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現金可維持期限的定義
沒有這個具體的定義,本人認為指企業依靠現金進行經營維持的期限。
B. 內審中對糾正措施計劃的實施的期限一般規定多少天
這個在標准上沒有具體的規定,
可以在公司的內審程序文件中予以規定,也可以不規定,
糾正措施計劃實施的期限,可以在計劃該措施時給予確定,這也是糾正措施策劃的內容之一,
既然制訂了措施,並准備實施,一般就是有實施的可能性,或者可能性較大,
一般是在一個月之內。個別比較有難度的可以適當延長。
C. 試行的省級實施細則有效性如何,有期限嗎可以作為法律依據嗎
法律效力,不因試行而受影響。有效期的期限,截止到新的細則出台。當然可以做為依據。
D. 自施行日期起有效期5年是什麼意思
是的,一般政策都是有期限的。自實施之日起5年有的是計算到五年後的最後一天,有的是計算到五年後的實施日期對應的那天。
E. 勞動法實施前的實際工作年限的如何認定
【一般工齡】「工齡」指的是勞動者連續工作的時間,不限於在本單位工作的時間。
【本企業工齡】勞動部辦公廳《對〈關於如何理解「同一用人單位連續工作時間」和「本單位工作年限」的請示〉的復函》勞辦發〈1996)191號第一條規定:「同一用人單位連續工作時間」是指勞動者與同一用人單位保持勞動關系的時間。從參加工作到正式退休為止。
(5)實施期限定義擴展閱讀:
工齡的計算方法:
①連續計演算法:也叫工齡連續計算。例如,某職工從甲單位調到乙單位工作,其在甲、乙兩個單位的工作時間應不間斷地計算為連續工齡。如果職工被錯誤處理,後經復查、平反,其受錯誤處理的時間可與錯誤處理前連續計算工齡的時間和平反後的工作時間相加,連續計算為連續工齡。
②合並計算:也叫合並計算連續工齡。是指職工的工作經歷中,一般非本人主觀原因間斷了一段時間,把這段間斷的時間扣除,間斷前後兩段工作時間合並計算。如精簡退職的工人和職員,退職前和重新參加工作後的連續工作時間可合並計算。
③工齡折演算法:從事特殊工種和特殊工作環境工作的工人,連續工齡可進行折算。如井下礦工或固定在華氏32度以下的低溫工作場所或在華氏100度以上的高溫工作場所工作的職工,計算其連續工齡時,每在此種場所工作一年,可作一年零三個月計算。
在提煉或製造鉛、汞、砒、磷、酸的工業中以及化學、兵工等工業中,直接從事有害身體健康工作的職工,在計算其連續工齡時,每從事此種工作一年,作一年零六個月計算。
職工發生以下情況,其前後工齡連續計算:
1.凡經企業管理機關、企業行政方面調動工作、安排下崗者,調動、下崗(與企業保持勞動關系)前後的工齡應連續計算;
2.經企業管理機關、企業行政方面調派國內外學習者,其學習期間以及調派前後的工齡應連續計算;
3.因企業停工歇業或者破產,職工經企業管理機關調派到其他企業工作者,調派前後的工齡應連續計算;
4.企業經轉讓、改組或者合並,原有職工仍留企業工作者,其轉讓、改組或者合並前後的工齡應連續計算;
5.職工在疾病或者非因工負傷停止工作醫療期間,在6個月以內者,連續計算為本企業工齡;超過6個月病癒後,仍回原企業工作者,除超過6個月的期間不算工齡以外,其前後工齡應合並計算為連續工齡;
6.因工負傷或者職業病停止工作醫療期間,應全部計算為連續
F. 專利法中那些期限是指定期限,那些是法定期限
法定期限是指專利法及其實施細則規定的各種期限。例如,發明專利申請的實質版審查請求期限(專利法第三權十五條第一款的規定)、申請人辦理登記手續的期限(專利法實施細則第五十四條第一款的規定)。
指定期限是指審查員在根據專利法及其實施細則作出的各種通知中,規定申請人(或專利權人)、其他當事人作出答復或者進行某種行為的期限。例如,根據專利法第三十七條的規定,專利局對發明專利申請進行實質審查後,認為不符合專利法規定的,應當通知申請人,要求其在指定的期限內陳述意見,或者對其申請進行修改,該期限由審查員指定。
指定期限一般為兩個月。發明專利申請的實質審查程序中,申請人答復第一次審查意見通知書的期限為四個月。
G. 存續期限的定義
