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國家一級運動員標准
凡符合下列條件之一者,可申請授予一級運動員稱號。
(一)在全國巡迴賽年終總排版名中單打四至十權六名、雙打二至八名的運動員;
(二)在全國團體錦標賽中,前三名除授予運動健將外的其他運動員和獲得團體四至八名的主力運動員;
(三)在洲際青少年(十個以上國家參加)的比賽中,獲得各項前三名的運動員;
(四)在全國青少年巡迴賽年終總排名中,單打前八名、雙打前四名的運動員;
(五)在全國青少年團體賽中獲得前二名的主力運動員(上場率應佔三分之二,取勝占上場次數的三分之二)。
(六)在全大學生比賽中,獲得單打前二名的運動員。
(1)健將級運動員有期限嗎擴展閱讀
一級運動員(National level of athletes)是指在某個專項運動中成績最好的部分人。達到一級運動員的條件後,可以升級為一級運動員。升級途徑有很多,但都很困難。
⑵ 請問武術一級運動員證有效期是幾年
一、技術等級:
武術運動員技術等級分為六級:國際武英級(國際級運動健將)、武英級(運動健將)、一級武士(一級運動員)、二級武士(二級運動員)、三級武士(三級運動員)、武童(少年運動員)。
二、各技術等級規定的比賽項目:
國際武英級(國際級運動健將):世界武術錦標賽或世界盃武術比賽中規定的全能項目及單項。
武英級(運動健將):全國武術錦標賽中規定的全能項目及單項。
一級武士(一級運動員):全國武術錦標賽中規定的全能項目及單項。
二級武士(二級運動員):全國武術錦標賽中規定的全能項目及單項。
三級武士(三級運動員):任何拳術、器械、對練共三項。
武童(少年運動員):任何拳術、器械,任選兩項。
三、各技術等級標准,凡符合下列各技術等級中任何一條規定者,均可申請授予該技術等級稱號。
(一)國際武英級(國際級運動健將):
1、世界武術錦標賽或世界盃武術比賽中,套路全能或單項前3名者;
2、散打各級別前三名者。
(二)武英級(運動健將):
1、在全國武術套路錦標賽、冠軍賽比賽中,獲全能項目前十二名或長拳類及南拳、太極拳項目各單項前六名、傳統項目各單項前三名者;
2、在全國武術散打錦標賽、冠軍賽比賽中,獲各級別前三名者。
(三)一級武土(一級運動員):
1、在全國武術套路錦標賽比賽中,獲單項前十六名者;
2、在全國青少年武術套路錦標賽比賽中,獲單項前八名者;
3、在全國武術散打錦標賽比賽中,獲各級別前十六名者;
4、在全國青少年武術散打錦標賽比賽中,獲各級別前八名者。
(四)二級武士(二級運動員):
1、在省一級(含省一級)以上級別的套路比賽中,獲各單項前十二名者;
2、在地、市級(含地、市級)以上的套路比賽中,獲各單項前六名者;
3、在省一級(含省一級)以上級別的散打比賽中,獲各級別前六名者;
4、在地、市級(含地、市級)以上的散打比賽中,獲各級別前三名者。
(五)三級武士(三級運動員):
1、在縣級(含縣級)以上套路比賽中獲各單項前六名者;
2、在縣級(含縣級)以上散打比賽中,獲各級別前六名者。
(六)武童[少年運動員):在套路比賽中,各單項前六名者。
四、評分裁判規定:
(一)國際武英級(國際級健將):比賽時的評分裁判必須是國際級裁判員。
(二)武英級(運動健將):比賽時的評分裁判中,至少有兩名國家級裁判員,其餘必須是一級裁判員。散打的執行裁判至少有兩名國家級裁判員。
(三)一級武士(一級運動員):比賽時的評分裁判中,至少有兩名國家級裁判員,其餘必須是一級裁判員。散打的執行裁判至少有兩名國家級裁判員。
(四)二級武士(二級運動員):比賽時的評分裁判中,至少有兩名一級裁判員,其餘必須是二級裁判員。散打的執行裁判至少有兩名一級裁判員。
(五)三級武士(三級運動員):比賽時的評分裁判中,至少有兩名二級裁判員。散打的執行裁判至少有兩名二級裁判員。
(六)武童(少年運動員):比賽時的評分裁判中,至少有兩名等級裁判員。
五、說明:
(一)國家體育總局直屬體育院校、行業體育協會等系統的全國性比賽,相當於省一級比賽。
(二)比賽的有關規定按競賽規則執行。
