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專利知識 > 臨近有效期的葯物能吃嗎

臨近有效期的葯物能吃嗎

發布時間:2020-12-30 15:30:17

⑴ 葯品保質期快到了 還能服用嗎

沒有過保質期是可以用的,前提是葯品保存方法和溫度都在說明書的內規定范圍內。
其實保質容期過一兩個月一般問題也不大,對非過敏體質的人來說,僅僅是葯效不行。但是保存不當產生變質或雜質時,過敏體質的人會有過敏反應,所以要注意盡量不要服用已過期的葯物。

⑵ 葯品過了保質期到還沒有過有效期還能吃嗎

過了抄保質期,葯品的性狀和葯理,結構,以及葯效都會發生未知的變化,服用了有很多未知的危險因素,或者是已經生成其他的化合物或者是有副作用。葯品不是日用品,過了保質期千萬不能再服用了。既使有效果,也不見得是有足量的效果,如果由此引發其它的副作用,就得不償失了。所以建議慫葯品過了保質期就不要再服用了。

⑶ 葯品過了保質期還能吃嗎

不能,會影響葯效。

葯品有效期指葯品在一定的貯存條件下,能夠保持質量的期限。如葯品有效期標示為2018年9月,表示該葯在2018年9月30日內都是合格的。按照葯品管理法規定,過期葯品應按劣葯處理,禁止流通和使用。

由有效期的確定可以看出,過期葯品的有效成分和雜質含量都是不符合要求的。有效成分含量的降低會導致療效不足,雖然服用了葯物,但不能發揮預期的效果。

過期葯品中雜質的種類和含量也會升高,可能增加葯品不良反應的風險。尤其對於過敏體質人群來說,這些化學產物可能導致嚴重的過敏反應。

(3)臨近有效期的葯物能吃嗎擴展閱讀

葯品的貯存條件有講究:

適當的貯存條件是保證葯品質量的前提。除了說明書中特殊說明(如需要冷藏),大多數葯品在避光、乾燥、陰涼(20℃以下)環境中保存是比較合適的。該條件下,未開封的葯品在有效期內都可以放心使用。

過期葯品應銷毀:

一旦出現葯品過期或破損等情況,醫療機構將按照規范化的流程處理這些問題葯品,避免過期或破損葯品發放至患者手中。葯學部門會向醫療機構有關部門登記報損後統一銷毀過期或破損葯品。銷毀葯品時,工作人員會將所有葯品去除外包裝。

液體制劑、固體制劑(片劑和膠囊等)經壓碎後作為醫療垃圾處理;腫瘤化療葯品等有毒性的葯品,會按照有毒廢物進行無害化處理,從而避免過期或破損葯品被不法分子利用,流入市場,也避免了有毒葯品對環境的污染。

⑷ 接近有效期的葯能吃嗎

不能用,到了有效期,葯物的有效成份己經發生了分解或降解,生成的新的化合物有的對身體有毒副作用,所以到了有效期的葯品最好不要再使用。如果特殊情況,一定要咨詢葯師或醫師。祝你好運。

⑸ 國家規定葯品距有效期多少天禁賣

國家沒有出台關於葯品臨近有效期禁止銷售的規定文件。但是有文件規定銷售近效期葯品應當向顧客告知有效期。

《葯品經營質量管理規范》

第一百六十七條 銷售葯品應當符合以下要求:

1、處方經執業葯師審核後方可調配;對處方所列葯品不得擅自更改或者代用,對有配伍禁忌或者超劑量的處方,應當拒絕調配,但經處方醫師更正或者重新簽字確認的,可以調配;調配處方後經過核對方可銷售。

