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山地最長出租年限是多少年,我們家有幾十畝山地跟人家簽30年的出租合同是否合法
《農村土地承包法》第二十條 耕地的承包期為三十年。草地的承包期為三十年至五十年。林地的承包期為三十年至七十年;特殊林木的林地承包期,經國務院林業行政主管部門批准可以延長。
山地應該算林地,合法。
㈡ 我想租賃一塊山地用來蓋傢具廠房,需要注意些什麼,怎麼簽租賃合同來保護我的利益
這個問題,有點麻煩。
1、能否在你所稱的山地上面蓋廠房即為第一個問題。因為山回地屬於集體的土地答,在變為國有土地之前不得作為建設用地而出售出售建設用地使用權。對於農村的集體土地,確需變更為建設用地的,應當履行相應的徵收手續,將集體土地變為國有土地然後再出售建設用地使用權。對於為發展集體經濟,需要使用農村集體土地的,可以不履行上述手續。
2、對於你所稱的採用租賃的方式取得該地的使用權,雖然表面上看似可行,但是根據相關法律,農村集體土地不得隨意變更用途,因此即使你租賃過來,也不得改變山地的性質,建房建廠。
3、最後,我認為,上述的山地屬於四荒地的的范圍,已經分包給本集體的成員,如果沒有特別的使用,發包方即村集體不得隨意解除合同,即不得以在轉包給他人為由收回已經發包的土地。因此,你也無法取得該土地的土地承包經營權。
綜上,通過正規的法律途徑,你很難達到你預期的目的。
你想通過在不取得建設用地使用權的情況下,盲目建廠,是很難行得通的,即使該廠建成,今後也很難取得工商登記,後續的問題將非常麻煩。
㈢ 土地租賃最長期限是多少年,請懂法律的給解釋下,
《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村土地承包法》第五條規定:「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成員有權依法承包由本集體經濟組織發包的農村土地。」
第二十條規定「耕地的承包期為三十年。草地的承包期為三十年至五十年。林地的承包期為三十年至七十年;特殊林木的林地承包期,經國務院林業行政主管部門批准可以延長。」該期限適用於: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成員承包由本集體經濟組織發包的農村土地,屬於對特殊主體的特別規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二百一十二條規定:
「租賃期限不得超過二十年。超過二十年的,超過部分無效。租賃期間屆滿,當事人可以續訂租賃合同,但約定的租賃期限自續訂之日起不得超過二十年。」所以除特別主體意外,其他一般主體訂立土地使用權租賃合同不得超過20年,超過二十年的,超過部分無效。
(3)山地租賃合同最長期限擴展閱讀:
合法的土地租賃程序
租用集體土地,必須先行徵用並轉為國有土地。根據《規范國有土地租賃若干意見》(國土資發〔1999〕222號)的規定,租賃期限六個月以上的國有土地租賃,應當由市、縣土地行政主管部門與土地使用者簽訂租賃合同。
租賃合同內容應當包括出租方、承租方、出租宗地的位置、范圍、面積、用途、租賃期限、土地使用條件、土地租金標准、支付時間和支付方式、土地租金標准調整的時間和調整幅度、出租方和承租方的權利義務等。租賃土地使用權經登記後,承租人可以拿到註明「租賃」的土地使用權證書。土地租賃年限屆滿後,租賃土地使用權終止。
任何單位或個人進行建設,如果不符合規定的集體土地使用權主體資格,則必須依法申請使用國有土地。在現實中,普遍存在著土地承租者直接與集體土地所屬的村委會簽署土地租用協議的操作方式,這一做法並不妥當,擅自出租集體土地的行為會被法院認定為無效行為。
雙方當事人所簽訂的《土地租賃合同》等也均因違反國家法律的強制性規定而成為無效合同。
參考資料:網路-土地承包法
㈣ 以前家裡和別人簽的山地租賃合同沒有寫簽約時間請問合同具有合法性嗎
