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事業單位最低服務年限是多長時間服務期間有何限制
五年。
事業單位規定最低服務年限是為了保持工作人員的相對穩定,而且這個規定是合法的。
事業單位,是指國家為了社會公益目的,由國家機關舉辦或者其他組織利用國有資產舉辦的,從事教育、科技、文化、衛生等活動的社會服務組織。
事業單位一般要接受國家行政機關的領導,要有其組織或機構的表現形式,要成為法人實體。從目前情況來看,事業單位絕大部分由國家出資建立,大多為行政單位的下屬機構,也有一部分由民間建立,或由企業集團建立。
與企業相比,事業單位有以下特徵:一是不以盈利為目的;二是財政及其他單位撥入的資金主要不以經濟利益的獲取為回報。 中國的事業單位和政府的關系比較密切。
事業單位要求工作人員公私分明,無私奉獻,積極進取,明確職責。事業單位與國家政府單位關系密切,所以對工作人員要求相對較高。
(1)員工服務期限制度擴展閱讀:
規范央企負責人薪酬管理
「2012年,工資收入分配製度改革穩步推進,規范公務員津貼補貼、事業單位實施績效工資工作有序進行,23個省份調整了最低工資標准。」尹蔚民說,「2008年以來,全國最低工資標准年均增幅12.6%。」
對於2013年的工作,尹蔚民提出,一要完善企業工資制度。完善人力資源市場工資指導價位和行業人工成本信息指導制度,加快建立企業薪酬調查和信息發布制度,探索發布重點行業工資指導線。
同時,積極擴大工資集體協商覆蓋范圍,推動建立工資正常增長機制。探索建立最低工資標准評估機制,穩慎調整最低工資標准。
「改革國有企業工資總額管理辦法,嚴格規范國有企業特別是中央企業負責人薪酬管理。」尹蔚民說,「健全工資支付保障制度,全面治理農民工工資拖欠問題。」
二要完善公務員工資制度。研究建立工資調查比較制度,繼續做好公務員和企業相當人員工資水平試調查。
三要完善事業單位工資制度。鞏固義務教育學校和公共衛生與基層醫療衛生事業單位實施績效工資成果。
『貳』 培訓員工後約定服務期限有沒有規定最長不超過多長時間
所謂服務期,是指勞動者因接受用人單位給予的特殊待遇而承諾必須為用人單位服務的最低期限。確立勞動者的服務期,它更多的是保護用人單位的合法權益的。但是關於服務期,我國《勞動法》並沒有具體規定,在實踐中各省、自治區或者直轄市均是結合本地區實際情況制定了地方性法規,如《上海市勞動合同條例》第14條規定:"勞動合同當事人可以對由用人單位出資招用、培訓或者提供其他特殊待遇的勞動者的服務期作出約定。"《江蘇省勞動合同條例》第15條第1款規定:"用人單位與其出資招用、培訓或者提供其他特殊待遇的勞動者,可以在勞動合同中約定或者事先另行協商約定服務期。"一般而言,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簽訂的有關服務期等內容的協議,具有以下三個鮮明的特點:一是具有優先適用性,在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已經簽訂勞動合同的情況下再訂立有關服務期等內容的協議,實質上是對原勞動合同內容的補充或者變更,具有優先適用的效力。二是具有約束力,它在本質上屬於專項協議,原勞動部《關於實行勞動合同制度若干問題的通知》[勞部發(1996)354號]第6條規定:"生產經營發生嚴重困難的企業應當與勞動者簽訂勞動合同,但勞動合同中有關工作崗位、勞動報酬等內容可在協商一致的基礎上通過簽訂專項協議來規定。專項協議作為勞動合同的附件,具有與勞動合同同等的約束力。"服務期的協議是在勞動合同之外另行訂立的,在內容上具有專一性、特定性,只要該內容不與法律相沖突,對勞動者和用人單位就具有約束力。三是具有擔保性。用人單位在與勞動者訂立勞動合同或者專項協議時就已經或者即將給予勞動者住房、培訓之類的福利,在勞動者與用人單位之間就形成了債權,而勞動者享受該種債權必須要支付對價作為回報,在勞動關系裡這種對價就是提供勞務。因此,訂立服務期協議就是要求勞動者以提供一定年限的勞務作為擔保。
通過上面的分析,法律對於培訓員工後約定的服務期限並沒有明確規定,只要你是出於真實意思的表示並認可用人單位的約定,理應遵守。
『叄』 公司對員工培訓,約定的服務期和勞動合同時間的關系。