2、處方審核、調配、核對人員應當在處方上簽字或者蓋章,並按照有關規定保存處方或者其復印件。

3、銷售近效期葯品應當向顧客告知有效期。

4、當符合國家有關規定。

(5)臨近有效期的葯物能吃嗎擴展閱讀

《能不能給「臨界期」葯品設個專櫃》

面對一些葯房「半遮半掩」地打折推銷臨近過期葯品,很多消費者滿懷疑慮。對此消費者協會的說法是,「臨界期」葯品可以用,但銷售時有義務提前告知。

沈陽市民馬恆給孩子買咳嗽葯,回家後發現還有半個月就要過期了,這樣的葯還能吃嗎?找到葯店要求換貨,但對方卻表示,葯品屬於特殊商品,不能退換貨。

記者近日走訪沈陽市多家葯房注意到,葯品快到期仍然在架銷售的不在少數,而且都擺在顯著位置,有的葯店還作為促銷商品進行銷售,但是對瀕臨過期的事實隻字不提。一些市民購入後,因為發現葯品臨近過期而不敢用;有的市民貪圖便宜而批量購入,短時間內用不完而造成了浪費。

與葯品相類似,眼下消費者對快要到期的食品類商品比較敏感,而在工商部門的組織下,很多地方的超市都對快要到期的食品設置臨期食品專櫃,讓消費者明明白白消費。

沈陽市葯監部門介紹,目前針對葯品銷售的要求是,只要還在保質期內就允許銷售,也就是說,同食品一樣,保質期內的葯品是安全的。而遼寧省鞍山市消費者協會的說法是,不論是食品還是葯品,一旦快要到保質期的期限時,商家有義務告知消費者,否則就是侵犯知情權,消費者可以投訴

既然如此,葯房能不能向超市學習,也設置一個獨立、醒目的「臨界期葯品專櫃」呢?以這種方式明明白白打折促銷,讓消費者明白消費。

⑹ 葯物離過期還有一個月,還能吃嗎

嚴格的說不能吃了,在葯店已經是嚴格的准過期葯,就下架不準賣了。但是版如果你真想吃的權話,西葯最好不吃,危險系數大,葯物變質,易引起危險。純中葯的話只要不發霉不生蟲,還可以吃。如果是中成葯的話最好不吃,因為在做葯過程中,加入了很多輔助材料,例如蔗糖澱粉等,易變質,所以不要吃。

⑺ 葯品快過保質期了還能吃嗎

葯品現在只有「有效期」這個概念。「有效期」是通過該葯品的穩定性內實驗得出來的。容一般來說,超過有效期的葯品有效性和安全性得不到保障,抗生素類、生物葯品超過有效期,哪怕一天,都一定不能用;而化學葯、中成葯,相對穩定一些。在特殊情況下,如疾病需要,而一時又沒有其他葯可用,則可對手邊的葯認真查看,外觀與平時有沒有變化:是否結塊、變色、渾濁、裂片等。如果正常,且超過有效期的時間又很近,我個人認為還是可以使用的。當然,要作出正確判斷,對於沒有專業知識的使用者來說,有些難度。因此,強調葯品在有效期內使用是正確的。