存續期限是債券價格對利率變動敏感度的指標,亦可視為投資人收回其債券回投資的答資金所需時間的一個指標。 存續期限越長,債券價格對利率的變動越敏感。 存續期限與債券的年期(maturity)是不同的概念,年期一定程度上亦反映債券對利率風險的敏感度,在其他條件相同的情況下,年期越長,價格對利率的變動越敏感。 但由於債券價格對利率風險的敏感度同時受票面利率、付息的頻率及年期這些因素所影響,單是年期並不是債券對利率風險敏感度的好指標。
存續期限是綜合了影響債券價格對利率變動敏感度的各個因素而計算出來的一個指標。有了這一概念,各種債券和債券組合對利率風險的敏感度便有了一個簡單的、可直接相比較的衡量標准。
H. 對於法定期限和指定期限的專利期限時如何計算的呢
專利期限包括法定期限和指定期限,對於法定期限和指定期限的專利期限時如何計算的呢?一起來看看法定期限和指定期限的定義及法定期限和指定期限的計算規則。對於法定期限和指定期限的專利期限時如何計算的1、法定期限專利的法定期限是指專利法及其實施細則規定的各種期限。例如,發明專利申請的實質審查請求期限(專利法第三十五條第一款的規定)、申請人辦理登記手續的期限(專利法實施細則第五十四條第一款的規定)2、指定期限指定期限是指審查員在根據專利法及其實施細則作出的種種通知中,規定申請人、專利權人或者其他當事人作出答復或者進行某種行為的期限。例如,根據專利法第三十七條的規定,專利局對發明專利申請進行實質審查後,認為不符合專利法規定的,應當通知申請人,要求其指定的期限內陳述意見,或者對其專利申請進行修改,該期限由審查員指定。又如,根據專利法實施細則第四條第二款的規定,當事人根據專利法及其實施細則規定提交的各種證件和證明文件是外文的,專利局認為必要時,可以要求當事人在指定期限內附具中文譯文,該期限也由審查員指定。指定期限一般為兩個月。發明專利申請的實質審查程序中,申請人答復第一次審查意見通知書的期限為四個月。對於較為簡單的行為,也可以給予一個月的期限。上述指定期限自推定當事人收到通知之日起計算。3、專利期限的計算規則(1)自申請日、優先權日、授權公告日等固定日期起計算定日期起計算例如,專利法第四十二條規定的專利權的期限均自申請日起計算。專利法第二十九條第一款規定要求外國優先權的發明專利或者實用新型專利申請應當在十二個月內提出,該期限的起算日為在外國第一次提出專利申請之日(優先權日)起計算。(2)以通知和決定的推定收到日起計算全部指定期限和部分法定期限以通知和決定的推定收到日起計算。例如,審查員根據專利法第三十七條的規定指定申請人陳述意見或者修改其申請的期限(指定期限),是自推定申請人收到審查意見通知書之日起計算;專利法實施細則第五十四條第一款規定的申請人辦理登記手續的期限(法定期限)是自推定申請人收到授予專利權通知之日起計算。推定收到日為從專利局發出文件之日(該日期記載在通知和決定上)起滿十五日。例如,專利局於2001年7月4日給專利申請人發出的通知書,其推定收到日為2001年7月19日。
I. 定額執行期的期限是多少
答案: 根據《個體工商戶稅收定期定額徵收管理辦法》(國家稅務總局令第16號)第回六條答規定: 「定額執行期的具體期限由省級稅務機關確定,但最長不得超過一年。定額執行期是指稅務機關核定後執行的第一個納稅期至最後一個納稅期。」 省國稅補充: 根據《關於印發《浙江省國家稅務局個體工商戶稅收定期定額徵收管理實施辦法(試行)》的通知》(浙國稅征[2007]7號)第八條規定: 「定期定額戶的定額執行期最長不得超過一年。定額執行期是指國稅機關核定後執行的第一個納稅期至最後一個納稅期。」
J. 信息技術產品協議的實施期限
協議規定按照1997年開始到2000年,分四個階段,每個階段下調進口關稅25%,最終將信息技版術產品進口權關稅降為零。
2000年發達國家參加方的信息技術產品已實行零關稅,發展中國家參加方可以延長關稅減讓實施期,最長至2005年1月1日,但按六個階段均等削減至零,屆時全球95%以上的信息技術產品將實現自由貿易。
對信息技術產品的關稅減讓,由於各參加方的發展情況不同,因此他們選擇的產品在數量上和部門范圍上也不相同,有的參加方在其他稅費與非關稅措施未作承諾,都想通過更長的實施期,為各自現一些相對落後的產業部門提供較為充裕的發展時間。但到2005年新一輪多邊貿易談判結束時,該協議可能完全納入多邊貿易規則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