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司法鑒定人是不是必須在同一個鑒定所工作五年才能取得
不是。你的問題如果是關於如何取得《司法鑒定人執業證》,我可以這樣回答你:
中華人民共和國司法部令第96號《司法鑒定人登記管理辦法》中規定:
第三條本辦法所稱的司法鑒定人是指運用科學技術或者專門知識對訴訟涉及的專門性問題進行鑒別和判斷並提出鑒定意見的人員。
司法鑒定人應當具備本辦法規定的條件,經省級司法行政機關審核登記,取得《司法鑒定人執業證》,按照登記的司法鑒定執業類別,從事司法鑒定業務。
司法鑒定人應當在一個司法鑒定機構中執業。
第十四條個人申請從事司法鑒定業務,應當由擬執業的司法鑒定機構向司法行政機關提交下列材料:
(一)申請表;
(二)身份證、專業技術職稱、行業執業資格、學歷、符合特殊行業要求的相關資格、從事相關專業工作經歷、專業技術水平評價及業務成果等證明材料;
(三)應當提交的其他材料。
個人兼職從事司法鑒定業務的,應當符合法律、法規的規定,並提供所在單位同意其兼職從事司法鑒定業務的書面意見。
第十六條經審核符合條件的,省級司法行政機關應當作出准予執業的決定,頒發《司法鑒定人執業證》;不符合條件的,作出不予登記的決定,書面通知其所在司法鑒定機構並說明理由。
在實際工作中,如果您希望成為一名司法鑒定人,那麼您首先需要向一個司法鑒定機構進行申請,由該司法鑒定機構(擬執業的司法鑒定機構)向司法行政機關代您遞交《申請司法鑒定執業人員能力評估報名表》,經審核批准後,參加由司法鑒定業協會組織的每季度一次的「申請司法鑒定執業人員能力評估考核」,考核通過後須填寫登記表後方可領取《司法鑒定人執業證》。
關於司法鑒定人可以在幾個鑒定所從事司法鑒定工作,在《司法鑒定人登記管理辦法》中也有規定:
第二十九條司法鑒定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省級司法行政機關依法給予警告,並責令其改正:
(一)同時在兩個以上司法鑒定機構執業的。
關於「五年」,《司法鑒定人登記管理辦法》中也有相關規定:
第十七條《司法鑒定人執業證》由司法部統一監制。《司法鑒定人執業證》是司法鑒定人的執業憑證。
《司法鑒定人執業證》使用期限為5年,自頒發之日起計算。
因此我認為,您的問題比較混亂,涉及的幾個方面我在上面為您一一列舉,如有其他問題,歡迎您繼續追問。
2. 民事訴訟法對鑒定的有關規定
這是《最高人民法院關於行政訴訟證據若干問題的規定》關於鑒定的相關規定,如符合法定條件,可向法院申請重新鑒定:
第二十九條 原告或者第三人有證據或者有正當理由表明被告據以認定案件事實的鑒定結論可能有錯誤,在舉證期限內書面申請重新鑒定的,人民法院應予准許。
第三十條 當事人對人民法院委託的鑒定部門作出的鑒定結論有異議申請重新鑒定,提出證據證明存在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應予准許:
(一)鑒定部門或者鑒定人不具有相應的鑒定資格的;
(二)鑒定程序嚴重違法的;
(三)鑒定結論明顯依據不足的;
(四)經過質證不能作為證據使用的其他情形。
對有缺陷的鑒定結論,可以通過補充鑒定、重新質證或者補充質證等方式解決。
第三十一條 對需要鑒定的事項負有舉證責任的當事人,在舉證期限內無正當理由不提出鑒定申請、不預交鑒定費用或者拒不提供相關材料,致使對案件爭議的事實無法通過鑒定結論予以認定的,應當對該事實承擔舉證不能的法律後果。
第三十二條 人民法院對委託或者指定的鑒定部門出具的鑒定書,應當審查是否具有下列內容:
(一)鑒定的內容;
(二)鑒定時提交的相關材料;
(三)鑒定的依據和使用的科學技術手段;
(四)鑒定的過程;
(五)明確的鑒定結論;
(六)鑒定部門和鑒定人鑒定資格的說明;
(七)鑒定人及鑒定部門簽名蓋章。
前款內容欠缺或者鑒定結論不明確的,人民法院可以要求鑒定部門予以說明、補充鑒定或者重新鑒定。
3. 涉及死亡病例的醫療糾紛司法鑒定對鑒定人員資格有何規定,要幾人
司法鑒定(Judicial identification)是指司法鑒定是指在訴訟活動中鑒定人運用科學技術或者專門知識對訴訟涉及的專門性問題進行鑒別和判斷並提供鑒定意見的活動。或者說,司法鑒定是指在訴訟過程中,對案件中的專門性問題,由司法機關或當事人委託法定鑒定單位,運用專業知識和技術,依照法定程序作出鑒別和判斷的一種活動。
