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舉證期限可以延長幾次是只有兩次還是多次第一次合理申請延長舉證期限法院會必須允許嗎還是第一次就
您好,對於舉證期限的延長次數法律並沒有明確規定,但是一般情況下法院只允許當事人只申請一次,第二次申請舉證期限延長的,通常會遇到法院不予准許的情況。
當然是否延長舉證期限的主動權是掌握在法院手中的,所以當事人第一次申請延長舉證期限的,也可能會遇到不予准許的情況,但一般若是合理申請延長舉證期限的法院沒有必要為難當事人。
對於延長舉證期限仍無法完成重要證據收集的,建議當事人把我一審的審理期限及上訴期限,在上訴過程中可以將一審中難以收集的證據作為新證據提交,也可以起到勝訴的效果。
希望對您有幫助。
參考:
《民事訴訟法》
第六十五條 當事人對自己提出的主張應當及時提供證據。
人民法院根據當事人的主張和案件審理情況,確定當事人應當提供的證據及其期限。當事人在該期限內提供證據確有困難的,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請延長期限,人民法院根據當事人的申請適當延長。當事人逾期提供證據的,人民法院應當責令其說明理由;拒不說明理由或者理由不成立的,人民法院根據不同情形可以不予採納該證據,或者採納該證據但予以訓誡、罰款。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
第三十六條 當事人在舉證期限內提交證據材料確有困難的,應當在舉證期限內向人民法院申請延期舉證,經人民法院准許,可以適當延長舉證期限。當事人在延長的舉證期限內提交證據材料仍有困難的,可以再次提出延期申請,是否准許由人民法院決定。
2. 延長舉證期限的延長時間具體范圍是什麼
一般是一個月。
3. 普通程序舉證期限延期最長時間
舉證期限來的延長,是指當自事人和其他訴訟參加人不能或未能在法律規定或者法院指定的期間內完成應該進行的舉證行為,法院依當事人申請決定延長的舉證期間。舉證期限的延長應具備如下兩個要件:一是當事人在舉證期限內提交證據材料確有困難。此處確有困難指當事人及其律師因客觀的、無法克服的困難,不能在法院確定的舉證期限內收集和向法院提交證據。當事人須在舉證延長申請書中寫明舉證不能的原因,並提出相應的證明材料。二是當事人在舉證期限內向人民法院提出延期舉證申請,此謂舉證期限延長的形式要件,舉證期限的延長以當事人申請為限。當事人不能按期主張證據,而導致期間的延誤原因大致可分為主觀原因和客觀原因。
4. 申請延期舉證是不是只能申請兩次
不是!抄
如果法院認為案情復雜,操作中可以多次延長,已做過有案件延長四次的。如果法院認為案情不復雜,或是申請延期舉證沒有必要,一次也不會給延長,本人也見過不少類似案件。
總之,是否延長舉證期限、延長次數,決定權在法院手中。
5. 延期舉證的法律規定有哪些
《證據規定》33條把三十日作為最短舉證時限,應把三十日作為一個舉證周期,人民法院同意延長舉證期限也應為一個周期。另一種觀點認為延長舉證期限應由人民法院根據案件的具體情況自行確定,因為當事人申請延長舉證期限的理由不同,面臨舉證不能的困難程度各異,由人民法院自行決定更符合實際情況。總的說來,一致的觀點是延長舉證期限不能超過初始的舉證期限。延長舉證期限是對人民法院指定舉證時限和當事人約定舉證時限制度的補充,延長期限不宜過長,不然有「主次不分」之嫌,建議延長舉證期限定為十五日為宜,實踐中確有舉證困難的可以通過再次申請延期舉證予以彌補。
《證據規定》36條「當事人在舉證期限內提交證據材料確有困難的,應當在舉證期限內向人民法院申請延期舉證,經人民法院准許,可以適當延長舉證期限。當事人在延長的舉證期限內提交證據材料仍有困難的,可以再次提出延期申請,是否准許,由人民法院確定。」根據此條規定,我們舉證時限制度是採用法院指定舉證期限、當事人約定舉證期限為主,延期舉證為補充的形式。此條規定有三個特點:
1、採用「當事人主義」和「職權主 義」相結合,既保護當事人申請延期的權利,同時又規定是否延期由人民法院依職權確定。
2、申請延期次數具有任意性,即當事人申請延期舉證不受任何限制。
3、申請延期理由法定性和不確定性。
6. 請問如何申請延長舉證期限
說明理由,在舉證期內提出.
7. 民事訴訟法規定的舉證期限是多久
民事訴訟中有關「舉證時限」的規定主要包括以下幾方面:
1、被告應當在答辯期屆滿前提出書面答辯,闡明其對原告訴訟請求及所依據的事實和理由的意見。
2、人民法院應當在送達案件受理通知書和應訴通知書的同時向當事人送達舉證通知書。舉證通知書應當載明舉證責任的分配原則與要求、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請調查取證的情形、人民法院根據案件情況指定的舉證期限以及逾期提供證據的法律後果。
3、舉證期限:根據最新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65條的規定,人民法院根據當事人的主張和案件審理情況確定當事人應當提供的證據及其期限。
4、人民法院確定舉證期限,第一審普通程序案件不得少於十五日,當事人提供新的證據的第二審案件不得少於十日
5、當事人應當在舉證期限內向人民法院提交證據材料,當事人在舉證期限內不提交的,視為放棄舉證權利。
6、當事人增加、變更訴訟請求或者提起反訴的,應當在舉證期限屆滿前提出。
7、當事人變更訴訟請求的,人民法院應當重新指定舉證期限。
8、當事人在舉證期限內提交證據材料確有困難的,應當在舉證期限內向人民法院申請延期舉證,經人民法院准許,可以適當延長舉證期限。當事人在延長的舉證期限內提交證據材料仍有困難的,可以再次提出延期申請,是否准許由人民法院決定。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第23條規定,當事人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74條的規定向人民法院申請保全證據的,不得遲於舉證期限屆滿前7日,當事人申請保全證據的,人民法院可以要求其提供相應的擔保。
(7)舉證期限延長次數擴展閱讀:
民訴法新解釋關於舉證期限
《解釋》第九十九條人民法院應當在審理前的准備階段確定當事人的舉證期限。舉證期限可以由當事人協商,並經人民法院准許。
人民法院確定舉證期限,第一審普通程序案件不得少於十五日,當事人提供新的證據的第二審案件不得少於十日。
舉證期限屆滿後,當事人對已經提供的證據,申請提供反駁證據或者對證據來源、形式等方面的瑕疵進行補正的,人民法院可以酌情再次確定舉證期限,該期限不受前款規定的限制。
《解釋》規定人民法院確定一審普通案件的舉證期限不得少於十五日,第二審案件提供新證據的舉證期限不得少於十日,修改了此前人民法院確定一審普通案件的舉證期限不得少於三十日,二審案件沒有舉證期限,若提供新證據,除不開庭應當在人民法院指定的期限內提出以外,其他應在開庭前或開庭審理時提出的舊規定。
同時《解釋》規定在縮短庭審前准備階段法院指定的舉證期限的同時,又給當事人提供了在之後提供反駁證據或補正證據的機會;改變了以往「一刀切」的方式——簡單規定法院指定舉證期限不得少於三十日,更符合民事訴訟實踐要求。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最高人民法院關於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