(三)武童稱號的獲得者,年齡必須在十六周歲以下。
⑶ 中國運動員等級
為了鼓勵廣大田徑運動員努力提高自己的運動技術水平,規范運動員技術等級管理工作, 國家體育總局實行運動員技術等級審批制度。等級稱號由高到低分別為:國際級運動健將、運動健將、一級運動員、二級運動員、三級運動員。
(3)健將級運動員有期限嗎擴展閱讀:
第十六條
國際級運動健將和運動健將申請程序:
申請國際級運動健將和運動健將(軍事五項除外),運動員所屬單位將申請材料一式兩份報一級運動員審批單位審核,審核合格加蓋公章後報總局有關運動項目管理中心;總局有關運動項目管理中心審核合格加蓋公章後,連同《國際級運動健將/運動健將審核表》報總局審批。
申請軍事五項國際級運動健將和運動健將,由運動員所屬單位將申請材料報總參軍訓和兵種部體育訓練局審核,審核合格加蓋公章後直接報總局審批。
第十七條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一級、二級、三級運動員申請參照以下程序執行:
(一)申請一級運動員,由運動員所屬單位將申請材料報省級業務主管部門或地(市)級體育行政部門審核;審核合格後報省、自治區、直轄市體育局審批;
(二)申請二級運動員,由運動員所屬單位將申請材料報地市級業務主管部門或縣(區)級體育行政部門審核;審核合格後報地(市)級以上體育行政部門審批;
(三)申請三級運動員,由申請人所屬單位將申請材料報縣(區)級以上體育行政部門審批。
第十八條總局授權的其他審批單位一級、二級、三級運動員申請程序可根據實際情況自行制定。
審核審批授予
第十九條審核單位應當在收到申請材料後一個月內完成審核工作。
提交的申請材料不齊全、不符合規定的,審核單位應當一次性告知其應當補足的全部材料;不符合條件的申請,審核單位應當說明理由,並將申請材料退還運動員所屬單位。
第二十條審批單位應當在收到審核合格的申請材料後三個月內完成審批工作。對不符合條件的申請,應當說明理由。
第二十一條對符合條件的申請,審批單位將擬授予等級稱號的運動員姓名、性別、運動項目、單位、等級稱號等信息進行公示,公示期為七個工作日。公示程序如下:
(一)擬授予國際級運動健將和運動健將的,在總局官方網站公示;
(二)擬授予一級、二級運動員的,在審批單位轄區或系統內(含運動員所屬單位)公示。
公示期滿無異議的,正式授予等級稱號。
第二十二條已授予國際級運動健將、運動健將、一級運動員等級稱號名單,在總局官方網站公布。
已授予等級稱號的二級運動員名單,在省、自治區、直轄市體育局官方網站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體育局、總參軍訓和兵種部體育訓練局、總政宣傳部文化體育局系統內公布。
總局授權的其他審批單位已授予等級稱號的二級運動員名單在本單位公布。
第二十三條審批單位應當留存一份其授予等級稱號運動員的《技術等級稱號申請表》等有關資料,存檔備案。
⑷ 如何成為國家健將級運動員
一、運動員技術等級分為:國際級運動健將、運動健將、一級運動員、二級運動員、三級運動員、少年級運動員,運動技術等級標准由國家體育總局制定和公布。
二、獲運動員技術等級稱號的條件:
1、運動員必須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工作、學習積極,體育作風好。
2、達到本項目所規定的技術標准和條件。
三、批准授予技術等級稱號的許可權:
1、國家體育總局審批國際級運動健將、運動健將。
2、省體育局審批一級運動員。
3、市體育局二級運動員。
4、區、縣體育局審批三級運動員和少年級運動員。
四、辦理程序:
1、運動員達到技術等級標准後,由本人按下列要求填寫運動員技術等級申請表,向其所屬單位申請,報請相應體育局批准。
(1)、國際級運動健將、運動健將:申請表一式三份,一寸同底免冠照片4張;
(2)、一級運動員:申請表一式二份,一寸同底免冠照片3張;
(3)、二級以下運動員:申請表一式一份,一寸同底免冠照片2張;
