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專利知識 > 條件和期限的區別

條件和期限的區別

發布時間:2021-01-08 08:33:23

㈠ 付條件條款與付期限條款的區別

一般情況下,合同從訂立時開始生效,但也存在特殊情況,比較常見的兩類就是附條回件合同附期限答合同。下面是二者的特點和區別。

首先是附條件合同,簡單來說,就是這個合同需要滿足當事人約定的某個條件後,才會生效。附期限合同差不多,這個合同要等到當事人約定的那個時間,才會生效。解除的話也是一樣。

二者能各自獨立的根本區別:條件可能達成,也可能無法達成,而期限,一定會到來。也就是說附條件合同有可能不生效,永遠不生效;而附期限合同一定會生效,只是或早或晚而已。

為什麼要講這個內容?

在合同審核的時候,這兩類合同特別容易混淆,有些狡詐之人會利用文字,將附期限合同偷換為附條件合同,這樣就導致合同簽了等於沒簽,毫無約束力。

舉兩句典型的條款例子:「收到貨物後一個月付清貨款。」與「貨物用完後一個月付清貨款。」前者的付款受一個月期限約束,否則違約;而後者的付款不必然需要履行,因為該貨物可能會很快用完,也有可能因各種原因比如技術更新而永遠用不完。

作為合同的訂立方,在遇到這種非常規合同條款時,一定要認清差別,及早規避風險,等到對方賴賬了才向律師尋求幫助可能就晚了。

㈡ 有誰能舉個例子說明一下條件與期限的區別

比如來,爸爸對小明說,期末考自100分獎勵100元,又說放暑假了帶你去玩,前者是附條件的,後者是附期限的,條件通常是指完成某個指標、目的,條件可能成就,可能不成就。期限則是到達某個時間點,期限是肯定可以到達的,否則就沒有意義,比如爸爸說22世紀帶小明去玩,就沒有意義。

㈢ 民法中條件和期限

附條件的民事法律行為,是指附有決定該行為效力發生或者消滅條件的民事法律行為。所謂附條件的法律行為,是指當事人在法律行為中特別規定一定的條件,以條件是否成就來決定法律行為效力的發生或消滅的法律行為。我國《民法通則》第62條規定:「民事法律行為可以附條件,附條件的民事法律行為在符合所附條件時生效。」。附條件法律行為的意義在於通過附條件,把當事人的動機反映到法律行為中,使其具有法律的意義,使法律行為的實施更好地滿足當事人的需要。「條件」是指決定民事法律行為的效力產生和消滅的未來不確定的事實。
附期限的民事法律行為:所謂期限,是指當事人以將來客觀確定到來的事實,作為決定法律行為效力的附款。所謂附期限法律行為,是指當事人在法律行為中設定一定的期限,並把期限的到來作為法律行為效力發生或消滅根據的法律行為。附期限的法律行為和附條件的法律行為一樣,都是為了
控制未來的風險而採取的限製法律行為效力的做法。所附的條件和期限實際上都是對法律行為的特別生效要件的約定。
區別:1.條件是不確定的偶然性事實,期限是確定的必然性事實。
(1)時期確定,到來不確定,為條件。例如「60大壽送電視一台」,60歲雖確定,但人之壽命不可測,是否能活到60歲不可知,具有偶發性。
(2)時期不確定,到來也不確定,為條件。如「司法考試通過之日」,能否考得上,已屬不確定,至於哪一年考得上,則更加不確定,故顯然屬於條件。
2.條件之事實成就與否是不確定的,期限是肯定會到來的。
(1)時期確定,事實的發生也確定,如「今年9月9日」,是期限。
(2)時期不確定,到來確定,為期限。例如「臨終時將物送給你」,何時死雖難預料,但人必有一死,死期終會到來。

㈣ 中級會計職稱附條件和附期限合同的區別

附條件和附期限復的製法律行為
附條件的法律行為,具體是指在法律行為中指定一定的條件,把該條件的成就(或發生)或不成就(或不發生)作為法律行為效力的發生或終止的根據。
附期限的法律行為,具體是指在法律行為中指明一定的期限,把期限的到來作為法律行為生效或終止的依據。

二者的區別:
1、附期限是必然到來的事實。法律行為所附期限可以是明確的期限,也可以是不確定的期限,但都必須是一定會發生的。比如,"到北京奧運會時生效"就是附期限,因為這個期限肯定會到來;

2、附條件不一定是必然到來的事實,該事實能否發生是不確定的。比如,"某人試用期結束後漲工資"就是附條件, 因為該人能否幹完"試用期"是不確定的,也許他中途就離職了,所以這是附條件而不是附期限,注意這個區別。

做題時就看這個期限是否是必然到來的,如果是必然到來的,那麼就是附期限的,否則就是附條件。條件是可能發生,也可能不發生。

㈤ 如何區分附期限和附條件的合同中的條件和期限

附條件與附期限都是屬於合同的附款,但兩者是有明顯的區別的。
作為條件的附專款必須是將來客觀屬上不確定的事實,如果不屬於將來或該事實是確定要發生的,則不能成為條件附款;而期限是以將來確定的事實的到來為前提的,如果不屬於將來的或不是確實的事實,則不能成為期限附款。
假設甲、乙之間約定,如果簽證下來,我的房子就賣給你,這就屬於附生效條件的行為,因為簽證是將來的事情,能否簽下來是不確定的,所以應該是在條件成立的時候,行為才生效,該合同屬於附條件的合同。
對於附期限的合同,假設甲、乙之間約定,在12月1日的時候甲出國,屆時甲就將房子賣給乙。這里確定了發生的時間,因此在期限屆至的時候,這個買賣行為就生效了,該合同屬於附期限的合同。

閱讀全文

與條件和期限的區別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證書小知識 瀏覽:431
馬鞍山何兵 瀏覽:376
設計創作版權合作合同範本 瀏覽:482
省知識產權局侯社教 瀏覽:51
道閘3C證書 瀏覽:820
土地使用權期滿地上建築物 瀏覽:455
武漢圓通快遞投訴電話 瀏覽:33
馬鞍山到開原 瀏覽:797
版權標記放在哪裡 瀏覽:441
創造與魔法陪配方 瀏覽:724
領悟人生真諦創造人生價值感悟 瀏覽:944
定融債權轉讓 瀏覽:41
安徽二手塔吊轉讓信息 瀏覽:413
土地買賣使用權協議 瀏覽:543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知識競賽 瀏覽:484
戶照的有效期 瀏覽:738
汽車駕駛證有效期滿了怎麼辦 瀏覽:851
馬鞍山市浩宇機械公司 瀏覽:139
馬鞍山寶龍華庭地基 瀏覽:324
著作權歸什麼部門管 瀏覽: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