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借條為什麼只有兩年的有效期
借條的有效期是指借條的訴訟時效。
根據2017年頒布的《民法總則》第188條對於訴訟期做了新規定:向人民法院請求保護民事權利的訴訟時效期間為三年。
從借條註明還款之日起計算,在3年之內起訴有效,超過3年,喪失了勝訴的時效。喪失訴訟權利,但是不喪失實體權利,借款人歸還借款,有收受權利。
根據《民法總則》第一百八十八條向人民法院請求保護民事權利的訴訟時效期間為三年。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
訴訟時效期間自權利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權利受到損害以及義務人之日起計算。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但是自權利受到損害之日起超過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護;有特殊情況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據權利人的申請決定延長。
(1)借條有效期超過2年擴展閱讀:
超出了借條的訴訟時效解決方法:
1、超過訴訟時效期間,盡量考慮通過友好協商,促進當事人雙方就原借條、欠條達成的還款協議。如果當事人雙方就原債務達成還款協議,該還款協議屬於新的債權、債務關系,該還款協議應受法律保護。
2、如果超過訴訟時效,當事人雙方無法協商的,債權人一方可以考慮向對方發出催收到期款項通知單。如果債務人在通知單上簽字或者蓋章的,應當視為對原債務的重新確認,該債權債務關系應受法律保護。
民間借貸借條的有效期與還款時間有關,如果借條中約定了還錢時間,那麼自還款日期的次日起,借條的有效期為3年;如果沒有約定還款時間,則借條的有效期最長為20年。超過有效期,貸款人喪失的只是勝訴權,而不是實體權利。
B. 借條的有效期是2年嗎
借條的有效期分兩種情況: 1、只有借款時間,並未約定還款時間的,債權人即可以在兩年訴訟時效到期之前,也可以在認為債務人經濟狀況惡化,無力償還欠款時隨時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2、借條上明確約定還款時間時,則訴訟時效的計算自約定的還款時間起兩年內。 一般來說,借條與欠條均可用來作為某種債權債務關系的證明或憑證,現實生活中人們極易將兩者混淆使用,實際上,兩者有很大區別。借條代表的是借款合同關系,借款人向出借人借款,出借人給付借款。借條本身並非借款合同,一般只是書面或口頭借款合同的證明和憑證。而欠條通常是由於債務人出具欠條前,雙方已有經濟往來(尤以買賣合同居多),債務人應當向債權人支付款項,但基於各種原因,在債務人不能及時還款情況下,雙方達成合意和妥協,由債務人出具欠條,日後歸還。欠條是對以往雙方經濟往來的一種結算,表明自欠條形成之日起雙方之間形成的一種新的純粹的債權債務關系。欠條的形成以以往的經濟往來為基礎,但其本身並不能代表以往的合同關系。 對於註明了還款期限的借條和欠條,應該從雙方約定的還款期限屆滿時起計算訴訟時效。按照《民法通則》的規定,訴訟時效期間從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權利被侵害時起計算。如果屆至借條或欠條註明的還款日期債務人仍不履行債務,則債權人可以以此作為臨界點,計算訴訟時效期間。故此類借據和欠條的訴訟時效起算是一致的,均從其註明的還款期限之日起計算為兩年(一般訴訟時效為兩年),超過兩年,債權人的債權將不再受到法律的保護,喪失在訴訟中的勝訴權。 沒有註明還款期限或履行期限的借條和欠條,兩者在訴訟時效的適用上則是有區別的: 1、借條:如果債權人未曾主張權利的就不能開始計算時效。因而其2年的普通訴訟時效從權利人主張權利而義務人拒絕履行義務之日起計算。債權人若一直沒有主張權利則適用最長訴訟時效期間,從債權債務關系發生之日起計算20年,超過20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護。 2、欠條:沒有履行期限的欠條是對雙方以往經濟往來的一種結算,在債務人出具欠條時,權利人就已經知道自己的權利受到了侵害,故權利人應當在欠條出具之日起兩年內向人民法院主張權利,也就是說,沒有履行期限的欠條從出具之日起計算訴訟時效。
C. 欠條的有效期是兩年嗎,過了兩年還能要嗎
