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國歷史各朝代皇帝名號及在位年限。
中國歷代皇帝在位時間表:
秦朝(公元前221-公元前206)
秦始皇嬴政:公元前246-公元前209
秦二世胡亥:公元前209-公元前206
西漢(公元前206-公元9)
漢高祖劉邦:公元前206-公元前194;
漢惠帝劉盈:公元前194-公元前187;
漢呂後執政:公元前187-公元前179;
漢文帝劉恆:公元前179-公元前163;
漢景帝劉啟:公元前163-公元前140;
漢武帝劉徹:公元前140-公元前86;
漢昭帝劉弗陵:公元前86-公元前73;
漢宣帝劉洵:公元前73-公元前48;
漢元帝劉奭(shi):公元前48-公元前32;
漢成帝劉鷔(ao):公元前32-公元前6;
漢哀帝劉欣:公元前6-1;
漢平帝劉衎(kan):1-6年;
孺子嬰(王莽攝政):6-9年。
東漢(25-220年)
光武帝劉秀:25-58年;
漢明帝劉庄:58-76年;
漢章帝劉炟(da):76-89年;
漢和帝劉肇:89-106年;
漢殤帝劉隆:106-107年;
漢安帝劉祜(hu):107-126年;
漢順帝劉保:126-145年;
漢沖帝劉炳:145-146年;
漢質帝劉纘(zuan):146-147年;
漢桓帝劉志:147-168年;
漢靈帝劉宏:168-190年;
漢獻帝劉協;190-220年。
三國兩晉南北朝(220-589年)
三國(220-265年)
魏國
魏文帝曹丕:220-227年;
魏明帝曹叡(rui):227-240年;
魏齊王曹芳:240-254年;
高貴鄉公曹髦:254-260年;
魏元帝曹奐:260-265年。
蜀國
昭烈帝劉備:221-223年;
後主劉禪(shan):223-263年。
吳國
大帝孫權:222-252年;
會稽王孫亮:252-258年;
景帝孫休:258-264年;
烏程侯孫皓:264-280年。
西晉(265-317年)
晉武帝司馬炎:265-290年;
晉惠帝司馬衷:290-307年;
晉懷帝司馬熾:307-313年;
晉愍帝司馬鄴:313-317年。
東晉(317-420年)
晉元帝司馬睿:317-322年;
晉明帝司馬紹:322-325年;
晉成帝司馬衍:325-343年;
晉康帝司馬岳:343-345年;
晉穆帝司馬聃:345-362年;
晉哀帝司馬丕:362-366年;
海西公司馬奕:366-371年;
簡文帝司馬昱:371-373年;
孝武帝司馬曜:373-397年;
晉安帝司馬德宗:397-419年;
晉恭帝司馬德文:419-420年。
2. 中國各個朝代存在時間各是多少年
中國各個朝代存在時間:
1、秦朝:前221年-前206年咸陽,享國15年。
2、西楚:前206年-前202年彭城,享國4年。
3、漢朝:前202年-263年(包括蜀漢),享國465年。
4、三國時期:220年-280年。
5、曹魏:220年-265年洛陽(今河南洛陽),享國45年。
6、蜀漢:221年-263年成都(今四川成都) ,享國42年。
7、孫吳:222年-280年建業(今江蘇南京),享國58年。
8、晉朝:265年-420年,享國116年。
9、南北朝:386年-589年。
10、南朝:420年-589年。
11、劉宋:420年-479年建康(今江蘇南京),享國59年。
12、南齊:479年-502年建康(今江蘇南京),享國23年。
13、南梁:502年-557年建康(今江蘇南京),享國55年。
14、南陳:557年-589年建康(今江蘇南京),享國32年。
15、北朝:386年-589年。
16、北魏中後期:420年-557年平城 洛陽(今河南洛陽)(今山西大同),享國137年。
17、東魏:534年-550年鄴城(今河北鄴鎮),享國16年。
18、西魏:532年-556年長安(今陝西西安),享國24年。
19、北齊:550年-577年鄴城(今河北鄴鎮),享國27年。
20、北周:557年-581年長安(今陝西西安) ,享國24年。