另,若該人員要進行司法鑒定工作,應當取得相應的職業資格和執業證書。具體為
《司法鑒定人登記管理辦法》第十二條規定:
第十二條 個人申請從事司法鑒定業務,應當具備下列條件:
(一)擁護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遵守法律、法規和社會公德,品行良好的公民;
(二)具有相關的高級專業技術職稱;或者具有相關的行業執業資格或者高等院校相關專業本科以上學歷,從事相關工作五年以上;
(三)申請從事經驗鑒定型或者技能鑒定型司法鑒定業務的,應當具備相關專業工作十年以上經歷和較強的專業技能;
(四)所申請從事的司法鑒定業務,行業有特殊規定的,應當符合行業規定;
(五)擬執業機構已經取得或者正在申請《司法鑒定許可證》;
(六)身體健康,能夠適應司法鑒定工作需要。
人數而言,依據《司法鑒定程序通則》第十九條規定:
第十九條司法鑒定機構對同一鑒定事項,應當指定或者選擇二名司法鑒定人共同進行鑒定;對疑難、復雜或者特殊的鑒定事項,可以指定或者選擇多名司法鑒定人進行鑒定。最後,各省份有相應的細化規定,建議檢索各省的相關規定。具體為:xxx省司法鑒定機構管理辦法。
4. 司法鑒定機構法人需要具備哪些條件
依據《司法鑒定機構登記管理辦法》:
第三條
本辦法所稱的司法鑒定機構是指從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司法鑒定管理問題的決定》第二條規定的司法鑒定業務的法人或者其他組織。
司法鑒定機構是司法鑒定人的執業機構,應當具備本辦法規定的條件,經省級司法行政機關審核登記,取得《司法鑒定許可證》,在登記的司法鑒定業務范圍內,開展司法鑒定活動。
第十三條司法鑒定機構的登記事項包括:名稱、住所、法定代表人或者鑒定機構負責人、資金數額、儀器設備和實驗室、司法鑒定人、司法鑒定業務范圍等。
第十四條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申請從事司法鑒定業務,應當具備下列條件:
(一)有自己的名稱、住所;
(二)有不少於20萬至100萬元人民幣的資金;
(三)有明確的司法鑒定業務范圍;
(四)有在業務范圍內進行司法鑒定必需的儀器、設備;
(五)有在業務范圍內進行司法鑒定必需的依法通過計量認證或者實驗室認可的檢測實驗室;
(六)每項司法鑒定業務有3名以上司法鑒定人。
第十五條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申請從事司法鑒定業務,應當提交下列申請材料:
(一)申請表;
(二)證明申請者身份的相關文件;
(三)住所證明和資金證明;
(四)相關的行業資格、資質證明;
(五)儀器、設備說明及所有權憑證;
(六)檢測實驗室相關資料;
(七)司法鑒定人申請執業的相關材料;
(八)相關的內部管理制度材料;
(九)應當提交的其他材料。
申請人應當對申請材料的真實性、完整性和可靠性負責。
第十六條申請設立具有獨立法人資格的司法鑒定機構,除應當提交本辦法第十五條規定的申請材料外,還應當提交司法鑒定機構章程,按照司法鑒定機構名稱管理的有關規定向司法行政機關報核其機構名稱。
第十七條司法鑒定機構在本省(自治區、直轄市)行政區域內設立分支機構的,分支機構應當符合本辦法第十四條規定的條件,並經省級司法行政機關審核登記後,方可依法開展司法鑒定活動。
跨省(自治區、直轄市)設立分支機構的,除應當經擬設分支機構所在行政區域的省級司法行政機關審核登記外,還應當報經司法鑒定機構所在行政區域的省級司法行政機關同意。
第十八條司法鑒定機構應當參加司法鑒定執業責任保險或者建立執業風險金制度。
第十九條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申請從事司法鑒定業務,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司法行政機關不予受理,並出具不予受理決定書:
(一)法定代表人或者鑒定機構負責人受過刑事處罰或者開除公職處分的;
(二)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情形。
