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訂立的合同,需經其法定代理人追認;相對人也可以催告法定代理人在( )內予以追認。
C
合同法規定: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訂立的合同,經法定代理人追認後,該合同有效,版但純權獲利益的合同或者與其年齡、智力、精神健康狀況相適應而訂立的合同,不必經法定代理人追認。
相對人可以催告法定代理人在一個月內予以追認。法定代理人未作表示的,視為拒絕追認。
⑵ 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訂立的合同,法定代理人的追認何時生效
合同從被法定代理人追認時生效。
⑶ 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訂立的合同 到底需不需要追認 求舉通俗例子
未成年人的監護人履行監護職責,在作出與被監護人利益有關的決定時,應當根據被監護人的年齡和智力狀況,尊重被監護人的真實意願。對被監護人有能力獨立處理的事務,監護人不得干涉。例如單純獲取利益的合同,不需要追認;與其智力相符的(買賣)合同,購買文具用品等,不需要追認;如果贈與他人1000元人民幣,則需要監護人追認其法律效力。
1、第三十五條監護人應當按照最有利於被監護人的原則履行監護職責。監護人除為維護被監護人利益外,不得處分被監護人的財產。
未成年人的監護人履行監護職責,在作出與被監護人利益有關的決定時,應當根據被監護人的年齡和智力狀況,尊重被監護人的真實意願。
成年人的監護人履行監護職責,應當最大程度地尊重被監護人的真實意願,保障並協助被監護人實施與其智力、精神健康狀況相適應的民事法律行為。對被監護人有能力獨立處理的事務,監護人不得干涉。
2、第一百四十五條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實施的純獲利益的民事法律行為或者與其年齡、智力、精神健康狀況相適應的民事法律行為有效;實施的其他民事法律行為經法定代理人同意或者追認後有效。
相對人可以催告法定代理人自收到通知之日起一個月內予以追認。法定代理人未作表示的,視為拒絕追認。民事法律行為被追認前,善意相對人有撤銷的權利。撤銷應當以通知的方式作出。
⑷ 監護人對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純獲利益的合同進行追認
純獲利益的合同,法律直接認定有效。不需要監護人追認,當然不存在形成權與否的問題。
⑸ 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無權代理人訂立的合同,經過催告以後,1個月內未作表示的,有何區別
是否追認未明之前為效力待定,拒絕追認的,則合同無效;予以追認的,則內合同有效。容
合同法
第四十七條【效力待定的合同】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訂立的合同,經法定代理人追認後,該合同有效,但純獲利益的合同或者與其年齡、智力、精神健康狀況相適應而訂立的合同,不必經法定代理人追認。
相對人可以催告法定代理人在一個月內予以追認。法定代理人未作表示的,視為拒絕追認。合同被追認之前,善意相對人有撤銷的權利。撤銷應當以通知的方式作出。
第四十八條【效力待定的合同】行為人沒有代理權、超越代理權或者代理權終止後以被代理人名義訂立的合同,未經被代理人追認,對被代理人不發生效力,由行為人承擔責任。
相對人可以催告被代理人在一個月內予以追認。被代理人未作表示的,視為拒絕追認。合同被追認之前,善意相對人有撤銷的權利。撤銷應當以通知的方式作出。
⑹ 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的行為需要所有法定代理人追認么
1,限制行為能力人從事與自身年齡相仿的民事行為,或者單純受益行為,或經版法定代理人追認的權民事行為,都是有效的
2,不需要復雜流程,只需要法定代理人書面或口頭許可,或者對行為默認。一般來說,法定代理人對限制行為能力人的民事行為在知曉或應當知曉後沒有提出異議的,可以視為許可。
當然,一些重大的行為,最好通過書面追認
符合自身能力的民事行為:13歲的A某在超市花30元買了一些食品,這種情況下,30元屬於小額,符合A的年齡層面,這種情況是不需要法定代理人追認的
單純受益:12歲的B某與鄰居老爺爺關系很好,經常照顧老人,老人臨終時立下遺囑,贈與B兩萬元用於實現B買鋼琴的夢想,這種情況下,兩萬元是老爺爺贈與B某的,B是單純受益並沒有付出,可以視為有效
需要追認的情況:14歲的C某為了更換新款手機,利用自己的「壓歲錢」6000元購買了一部最新手機,這種情況下,其行為必須得到法定代理人的追認,如果代理人許可了這一行為,則買賣有效,否則買賣無效,雙方應當退還商品和錢款(影響手機再次銷售的,銷售方可以主張適當補償)
⑺ 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超越行為能力范圍所訂立的合同效力未定,法定代理人有追認權,相對人有催告權,善意相
這里相對人,是指與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訂立合同的人。
⑻ 限制民事行為能力能力人所從事的民事行為在哪些情況下有效,哪些情況下無效,哪些情況下效力待定
一、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簽合同的行為概述
具有完全的民事行為能力是民事主體的法律行為有效的必備要件之一。合同作為一種民事法律行為也必須要求合同當事人具有相應的民事行為能力。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是具有不完全民事行為能力的自然人。
其簽訂的合同從主體資格上講是有暇疵的,但是從尊重當事人真實的意思表示,維護交易安全和保護相對人的利益的角度出發,將這類合同規定為效力待定的合同,可經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的法定代理人的承認而生效。但純獲利益的合同或者與其年齡、智力、精神健康狀況相適應而訂立的合同,不用經法定代理人追認。
二、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簽訂合同的種類
1、10周歲以上的未成年人訂立的合同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十二條第一款規定「十周歲以上的未成年人是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可以進行與他的年齡、智力相適應的民事活動;其他民事活動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徵得他的法定代理人的同意。」因此10周歲以上的未成年人屬於限制民事行為力的民事主體,其簽訂的合同屬於效力待定的合同。
2、不能完全辨認自己行為的精神病人訂立的合同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十三條第二款規定:「不能完全辨認自己行為的精神病人是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可以進行與他的精神健康狀況相適應的民事活動;其他民事活動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徵得他的法定代理人的同意。」因此不能完全辨認自己行為的精神病人是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其簽訂的合同屬於效力待定的合同。
三、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簽訂合同的效力認定
1、法定代理人追認
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訂立的合同,經法定代理人追認後,該合同有效。所謂追認,是指被代理人作出的使無權代理行為的效力被認可為自己的意思表示,確認該行為自始對自己具有約束力的一種補全措施。這種追認是一種單方意思表示,無須合同的相對人同意即可發生效力。
2、相對人行使催告權
相對人可以催告法定代理人在一個月內予以追認。法定代理人未作表示的,視為拒絕追認。這里的催告權是指第三人告知法定代理人在一定期限內就是否行使追認權與以明確答復的權利。在此期間內合同處於效力未定的狀態,既可能因法定代理人的追認而有效,也可能因不予追認而無效。
3、相對人行使撤銷權
為了平衡雙方權益,賦予善意相對人有撤銷合同的權利。這里的撤銷權,是指合同的相對人在法定代理人未追認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所簽訂的合同之前,撤銷自己對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所作的意思表示。相對人撤銷權的設立,正是為了使相對人與法定代理人能有同等的機會來處理這類效力待定合同的效力。合同的相對人在簽訂合同之時並不知道或者也不可能知道對方是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的情況下,在法定代理人追認之前,用通知的方式作出撤銷決定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