這個問題本質上是訴訟時效問題。民間借貸適用普通訴訟時效,即訴訟時效期間為3年,訴訟時效期間從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權利被侵害時起計算。出借人沒有在3年的訴訟時效期間內主張權利或起訴,如果超過訴訟時效,出借人起訴至法院,而借款人以超過訴訟時效抗辯,出借人的訴求將不會得到法院的支持。在實踐中,有很多出借人不能或不願意起訴、或希望在條件成熟時再起訴等諸多原因,在這樣情況下如何規避3年的訴訟時效的限制呢?通常的作法是是利用訴訟時效中斷的法律規則來實現。所謂訴訟時效的中斷,是指訴訟時效因提起訴訟、當事人一方提出要求或者同意履行義務而中斷。從中斷時起,訴訟時效期間而重新計算的法律規定。訴訟時效的中斷沒有次數限制,以最後一次中斷的證據為准,但必須切記的是,訴訟時效不管中斷多少次,從權利被侵害之日起不得超過20年。即便是欠條訴訟時效過期,債權人依然可以主張債務人還錢,只是起訴到法院後,債務人抗辯的,法院會予以判駁。以上是我對這個問題的回答,希望對您有所幫助,謝謝。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總則》第一百八十八條向人民法院請求保護民事權利的訴訟時效期間為三年。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訴訟時效期間自權利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權利受到損害以及義務人之日起計算。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但是自權利受到損害之日起超過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護;有特殊情況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據權利人的申請決定延長。
D. 借條寫著歸還日期時間超過2年,可以去法院訴訟嗎
借條寫著歸還日期時間超過2年,可以到法院起訴,借條的有效期是指借條的訴訟時效,借條的訴訟時效不影響借條本身的效力。
只要是合法簽訂的真實有效的借條無論多久,借條本身都是有效的,時間只是確保是否超過了訴訟時效,是否會得到法律的保護問題。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若干問題的意見第153條規定:「當事人超過訴訟時效起訴的,人民法院應予受理。
受理後查明無中止、中斷、延長事由的,判決駁回其訴訟請求。」
在司法實踐中,各地法院的立案庭在受理時會進行程序性審查,有的還會進行基本的實體審查,所以訴訟時效的問題會被立案庭的法官所提出。
對於超過訴訟時效的案件,法院會受理,但是會提示當事人,案件進入審判庭以後,法院也會主動審查訴訟時效的問題。
所以,即使對方當事人不以超過訴訟時效提出抗辯,法院也會主動審查,發現沒有中斷、中止和延長事由的,會以判決的形式駁回訴訟請求。
(4)借條有效期超過2年擴展閱讀:
時間問題,在民間借貸中,容易產生爭議的時間包括兩點:還款時間和欠條書寫時間。
還款時間就是債權人和債務人約定的應當歸還本息的時間。
現實中人們經常忽視這項約定,或未作出明確約定。
最常見的表述為「一定時間後」還款,如「一年後」還款。「
一年後」從字面上來講是一個時間段,而非時間點。
借款後兩年、三年或更長時間還款都能夠被理解為「一年後」還款。
盡管法律上對此有著一定的解釋規則,但這種書寫方式畢竟增大了實現債權的不確定性。
還款時間的不明確,在實踐中也容易引發關於訴訟時效的爭議。
因此,在約定還款時間時,最好將其明確到年月日,借條形成時間通常是債務人書寫欠條的時間。
這一時間的約定也應當具體到年月日。
實踐中,債務人往往有意或無意地漏寫這一日期,或僅僅書寫年月日的一部分。
如債務人僅寫明6月25日,盡管在書寫借條時這一時間對債權人債務人都是明確的,但時過境遷,難免會對借條的形成時間產生爭議。
而借條形成時間的不明確則可能導致訴訟時效難以計算,債權人可能不得不面對借條是否已經超過訴訟時效的法律問題。
盡管文書的形成時間有可能通過物證鑒定來確定,但這樣做也並非絕對可靠,而且將增大當事人的費用支出。
沒有約定還款期限的,借用人可能隨時歸還,出借人可隨時要求歸還。
E. 借條有效期多長時間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總則》第一百八十八條規定:向人民法院請求保護民事權利的訴訟時效期間為三年。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訴訟時效期間自權利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權利受到損害以及義務人之日起計算。
但是自權利受到損害之日起超過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護;有特殊情況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據權利人的申請決定延長。
第一百八十九條規定:當事人約定同一債務分期履行的,訴訟時效期間自最後一期履行期限屆滿之日起計算。寫有還款期限的借條,應該在還款期限到期後,找借款人催要,如借款人還不出錢,就需要叫借款人重寫借條;沒有寫還款期限的借條,有二十年有效期。
(5)借條有效期超過2年擴展閱讀:
注意事項:借貸手續要全。