第二十條司法行政機關決定受理申請的,應當出具受理決定書,並按照法定的時限和程序完成審核工作。
司法行政機關應當組織專家,對申請人從事司法鑒定業務必需的儀器、設備和檢測實驗室進行評審,評審的時間不計入審核時限。
5. 鑒定結論出來後,告知雙方當事人是否有期限規定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 第二十五條當事人申請鑒定,應當在舉證期限內提出。符合本規定第二十七條規定的情形,當事人申請重新鑒定的除外。 對需要鑒定的事項負有舉證責任的當事人,在人民法院指定的期限內無正當理由不提出鑒定申請或者不預交鑒定費用或者拒不提供相關材料,致使對案件爭議的事實無法通過鑒定結論予以認定的,應當對該事實承擔舉證不能的法律後果。 第二十六條 當事人申請鑒定經人民法院同意後,由雙方當事人協商確定有鑒定資格的鑒定機構、鑒定人員,協商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指定。 第二十七條 當事人對人民法院委託的鑒定部門作出的鑒定結論有異議申請重新鑒定,提出證據證明存在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應予准許: (一)鑒定機構或者鑒定人員不具備相關的鑒定資格的; (二)鑒定程序嚴重違法的; (三)鑒定結論明顯依據不足的; (四)經過質證認定不能作為證據使用的其他情形。 對有缺陷的鑒定結論,可以通過補充鑒定、重新質證或者補充質證等方法解決的,不予重新鑒定。 第二十八條 一方當事人自行委託有關部門作出的鑒定結論,另一方當事人有證據足以反駁並申請重新鑒定的,人民法院應予准許。 第二十九條 審判人員對鑒定人出具的鑒定書,應當審查是否具有下列內容: (一)委託人姓名或者名稱、委託鑒定的內容; (二)委託鑒定的材料; (三)鑒定的依據及使用的科學技術手段; (四)對鑒定過程的說明; (五)明確的鑒定結論; (六)對鑒定人鑒定資格的說明; (七)鑒定人員及鑒定機構簽名蓋章。 根據上述規定,當事人申請鑒定的,人民法院一般是允許的(但要在上述規定的時限內申請)。如果鑒定事項確與案件無關的,可不允許。可當事人堅決鑒定的,也可准許,經審查確與案件無關的,鑒定費用由申請人負擔。
6. 《司法鑒定人登記管理辦法》,怎樣查詢鑒定人的執業資格
個人申請從事司法鑒定業務,應當由擬執業的司法鑒定機構向司法行政機關提交下列材料:回
(一)申請表答;
(二)身份證、專業技術職稱、行業執業資格、學歷、符合特殊行業要求的相關資格、從事相關專業工作經歷、專業技術水平評價及業務成果等證明材料;
(三)應當提交的其他材料。
個人兼職從事司法鑒定業務的,應當符合法律、法規的規定,並提供所在單位同意其兼職從事司法鑒定業務的書面意見。
第十五條司法鑒定人審核登記程序、期限參照《司法鑒定機構登記管理辦法》中司法鑒定機構審核登記的相關規定辦理。
第十六條經審核符合條件的,省級司法行政機關應當作出准予執業的決定,頒發《司法鑒定人執業證》;不符合條件的,作出不予登記的決定,書面通知其所在司法鑒定機構並說明理由。
第十七條《司法鑒定人執業證》由司法部統一監制。《司法鑒定人執業證》是司法鑒定人的執業憑證。
《司法鑒定人執業證》使用期限為5年,自頒發之日起計算。
7. 關於司法鑒定人該如何取得執業資格的問題~
個人申請從事司法鑒定業務,應當由擬執業的司法鑒定機構向司法行政機關提交下列材料:
(一)申請表;
(二)身份證、專業技術職稱、行業執業資格、學歷、符合特殊行業要求的相關資格、從事相關專業工作經歷、專業技術水平評價及業務成果等證明材料;
(三)應當提交的其他材料。
個人兼職從事司法鑒定業務的,應當符合法律、法規的規定,並提供所在單位同意其兼職從事司法鑒定業務的書面意見。
第十五條司法鑒定人審核登記程序、期限參照《司法鑒定機構登記管理辦法》中司法鑒定機構審核登記的相關規定辦理。
第十六條經審核符合條件的,省級司法行政機關應當作出准予執業的決定,頒發《司法鑒定人執業證》;不符合條件的,作出不予登記的決定,書面通知其所在司法鑒定機構並說明理由。
第十七條《司法鑒定人執業證》由司法部統一監制。《司法鑒定人執業證》是司法鑒定人的執業憑證。