21、隋朝:581年-618年長安(今陝西西安),享國37年。
22、唐朝:618年-690年 705年-907年長安(今陝西西安),享國274年。
23、武周:690年-705年神都洛陽(今河南洛陽),享國15年。
24、五代:907年-960年
25、後梁:907年-923年汴京(今河南開封),享國16年。
26、後唐:923年-936年洛陽(今河南洛陽),享國13年。
27、後晉:936年-947年汴京(今河南開封),享國11年。
28、後漢:947年-950年汴京(今河南開封),享國3年。
29、後周:951年-960年汴京(今河南開封),享國9年。
30、十國:907年-979年。
31、遼朝(契丹):916年-1125年上京(今內蒙古巴林左旗),享國209年。
32、宋朝:960年-1279年,享國319年。
33、西夏:1038-1227年興慶(中興)(今寧夏銀川),享國189年。
34、金朝:1115年-1234年中京(今北京市),享國119年。
35、元朝:1271年-1368年大都(今北京市),享國97年。
36、明朝:1368年-1644年應天(今江蘇南京) 京師(今北京市),享國276年。
37、後金:1616年-1636年盛京(今遼寧沈陽),享國20年。
38、大順:1644年-1644年京師 (今北京市) ,享國1年。
39、清朝:1636年-1912年盛京 京師(今遼寧沈陽)(今北京市),享國276年。
40、中華帝國:1915年-1916年北平 (今北京市),享國1年。
41、偽滿洲:1932年-1945年新京 (今吉林長春),享國13年。
(2)歷史朝代年限擴展閱讀:
朝代速記口訣:
朝代歌
夏商與西周,東周分兩段。
春秋和戰國,一統秦兩漢。
三分魏蜀吳,兩晉前後延。
南北朝並立,隋唐五代傳。
宋元明清後,王朝至此完。
3. 中國朝代中,朝代時間最長的5個是哪幾個
是:周朝、商朝、夏朝、漢朝、宋朝等。
1、周朝
周朝(前1046年—前256年)是中國歷史上繼商朝之後的第三個王朝。周王朝共傳國君30代37王,享國共計791年。
周朝分為「西周」(前1046-前771年)與「東周」(前770年-前256年)兩個時期。西周由周武王姬發創建,定都鎬京(宗周)(今陝西西安西南);周成王五年,營建都城洛邑(成周)(今河南洛陽)。
公元前770年(周平王元年),平王東遷,定都雒邑(成周)(今河南洛陽),此後周朝的這段時期稱為東周。史書又將西周和東周合稱為兩周。
其中東周時期又稱為「春秋戰國」,以韓、趙、魏聯手打敗執政的智氏家族,三家分晉為分水嶺,分為「春秋」及「戰國」兩部分。
在滅商之前,周部落源自華夏(漢)民族,因為遭到戎、狄等西北地區游牧部落的侵擾,周部落的首領古公亶父率領周人遷移到岐山下的平原定居下來。
生活於渭河流域,其始祖姬棄就是被稱為農神的「後稷」,《說文》雲「黃帝居姬水(一說是河南中部鄭州新鄭市始祖山一帶的潩水,一說是陝西關中中部武功縣一帶的漆水河。
另一說位於陝西關中北部黃陵縣附近的沮河),以姬為氏,周人嗣其姓」,語言為上古漢語,文字上仍採用古漢字,在民間記事仍以龜骨和牛骨刻字記事為主,王室則以新興的錦帛等記事為主。周朝行分封制(封邦建國),周王為「天下共主」。
2、商朝
商朝(約公元前1600年—約公元前1046年),是中國歷史上的第二個朝代,是中國第一個有直接的同時期的文字記載的王朝。
夏朝方國商國君主商湯率方國於鳴條之戰滅夏後,以「商」為國號,在亳(今商丘)建立商朝。之後,商朝國都頻繁遷移,至其後裔盤庚遷殷(今安陽)後國都才穩定下來,在殷建都達273年,因此商朝又被後世稱為「殷」或「殷商」。
商朝經歷了三個大的階段。第一階段是「先商」;第二階段是「早商」;第三階段是「晚商」,前後相傳17世31王,延續500餘年。末代君主帝辛於牧野之戰被周武王擊敗後自焚而亡。
殷墟的發掘,確證了中國商王朝的存在。商朝處於奴隸制鼎盛時期,奴隸主貴族是統治階級,形成了龐大的官僚統治機構和軍隊。甲骨文和金文的記載是目前已經發現的中國最早的成系統的文字元號。在商朝時期,長江流域也平行存在發達的非中原文明。