債務人和債權人關系再好,借錢時也一定要打借條。不打借條是最大的法律風險。法院審查借貸案件時,應要求原告提供書面借條,無書面借條的,應提供必要的事實根據,沒有證據的請求,將承擔敗訴的風險。
在借貸時,借款人應主動寫出書面借條,出借人也應提醒對方寫出借條,如遇特殊情況,當場無法定出借條的,應有第三人作證,事後補上借條。還款時還款人要注意收回借條,或共同銷毀借條。如果出借人聲稱借條丟失或損壞,還款人應要求出借人出具收據,還款人應妥善保存收據。
債權人應當審查債務人的身份證件,並要求債務人當面書寫借條。如果債務人將事先寫好的借條交給債權人的話,就不排除該借條中債務人的簽名系由他人代簽的可能。當債權人索款時則以不是本人筆跡為由,拒絕償還。如借條為列印稿,在借款人署名欄最好要求由借款人簽名、蓋章、按手印。
F. 民間借條有效期是幾年謝謝
借條的有效期訴訟時效是三年,有效期的起算時間是債務人約定償還債務之日起或者是債權版人主權動主張債務人償還債務之日起,三年之內有權向人民法院起訴,要求債務人償還債務。還款期限屆滿後三年是訴訟時效期,如果這三年內沒有進行主張,就失效了,人民法院不予保護。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總則》第一百八十八條,向人民法院請求保護民事權利的訴訟時效期間為三年。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訴訟時效期間自權利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權利受到損害以及義務人之日起計算。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但是自權利受到損害之日起超過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護;有特殊情況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據權利人的申請決定延長。
G. 欠條的有效期是兩年嗎
根據我來國《民法總則自》規定一般的欠條訴訟時效為三年,即當從欠條規定的時間截止後起算三年內欠條的訴訟時效就到期。
如果在欠條上並沒有規定時間時,則要從借錢的限制時間截止期三年內欠條才具有訴訟時效。如果過了欠條的訴訟時效,就盡可能的要求借款人與還款人協商。如果還款人在欠條訴訟時效過期後還款在要求退還是不符合法律規定的,也是不受法律所保護的。
H. 借款的借條法定期限是兩年嗎,過了兩年就不受法律保護嗎請問律師!
是否受法律保護,需要看是否已過訴訟時效。若已過訴訟時效,則不受法律保護。
欠錢不還屬於民事糾紛,訴訟時效為二年,自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權利被侵害時起計算,即從對方應當還錢之日開始計算。
但是訴訟時效會因提起訴訟、當事人一方提出要求或者同意履行義務而中斷。從中斷時起,訴訟時效期間重新計算。但需提供確切、充分的訴訟時效中斷的證據。
法律依據:《民法通則》
第一百三十五條向人民法院請求保護民事權利的訴訟時效期間為二年,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
第一百三十七條訴訟時效期間從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權利被侵害時起計算。但是,從權利被侵害之日起超過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護。有特殊情況的,人民法院可以延長訴訟時效期間。
第一百三十九條在訴訟時效期間的最後六個月內,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障礙不能行使請求權的,訴訟時效中止。從中止時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訴訟時效期間繼續計算。
(8)借條有效期超過2年擴展閱讀:
欠條與借條的區別
欠條和借條的性質是不一樣的,它們形成的原因不同,借款主要是因借貸而產生,欠款則可能是因為買賣、租賃、利息等原因產生。借款如果沒有約定還款日期,那麼債權人可以在任何時間索要。
沒有約定還款期的借條:依照《合同法》第二百零六條,對於借款期限沒有約定和約定不明確的,借款人可以隨時返還,出借人可以催告借款人在合理期限內返還。
據此,根據《民法總則》第一百八十八條,沒有約定還款期限的借條,其訴訟時效從出借人主張返還之日的次日起開始計算20年。
時效從債務人拒絕還款時起算,最長時效不得超過三年,如果約定了還款期限,則時效從還款期滿時起算。欠條如果沒有約定還款期限,則訴訟時效從欠款形成之日起算,約定還款期的從還款期滿時起算。
也就是說,約定了還款期的借條和欠條,時效是一樣的,沒有約定還款期的借條和欠條,則是有區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