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競業限制的期限寫了三年有效嗎
根據勞動合同法的規定,競業限制期限不得超過二年。
合同約定的三年回是違法的。答當然也是無效的。應當按照兩年執行。
《勞動合同法》:
第二十四條 競業限制的人員限於用人單位的高級管理人員、高級技術人員和其他負有保密義務的人員。競業限制的范圍、地域、期限由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約定,競業限制的約定不得違反法律、法規的規定。
在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後,前款規定的人員到與本單位生產或者經營同類產品、從事同類業務的有競爭關系的其他用人單位,或者自己開業生產或者經營同類產品、從事同類業務的競業限制期限,不得超過二年。
❷ 競業限制條款效力終止,還有受限制嗎
有的用人單位可能會與勞動者簽訂競業限制協議,或者在勞動合同中約定競業限制條款。在一般情況下,如果協議沒有違反法律的強制性規定,就是有效的。
如果競業限制條款效力終止,雙方當事人不再受到競業限制協議的法律約束,是不受限制的。
競業限制的定義
競業限制是用人單位對負有保守用人單位商業秘密的勞動者,在勞動合同、知識產權權利歸屬協議或技術保密協議中約定的競業限制條款,即:勞動者在終止或解除勞動合同後的一定期限內不得在生產同類產品、經營同類業務或有其他競爭關系的用人單位任職,也不得自己生產與原單位有競爭關系的同類產品或經營同類業務。限制時間由當事人事先約定,但不得超過二年。競業限制條款在勞動合同中為延遲生效條款,也就是勞動合同的其他條款法律約束力終結後,該條款開始生效。
競業限制的對象
競業限制的人員僅限於用人單位的高級管理人員、高級技術人員和其他負有保密義務的人員,不能針對企業所有的員工。
競業限制的范圍
競業限制的范圍由企業與勞動者協商確定。但競業限制約定不得違反法律、法規的規定。
競業禁止的地域協商,原則應以能夠與用人單位形成實際競爭關系的地域為限;競業限制的就業范圍限於與原企業有競爭關系的企業,《勞動合同法》對此已明確界定,即「與本單位生產或者經營同類產品,業務有競爭關系的其他用人單位,或者自己開業生產或者經營與本單位有競爭關系的同類產品、業務」。
必須注意,《勞動合同法》只是規定了限制有競爭關系的「單位」,而不是業務、產品或者職能,企業可以充分利用這法律條款。
競業限制的期限競業限制的期限不能超過兩年。也就是說,只可以約定了解商業秘密的人員離職後,在兩年內不得自己經營或者到其他單位從事於商業秘密相同或類似的工作。
用人單位的義務
約定競業限制的,企業應在競業限制期限內按月給予勞動者經濟補償。《勞動合同法》沒有對經濟補償金的數額做出具體規定,可以由企業和勞動者雙方進行協商。但是,企業不能預訂競業限制的經濟補償已包含在勞動者現有的工資報酬中。
勞動者的義務
勞動者違反競業限制約定的,應當按照約定向用人單位支付違約金。只有約定違約金,才能更好地保證員工遵守競業限制協議。
❸ 競業限制期限超過法定期限的是否有效
根據勞動法律相關規定,對於競業限制規定期限不得超過2年,超過部分無效。
對負專有保密義屬務的勞動者,用人單位可以在勞動合同或者保密協議中與勞動者約定競業限制條款,並約定在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後,在競業限制期限內按月給予勞動者經濟補償。勞動者違反競業限制約定的,應當按照約定向用人單位支付違約金。
競業限制的人員限於用人單位的高級管理人員、高級技術人員和其他負有保密義務的人員。
競業限制的范圍、地域、期限由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約定,競業限制的約定不得違反法律、法規的規定。
在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後,存在競業限制的勞動者,到與本單位生產或者經營同類產品、從事同類業務的有競爭關系的其他用人單位,或者自己開業生產或者經營同類產品、從事同類業務的競業限制期限,不得超過2年。
❹ 競業限制期限多久
競業限制期限最長2年。相關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二版十四條競業限制的人員限權於用人單位的高級管理人員、高級技術人員和其他負有保密義務的人員。競業限制的范圍、地域、期限由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約定,競業限制的約定不得違反法律、法規的規定。在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後,前款規定的人員到與本單位生產或者經營同類產品、從事同類業務的有競爭關系的其他用人單位,或者自己開業生產或者經營同類產品、從事同類業務的競業限制期限,不得超過二年。
❺ 約定競業限制期限最長可以有多久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二十四條 競業限制的人員限於用人單位的高級管理人員、高專級技術人員屬和其他負有保密義務的人員。競業限制的范圍、地域、期限由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約定,競業限制的約定不得違反法律、法規的規定。
在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後,前款規定的人員到與本單位生產或者經營同類產品、從事同類業務的有競爭關系的其他用人單位,或者自己開業生產或者經營同類產品、從事同類業務的競業限制期限,不得超過二年。
所以,最長時間不能超過兩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