⑻ 過期的葯離過期時間很近,能用嗎

其次,即將過期的葯品,要注意觀察葯品的外觀,如果葯品的外觀和氣味出現了發霉、腐敗、變色、開裂、混濁、沉澱等情況,則不可服用。葯品變質最明顯的標志就是發霉。不同的劑型也會有不同的變質表現。例如薄膜衣片可能會產生變色,最常見的是白色變成黃色,表面開裂等現象;糖衣片可能會出現裂紋或溶解;液體制劑可能出現渾濁、沉澱、變質;膠囊類的葯物容易發生脫水,乾燥硬化破裂。春夏時節,膠囊殼又容易吸潮變軟。有些片劑受潮後會膨脹崩碎或變質。顆粒沖劑由於含糖而容易吸潮而結塊,碘喉片、維生素B1片、復方甘草片以及各種糖衣片、膠丸、膠囊等容易受潮粘結在一起。
再者,對於一些剛剛過期幾天或十幾天的葯品,也要先觀察葯品的外觀,根據有關標准,葯品的葯效降低10%,即被認定為失效。但實際上,葯品過期並沒有一個精確的臨界點,葯效並不是在有效期的最後一天忽然降低10%的。從被生產出來的那天開始,隨著有效成分的降解,葯效已經在逐漸減低,所以,差三五天過期和過期三五天的葯,其效果並無太大差別。有些剛剛過有效期但是仍然保存完好的葯物對人體並不會產生毒害作用,只不過是其療效上有所降低而已。
專家指出,如果是過期的西葯,特別是抗生素一類的葯品,哪怕剛剛過期,也最好不要再用。葯品有效期的長短跟其成分的穩定性有關,有些西葯成分易分解不穩定,一旦過了有效期則有可能會分解為別的產物,而這些分解的產物有可能對身體產生副作用,服用以後不僅沒有效果,還會有感染的危險。此外一些抗生素葯品的葯效降低速度比較快,一過有效期,葯效很快就減低超過了10%,服用後往往無效。
對於剛剛過期的中葯,專家特別指出,中葯葯材,除非有肉眼可見的發霉變質,療效一般不會在一兩天內暴跌,服用後仍有效果。例如人參、鱉甲等,密封保存可以至少留三年,而蠟封良好的烏雞白鳳丸等蜜丸制劑,盡管其有效期被定為2年,但實際上5年內都能正常服用。
另外,由於保存不當而導致變質的葯品,雖然還未到有效期,但也千萬不要再僥幸服用,以免造成嚴重的後果。這是因為葯品上所標的有效期都是指在未開封的情況下的。一旦開封,葯品與空氣接觸後就會發生氧化變質,其有效期就會大大縮短。例如一些眼葯水,雖然標示的有效期是2年,但是一旦打開使用後接觸到了空氣就會很快變質,所以一般在一周內要用完,如果一周內用不完也不要再繼續存放,需盡快丟棄。

⑼ 過了有效期限的葯還能吃嗎吃了會不會起負作用

不管是什麼類型的葯,都不能過期後再服用!,輕則可能影響或者失去治療效果,重則可能引起葯物中毒現象!過期葯品的危害主要有以下4點:

其一,葯品過期後其有效成分含量降低,葯品發揮不出原來的葯效。有時,甚至還會導致葯品化學成分的改變,對人體產生損害。比如,維生素C在空氣中放置時間過長,容易被氧化,而氧化後的VC對人體有害。磺胺類、青黴素類葯品過期,則容易引發過敏和休克。

其二,葯品存放的溫度不能達標,葯品自身可能分解出一些有害雜質,這些雜質對人體容易造成一定危害。

其三,葯品長期存放在乾燥的地方會脫水;存放在潮濕處,葯品也會吸潮。吸潮或脫水後葯品進入人體內會不分解,因此,人體吸收不到有效成,「吃了等於白吃」。

其四,沖劑、蜜丸等加入賦型劑的葯品,在一定溫度下會發生霉變,滋生細菌,而這種霉變是用肉眼難以識辨的。

葯品有效期經過嚴格論證

省消化中心主任黃懷德說,葯品的有效期是有關部門經過實驗,嚴格測算出來的。目前,所有上市的葯品有效期一般都在1-5年內。他建議,病人在買葯、用葯之前,一定要仔細閱讀說明書。家中存放的葯品不可過多,而且,每隔一段時間就該清理一次家庭小葯箱,將已過有效期的葯品清除掉,不可只圖方便而將就服用,貽害了自己的身體。

此外,省食品葯監局有關人士還提醒市民,廢棄的葯物不能隨意亂丟。一些特殊性質的葯品隨意丟棄,水質會危害人體健康。以青黴素為例,如果自行處理,防護不當或者散發到空氣中,就有可能給周圍群眾造成皮膚過敏。環保局的專家則指出,亂扔過期葯,會對環境造成較大的污染。許多葯物都含有多種化學元素,一旦侵入到飲用水源,將貽害四方。