《司法鑒定人執業證》使用期限為5年,自頒發之日起計算。
《司法鑒定人執業證》應當載明下列內容:
(一)姓名;
(二)性別;
(三)身份證號碼;
(四)專業技術職稱;
(五)行業執業資格;
(六)執業類別;
(七)執業機構;
(八)使用期限;
(九)頒證機關和頒證時間;
(十)證書號碼。
8. 申報司法鑒定機構中,機構的法定代表人和機構負責人有何區別其要求必須具有司法鑒定人資格嗎
不行。如果已在公安機關報案,要求公安機關鑒定。如果沒有,可向法院申請鑒定。
9. 具備哪些條件的人員,可以申請登記從事司法鑒定業務
《司法鑒定人登記管理辦法》
第十一條司法鑒定人的登記事項包括:姓名、性別、出生年月、學歷、專業技術職稱或者行業資格、執業類別、執業機構等。
第十二條個人申請從事司法鑒定業務,應當具備下列條件:
(一)擁護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遵守法律、法規和社會公德,品行良好的公民;
(二)具有相關的高級專業技術職稱;或者具有相關的行業執業資格或者高等院校相關專業本科以上學歷,從事相關工作5年以上;
(三)申請從事經驗鑒定型或者技能鑒定型司法鑒定業務的,應當具備相關專業工作10年以上經歷和較強的專業技能;
(四)所申請從事的司法鑒定業務,行業有特殊規定的,應當符合行業規定;
(五)擬執業機構已經取得或者正在申請《司法鑒定許可證》;
(六)身體健康,能夠適應司法鑒定工作需要。
第十三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申請從事司法鑒定業務:
(一)因故意犯罪或者職務過失犯罪受過刑事處罰的;
(二)受過開除公職處分的;
(三)被司法行政機關撤銷司法鑒定人登記的;
(四)所在的司法鑒定機構受到停業處罰,處罰期未滿的;
(五)無民事行為能力或者限制行為能力的;
(六)法律、法規和規章規定的其他情形。
第十四條個人申請從事司法鑒定業務,應當由擬執業的司法鑒定機構向司法行政機關提交下列材料:
(一)申請表;
(二)身份證、專業技術職稱、行業執業資格、學歷、符合特殊行業要求的相關資格、從事相關專業工作經歷、專業技術水平評價及業務成果等證明材料;
(三)應當提交的其他材料。
個人兼職從事司法鑒定業務的,應當符合法律、法規的規定,並提供所在單位同意其兼職從事司法鑒定業務的書面意見。
第十五條司法鑒定人審核登記程序、期限參照《司法鑒定機構登記管理辦法》中司法鑒定機構審核登記的相關規定辦理。
第十六條經審核符合條件的,省級司法行政機關應當作出准予執業的決定,頒發《司法鑒定人執業證》;不符合條件的,作出不予登記的決定,書面通知其所在司法鑒定機構並說明理由。
第十七條《司法鑒定人執業證》由司法部統一監制。《司法鑒定人執業證》是司法鑒定人的執業憑證。
《司法鑒定人執業證》使用期限為5年,自頒發之日起計算。
《司法鑒定人執業證》應當載明下列內容:
(一)姓名;
(二)性別;
(三)身份證號碼;
(四)專業技術職稱;
(五)行業執業資格;
(六)執業類別;
(七)執業機構;
(八)使用期限;
(九)頒證機關和頒證時間;
(十)證書號碼。
第十八條司法鑒定人要求變更有關登記事項的,應當及時通過所在司法鑒定機構向原負責登記的司法行政機關提交變更登記申請書和相關材料,經審核符合本辦法規定的,司法行政機關應當依法辦理變更登記手續。
第十九條《司法鑒定人執業證》使用期限屆滿後,需要繼續執業的,司法鑒定人應當在使用期限屆滿30日前通過所在司法鑒定機構,向原負責登記的司法行政機關提出延續申請,司法行政機關依法審核辦理。延續申請的條件和需要提交的材料按照本辦法第十二條、第十三條、第十四條、第十五條的規定執行。
不申請延續的司法鑒定人,《司法鑒定人執業證》使用期限屆滿後,由原負責登記的司法行政機關辦理注銷登記手續。
第二十條司法鑒定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原負責登記的司法行政機關應當依法辦理注銷登記手續:
(一)依法申請終止司法鑒定活動的;
(二)所在司法鑒定機構注銷或者被撤銷的;
(三)《司法鑒定人執業證》使用期限屆滿未申請延續的;
(四)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