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作權復保護期:
我國《著作權法》規定製,人身權中除發表權外,其餘權利的保護期限不受限制。發表權(人身權)和財產權,作者為自然人的,保護期為終生及其死亡後五十年;作者為法人的(以及電影和類電作品、攝影作品),保護期為發表之日起50年(截止第50年的12月31日,並非時點對時點),自創作完成超過50年未發表的,不再受《著作權法》保護。
本處的限制,應是出於鼓勵作品發表,將優秀智慧成果傳播,促進文化的進步。長期不發表的作品,無法實現作品的價值。對於保護期限的規定,我國《著作權法》與我國參加的版權國際公約《伯爾尼公約》(公約第七條)思想基本一致,並結合我國具體情況進行了細化。
在作者死亡後,其作品之財產權作為遺產,可以由繼承人繼承或者受遺贈人享有;作者之人身權,由於作者已經離世,無法再繼續享有作為自然人而具有的人身權,但作品流傳的過程中,又不得損害作者聲譽,此時其應享有的人身權利則由其繼承人等繼續保護。如錢鍾書書信拍賣侵害著作權案[(2014)高民終字第1152號],該案中作為書信作者的錢鍾書已經去世,訴訟案件是由其法定繼承人發起並最終勝訴。
2. 著作權的保護期限的起止時間如何計算
(1)公民的作品,其發表權和著作財產權的保護期限為作者的終生及其死亡後50年,截止於作者死亡後第50年的12月31日。例如,甲在1980年3月4日創作了一作品,但沒有發表,甲在2000年的10月1日死亡,那麼其發表權和著作財產權的保護期限將從1980年3月4日開始計算,並截止於2050年的12月31日。(2)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作品,以及著作權(署名權除外)由法人或其他組織享有的職務作品,其發表權和著作財產權的保護期限為50年,一般從作品首次發表時開始計算,截止於作品首次發表後第50年的12月31日。但如果作品自創作完成後50年內沒有發表的,著作權法不再給予保護。(3)電影作品和以類似攝制電影的方法創作的作品、攝影作品,其發表權和著作財產權的保護期限為50年,截止於作品首次發表後第50年的12月31日,但作品自創作完成後50年內沒有發表的,其著作權不再受保護。(4)合作作品的發表權、著作財產權的保護期限為作者終生加死亡後50年,截止於最後死亡的作者死亡後第50年的12月31日。例如,甲與乙於1980年3月4日創作了一作品,如果甲在1990年的8月1日死亡,乙在2000年的10月1日死亡,那麼該作品的發表權和著作財產權的保護期限將從1980年3月4日開始計算,並截止於2050年的12月31日。(5)作者身份不明的作品,著作財產權的保護期限為50年,截止於作品首次發表後第50年的12月31日。
3. 軟體著作權保護期限是多長
1、作者來為公民自的,其保護期為作者有生之年加死亡後50年。合作作品的保護期為作者終生加死亡後50年,從最後死亡者的死亡時間起算。2、法人作品,保護期自作品首次發表後50年。未發表,創作完成50年。3、電影作品和以類似攝制電影的方法創作的作品、攝影作品,保護期自作品首次發表後50年。未發表,創作完成50年。4、作者身份不明的作品保護期為50年,但作者身份一經確定則適用一般規定。5、出版者的版式設計權的保護期自首次出版後10年。6、表演者享有的表明身份;保護表演形象不受歪曲等保護期不受限制;其他自該表演發生後50年。7、錄音錄像製作者許可他人復制、發行、出租、通過信息網路向公眾傳播其錄音錄像製品的權利的保護期自首次製作完成後50年。8、廣播電台、電視台享有轉播、錄制、復制自首次播出後5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