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按照國家規定,事業單位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繳納養老保險的
2014年。
國務院印發《關於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養老保險制度改革的決定》,決定從2014年10月1日起對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養老保險制度進行改革;同時決定,統一提高全國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基礎養老金最低標准,再次提高全國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標准。
《決定》規定,機關事業單位實行社會統籌與個人賬戶相結合的基本養老保險制度,由單位和個人共同繳費;改革基本養老金計發辦法,待遇水平與繳費相關聯,建立多繳多得、長繳多得的激勵機制;建立基本養老金正常調整機制,統籌考慮機關、企事業單位退休人員和城鄉居民的基本養老金調整;加強養老保險基金管理和監督,確保基金安全。
(1)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年限擴展閱讀:
出台背景:
我國機關事業單位退休制度始建於1955年,60年來,對保障退休人員基本生活、穩定幹部隊伍發揮了重要作用。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系的建立和發展,特別是企業職工養老保險制度的建立和發展,為改革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創造了良好條件。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全會明確提出要推進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改革,社會保險法和國家「十二五」規劃也作出了相應規定,一些地方還進行了試點和探索。
在總結實踐經驗、深入研究論證的基礎上,國務院決定在全國范圍同步實施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改革,有利於統籌推進城鄉養老保障體系建設,促進人力資源合理流動和優化配置,建立與其他職工統一的、社會化的養老保險制度,逐步化解待遇差距大的矛盾。
B. 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養老保險職業年金年限從何時算
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養老保險職業年金年限從單位建立開始算。
C. 什麼是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視同繳費年限
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視同繳費年限,是指參加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的人員在2014年9月30日以前符合國家和省工齡政策規定計算的連續工齡(不含折算工齡)中,按照養老保險政策規定可視同繳費年限的工作年限(按月計算)。
國有或縣以上集體所有制企業職工經調動或被錄(聘)用為機關事業單位正式職工的,原單位為其在企業工作期間繳納職工基本養老保險費用的時間應作為實際繳費年限,不得作為視同繳費年限;未繳納職工基本養老保險費用的時間不得作為實際繳費年限,也不得作為視同繳費年限;在當地企業職工養老保險社會統籌前符合國家及省規定計算的連續工齡,可視同繳費年限。
非公有制經濟組織從業人員被機關事業單位正式錄(聘)用的,原單位為其繳納職工基本養老保險費用的時間應作為實際繳費年限,不得作為視同繳費年限。
機關事業單位編外聘用人員被機關事業單位按正常程序錄(聘)用為正式工作人員的,其中,原單位為其繳納職工基本養老保險費用的時間應作為實際繳費年限,不得作為視同繳費年限;屬於被本單位錄(聘)用的,其在本單位最後一次當臨時工期間的連續工作時間可作為視同繳費年限。
D. 事業單位中人補繳養老保險最早年限是哪年
應該是1994年開始交社保
不過各地可能有差異
我們這里是這個時間
建議咨詢當地社保局
E. 事業單位18年退休,交的養老保險的年限如何計算
首先,事業單位一般以工齡計算,不按實際年限計算。
按照你的交納月份,共交納回了答12年,還差3年就夠最低交納年限15年。
其次,是這樣的,養老保險最低交納年限為180個月即15年時間,可以多交,到時就可以多領取。同時,養老保險可以累計計算交納年限,即斷斷續續交納是允許的。
達到退休年齡就可以申請享受養老金待遇。
F. 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視同繳費年限
您好,您發表的《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視同繳費年限》有政策文件嗎?縣社保人員要巜紅頭文件》拜託轉發一下,謝謝了!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G. 事業單位養老保險視同繳費年限嗎
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視同繳費年限:
1、連續工齡是指幹部、工人和職員在本單位連續工作的時間。
2、凡屬於當地機關事業單位社會養老保險參保范疇的具有國家幹部身份和全民固定工身份的人員,在其所屬機關社保機構規定的參保時間後繳納養老保險金的,其參保前的連續工齡可視同繳費年限。其餘身份人員原則上按實際繳費年限確定其連續工齡,不視同繳費年限。
新調入機關事業單位社會保險統籌單位的人員,必須參加機關事業單位社會保險,原在其他社會保險機構歷年繳納的養老保險基金必須轉入機關社保公司,並按規定繼續繳費,其前後繳費年限可一並計。
繳費年限包括視同繳費年限和實際繳費年限。視同繳費年限是指職工全部工作年限中,其實際繳費年限之前的按國家規定計算的連續工作時間。
實際繳費年限是指職工參加基本養老保險後,按規定按時足額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的年限。理解實際繳費年限應注意以下兩點:
一是實際繳費年限是職工個人的繳費年限,不應與職工所在企業的繳費情況聯系在一起。實際工作中一些地方把實際繳費年限與企業的繳費情況掛鉤,規定若企業不按時足額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則不計算該企業職工的實際繳費年限,這種做法侵害了職工個人的利益。
二是職工個人必須足額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若是非足額繳納,欠繳年限暫時不能計算為實際繳費年限,待職工補齊欠繳本金和利息後方能計算。
根據原勞動部辦公廳《關於印發<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個人賬戶管理暫行辦法>的通知》文件規定,視同繳費年限,指參保職工實際繳費年限之前的按國家規定計算的連續工作年限。
H. 事業單位交養老保險最低年限是多少年
作為養老保險金,最低年限是15年。
I. 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最少要繳納多少年
累計繳納滿十五年。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
第十六條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累計繳費滿十五年的,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
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累計繳費不足十五年的,可以繳費至滿十五年,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也可以轉入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或者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按照國務院規定享受相應的養老保險待遇。
第十七條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因病或者非因工死亡的,其遺屬可以領取喪葬補助金和撫恤金;在未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因病或者非因工緻殘完全喪失勞動能力的,可以領取病殘津貼。所需資金從基本養老保險基金中支付。
第十八條國家建立基本養老金正常調整機制。根據職工平均工資增長、物價上漲情況,適時提高基本養老保險待遇水平。
第十九條個人跨統籌地區就業的,其基本養老保險關系隨本人轉移,繳費年限累計計算。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基本養老金分段計算、統一支付。具體辦法由國務院規定。
(9)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年限擴展閱讀:
2011年5月12日,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開始徵求《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若干規定》的公眾意見。草案規定了基本養老保險繳費不足15年人員的待遇,並明確基本養老保險個人賬戶余額可以繼承。
草案規定,參加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的人員,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累計繳費不足15年的,可以延長繳費至滿15年。社會保險法實施前參保、延長繳費5年後仍不足15年的,可以一次性補繳至滿15年。
對於未繼續繳費或者延長繳費後累計繳費年限仍不足15年的人員,可以申請轉入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或者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享受相應的養老保險待遇。
對於不願意延長繳費至滿15年,也不願意轉入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或者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的,可以申請將其個人賬戶儲存額一次性支付給本人。
草案明確規定,退休人員享受基本醫療保險待遇的繳費年限按照各地現有規定執行。為了規范管理,草案明確個人賬戶不得提前支取和個人賬戶余額繼承辦法。
參加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在達到法定退休年齡前離境定居的,其個人賬戶予以保留;達到法定退休年齡的,按照國家規定享受相應的養老保險待遇。
同時,明確參加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死亡的,個人賬戶中的余額可以全部繼承。草案還明確了養老保險關系轉移接續的具體辦法,參加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跨省流動就業的,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基本養老金分段計算、統一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