3、夏朝
夏朝(約前2070-前1600)是中國史書中記載的第一個世襲制朝代。夏時期的文物中有一定數量的青銅和玉制的禮器,年代約在新石器時代晚期、青銅時代初期。
根據史書記載,禹傳位於子啟,改變了原始部落的禪讓制,開創中國近四千年世襲的先河。因此中國歷史上的「家天下」,從夏朝的建立開始。夏族的十一支姒姓部落與夏後氏中央王室在血緣上有宗法關系,政治上有分封關系,經濟上有貢賦關系,大致構成夏王朝的核心領土范圍。
夏西起河南省西部、山西省南部,東至河南省、山東省和河北省三省交界處,南達湖北省北部,北及河北省南部。這個區域的地理中心是今河南偃師、登封、新密、禹州一帶。
一般認為,夏朝共傳十四代,十七後(夏朝統治者在位時稱」後「,去世後稱」帝「),延續約471年 ,為商朝所滅。後人常以「華夏」自稱,使之成為中國的代名詞。
4、漢朝
漢朝(前202年-8年,25年-220年)是繼秦朝之後的大一統王朝,主要分為西漢、東漢時期,共歷29帝,享國四百零七年。
秦末天下大亂,劉邦在推翻秦朝後被封為漢王。公元前202年,楚漢之爭獲勝後稱帝建立漢朝,史稱西漢;定都長安。
漢文帝、漢景帝推行休養生息國策開創「文景之治」;漢武帝即位後開辟絲路、攘夷拓土成就「漢武盛世」;至漢宣帝時期國力達到極盛。公元8年,王莽廢西漢末帝,定都常安,史稱新朝,西漢滅亡。
公元25年,劉秀統一天下後,仍沿用漢作為國號,史稱東漢。定都洛陽,統一天下後息兵養民,史稱「光武中興」;漢明帝、漢章帝沿襲輕徭薄賦,開創「明章之治」;漢和帝繼位後大破北匈奴、收復西域,開創「永元之隆」,東漢國力達到極盛。
公元184年爆發黃巾起義,雖剿滅民亂卻導致地方擁兵自重,董卓之亂後東漢名存實亡。公元220年曹丕篡漢,東漢滅亡,中國進入三國時期。
5、宋朝
宋朝(960年—1279年)是中國歷史上承五代十國下啟元朝的朝代,分北宋和南宋兩個階段,共歷十八帝,享國三百一十九年。
960年,後周諸將發動陳橋兵變,擁立宋州歸德軍節度使趙匡胤為帝,建立宋朝。趙匡胤為避免晚唐藩鎮割據和宦官專權亂象,採取重文抑武方針,加強中央集權,並剝奪武將兵權。宋太宗繼位後統一全國,宋真宗與遼國締結澶淵之盟後逐漸步入治世。
1125年金國大舉南侵,導致靖康之恥,北宋滅亡。康王趙構於南京應天府即位,建立了南宋。紹興和議後與金國以秦嶺-淮河為界,1234年聯蒙滅金,1235年爆發宋元戰爭,1276年元朝攻佔臨安,崖山海戰後,南宋滅亡。
宋朝是中國歷史上商品經濟、文化教育、科學創新高度繁榮的時代。咸平三年(1000年)中國GDP總量為265.5億美元,佔世界經濟總量的22.7%,人均GDP為450美元,超過當時西歐的400美元。後世雖認為宋朝「積貧積弱」,但宋朝民間的富庶與社會經濟的繁榮實遠超過盛唐。
4. 整個中國朝代的時間表
中國歷史朝代,自公元前221年秦王趙政稱皇帝始,到1916年「洪憲皇帝」袁世凱不得不取消帝制止,在2137年中,中國共有皇帝495人(其中包括死後被追封為皇帝的73人)。共經歷了352名皇帝,其中統一朝代的皇帝有146名,分裂時期的皇帝有206名。中國一共出現了83個王朝,共有559個帝王,包括397個「帝」和162個「王」。
(4)歷史朝代年限擴展閱讀:
1、中國歷史上周朝存在的時間最長,由先周首領周武王滅商之後創建。周王朝存在的時間從約公元前1046年至公元前256年,共計存在為790年。 歷史上,把周王朝劃分西周和東周兩個時期: 西周(公元前1046年~公元前771年) 東周(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56年) 春秋時期(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 戰國時期(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
