共患病雜志》上。但外觀健康不等於真正健康,必須進行實驗檢驗或採用「十日觀察法」進行鑒定。在人被犬咬傷後,如能立即將犬處死,取腦組織進行檢測,則可根據檢測結果(病毒的有無)來確定被咬的人是否需要接種疫苗。如無條件當場處死動物進行檢測,則可應用WHO認定的「十日觀察法」:「如果犬(或貓)在10天的觀察期內保持健康,……則可終止治療。」
最近十多年來,我們實驗室在國內外未發現任何足以否定「十日觀察法」的證據。該方法是判別狗(或貓)是否有傳染性的一種簡單、實用的方法,也適用於中國。
需要注意的是,在狂犬病流行的疫區,以前未接種過疫苗者在開始「十日觀察法」的同時,應立即開始暴露後預防,然後根據觀察結果確定是否可以節省後面的2針或3針疫苗。
現在城市養的狗或貓絕大多數是寵物,通常很少與外界接觸,便於實行「十日觀察法」。如果在中國「十日觀察法」得到推廣,不僅疫苗用量可大大減少(可能減少全部用量的一半),還能讓絕大多數恐狂症患者更快地得到精神解放。
被鼠、兔咬傷怎麼辦
WHO的相關報告指出:「對北美洲和歐洲狂犬病流行地區成千上萬的野生和住宅區嚙齒動物的檢查顯示,很少發生嚙齒動物感染狂犬病的現象,說明這些動物不是該病的貯存宿主。」「暴露於嚙齒動物如兔和野兔後很少需要專門的抗狂犬病暴露後預防。」
我國文獻報告中偶有鼠傳人的狂犬病病例統計報告,但其致傷動物的確認均靠患者或其家屬口述回憶,科學價值有限,而且總數也極少。
據筆者多年的資料收集和研究,認為WHO的上述觀點也基本適用於中國。特別是在非重點疫區被鼠、兔咬傷,患狂犬病的可能性極小,通常不用接種狂犬病疫苗。
人被老鼠咬傷的機會很多——占所有動物傷人事件的3%-10%。如果此類情況下不接種疫苗,每年疫苗用量最多可能節約1/10。
關於鼠咬人後的處置,我國衛生部尚未出台相關的工作規范。對南方重點疫區的鼠主動傷人案例,建議在客觀宣傳關於鼠咬人引發狂犬病的概率極小的同時,由就診者自己權衡是否需要接種狂犬病疫苗。
此外,鳥類(如雞、鴨、鵝)、爬行類(如蜥蜴、龜和蛇)、魚類和昆蟲,都從來不會患狂犬病,因而也不可能傳染狂犬病。
正確對待「間接傳播」
狂犬病的來源和傳播途徑比較單一,主要是通過狗或貓抓傷或咬傷。WHO明確規定,暴露後預防分3級進行管理。對於I級暴露,即接觸或喂養動物,或動物舔觸完整皮膚,不需要採取預防措施。許多恐狂症患者擔心的其他所謂「間接傳播」方式,實際發生的概率是很小的,通常可以不必放在心上。如果有的人因此而心理負擔特別大,以至嚴重影響了日常的工作和學習,也可預防性接種3針疫苗。接種後基本上就可高枕無憂——中和抗體可能持續數年甚至數十年,在此期間對所謂「間接傳播」有足夠的抵抗力。
應充分認識傷口清洗的重要作用。正確的傷口沖洗可減少50%以上的發病率。對於很多似是而非的「間接傳播」,或非流行區的輕微暴露,傷口清洗事實上足以將非常微小的一點感染的可能性徹底去除,不必執意要求接種疫苗。
關於傷口處理的重要作用,有一個最典型的例子:歐洲最早記載的狂犬病發生於公元900年的法國里昂:一頭熊發狂後,一次咬傷了20人,然後逃到一條小河的對岸。被咬的人當中有14人游過小河追殺熊,可能因河水自然洗去了傷口中的病毒,這14人均未感染狂犬病毒;而未去追殺熊(因而也未清洗傷口)的6人後來都死於狂犬病(似乎見義勇為者都得到了好報)。
中樞神經里的病毒
許多「恐狂症」患者最喜歡提出這樣的疑問:狂犬病毒進入神經細胞後,疫苗引發的抗體是否就不起作用了?抗體能否清除中樞神經系統(CNS)中的病毒?