2、凡在市屬校、隊訓練的運動員,必須由其主訓教練領取申請表,經審核,加蓋單位公章後,統一到市體育局競技體育處辦理。其他人員憑相關比賽資料到市體育局競技體育處領取申請表後,辦理申請手續。
3、各單位運動員申請技術等級稱號,必須在比賽當年內提出申請,逾期或手續不全者,不予受理。
4、市體育局自接到申請表後,審核和審批時限為7個工作日。
五、凡經批准授予技術等級稱號的運動員,由批准機關發給證書和證章。運動員獲得兩個以上相同技術等級稱號時,只發給證書、證章一套;如獲兩個以上不同技術等級稱號時,按較高的技術等級稱號發給證書和證章(均需收取工本費10元)。所獲技術等級稱號和成績均被登記在證書內。
⑸ 國家級運動健將的待遇
廈門市優秀運動員招收引進、
在訓待遇、退役安置試行辦法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 為了加強本市優秀運動員招收引進、在訓待遇、退役安置的管理,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體育法及其它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結合本市實際,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 廈門市人民政府體育行政主管部門是優秀運動員和優秀後備人才的主管部門。
第三條 本辦法適用范圍為辦理正式招收手續、工資關系在體育系統運動隊且工資實行運動員基礎津貼和成績津貼的運動員,不包括職業運動員。
第四條 本辦法所指的優秀後備人才為:運動年齡符合國家體育總局《運動員選材標准》的要求,且形態、機能、健康、心理和運動素質經綜合評估屬優秀的後備人才。
第二章 優秀運動員的招收引進
第五條 根據體育競賽需要,能代表廈門市參加省級以上比賽且具有下列條件之一的,可作為優秀運動員引進。
1、獲國際健將、健將級運動員技術等級稱號的;
2.獲全國三大賽前三名及以上名次的。
國際健將、健將,應以《運動員技術等級證書為准》,比賽成績應以獲獎證書為准。
全國三大賽指全運會、全國冠軍賽和全國錦標賽。
第六條 身體健康,無家族遺傳病史、無傳染病史和無有礙運動成績提高的其它疾病,年齡符合優秀後備人才選材要求,且具有下列條件之一的,可作為優秀後備人才引進或招收。
1、身體形態、機能、運動素質、基本技術和心理素質達到國家體育總局規定的選材標准,且屬優秀的;
2、獲得全國青少年同齡組比賽前八名,有培養前途的。
身體形態、機能、健康狀況、運動素質和心理素質須經市體育局所屬的科研醫務部門和訓練管理部門的檢測。
後備人才的年齡應符合下列要求,田徑12-17歲;游泳7-15歲;羽毛球9-14歲;乒乓球8-12歲;跳水7-12歲;舉重11-17歲;射擊14-18歲;射箭14-18歲;帆板16-18歲;皮劃艇15-17歲;賽艇15-17歲。
第七條優秀後備人才引進的程序
1、教練員物色的優秀後備人才須經過6個月的試訓,試訓期滿,由科研醫務部門進行體檢(見附表1),體檢合格者可參加集訓。
2、優秀後備人才集訓期為12個月。集訓期滿,由科研醫務部門和訓練管理部門進行運動機能的綜合測評(見附表2一7),符合要求的,准予報調。
3、報調試用期為12個月,試用期滿,確屬優秀後備人才的,准予正式入隊並向編制部門申請編制,辦理正式聘用手續,簽訂聘用合同。
第八條 凡正式錄用的優秀後備人才,其戶口遷入廈門市優秀運動隊集體戶,公安部門給予辦理入戶手續。
第三章優秀運動員的待遇
第九條 優秀運動員待遇由體育津貼、等級運動員津貼和成績津貼組成。
第十條 體育津貼
1、臨時體育津貼。報調試用期的優秀運動員,每月發給200元。試用期最長不超過一年。
2、體育津貼。已辦理正式入隊手續的優秀運動員,從入隊當月起,每月發給800元的體育津貼。
第十一條 優秀運動員技術等級津貼。國際級運動健將每月1500元;國家級運動健將每月1000元;一級運動員每月700元。
第十二條 成績津貼