1、 培訓期,試用期都是在勞動合同以內的。勞動合同法規定:
第十九條 勞動合同版期限三個月權以上不滿一年的,試用期不得超過一個月;勞動合同期限一年以上不滿三年的,試用期不得超過二個月;三年以上固定期限和無固定期限的勞動合同,試用期不得超過六個月。
同一用人單位與同一勞動者只能約定一次試用期。
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務為期限的勞動合同或者勞動合同期限不滿三個月的,不得約定試用期。
試用期包含在勞動合同期限內。勞動合同僅約定試用期的,試用期不成立,該期限為勞動合同期限。
2、第二十條 勞動者在試用期的工資不得低於本單位相同崗位最低檔工資或者勞動合同約定工資的百分之八十,並不得低於用人單位所在地的最低工資標准。
『肆』 為員工落戶可否簽訂服務期限協議書,並約定違約金
用人單位為員工落戶,可視作為"提供了特殊待遇",符合約內定服務期的法律要件容。對於員工違反服務期協議的違約金,雙方可在合同中約定。違約金標准適用勞動合同法規定的范圍。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
第二十三條 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可以在勞動合同中約定保守用人單位的商業秘密和與知識產權相關的保密事項。
對負有保密義務的勞動者,用人單位可以在勞動合同或者保密協議中與勞動者約定競業限制條款,並約定在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後,在競業限制期限內按月給予勞動者經濟補償。勞動者違反競業限制約定的,應當按照約定向用人單位支付違約金。
第二十四條 競業限制的人員限於用人單位的高級管理人員、高級技術人員和其他負有保密義務的人員。競業限制的范圍、地域、期限由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約定,競業限制的約定不得違反法律、法規的規定。
在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後,前款規定的人員到與本單位生產或者經營同類產品、從事同類業務的有競爭關系的其他用人單位,或者自己開業生產或者經營同類產品、從事同類業務的競業限制期限,不得超過二年。
『伍』 員工外出培訓的服務期合同怎麼制定
員工在合同期內,經公司出資、委派參加學習培訓的,應相應增加服版務期。在國內學習培訓期在權3個月以內的,服務期增加半年;學習培訓在3個月以上6個月以下的,服務期增加1年;學習培訓期在6個月以上12個月以下的,服務期增加2年;學習培訓期在12個月以上的,服務期增加3年;在國外學習培訓期在2個月以下的,服務期增加3年;學習培訓期在2個月以上的,服務期增加6年;有協議的按協議規定確定。
在服務期或協議規定的期限內,勞動合同因員工要求解除勞動合同而解除的,員工須償還公司提供的學習培訓費用。自培訓結束日起員工為公司服務每滿1年,可減少償還培訓費用的20%,有協議的按協議執行。
培訓費用是指學習培訓期間公司支付的工資、生活費、交通費、考試費、學費、考察費等。參加多次培訓的,各次培訓費用累計計算。
『陸』 新政策規定應屆畢業生必須在單位滿三年服務期嗎
沒有說應屆生必須在單位要做滿三年伺服器。
『柒』 國家規定服務行業對員工試用期最長不能超過幾個月
按法律規定:試用期員工不能超過6個月
『捌』 單位為限制人員流動,對外出參加學習人員規定服務10年年限合法嗎
單位為限制人員流動,對外出參加學習人員規定服務10年年限當然合法,如果你認為做不到,就不用去參加這些公司化錢的培訓學習就可以了。單位不可能自己化錢去培訓一個員工然後員工走了,錢白白化了。
『玖』 打算與員工簽訂外訓協議,服務期限的起始時間是以培訓結束還是合同結束法律上可有規定
公司對員來工進行培源訓,與員工簽訂合同可要求員工在本公司服務一定的時間,此期間可長可短。從公司角度上說培養一名優秀的員工需要很長時間,當然希望員工能在本公司干久一點。
服務期限是公司與員工約定的,沒有明確的期限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