2、中國歷史朝代中大漢王朝(公元前202—公元220年)是第一個長期統治中國的大一統王朝,奠定了中國文化多方面的特性。它的國號「漢」成為中國主體民族的稱號,從東西南北各個方向拓展了中國版圖,打敗了兇悍的游牧民族匈奴,開辟了通往西亞的絲綢之路東段。確立了儒學在中國思想文化的至尊地位,制定了「三綱五常」等儒家規范。
5. 中國古代的全部王朝包括每個朝代的的時間
1.夏朝:前2070年——前年
2.商朝:前1600年——前1046年
3.西周:前1046年——前771年
4.春秋:前770年——前475年
5.戰國:前475年——前221年
6.秦朝:前221年-前206年。
7.西楚:前206年-前202年。
8.漢朝:前202年-263年。
9.三國時期:220年-280年。
10.曹魏:220年-265年。
11.蜀漢:221年-263年。
12.孫吳:222年-280年。
13.晉朝:265年-420年。
14.南北朝:386年-589年。
15.南朝:420年-589年。
16.劉宋:420年-479年。
17.南齊:479年-502年。
18.南梁:502年-557年。
19.南陳:557年-589年。
20.北朝:386年-589年。
21.北魏中後期:420年-557年。
22.東魏:534年-550年。
23.西魏:532年-556年。
24.北齊:550年-577年。
25.北周:557年-581年。
26.隋朝:581年-618年。
27.唐朝:618年-690年 705年-907年。
28.武周:690年-705年。
29.五代:907年-960年
39.後梁:907年-923年。
40.後唐:923年-936年。
41.後晉:936年-947年。
42.後漢:947年-950年。
43.後周:951年-960年。
44.十國:907年-979年。
45.契丹:916年-1125年。
46.宋朝:960年-1279年。
47.西夏:1038-1227年。
48.金朝:1115年-1234年。
49.元朝:1271年-1368年。
50.明朝:1368年-1644年。
51.後金:1616年-1636年。
52.大順:1644年-1644年。
53.清朝:1636年-1912年。
54.中華帝國:1915年-1916年。
55.偽滿洲:1932年-1945年。
(5)歷史朝代年限擴展閱讀:
中國是世界上文明發達最早的國家之一,有將近4000年的有文字可考的歷史。
中國古代史經歷了以下幾個階段:原始社會(170萬年前-公元前2070年)、奴隸社會(公元前2070年-公元前476年)和封建社會。
其中封建社會可分為五個階段:戰國、秦、漢是封建社會形成和初步發展階段。三國、兩晉、南北朝,是封建國家分裂和民族大融合的階段。隋唐五代時期是封建社會的繁榮階段。
遼、宋、夏、金、元,是民族融合進一步加強和封建經濟繼續發展的階段。明、清,是統一的多民族國家鞏固和封建制度漸趨衰落階段。
6. 誰知道中國歷史朝代順序和主要皇帝及主要事件和年限
夏前2070----前1600 (禹)商前1600——前1046(湯 盤庚遷都殷) 西周 前——前771 (文王 武王 分封制) 東周 前770——前256 (春秋 戰國) 秦前221——前207(秦始皇嬴政 一統六國) 西漢 前206——前25(文帝 景帝文景之治,武帝劉徹 開疆拓土) 東漢 25——220 (光武帝劉秀 明帝劉庄)三國220——280{(魏 曹操 曹丕) 吳(孫權) 蜀漢(劉備)} 西晉 265——317(武帝司馬炎 統一三國) 東晉 317——420 (王馬共治天下) 南朝 {宋420——479 武帝劉裕北伐) (齊 479——502) (梁502——557) 陳(557——589) 北朝(北魏386——534 孝文帝改革 ,分裂為西魏 東魏)東魏(534_550) 西魏(535——556) 北齊(550——577)北周(557——581 武帝宇文邕滅佛) 隋581——618(隋文帝楊堅創科舉制,隋煬帝開運河)唐 618——907(太宗李世民貞觀之治,武則天中國歷史上唯一一位女皇帝,玄宗開元之治 安史之亂) 五代(907——960) 北宋9620——1127(太祖趙匡胤黃袍加身,神宗改革,靖康之亂)南宋1127——129 遼(契丹)916——1125(太祖耶律阿保機)金1115——1234 (完顏阿骨打,伐宋) 元(1206——1368 成吉思汗一統蒙古 西征)明1368——1644(朱元璋驅逐胡虜,成祖朱棣鄭和下西洋,仁宗朱高熾 宣宗朱瞻基宣之治,平倭亂 張居正改革 1668鄭成功收復台灣) 清(康乾盛世,鴉片戰爭 甲午戰爭 太平天國運動 戊戌變法 八國聯軍侵華) 中華民國1912——1949(孫中山 蔣介石)
