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固定資產使用年限和計算期有什麼區別
固定資復產使用年限是指投入使制用開始到退出生產經營活動(即使用壽命終了狀態);「計算期」是固定資產的折舊期限,按照會計法規,企業可以自主確定固定資產的折舊年限、折舊方式,但根據稅法,固定資產有最低的折舊年限,即:
1.房屋、建築物,
為20
年;
2.火車、輪船、機器、機械和其他生產設備,
為
10
年
;
3.火車、輪船以外的運輸工具以及與生產經營有關的器具、工具、傢具等,
為
5
年。
5.電子設備,
為
3
年;
建議企業的固定資產的折舊年限和折舊方式和稅法一致,避免在企業所得稅匯算清繳時再次調整。
『貳』 固定資產的年限如何確定
2006年頒布的企業會計准則與2007年頒布新企業所得稅法都發生了很大的變化,這里對固定資產的折舊年限和殘值的規定總結一下。
一、會計方面
固定資產的折舊年限和殘值在新會計准則下和企業會計制度下存在一些差異,其中,企業會計准則第4
號——固定資產第十五條和第十七條規定:企業應當根據固定資產的性質和使用情況,合理確定固定資產的使用壽命和預計凈殘值。固定資產的使用壽命、預計凈殘值一經確定,不得隨意變更。但是,符合本准則第十九條規定的除外。企業應當根據與固定資產有關的經濟利益的預期實現方式,合理選擇固定資產折舊方法。可選用的折舊方法包括年限平均法、工作量法、雙倍余額遞減法和年數總和法等。固定資產的折舊方法一經確定,不得隨意變更。但是,符合本准則第十九條規定的除外。
因為企業選用的固定資產折舊方法不同,將影響固定資產使用壽命期間內不同時期的折舊費用,因而對凈殘值和折舊方法由企業自身一經確定下來就不得隨意變更。而新准則對各類固定資產的折舊年限沒有明確的年限規定,各企業根據自己固定資產的性質和使用情況合理確定,但同樣是一經確定,不得隨意變更。固定資產第十九條規定的除外。固定資產第十九條規定如下:
企業至少應當於每年年度終了,對固定資產的使用壽命、預計凈殘值和折舊方法進行復核。使用壽命預計數與原先估計數有差異的,應當調整固定資產使用壽命。預計凈殘值預計數與原先估計數有差異的,應當調整預計凈殘值。與固定資產有關的經濟利益預期實現方式有重大改變的,應當改變固定資產折舊方法。固定資產使用壽命、預計凈殘值和折舊方法的改變應當作為會計估計變更。
二、稅法方面
將於2008年1月1日施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令第512號)第五十九條和第六十條規定:固定資產按照直線法計算的折舊,准予扣除。
企業應當自固定資產投入使用月份的次月起計算折舊;停止使用的固定資產,應當自停止使用月份的次月起停止計算折舊。
企業應當根據固定資產的性質和使用情況,合理確定固定資產的預計凈殘值。固定資產的預計凈殘值一經確定,不得變更。除國務院財政、稅務主管部門另有規定外,固定資產計算折舊的最低年限如下:
(一)房屋、建築物,為20年;
(二)飛機、火車、輪船、機器、機械和其他生產設備,為10年;
(三)與生產經營活動有關的器具、工具、傢具等,為5年;
(四)飛機、火車、輪船以外的運輸工具,為4年;
(五)電子設備,為3年。
新稅法在固定資產的凈殘值方面與會計口徑一致,由企業自行確定,但折舊方法稅法要求須採用直線法,各類固定資產的折舊年限也有最低限定,所以各企業在確定固定資產的折舊和凈殘值時須綜合考慮會計和稅法的不同要求,以進行合理的納稅調整。
『叄』 固定資產的使用年限怎麼計算啊
一般都是用預計使用年限!還有就是稅務機關也許會給你核定!
這個就不太清楚了,反正折舊最好是根據稅務局的來,不然計算稅金的時候要做調整,有點麻煩!