大量原有的和新發現的證據都表明,狂犬病毒的抗體不僅能中和掉外周神經細胞內的病毒,在一定條件下也可能徹底清除CNS中的病毒;狂犬病毒進入CNS後,在3-5天內,要麼被清除,要麼發病。在任何情況下,狂犬病毒都不可能在CNS(包括腦和脊髓)中長期潛伏。
人的狂犬病一旦發作,十天內必死無疑。所以任何一種症狀,如果懷疑與狂犬病有關,則過了十天以後,該病人必然因狂犬病而死亡(至少也已進入重症監護室接受搶救)。如果實際情況並非如此,則該症狀肯定與狂犬病無關(應盡快轉入其他專科進行處治)。有的恐狂症患者堅信自己已得了狂犬病,自稱典型的狂犬病表現已持續了數月甚至更久。希望再不要有人這樣給自己開玩笑了。
有大量實例證明,在病毒暴露發生幾天甚至幾個月後才進行處治也可能有效,說明抗體也可能將狂犬病毒從CNS中清除。
某些藉助現代生命支持系統積極搶救而維持了較長時間生命的患者,在死後屍檢時,發現全身(包括CNS)的狂犬病毒都被徹底清除干凈,可以間接證明抗體可進入CNS,清除CNS中的病毒。
實際上疫苗接種失敗多數都出現在第一針開始後的20天之內,主要是頭面部被嚴重咬傷的患者。如果過了這個時間還未發病,以後再發病的可能性幾乎不存在。
狂犬病毒不引起大腦細胞形態的改變,狂犬病毒在人體內的行蹤在發病前是無法檢測的,只能根據症狀判斷大腦功能是否受損。「發病」前檢測到足夠高的抗體,就證明其大腦功能尚未受損,至少是未嚴重受損,他以後就不會再發病。
總之,只要在發病前全程接種完了疫苗,產生了抗體,體內(包括CNS內)就不可能再有狂犬病毒「潛伏」,就不會再發病。檢索國內外的相關文獻資料,基本未發現與此標准相違背的病例。這是又一個簡單實用的判斷標准,有助於將「恐狂症」患者從對狂犬病的盲目恐懼中解放出來。
再次暴露後如何處置
一些最近發表的臨床試驗表明,已接受3劑至5劑狂犬病初次系列接種者,一定程度的免疫保護作用可持續數十年。無論此人體內是否有可檢測到的抗體,再次暴露後接種2針,即足以引發出良好的免疫回憶反應(而且再次暴露後在任何情況下都不必接種免疫球蛋白)。
幾年前在德國有一個相關的生存案例。在一名器官提供者被確診為狂犬病人之前,她的肝、胰和兩個腎臟被分別移植給了4個人。這4人之中,只有接受肝移植的一人最終存活下來,其餘3人都在移植手術後數周內死於狂犬病。進一步調查顯示,該存活的肝移植接受者在童年時曾接種過狂犬病疫苗。此案例可以證明狂犬病疫苗效力的持久性。
WHO的最新規定是:無論是多久之前接種過疫苗,再次暴露後只需接種2針。
國內衛生部2009年有關再次暴露後處置的規定是:1-3年內打3針,過了3年需全程接種(5針)。
與WHO的規定相比較,可見再次加強接種超過2針就屬於濫用的范疇。所以衛生部的規范應當修訂。
目前國內狂犬病疫苗的包裝都是5針一盒,不能拆散銷售。有相當多的狂犬病門診,對所有前來接種者,包括再次暴露後的接種者,都是不分青紅皂白,一律每人接種5針。結果一年內一人打10針或20針的並不罕見,甚至出現職業養狗人因頻繁被狗咬傷而在一年多的時間內接種50多針的極端情況。這是最顯而易見的疫苗濫用。
恐狂症是中國特有的現象。世界上再沒有第二個國家像中國這樣,舉國上下對狂犬病如此「重視」。中國目前是世界上狂犬病疫苗的頭號生產國和使用國。如果相關管理部門和社會各界能通力合作,充分利用世界各國在狂犬病防治方面的知識和經驗,堅決杜絕狂犬病疫苗的濫用,則綜合測算,中國每年狂犬病疫苗的使用量有可能在現有水平降低一半以上,同時並不會增加狂犬病的死亡人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