7. 中國歷史,各個朝代各多少年
從有記載的夏朝開始,我國歷史上經歷了夏、商、周、秦、漢、晉、隋、唐、宋、元、明、清等主要朝代。
夏朝:約公元前2029年-約公元前1559年,共計:471年
商朝:約公元前1559年-約公元前1046年,共計:438年
周朝:約公元前1046年-公元前256年,分為西周、東周,東周又分為春秋、戰國,共計:867年
秦朝:公元前221-公元前206年,共計:16年
西楚:公元前206年-公元前202年,共計:5年
西漢:公元前202年-公元8年,共計:210年
新朝:公元8年臘月-公元23年10月6日,共計:16年
玄漢:公元23-25年,共計:3年
東漢:公元25-220年,共計:196年
三國:公元220-280年,共計:61年
晉朝:公元265-420年,分為西晉(265-316年)、東晉(317-420年) ,共計:156年
南北朝:公元420-589年,共計:170年
隋朝:公元581-公元618年,共計:38年
唐朝:公元618-907年,共計:290年
五代:公元907-960年,後梁、後唐、後晉、後漢、後周,共計:54年
十國:公元891-979年,共計:89年
宋朝:公元960-1279年,分為北宋(公元960-1127年)、南宋(公元1127-1279年),共計:320年
元朝:公元1271年-1368年,共計:89年
明朝:公元1368-1644年,共計:277年
清朝:公元1616-1912年,共計:267年
中國歷史悠久,朝代更是零星紛繁。每朝的創建者要首辦的事就是確立國號,即朝代名稱,簡稱朝名。
夏:據傳禹曾受封於夏伯,因用以稱其政權為「夏」。另據歷史學家範文瀾先生說,禹的兒子啟西遷大夏(山西南部汾澮一帶)後,才稱「夏」,姒少康在綸城(今河南商丘虞城西)中興夏朝,恢復夏朝的統治,史稱「少康中興」。
商:相傳商族的始祖契曾幫助禹治水有功而受封於商(今河南商丘南),以後就以「商」來稱其部落(或部族)。湯滅夏後,就以「商」作為國名,定都亳(今河南商丘谷熟鎮)。後盤庚遷殷(今河南安陽)後,又以「殷」或「殷商」並稱。
周:周人到古公亶父時,遷居於周原(今陝西岐山)。武王滅殷以後,就以「周」為朝代名。周前期建都於鎬(今陝西西安西南),後來平王東遷洛邑(今河南洛陽),因在鎬的東方,就有「西周」和「東周」的稱號。
秦:據《史記》記載,本為古部落,其首領非子為周孝王養馬有成績,被周孝王賜姓為「嬴」,並賜給了一小塊土地(今甘肅天水縣,另說是隴西谷名)。後來襄又救周有功被封為諸侯,秦始皇統一六國,始建秦國。
8. 中國歷史各個朝代的時間段
1、夏朝:約公元前2029年-約公元前1559年,共計:471年
2、商朝:約公元前1559年-約公元前1046年,共計:438年
3、周朝:約公元前1046年-公元前256年,分為西周、東周,東周又分為春秋、戰國,共計:867年
4、秦朝:公元前221-公元前206年,共計:16年
5、西楚:公元前206年-公元前202年,共計:5年
6、西漢:公元前202年-公元8年,共計:210年
7、新朝:公元8年臘月-公元23年10月6日,共計:16年
8、玄漢:公元23-25年,共計:3年
9、東漢:公元25-220年,共計:196年
10、三國:公元220-280年,共計:61年
11、晉朝:公元265-420年,分為西晉(265-316年)、東晉(317-420年) ,共計:156年
12、南北朝:公元420-589年,共計:170年