這合同有問題,合同上只寫了30年的租期而沒有註明從幾時開始幾時終止,而且後面還沒有簽寫簽字日期。這無法考證幾時生效的合同以後是要鬧糾紛的。
這個文件還是作廢處理,重新簽訂吧。
㈤ 我們家有四畝山地,寫了一個租憑協議,沒有合同,現在不想租給他了,想賣給他或收回來。我該怎麼做
看租賃協議里具體條款是怎樣說的、期限到期了沒有、在租用使用期間地主是內否可以有權容進行轉讓等等、如果在正常租賃期間、在沒有拖欠你租金的情況下、是不好往回收到、雙方共同簽署的協議也是受到法律保護的、除非雙方私下溝通後他同意可以 你要強收弄不好他會起訴你的、
㈥ 7年前簽訂的村集體山地租賃合同,現在發現當時有冒名頂替簽名,合同現在還有效
只要你的原件存在,就可以去派出所報案,並直接找律師起訴相關責任方。
㈦ 土地租賃合同年限最長為多少年
國有土地租賃的年限不得高於同一用途的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的最高年限。
㈧ 請法律高手解答有關農村土地(山地)租賃問題
【關於農村集體土地所有管理的法律規定】
為了合理利用土地,切實保護耕地,國家實行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制度、土地用途管制制度、耕地特殊保護制度和土地執法監察制度。所以,集體土地所有權是受限制的所有權。土地是一種重要的財產,但也是一種重要的自然資源,因此限制是必要的。
《土地管理法》第63條規定:「農民集體所有的土地使用權不得出讓、轉讓或者出租於非農建設」;
《土地管理法》第43條又規定:「任何單位和個人進行建設,需要使用土地的,必須依法申請使用國有土地。可見,農村土地可以出租用於農業建設,不能出租用於非農業建設,農村土地出租是有條件限制的。
2006年8月《國務院關於加強土地調控有關問題的通知》,通知指出:「農用地轉為建設用地,必須符合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城市總體規劃、村莊和集鎮規劃,納入年度土地利用計劃,並依法辦理農用地轉用審批手續。禁止通過「以租代征」等方式使用農民集體所有農用地進行非農業建設,擅自擴大建設用地規模。農民集體所有建設用地使用權流轉,必須符合規劃並嚴格限定在依法取得的建設用地范圍內。未依法辦理農用地轉用審批,國家機關工作人員批准通過「以租代征」等方式佔地建設的,屬非法批地行為;單位和個人擅自通過「以租代征」等方式佔地建設的,屬非法佔地行為,要依法追究有關人員的法律責任。」
【農村集體土地所有出租】
伴隨城市化進程的推進和房地產市場的快速發展,近年來在許多城鎮,尤其是城郊接合部,出現了農村集體土地自發(或隱性)變為建設用地並進入市場流通的現象。其途徑大致有:
1、集體土地所有者或使用者直接或以聯建、聯營為名從事房地產開發,修建住宅,商鋪出售給集體經濟組織外的人員,引致土地使用權轉移;
2、借農業產業結構調整之名,直接將集體土地出租給集體經濟組織之外的單位或個人進行非農業建設,收取租金盈利;農民個人出租或變賣住房,引致土地使用權轉移;
3、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直接或從農民手中回租承包地,然後再以較高租金轉租給他人進行非農業建設;
4、集體土地所有者或使用者將其建設用地或連同廠房自發地運用轉讓、轉租或聯營、聯建、作價入股等方式將集體土地用作城市房地產開發,搞「招商引資」,引致土地使用權轉移;
5、不同地塊進行重新配置,有在同用途土地之間置換的,也有在不同用途土地之間進行置換的;
6、集體建設用地使用者將土地使用權作為融資的擔保包括以土地上建築物抵押連帶土地使用權抵押等情形。
㈨ 戶口不在農村簽字租賃山地協議書構成犯罪嗎
戶口不在農村,也可以簽訂租賃山地協議書,只要正常履行手續,不構成違法犯罪。租賃山地不受戶籍限制,每個人都有權利租賃山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