1、優秀運動員成績津貼,根據其在國內外重大體育比賽中所取得的最高獲獎名次,按附表14的標准執行。
2.優秀運動員破世界、亞洲、全國紀錄,經國家體育總局審批認可的,可比照享受同一級別賽事第二名的成績津貼。集體項目的非主力隊員,按低於主力隊員一個檔次的成績津貼標准執行。
3.領取成績津貼的優秀運動員,獲獎名次有提高的,可按提高的名次從下一年度一月起領取相應的成績津貼。其中,首次獲得世界、亞洲、全國比賽冠軍的優秀運動員,從取得成績的下月起領取相應比賽的成績津貼。下一年度再次獲得相應比賽第一名時,從取得成績的下月起按第二名到第一名的津貼差額增加成績津貼。一年內獲得多項獲獎名次的,按其中最高一項名次確定成績津貼。
4、獲得世界、亞洲、全國比賽名次的優秀運動員,在兩年內未達到本人原獲得的比賽名次,則成績津貼從第三年一月起下調一個檔次。成績津貼下調後的當年,仍未獲得原有名次的,則從下一年度的一月起,成績津貼再下調一個檔次,以此類推。再次比賽獲得名次高於下調的名次,則從下一年度一月起按新獲得的名次享受成績津貼。
5、優秀運動員因傷病在兩年內不能參賽的,須辦理退役手續。
6.優秀運動員服用違禁葯物被查處,受停賽一年處分的,扣發其一年的成績津貼和等級津貼。
第十三條 優秀運動員在訓期間,執行優秀運動員的待遇,其檔案工資予以保留;優秀運動員的住房公積金、醫療保險等費用以其檔案工資標准繳交,個人繳交部分從其在訓待遇中扣除。
第十四條 優秀運動員在訓期間由單位統一組織,個人自願繳費,參加中華全國體育基金會設立的優秀運動員傷殘互助保險。
第四章 優秀運動員退役安置
第十五條 優秀運動員退役需按有關程序呈報市體育局批准。優秀運動員退役後,待業期為半年,待業期不計算運齡。在待業期內只發給體育津貼。半年後其人事關系移交市人才交流中心。
第十六條 優秀運動員退役實行貨幣化安置。優秀運動員退役安置費由退役成績安置費和退役運動年限安置費組成。
退役成績安置費發放標准按附表15執行。
退役運動年限安置費。國際級運動健將每年10000元;國家級運動健將每年8000元;國家一級運動員每年6000元;未達到國家一級運動員等級標準的退役運動員每年5000元。
第十七條 優秀運動員退役後由廈門市體育行政主管部門安置在國家機關、事業單位工作的,不享受退役安置費;在本辦法施行前已退役的優秀運動員,不享受退役安置費。
第十八條 優秀運動員退役有下列情形之一者,給予除名處分,不享受退役安置費。
1、優秀運動員申請退役未獲批准擅自離隊的;
2、優秀運動員未辦理任何手續代表其他省(市)參賽的;
3、優秀運動員經批准退役,待業期滿無故不離隊的;
4、優秀運動員因嚴重違法被拘留、勞教、判刑的;
5、優秀運動員服用違禁葯物被查處,受停賽二年處分的。
第十九條 退役的優秀運動員領取退役安置費後又被機關、事業單位重新錄用、招收的,其工資待遇按新參加工作人員的工資待遇執行,重新計算工齡。
第二十條 退役成績安置費以在訓期間獲得的最好成績一次性計算。
第二十一條 運動年限從報調試用之日起到正式批准退役之日止,按實際年限計算到月。
第二十二條 優秀運動員退役後,進入高等院校學習的發給退役安置費。
第二十三條 退役安置費的發放,於正式批准退役後其人事關系、戶口關系辦完轉移手續的次月執行。
第二十四條 未滿16周歲的退役運動員,由父母監護並領取退役安置費。
第二十五條 引進的優秀運動員退役,必須以代表我市參賽取得的運動成績計算退役安置費。
第二十六條 優秀運動員的在訓待遇和退役安置費由市財政局統籌解決。優秀運動員取得的一次性退役安置費收入,其收入在廈門市上年職工平均工資3倍數額以內的部分,免徵個人所得稅;超過的部分,按照《國家稅務總局關於個人因解除勞動合同取得經濟補償金徵收個人所得稅問題的通知》(國稅發[1999) 178號)有關規定,計算徵收個人所得稅。
第五章 附則
第二十七條 優秀運動員在訓待遇及退役安置費將根據我市經濟發展水平適時給予調整。
第二十八條 本辦法由廈門市人民政府體育行政主管部門負責解釋。
第二十九條 本辦法自公布之日起,一個月後施行。本辦法施行前已執行的有關運動員管理的其它規定同時廢止。