13、隋朝:公元581-公元618年,共計:38年
14、唐朝:公元618-907年,共計:290年
15、五代:公元907-960年,後梁、後唐、後晉、後漢、後周,共計:54年
16、十國:公元891-979年,共計:89年
17、宋朝:公元960-1279年,分為北宋(公元960-1127年)、南宋(公元1127-1279年),共計:320年
18、元朝:公元1271年-1368年,共計:98年
19、明朝:公元1368-1644年,共計:277年
20、清朝:公元1644-1912年,共計:268年
中國歷史:
中國歷史自商朝算起約有3600年,自夏朝算起約有4000年,自黃帝時代算起則約有4700年(中國人常說的5000年歷史是存疑的)。
據有文字記載的歷史,商朝已經開始君王世襲,周朝建立完備的封建社會制度至東周逐漸解構,秦朝統一各國政治和許多民間分歧的文字和丈量制度,並建立中央集權政治。自漢朝起則以文官主治國家直至清朝。清末,以民主共和思想推翻帝製成立中華民國。
一部厚重的中國史,就是一部中國各民族誕生、發展、戰爭,融合並共同締造統一國家的歷史,華夏各族人民開疆擴土,共同締造了統一的多民族國家,共同發展了悠久燦爛的中華文化。
9. 完整的中國歷史朝代年份
一、朝代列表(名稱/起止時間):
1、
4、南朝宋
南朝宋(420年-479年),是中國南北朝時代南朝的第一個朝代,也是南朝四個朝代中存在時間最久、疆域最大、國力最強的朝代。
共傳四世,歷經九帝,享國60年。因國君姓劉,為與後來趙匡胤建立的宋朝相區別,故又稱為劉宋;又按五德終始之說,其為水德,故又稱水宋。
劉裕在東晉末期的亂世中趁勢崛起,先後平定孫恩、桓玄、劉毅、盧循、司馬休之等勢力,又滅桓楚、西蜀、南燕、後秦等國。
不僅統一了中國南方,同時也收復了山東、河南、關中等地,最終代晉建宋,定都建康(今江蘇南京),定中京(今河南洛陽)為陪都。
劉宋前期,社會安定,劉裕即位前後,大力推行改革,集權中央,抑制豪強兼並,實施土斷,打擊豪強士族,整頓吏治,重用寒門,發展生產,輕徭薄賦,廢除苛法,親自聽訟,振興教育,策試諸州郡秀才,舉善旌賢,多次遣使訪民間疾苦,改善政治和社會狀況。
劉裕死後,宋文帝劉義隆繼續實行劉裕的治國方略,元嘉年間一片繁榮,史稱「元嘉之治」。然因文帝晚年北伐失敗致國力大損,劉宋後期,朝政混亂,帝王更迭頻繁。公元479年被權臣蕭道成取代,建立南齊,劉宋覆滅。
5、唐
唐朝(618年—907年),是繼隋朝之後的大一統中原王朝,共歷二十一帝,享國二百八十九年。
隋末天下群雄並起,617年,唐國公李淵於晉陽起兵,次年於長安稱帝建立唐朝。唐太宗繼位後開創了貞觀之治。唐高宗承貞觀遺風開創永徽之治。
690年,武則天以周代唐,定都洛陽,史稱武周,開創了「上承貞觀,下啟開元」的治世局面,為盛唐的出現奠定了基礎。
705年,神龍革命之後,唐中宗恢復唐朝國號。唐玄宗即位後開創了萬邦來朝的開元盛世。天寶末全國人口達八千萬左右。
安史之亂後藩鎮割據、宦官專權導致國力漸衰;中後期經元和中興、會昌中興、大中之治國勢漸振。878年,黃巢起義破壞了唐朝統治根基。907年,朱溫篡唐,唐朝滅亡,中國進入五代十國時期。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中國歷史朝代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唐朝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夏朝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西漢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曹魏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南朝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