『肆』 固定資產折舊年限怎麼個計演算法
設備價值=10000+1700+300=12000
如不考慮殘值,2009年應提折舊=12000/10/12x11=1100
年限平均法即將固定資產原值減去估計的殘值後按預計的使用年限平均攤銷的一種方法。
『伍』 固定資產平均年限法具體計算
固定資產折舊抄方法:
1、年限平均法襲(也稱直線法)
年折舊率 = (1 - 預計凈殘值率)÷ 預計使用壽命(年)× 100%月折舊額 = 固定資產原價× 年折舊率 ÷ 12
2、工作量法
單位工作量折舊額 = 固定資產原價 × ( 1 - 預計凈殘值率 )/ 預計總工作量某項固定資產月折舊額 = 該項固定資產當月工作量 × 單位工作量折舊額
3、雙倍余額遞減法(加速折舊法)
年折舊率 =2÷ 預計使用壽命(年)× 100%月折舊額 = 固定資產凈值 × 年折舊率 ÷ 12
4、年數總合法(加速折舊法)
年折舊率 = 尚可使用壽命/ 預計使用壽命的年數總合 × 100 %月折舊額 = (固定資產原價 - 預計凈殘值 )× 年折舊率 ÷ 12
注會
『陸』 固定資產年數總和法怎麼理解
年數總和法又稱總和年限法、折舊年限積數法、年數比率法、級數遞減法或年限合計法,是固定資產加速折舊法的一種。是指用固定資產原值減去預計殘值後的凈額,乘以一個逐年遞減的分數(稱為折舊率),計算折舊額的一種加速折舊的方法。
計算公式:
逐年遞減分數的分子代表固定資產尚可使用的年數;分母代表使用年數的逐年數字之總和,假定使用年限為n年,分母即為1+2+3+……+n=n(n+1)÷2,相關計算公式如下:
1、年折舊率=尚可使用年數/年數總和×100%。
2、年折舊額=(固定資產原值-預計殘值)×年折舊率。
3、月折舊率=年折舊率/12。
4、月折舊額=(固定資產原值-預計凈殘值)× 月折舊率。
(6)固定資產年限怎麼算的擴展閱讀:
年數總和法原理:
1、根據固定資產的折舊原則,固定資產使用年限結束時,該固定資產的價值也全部轉到產品成本中。那麼轉移的價值應為100%,簡化為1。簡單地說當某個固定資產的價值全部折舊結束時,其折舊率總和應為1,用數學式子表示為:折舊率總和=1。
2、把這個式子展開如下:
折舊率總和=1
=(1+2+3+……+10)÷(1+2+3+……+10)
=(1+2+3+……+10)÷55
=1÷55+2÷55+3÷55+……+10÷55。
『柒』 固定資產計算折舊的最低年限是如何規定
根據《企業所抄得稅法實施條例襲》第六十條規定,固定資產計算折舊的最低年限如下:
(一)房屋、建築物,為20年;
(二)飛機、火車、輪船、機器、機械和其他生產設備,為10年;
(三)與生產經營活動有關的器具、工具、傢具等,為5年;
(四)飛機、火車、輪船以外的運輸工具,為4年;
(五)電子設備,為3年。
因此,依據上述規定,公司的電腦,列印機,傳真機屬於「電子設備」,最低折舊年限為3年;電腦桌屬於「與生產經營活動有關的器具、工具、傢具等」,最低折舊年限為5年;金龍客車屬於「飛機、火車、輪船以外的運輸工具」,最低折舊年限為4年。房屋、建築物,為20年;
企業計提折舊一般採取「年限法」的較多,即「直線法」。
『捌』 固定資產的折舊年限怎麼算,依據什麼呢謝謝!
固定資產的折舊年限是你單位根據各項固定資產的實際預期使用年限(或合同規定的收益年限)計提折舊。會計制度與准則對固定資產的折舊年限沒有強性的規定的。
『玖』 固定資產如果是新買的,用平均年限法提折舊,應該怎麼算折舊額
如果按10年折舊,那就每年10%折。
不過我們通常採用加速折舊法
『拾』 固定資產年折舊率怎麼計算
平均年限法的固定資產折舊率和折舊額的計算方法:
年折舊率=(1-預計殘值率回)/ 折舊年限答×100%
月折舊率=年折舊率÷12
第三十條 固定資產的應提折舊額一般按照固定資產的原值、預計殘值率和分類年折舊率計算。固定資產的預計殘值率為固定資產原值的3%-5%。法律法規另有規定的從其規定。
根據折舊資產的范圍不同,折舊率有個別折舊率、分類折舊率和綜合折舊率之分。
個別折舊率是根據每一項固定資產的折舊率計算折舊額。
分類折舊率是按照固定資產的類別分別計算折舊率並計算折舊金額,即每嚴固定資產按照同一個折舊率計算折舊,如我國工業企業財務制度將固定資產分為通用設備、專用設備和房屋建築物三大類22個小類,共計規定了34項固定資產的使用年限,其中機構設備為10-14年,下面又有車磨刨銑等多種設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