附表1- 13表略
附表14附表
優秀運動員成績津貼標准
單位:元/月
名次比賽名稱一二三四五六七八奧運會世界錦標賽世界盃亞運會亞洲錦標賽亞洲杯全運會全國城市運動會全國錦標賽全國冠軍賽全國青年錦標賽150013001200900800700500400
附表15
優秀運動員退役成績安置費
單位:萬元
競賽名稱金牌銀、銅牌4―6名7―8名奧運會30252015世界錦標賽世界盃25201512亞運會20161210亞洲錦標賽亞洲杯161410 全運會141286全國城市運動會全國錦標賽全國冠軍賽121086全國青年錦標賽10864
⑹ 健將級運動員可以免試入讀公安大學嗎
你想多了
沒有免試,甚至運動員身份也沒什麼用
關鍵之一是高考成績
⑺ 國家健將級運動員都有誰
國家健將級運動員有康宏偉、朱珏蔓、朱靖宇、孫佳莉、郝秀梅、史紅梅、高海燕等。沒有丁凱輝。
國家健將級運動員的介紹:
1、康宏偉
康宏偉,寧波市射擊運動員,於2011年深圳大運會射擊項目男子50米步槍三姿獲得亞軍。2015年1月5日,國家體育總局授予其國際級運動健將稱號。
2、朱靖宇
朱靖宇,女,1991年出生 ,山東人,中國女子射擊運動員。2014年9月23日,仁川亞運會女子飛碟多向個人冠軍。2015年1月5日,國家體育總局授予其國際級運動健將稱號。
3、朱珏蔓
朱珏蔓,國家射箭隊隊員。2010年,全國室外射箭錦標賽打出單輪全能1338。2015年1月5日,擬授予運動健將稱號。
4、孫佳莉
孫佳莉,1991年出生於遼寧錦州市。12歲開始帆板訓練。現為國家隊主力隊員。2015年1月5日,擬授予國際級運動健將 稱號。
5、郝秀梅
郝秀梅,1994年生於遼寧大連庄河。從遼寧隊全運會女子帆板選手,進入國家隊。2013年9月3日,參加第十二屆全運會帆船帆板比賽,在X級帆板第五場比賽現場,被救書寫大紅紙感謝信,傳佳話正能量。2015年1月5日,擬授予國際級運動健將稱號。
⑻ 國家級運動員分幾個等級
等級稱號分為:國際級運動健將、運動健將、一級運動員、二級運動員、三級運動員。
一、國際級運動健將
凡符合下列條件之一者,可申請授予國際級運動健將稱號:
在奧運會、青年奧運會、世界錦標賽、世界青年錦標賽、世界盃、世界大學生運動會、亞運會、亞洲青年運動會、亞洲室內運動會、亞洲錦標賽、亞洲青年錦標賽、泛太平洋賽、環地中海賽、中澳對抗賽中達到成績標准。
二、運動健將
凡符合下列條件之一者,可申請授予運動健將稱號:
(一)在可授予國際級運動健將稱號的比賽中達到成績標准;
(二)在全國運動會、全國青年運動會、全國冠軍賽、全國錦標賽、全國春季錦標賽、全國冬季錦標賽、全國青年錦標賽、全國少兒冠軍賽、全國少兒錦標賽、全國學生運動會中達到成績標准。
三、一級運動員、二級運動員
凡符合下列條件之一者,可申請授予一級運動員、二級運動員稱號:
(一)在可授予運動健將及以上稱號的比賽中達到成績標准;
(二)在全國體育傳統學校聯賽、全國少兒分區賽、省(區、市)體育局主辦的綜合性運動會或錦標賽或冠軍賽中達到成績標准。
四、三級運動員
凡符合下列條件之一者,可申請授予三級運動員稱號:
(一)在可授予二級運動員及以上稱號的比賽中達到成績標准;
(二)在市(地、州、盟)體育行政部門主辦的綜合性運動會或錦標賽中達到成績標准。
(8)健將級運動員有期限嗎擴展閱讀
《國家體育總局辦公廳關於做好2016年優秀運動員免試進入高等學校學習有關事宜的通知》日前發布,向有關運動項目管理中心和各地方體育部門詳細說明了相關情況。
根據《通知》,免試運動員必須具備三大條件。首先,符合2016年高考報名條件,並取得生源所在地高考報名號。其次,辦理正式招收手續、工資關系在體育系統運動隊且工資實行運動員基礎津貼和成績津貼(職業運動員不受此條件限制)。
最重要的一點是,運動成績優異並滿足以下任意一條:曾獲指定項目比賽全國前三名、亞洲前六名、世界前八名;獲得足球、籃球、排球、田徑和武術項目運動健將稱號;獲得國際級運動健將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