⑽ 馬上就要過期的葯還能吃嗎

有效期前後的葯品能不能服用,要看具體情況而定。

首先,有的葯品的有效期標注為年X月,而沒有標注具體到哪一天,那麼此類產品的有效期一般為當月的最後一天。例如「有效期至2012年5月」指的是有效期到2012年5月31日。
其次,即將過期的葯品,要注意觀察葯品的外觀,如果葯品的外觀和氣味出現了發霉、腐敗、變色、開裂、混濁、沉澱等情況,則不可服用。葯品變質最明顯的標志就是發霉。不同的劑型也會有不同的變質表現。例如薄膜衣片可能會產生變色,最常見的是白色變成黃色,表面開裂等現象;糖衣片可能會出現裂紋或溶解;液體制劑可能出現渾濁、沉澱、變質;膠囊類的葯物容易發生脫水,乾燥硬化破裂。春夏時節,膠囊殼又容易吸潮變軟。有些片劑受潮後會膨脹崩碎或變質。顆粒沖劑由於含糖而容易吸潮而結塊,碘喉片、維生素B1片、復方甘草片以及各種糖衣片、膠丸、膠囊等容易受潮粘結在一起。
再者,對於一些剛剛過期幾天或十幾天的葯品,也要先觀察葯品的外觀,根據有關標准,葯品的葯效降低10%,即被認定為失效。但實際上,葯品過期並沒有一個精確的臨界點,葯效並不是在有效期的最後一天忽然降低10%的。從被生產出來的那天開始,隨著有效成分的降解,葯效已經在逐漸減低,所以,差三五天過期和過期三五天的葯,其效果並無太大差別。有些剛剛過有效期但是仍然保存完好的葯物對人體並不會產生毒害作用,只不過是其療效上有所降低而已。
專家指出,如果是過期的西葯,特別是抗生素一類的葯品,哪怕剛剛過期,也最好不要再用。葯品有效期的長短跟其成分的穩定性有關,有些西葯成分易分解不穩定,一旦過了有效期則有可能會分解為別的產物,而這些分解的產物有可能對身體產生副作用,服用以後不僅沒有效果,還會有感染的危險。此外一些抗生素葯品的葯效降低速度比較快,一過有效期,葯效很快就減低超過了10%,服用後往往無效。
對於剛剛過期的中葯,專家特別指出,中葯葯材,除非有肉眼可見的發霉變質,療效一般不會在一兩天內暴跌,服用後仍有效果。例如人參、鱉甲等,密封保存可以至少留三年,而蠟封良好的烏雞白鳳丸等蜜丸制劑,盡管其有效期被定為2年,但實際上5年內都能正常服用。
另外,由於保存不當而導致變質的葯品,雖然還未到有效期,但也千萬不要再僥幸服用,以免造成嚴重的後果。這是因為葯品上所標的有效期都是指在未開封的情況下的。一旦開封,葯品與空氣接觸後就會發生氧化變質,其有效期就會大大縮短。例如一些眼葯水,雖然標示的有效期是2年,但是一旦打開使用後接觸到了空氣就會很快變質,所以一般在一周內要用完,如果一周內用不完也不要再繼續存放,需盡快丟棄。

閱讀全文

與臨近有效期的葯物能吃嗎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迷你世界冒險轉化創造 瀏覽:680
2014納稅申報期限 瀏覽:274
lol2016猴年限定皮膚 瀏覽:48
陝西房地產估價師證書領取地點 瀏覽:140
證書小知識 瀏覽:431
馬鞍山何兵 瀏覽:376
設計創作版權合作合同範本 瀏覽:482
省知識產權局侯社教 瀏覽:51
道閘3C證書 瀏覽:820
土地使用權期滿地上建築物 瀏覽:455
武漢圓通快遞投訴電話 瀏覽:33
馬鞍山到開原 瀏覽:797
版權標記放在哪裡 瀏覽:441
創造與魔法陪配方 瀏覽:724
領悟人生真諦創造人生價值感悟 瀏覽:944
定融債權轉讓 瀏覽:41
安徽二手塔吊轉讓信息 瀏覽:413
土地買賣使用權協議 瀏覽:543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知識競賽 瀏覽:484
戶照的有效期 瀏覽:738